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五四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议陆锡熊详校文溯阁书籍折(附清单二)

一三五四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议陆锡熊详校文溯阁书籍折(附清单二)

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十六日

阿桂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

副都御史陆锡熊具奏,详校盛京文渊(溯)阁全书完竣一折,【真按:可见溯之讹渊,其有常矣!翁氏家事略记所以沿者,亦毋怪矣.或以文渊阁四库统称余4阁耶.○文溯阁.】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十九日奉朱批:原办之大臣议奏。钦此。

据称:现在各员名下分阅之书业经全数校毕,覆行核签,亦已次第竣事。计阅过书一千六百余函,此内点画讹误随阅随改外,查出誊写错落、字句偏谬书六十三部,漏写书二部,错写书三部,脱误及应删处太多,应行另缮书三部,匣面错刻、漏刻者共五十七部。内除错落偏谬各书俱已随时缮补改正,匣面错落各处亦经一面抽改添刻外,其漏写、错写等书,俟回京同纪昀查明,与应行另缮之本,俱卽自行赔写完妥,请交原派应赴盛京留办底本之张焘敬谨赍送,会同府丞福保按函抽换。所有原办疎漏应议之总校、分校各官,谨另缮清单,恭呈御览。等语。

查办理四库全书人员,仰荷圣恩,优加甄叙,理宜敬谨缮写,详细校雠,俾臻完善。今文渊(溯)阁全书,【真按:文溯阁四库全书】经陆锡熊等覆加详校,书内遗漏错谬之处,不一而足,甚至有脱写全卷者,办理殊属草率。业经陆锡熊将错落偏谬各书及匣面错落各处,缮改添刻,其漏写、错写等书,并经陆锡熊奏明同纪昀查明,与应行另缮之本,自请赔写完妥,赍送盛京,按函抽换,均应如所奏办理。至原办之提调、总校、分校等并不详加校订,总纂官又不将书内偏驳字句及征引钱谦益之话删除净尽,以至讹谬丛生,脱遗卷页,疎漏之咎,均属难辞。查从前详校文渊、文源两阁全书,将原办疏漏之提调、总校、分校等官,奉旨俱令往热河校勘书籍。其有现出学差人员任满回京后,亦令前往盛京校勘书籍,钦遵办理在案。此次查出原办文渊(溯)阁全书疎漏各员,除业经病故、革职者毋庸置议外,所有总纂官纪昀、孙士毅、陆锡熊,提调官韦谦恒、吴裕德、关槐,及单开之总校、分校各官,应照文渊、文源两阁之例,罚令校勘书籍,用示薄惩。查摛藻堂、味腴书屋所贮之《四库全书荟要》二分,尚需校勘,饬令仿照三阁厘定章程,尽心雠校,逐加刊正。所有应行换写篇页、改刻匣面及装订挖改各工价,卽令自出己资办理。查两分《荟要》,共计二万四千册,较之全书尚少一万二千册,该员等人数较多,并请将纂办未竣之《八旗通志》等书,及各馆应缮空函书籍,开列清单,一并交与纪昀等,率同各该员纂办缮写,以补前数而赎前愆。其各员内如有告假、休致、降调等事故,已经回籍,及现在外任者,俱令各派子弟来京,协同办理。【真按:翁方纲与四库全书-亦有此例!】

致(至)誊录等照本缮写,漫不经心,舛错脱落,已属非是,其全卷漏写,尤非寻常错误可比。原办誊录现在得官者,本应遵旨革职示惩,但誊录姓名例注于书册副页,今全卷俱已脱写姓名,亦无从稽核。伏思四库馆交缮书籍,多有数卷发给一人缮写者,此项脱写之卷,或卽系前后卷誊录一手经办,应行令奉天府丞福保查明本书脱写全卷之前后两卷,系属何人缮写,据实开报,卽着落该誊录赔写。如现在业已得官,仍令暂行离任来京,办理完竣后方准复任。其未经查出全卷脱写之提调、总校、分校等,疏忽之咎较重,除罚令校纂书籍自赎外,仍请旨交部分别议处。

