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三

嘉靖四十二年七月丁丑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许从诚代

○庚辰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长陵

○癸未兵部覆巡按辽东御史杨柏条上边事一辽东零贼侵扰岁无虗日宜令诸将各率所部士马分畨设伏以待之一将官失事发戍有因众寡不敌情在可原者第编充本处不必拟发他镇一将官发戍本镇者许其率家丁随军杀贼自赎一辽东所设路台每五里一座猝遇贼至趋避无及宜于其中各增设一座务堪保障不嫌详密一辽东兵备守巡四道太仆苑马二寺及副参守备备御等官宜令久任诏从之

○甲申 上谕大学士徐阶等曰今人臣中欺谤者不无而外官贪肆为尤甚国□民苦悉此辈所为 祖宗法度视为眇耳此本在冡宰力行阶等以示吏部尚书严讷讷奏今为国守土而于民为最亲者莫切于守令若守令忠廉则国与民两受其福贪肆则两受其害诚不可不辨也大抵人臣忠则诚心报国而守法恒谨故克励于廉肆则放心为利而视法恒轻故敢行其贪贪廉之间可验忠肆忠肆之判寔系理忽近者藩臬有司率不能体

皇上为国为民之心或赃罚纸赎之隐匿或拆乾长例之滥收或羡余火耗之侵渔或里甲夫马之克落或科派劝借之横加或寿仪节礼之概受或广市土产以结欢于要势或极腆供亿以善事乎上官淫刑以残伤逞诈以笼络潜贿以枉法假公以济私有臣如此国安得不亏民安得不苦 皇上洞见弊源欲申明 祖宗法度而命臣等以力行臣等敢不奉诏请行各抚按官不待复命即将所属贪肆有迹者以名闻听本部分别处治臣等又惟人不易知知人不易万一有力者行其苞苴有挟者凭于城社有智者巧设机械善于弥缝如此大奸反得漏网而惟悃愊孤寒之辈乃輙及之明有国典幽有天道不可欺也仍乞 皇上亲降德音责以虗心秉公博访细察必使可去者无不去所去者果可去上以为国下以为民而一无所私为焉如臣等及抚按但有所私听两京科道官从实紏之入得旨藩臬有司贪肆者如议行抚按官从公劾奏如有不当尔部中及都察院科道官即行参治其抚按官仍令督率守巡遍历郡邑稽查奸弊修举职务如敢玩逸一体参劾尔等推升选用务秉至公以体朕保国为民至意

○己丑西苑玉龟生五卵守者以为 寿徵 上喜遣成国公朱希忠告

太庙廷臣表贺

○辛卯中元节遣清平伯吴家彦广宁伯刘允中兴安伯徐梦旸玉田伯蒋营分祭

八陵都指挥同知陈书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都指挥同知王极祭 孝洁皇后及 哀冲太子 庄敬太子各陵坟

○壬辰云南布政司进青红黄宝石六千七百六十九颗

○巡抚福建都御史谭纶以四月中平海大捷闻言贼自兴化破城后乘胜攻陷平海据之我兵方议大征会长乐县新倭自福清渡江谋趋平海合营总兵俞大猷刘显遮之于途擒斩几尽余党俱遁入海平海贼闻之始惧欲逃为官军所扼不得出乃移营渚林迤南时副总兵戚光继自浙江应调至臣素知其勇略使领中军显左军大猷右军及战继光先进薄贼巢左右营继之四面合围因风纵火贼死战皆灼烂巢中积尸及霤无一人得脱者因叙诸臣功以继光居首显大猷次之募兵督战如副使汪道昆参议万民英又次之先驱陷阵如把总胡守仁等又次之邀贼助阵如义士许朝先刘文敬又次之而二司府县等官万衣等之给饷纪功屯兵分守均宜叙录至于江西巡抚胡松南赣巡抚陆稳浙江巡抚赵炳然调兵赴援之功亦不可泯而原任巡抚游震得指授于去任之日参政翁时器效死于戴罪之时劳绩并著固不当以昔日之过而尽掩其功也下兵部议覆得旨 天地宗庙垂佑八闽底宁各官协谋戮力功实可嘉纶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继光署都督同知仍荫一子为原卫正千户各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显于祖职上升二级与大猷各赏银二十两纻丝一表里道昆升一级民英升俸一级守仁等二十一人各升二级朝先文敬各授原籍所镇抚仍与守仁等各赏银十两炳然松稳各三十两二表里衣等十二人各五十两震得令按臣详勘前后功罪以闻时器仍逮京从公问拟

