首页 / 正文

春秋修后鲁史旧文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脩後魯史舊文

魯哀公

杜預云春秋止於獲麟自此以下至十六年皆魯史記之文弟子欲存孔子卒故并錄以續孔子所脩之經

【庚申】經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傳見前卷】

小邾射以句繹來奔【句音鈎射音亦】

小邾射以句繹來奔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使子路子路辭季康子使冉有謂之曰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對曰魯有事于小邾不敢問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濟其言是義之也由弗能

夏四月齊陳恒執其君寘于舒州

齊簡公之在魯也闞止有寵焉及即位使為政陳成子憚之驟顧諸朝諸御鞅言於公曰陳闞不可並也君其擇焉弗聽子我夕陳逆殺人逢之遂執以入陳氏方睦使疾而遺之潘沐備酒肉焉饗守囚者醉而殺之而迯子我盟諸陳於陳宗初陳豹欲為子我臣使公孫言已已有喪而止既而言之曰有陳豹者長而上僂望視事君子必得志欲為子臣吾憚其為人也故緩以告子我曰何害是其在我也使為臣他日與之言政說遂有寵謂之曰我盡逐陳氏而立女若何對曰我遠於陳氏矣且其違者不過數人何盡逐焉遂告陳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禍子子行舍於公宫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迎之遂入閉門侍人禦之子行殺侍人公與婦人飲酒于檀臺成子遷諸寢公執戈將擊之太史子餘曰非不利也將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庫聞公猶怒將出曰何所無君子行抽劍曰需事之賊也誰非陳宗所不殺子者有如陳宗乃止子我歸屬徒攻闈與大門皆不勝乃出陳氏追之失道於弇中適豐丘豐丘人執之以告殺諸郭關成子將殺大陸子方陳逆請而免之以公命取車於道及耏衆知而東之出雍門陳豹與之車弗受曰逆為余請豹與余車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於其讎何以見魯衛之士東郭賈奔衛庚辰陳恒執公于舒州公曰吾早從鞅之言不及此

庚戌叔還卒

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陳宗豎出奔楚

宋向魋入于曹以叛

宋桓魋之寵害於公公使夫人驟請享焉而將討之未及魋先謀公請以鞌易薄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乃益鞌七邑而請享公焉以日中為期家備盡往公知之告皇野曰余長魋也今將禍余請即救司馬子仲曰有臣不順神之所惡也而况人乎敢不承命不得左師不可請以君命召之左師每食擊鍾聞鍾聲公曰夫子將食既食又奏公曰可矣以乘車往曰迹人來告曰逢澤有介麋焉公曰雖魋未來得左師吾與之田若何君憚告子野曰嘗私焉君欲速故以乘車逆之與之乘至公告之故拜不能起司馬曰公與之言公曰所難子者上有天下有先君對曰魋之不共宋之禍也敢不唯命是聽司馬請瑞焉以命其徒攻桓氏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從吾君之命遂攻之子頎騁而告桓司馬司馬欲入子車止之曰不能事君而又伐國民不與也祗取死焉向魋遂入于曹以叛六月使左師巢伐之欲質大夫以入焉不能亦入于曹取質魋曰不可既不能事君又得罪於民將若之何乃舍之民遂叛之向魋奔衛向巢來奔宋公使止之曰寡人與之有言矣不可以絶向氏之祀辭曰臣之罪大盡㓕桓氏可也若以先臣之故而使有後君之惠也若臣則不可以入矣司馬牛致其邑與珪焉而適齊向魋出於衛地公文氏攻之求夏后氏之璜焉與之他玉而奔齊陳成子使為次卿司馬牛又致其邑焉而適吳吳人惡之而反趙簡子召之陳成子亦召之卒於魯郭門之外阬氏葬諸丘輿

莒子狅卒【狅其廷反】

六月齊人弑其君壬於舒州

甲午齊陳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齊而請伐齊三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恒弑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衆加齊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孫孔子辭退而告人曰吾以從大夫之後也故不敢不言