再,原充总校官陆费墀未经校正,自有应得之咎,但该革员前因校书错误,业经革职,罚令自备资釜(斧),将扬州、金山、杭州三阁全书通行校阅改缮,并有成做匣套、装潢、排架等事,须在江南、浙江一带往来经理,势难兼顾此项书籍,应毋庸再令陆费墀校办。合并声明。

所有臣等核议缘由,谨合词缮折具奏,并将总纂、总校、分校各员及应办各项书籍,分缮清单,恭呈御览。伏乞皇上睿鉴,训示遵行。

再,此项全书尚有《永乐大典》数千册在内,系翰林院提调承办,现已将陆锡熊所开错误脱写书籍清单交查翰林院,如此内有《永乐大典》舛脱者,再将该提调、纂修同前项人员,一体分别办理。谨奏。【真按:何故前三阁未见此例?岂文溯阁独厚于永乐大典之藏耶?四库全书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诸佚书之数量.】

附单一

原办文溯阁全书疏漏之总纂、提调、总校、分校罚令总校书籍各员名单:

总纂 纪昀,孙士毅,陆锡熊。

提调 韦谦恒,国子监祭酒;吴裕德,原任编修,降调后准捐中书;关槐,编修。

总校 王燕绪,原任侍读,降调后准捐员外郎;朱钤,原任编修;程嘉谟,编修;吴绍灿,【真按:或作澯,或作灿!吴绍澯!】原任编修;仓圣脉,原任编修;何思钧,原任检讨;徐以坤,国子监博士,主事衔;潘有为,原任中书;孙溶,原任中书;杨懋珩,广西知县。

分校 吴寿昌,原任侍讲;吴舒帷,原任侍讲;庄通敏,原任中允;孙球,内阁侍读;章宗瀛,原任编修;王天禄,编修;汪镛,编修;缪晋,编修;杨世纶,户部员外郎;潘绍观,刑部员部外郎;陈木,户部主事;雷纯,兵部主事;胡予襄,原任主事;王中地,原任中书;刘源溥,中书;徐立纲,候补司务;常循,国子监助教;谢登隽,国子监助教;郭祚炽,原任通政司经历;李斯咏,降调主事;季学锦,河东运使;蔡廷衡,甘肃西定道;叶兰,原任同知;涂日焕,【真按:上文作涂(涂日焕)!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则有徐日焕!】广西同知;刘景岳,云南同知;汤垣,直隶同知;吴甸华,候选知县。

全卷脱写未经校出应行议处各员;

总校 王燕绪,原任翰林院侍读;吴绍灿,【真按:吴绍澯.】原任编修。

分校 李斯咏,降调主事。

附单二

现在应行校阅纂办缮写各书清单:

摛藻堂《全书荟要》。应校。

味腴书屋《全书荟要》。应校。

《日讲诗经解义》。应缮写。

《清凉山志》。应缮写。

《八旗通志》。应纂办。

《万寿盛典》。现在庆典馆纂办,俟进呈后,卽陆续发交缮写。

以下三部,现在方略馆纂办,俟进呈后,卽陆续发交缮写。《南巡盛典》。《安南纪略》。

《巴勒布纪略》。(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二十九·宋濂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四十三·赵尔巽
  卷四百十一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九·佚名
  第十一章 实业·吕思勉
  卷三十·陈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四十五·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六·阿桂
  第十一章 中山援桂之战·李宗仁
  卷二十二、诸儒出处学问之概·黄鸿寿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佚名
  卷35·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二十·陈与义

    ○居夷行遭乱始知承平乐,居夷更觉中原好。巴陵十月江不平,万里北风吹客倒。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君山偃蹇横岁暮,天映湖南白如扫。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扬州云气郁不动,白首频回费私祷。后胜误齐已莫

  •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司马迁

    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及项梁之立楚后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欲以抚定韩故地。项梁败死定陶,成奔怀王。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

  • 卷七十·列传第八·脱脱

        撒改 宗宪(本名阿懒) 习不失 宗亨(本名挞不也) 宗贤(本名赛里) 石土门 忠(本名迪古乃) 习室 思敬(本名撒改)   撒改者,景祖孙,韩国公劾者之长子,世祖之兄子也。劾者于次最长。景祖方计定诸部,爱世祖胆勇

