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武王克商,以箕子归,作《洪范》。其九畴之序,一曰五行,所以纪休咎之征,穷天人之际。故后之修史者,咸有其说焉。盖欲使后代帝王见灾变而自省,责躬修德,崇仁补过,则祸消而福至,此大略也。今故按五代之简编,记五行之灾沴,追为此志,以 
-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二月,盡重光赤奮若(辛丑)六月,凡二年在奇。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元和十四年(己亥、八一九年)   二月,李聽襲海州,克東海、朐山、懷仁等縣。李愬敗平盧兵於沂州,拔丞縣。   李師道聞官軍侵 
-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兵马大元帅康王即皇帝位于南京改元建炎中兴圣政臣留正等曰尧舜所以高出百王者以其得天下及其传天下而知之汤有惭德武未尽善况于后世乎汉高祖唐太宗号为贤君然其得天下也以争其传天下也 
-    却说孙中山在南京,闻袁氏受职,唐阁组成,遂莅参议院辞职;又把生平积悃,及所有政见,宣布出来,作为临别赠言的表意。各议员分列座席,屏息敛容,各聆绪论,并令书记员出席登录,随听随抄,将白话译作文言道:  本大总统于中华民国正 
- ○宋书多徐爰旧本沈约于齐永明五年奉敕撰《宋书》,次年二月即告成,共纪、志、列传一百卷,古来修史之速未有若此者。今案其《自序》而细推之,知约书多取徐爰旧本而增删之者也。宋著作郎何承天已撰《宋书》,纪、传止于武帝功 
- 陶仲文,初名典真,黄冈人。他曾在罗田万玉山受教符水诀,与邵元节交好。嘉靖年间,仲文由黄梅县吏任辽东库大使。任满后,他在京师等候依资历补缺,住在邵元节官邸中。邵元节年纪已老,宫中有黑眚出现,邵元节治无效,便向皇上推荐仲文 
- ○《释文》:“王氏注,相承云:‘梅颐上孔氏传《古文尚书》,云《舜典》一篇。’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谨徽五典’以下为《舜典》,以续孔传徐仙民亦音此本,今依旧音之。”虞舜侧微,为庶人,故微贱。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 
- 龙无尺水,无以升天。圣人无尺土,无以王天下。谶出河图洛书,但有兆朕,而不可知。后人妄复加增依托,称是孔丘,误之甚也。张子侯曰:「扬子云西道孔子也,乃贫如此。」吾应曰:「子云亦东道孔子也。昔仲尼岂独是鲁孔子?亦齐、楚圣人也 
- 《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哉言乎!野蠻時代所謂道德者,其旨趣甚簡單而常不相容;文明時代所謂道德者,其性質甚繁雜而各呈其用。而吾人所最當研究而受用者,則凡百之道德,皆有一种妙相,即自形 
-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六复次善勇猛。若诸菩萨能如是行则不缘色清净而行。亦不缘受想行识清净而行。何以故?善勇猛。是诸菩萨已能遍知色乃至识所缘本性清净故。若诸菩萨能如是行为行般若波罗蜜多。善勇猛。若诸菩萨 
- △第三分巧便品第二十三之二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诸有情类於长夜中行有所得。谓执有我乃至见者,或执有色蕴乃至识蕴。或执有眼处乃至意处。或执有色处乃至法处。或执有眼界乃至意界。或执有色界乃至法界。或 
-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摩竭国王。号名阿阇世。与越祇国不相得。欲往伐之。自与群臣共议。越祇国富。人民炽盛。多出珍宝。不首伏於我。宁可起兵伐其国。国有贤公。公名雨舍。雨舍公者,逝 
-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言:我为汝说经。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语深说度世之道。正心为本听我言:使後世传行之。诸比丘叉手受教。佛言:人身中有五贼。牵人入恶 
- 第六大胜分疏。一入自在者。即经云如是入已牒前十自在也。二成就智。即经云如是成就已。即牒前为不思议智者等疏。故经云随行智为导首故者。经文但有身语意业随智慧行。论经云智慧为首随顺转故疏。具用二句之意。以智 
- 福建地方志。明汪瑀修,林有年纂。八卷。汪瑀,直隶歙县(今属安徽)人。监生,官安溪知县。有年字塞谷,福建莆田人。曾官贵州提刑按察司副使、监察御史。安溪县建南唐保大十三年。县志始修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于嘉靖八年 
- 家训具有教化、规范、惩戒等作用,在古代家庭教育中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中枢龟镜》反映了苏瓌的为官心得及寄予后辈之殷切希冀。 
- 诗话。宋严有翼撰。严有翼,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南渡前后建安(今福建建宁)人,高宗绍兴年间尝为泉、荆二郡教官。《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谓其“大抵辨正讹谬,故曰‘雌黄’。其目:子史,传注,诗词,时序,名数,声画,器用,地 
- 本书(三册三七六面二二五、六○○字)不分卷,选自黄岩王彦威(韬夫)辑「清季外交史料」一书。王氏在清光绪中供职军机处时,尝手录元年至三十年间有关外交之朝廷诏令、枢臣强吏章奏以及密电秘稿等件,初名曰「光绪朝洋务始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