秋晉趙鞅帥師伐衛

八月辛丑仲孫何忌卒

初孟孺子洩將圉馬於成成宰公孫宿不受曰孟孫為成之病不圉馬焉孺子怒襲成從者不得入乃反成有司使孺子鞭之秋八月辛丑孟懿子卒成人奔喪弗内袒免哭于衢聽共弗許懼不歸

冬陳宗豎自楚復入于陳陳人殺之

陳轅買出奔楚

有星孛

【辛酉】十有五年春王正月成叛

春成叛于齊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輸

夏五月齊高無丕出奔北燕

鄭伯伐宋

秋八月大雩

晉趙鞅帥師伐衛

冬晉侯伐鄭

及齊平

冬及齊平子服景伯如齊子贛為介見公孫成曰人皆臣人而有背人之心况齊人雖為子役其有不貳乎子周公之孫也多饗大利猶思不義利不可得而喪宗國將焉用之成曰善哉吾不早聞命陳成子館客曰寡君使恒告曰寡人願事君如事衛君景伯揖子贛而進之對曰寡君之願也昔晉人伐衛齊為衛故伐晉冠氏喪車五百因與衛地自齊以西禚媚杏以南書社五百吳人加敝邑以亂齊因其病取讙與闡寡君是以寒心若得視衛君之事君也則固所願也成子病之乃歸成公孫宿以其兵甲入于嬴

衛公孟彄出奔齊

【壬戌】經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衛世子蒯聵自戚入于衛衛侯輒來奔

衛孔圉取太子蒯聵之姊生悝孔氏之竪渾良夫長而美孔文子卒通於内太子在戚孔姬使之焉太子與之言曰苟使我入獲國服冕乘軒三死無與與之盟為請於伯姬閏月良夫與太子入舍於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寺人羅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欒寧問之稱姻妾以告遂入適伯姬氏既食孔伯姬杖戈而先太子與五人介輿豭從之迫孔悝於厠強盟之遂刼以登臺樂寧將飲酒炙未熟聞亂使告季子召獲駕乘車行爵食炙奉衛侯輒來奔季子將入遇子羔將出曰門已閉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踐其難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難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門公孫敢門焉曰無入為也季子曰是公孫也求利焉而迯其難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乃入曰太子焉用孔悝雖殺之必或繼之且曰太子無勇若燔臺半必舍孔叔太子聞之懼下石乞盂黶敵子路以戈擊之斷纓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孔子聞衛亂曰柴也其來由也死矣孔悝立莊公莊公害故政欲盡去之先謂司徒瞞成曰寡人離病於外久矣子請亦嘗之歸告褚師比欲與之伐公不果

二月衛子還成出奔宋【子還成即瞞成】

春瞞成褚師比出奔宋衛侯使鄢武子告于周曰蒯聵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竄于晉晉以王室之故不棄兄弟寘諸河上天誘其衷獲嗣守封焉使下臣肸敢告執事王使單平公對曰肸以嘉命來告余一人往謂叔父余嘉乃成世復爾祿次敬之哉方天之休弗敬弗休悔其可追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仲尼既告老去位猶書卒者魯之君臣宗其聖德殊而異之魯襄二十二年至今七十三此以下無復經】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誄之曰昊天不弔不憖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煢煢余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子貢曰君其不沒於魯乎夫子之言曰禮失則昏名失則愆失智為昏失所為愆生不能用死而誄之非禮也稱一人非名也君兩失之

右自獲麟而後至孔子卒凡二十五條皆魯史舊文孔子所未筆于經者也杜預云弟子欲存孔子卒故錄以續脩經之後今觀其文詞書法與經何異由是言之則經為因魯史舊文而筆之孔子未嘗有所損益而義則竊取焉斷乎而無疑矣故曰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矣後之儒者乃以為一字即存褒貶皆經聖人之手所筆是以創為義例之說而聖經始晦其違聖人灑然之心始遠矣世之君子或為舊說所惑而不信吾今本孟子之說以求春秋之指者盍亦請觀於此脩後之舊文乎嘉靖甲午四月六日後學甘泉湛若水謹識

春秋脩後魯史舊文

猜你喜欢
  物理论·杨泉
  卷第十七·朱熹
  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杜预
  论语通卷一·胡炳文
  卷五十八·乾隆
  建国立极·胡兰成
  卷一百五十八·秦蕙田
  叔于田·佚名
  卷三十九·魏了翁
  卫献公出奔(1)·戴圣
  古今音损益说·章太炎
  卷十一·佚名
  差摩婆帝授记经全文·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六·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总目·王奕清

    卷首诸家论说九宫谱定论説卷一【北曲】黄钟宫【二十四调】正宫【二十五调】大石调【二十一调】小石调【五调】卷二【北曲】仙吕宫【四十一调】中吕宫【三十二调】南吕宫【二十一调】卷三【北曲】双调【一百调】卷四【

  • 卷二百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九 谢翺 效孟郊体 手持菖蒲叶洗根涧水湄云生岩下石影落莓苔枝忽起逐云影覆以身上衣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牵