  • 卷十七 漢紀九·司马光

      起重光赤奮若(辛丑),盡強圉協洽(丁未),凡七年。   孝武皇帝建元元年(辛丑、前一四O年)   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對者百餘人。廣川董仲舒對曰:「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三·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七月丁丑朔时享太庙遣驸马都尉许从诚代○庚辰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长陵○癸未兵部覆巡按辽东御史杨柏条上边事一辽东零贼侵扰岁无虗日宜令诸将各率所部士马分畨设伏以待之一将

  • 第十四卷 清举人 (五)·缪荃孙

    [咸丰辛亥科] 江宁府 汪达元 江宁人。 傅遇年 江宁人。 姜若照 江宁人。 程 燮 江宁人。 兰恩绂 江宁人。 张维

  • 真宗纪·脱脱

    (一)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名恒,太宗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元德皇后李氏。起初,乾德五年(967),五星与镇星一起聚于奎宿。第二年正月,元德皇后梦到衣服的大襟托住了太阳,于是怀孕,十二月二日生真宗皇帝于开封

  • 顾可学传·张廷玉

    顾可学,无锡人。考中进士,历任浙江参议。言官弹劾他在部里任职时盗用官银,被斥归,在家呆了二十余年。他窥探到皇上好长生,而与他同年中进士的严嵩正掌国政,于是他厚贿严嵩,自称能将童男女的尿液炼成秋石,吃了它可以延年。严嵩

  • 冯恩传·张廷玉

    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幼年是孤儿,家庭贫穷,他的母亲亲自督教他学习。等到年龄大一点,知道竭力学习。除夕之夜无米下锅而且天在下雨,房室尽湿,冯恩在床上读书神情自若。登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官行人。出外慰劳两广总督王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原庙上奉安奉安皇统七年四月十一日奏禀庆元宫改作原庙内三门曰景晖正殿曰辰居似非庙中殿门名额勅防改曰世德【天防十三年始定宫名曰庆元殿曰辰居门曰景晖】天眷二年九月以庆元宫为太祖原庙

  • 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二人物志一百三十二列女传十二八旗满洲列女传十镶黄旗满洲笔帖式富珠礼之继妻罗察氏镶黄旗满洲领催格尔敏之妻黄佳氏镶黄旗满洲护军林福之妻

  • 提要·胡广

    【臣】等谨案春秋大全三十七卷明永乐中胡广等奉勅撰考宋胡安国春秋髙宗时虽经奏进而当时命题取士实惟用三礼部韵畧之后所附条例可考也元史选举志载廷祐科举新制始以春秋用胡安国定为功令汪克寛作春秋纂疏一以安

  • 为人类开辟新历史而奋斗·梁漱溟

    现在不单是中国,即世界其他各国,关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都是在思想分歧冲突里面。有的主张社会主义,有的主张个人主义,有的主张这个,有的主张那个。尤其关于婚姻问题,变动得厉害,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在现代时期,问题既多,思想

  • 卷八十三·道世

    △精进部第四(此别四部)▲述意部第一夫忍行之情犹昧,审的之旨未显,所以策惰,令心不懈。是故经曰:“汝等比丘,当勤精进。十力慧日,既已潜没,汝等当为无明所覆。”又言:“阐提之人,尸卧终日,当言成道,无有是处。”《释论》云:“在家懈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十  叙列古今诸家目录古经录一卷。  右寻诸旧录。多称为古录。似是秦始皇时释利防等所赍经录旧经录一卷。  右似是前汉刘向校书天阁。往见有佛经。即谓古藏经录。谓孔壁所藏。或秦正焚书。人中所

  • 卷第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法眼宗南岳下九世清凉益禅师法嗣杭州永明寺道潜禅师河中府武氏子。初谒法眼。眼问曰。子於参请外。看甚麽经。师曰

  • 升庵诗话·杨慎

    诗话。明人杨慎(1488—1559)撰。十四卷。《升庵诗话》常于词章韵律的考订和诗篇诗句的品鉴中提出一些精辟的理论观点。例如,杨慎称赞王维诗“含不尽之意”、王粲诗“涵蓄蕴藉”、杜牧诗“殊有含蓄”、薛涛诗“有讽谕

  • 安士全书·周梦颜

    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四部。被号称中国净土宗十三祖的民国高僧印光大师称为“善世第一奇书”。全书共分四部,约60万字。本书被印光法师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