  • 卷五·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目录地理类观明州图【宋王安石】?州八境图【宋苏轼八首】题马远信           【州】图【元纳延】康州图【明陆弼】高彦敬黄州云山图【元马祖常】题王仲弘县尹所藏高彦敬

  • 卷二百二十一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丙戌朔,上批:「聞太原府有鄉村婦人數千,叫號入府門,納農器,未知虛實。其調發荒堆夫速放散。令河東緣邊安撫司體問其事。」安撫司言,無之。   又詔陝西轉運使修囉兀城等堡寨,其見科買

  • 卷七十三 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癸丑,天慶節。詔兩京諸路宮觀道士每十人度一人,不及十人亦如之。   甲寅,賜戎、瀘州巡檢軍士緡錢。   丁巳,邊臣奏韓德讓死。上曰:「德讓頗有智謀,專任國事,今既喪國母,

  • 卷八十三 后凉录三·崔鸿

    吕隆 吕隆字永基光弟右将军宝之子也美姿貌善骑射光末年拜北部护军稍歴显位声称并着超既杀纂让位于隆隆有难色超曰今如乘龙上天岂得中下隆遂以晋安帝隆安五年春二月僭即天王位超先以番禾得小鼎

  • ●郭青螺先生崇论卷之四·李衷纯

    唐论夏论周论管蔡论申生论赵盾论伍员论哀公论子贡论季札论四君论豫子论荆卿论秦晋论秦皇汉武论萧何论二酇侯论周勃论○唐论自尧舜以天下禅也、后之强臣柄家、欲奸人之国、移人之祚者、辄借其名以遂其奸。至战国时、好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冯勤威公守信神道碑王安石冯氏有家于滑州之白马者莫知其所以从至鲁公而尝以公开国于始平日其本出于汉杜陵楚相唐之后也公讳守信字中孚自为儿童状貌嶷然慷慨有大志人固巳竒之矣既冠从其乡人受学以三礼举于

  • 卷六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十宋 徐天麟 撰兵五处降典属国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侯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百官表】文帝时弓高侯韩隤当以匈奴相国降侯【功臣表】襄城侯韩婴

  • 公孙丑上篇·王夫之

    一庆源云:“子路是范我驰驱而不遇王者,故不获禽;管仲则诡遇以逢桓公之为,故得禽多耳。”说管仲处是,说子路处则非。子路若得君专而行政久,亦岂遂足以成伊、傅之业哉?其贤于管仲者,子路得王道之偏,管仲则别是一帆风耳

  • 卷二十三·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三   元 程端学 撰襄公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左氏曰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以报孝伯之师也公患之使告于晋孟公绰曰崔子将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归何患焉其来也

  • 卷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钱塘程川撰易七统论诸说京房便有纳甲之说参同契取易而用之不知天地造化如何排得如此巧所谓初三震受庚上兑受丁十五干体就十八巽受辛下艮受丙三十坤受乙这都与月相应初三昏月在西上

  • 卷二百五十八·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八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三丧礼仪礼丧服缌麻三月者【注缌麻布衰裳而麻绖带也不言衰绖略轻服省文 疏此章五服之内轻之极者故以缌如丝者为衰裳又以澡治莩垢之麻为绖带故曰缌麻也三月者

  • 大智度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類校.二刻校。因論文無異譯可勘.譯校從缺。   二.類校用晉竺法護譯光讚般若經及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對勘經句.用唐玄   奘譯大般若經第二分對勘章段.又用羅什自譯之中論對勘引文。   三

  • 卷第六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三如是已破经主所宗。有余师言。如见断惑所有解脱必无退理。是无漏道所得果故。有顶地系修所断惑。所有解脱亦无退理。彼说非理。道力异故

  • 卷第十八·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八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大历五年。大广智三藏不空示疾。诫门人曰。普贤行愿出无边法门。汝等勤而行之。宜观菩提心本尊大印直诠阿字。了法无生证大觉身。又命弟子赵迁执笔授所撰涅盘

  •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胡一桂

    十七卷。元胡一桂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元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 人,宋景定五年 (1264),领乡荐,试礼部不中,于是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入元家居,并以讲学著述为业。其学宗朱熹,而且精通《周易》。著有《周易本义附录纂

  • 叙古千文·胡寅

    一卷。宋胡寅 (1098—1156)撰。黄灏 (生卒年不详) 注。胡寅字明仲,崇安 (今属福建)人。胡安国弟之子,宣和三年(1121)进士,授校书郎,受学于杨时。金人南侵,上书高宗,建议兴师北向,反对遣使讲和。著作有《论语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