○甲午 成祖文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成安伯郭应乾祭 长陵

○取太仓中库银十五万两内用命以外库备取银补之

○戊戌金木土三星聚于井

○总督京营戎政镇远侯顾寰条议京营事宜一精挑选之法选取各营军士一万八千名分为六枝委边将六员统领操演一核操练之实各营查照火器之数加意操演务令精熟一作将士之气副将参游与京官无相统摄者处以宾礼中途相遇不必引避一明补替之例召募在逃者例不准补病故者各以精壮亲余顶补为事者许其出首复役一禁奸诡之习将官有犯诸司会同戎政衙门查究明白方许参提一专兵车之教兵车之制止则为营行则为阵宜行工部修造委官多方教演一预器械之设盔甲弓矢预先办理庶得有备无患之意一定编派之外而列营内而守城各官军预先编派不致临时仓皇兵部议覆 上曰京营系兵戎之本选练事宜务从实举行毋虗文支调有负委任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一·宋濂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张廷玉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贺衷寒与邓文仪·恽逸群
  二百二十六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五·阿桂
  卷二十五·温达
  卷六十九·班固
  二一 上海生活——前五年·许寿裳
  敬宗本纪·刘昫
  封伦传·欧阳修
  陈桷传·脱脱
  潮海传·宋濂
  塔塔统阿传·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一·劳孝舆

      赋诗    风诗之变,多春秋间人所作,而列国名卿皆作赋才也。然作者不名,述者不作,何欤?盖当时秖有诗无诗人。古人所作,今人可援为己诗;彼人之诗,此人可赓为自作,期于言志而止。人无定诗,群无定指,以故可名不名不作而作也。

  • ◆方参政行(东轩集)·顾嗣立

    行字明敏,黄岩人,谷珍子。至正间,授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未详所终。所著《东轩集》,其弟明则缮写成帙。宋学士濂评之曰:古诗俊逸超群,如王子晋鹤背吹笙,随风抑扬,声在云外。律诗清丽婉切,譬犹长安少年,饮酒百华场中,莺歌蝶

  • 列传第二十 高窦·欧阳修

    高俭,字士廉,以字显,齐清河王岳之孙,父励乐安王,入隋为洮州刺史。士廉敏惠有度量,状貌若画,观书一见辄诵,敏于占对。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皆宿臣显重,与为忘年友,繇是有名。自以齐宗室,不欲广交,屏居终南山下。吏部侍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四年秋七月壬子朔右正言郑仲熊言前知雷州王趯顷在任日每有被罪南窜者则厚赂津置为之橐囊结成死党今闻在全州遂与海外罪人为地或有擅离受责之地逃匿趯家方命乱法莫此为甚切虑有司或致弛慢纵逸其

  • 第二七七单同治十年十二月初六日一一七○二--六·佚名

    淡水分府周,饬六班头役,向戏班借出长秀维尾等对象,作迎春应用钦加府衔、即补直隶州正堂、署淡水分府周单,仰六班头役汤才、朱忠、王泰、蔡标、蔡照、林元,速向戏班,借出长秀雉尾四对,刽子手额眉二对,红绿

  • 张献忠陷庐州记·余瑞紫

    大明崇祯八年,岁次乙亥。庐州知府吴大朴(河南汝峰府固始县进士)于正月初旬循例谒淮(见总漕都御史),去后遂闻流贼反信。如上元节,历年街市各色灯俱全,龙灯、狮子灯尤多。人家放花、放爆竹、放烟火,笙箫鼓乐,喧填街巷,闹热之极。看

  • 力耕第二·桓宽

    大夫曰:“王者塞天财,禁关市,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昔禹水汤旱,百姓匮乏,或相假以接衣食。禹以历山之金,汤以庄山之铜,铸币以赎其民,而天下称仁。往者财用不足,战士或

  • 卷二·戴震

      問:宋儒以氣為理所湊泊附著,(朱子云:"人之所以生,理與氣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窮,然非使氣,則雖有是理,而無所湊泊,故必二氣交感,凝結生聚,然後是理有所附著。")又謂理為生物之本,(朱子云:"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

  • 卷十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十六宋 叶梦得 撰定公嗣君继立不论正与不正皆无不即位之礼吾固言之矣惟定公有元年而无即位盖实惟即位不可以追书古者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殡而後即位此丧次之位也明年改元然後正即南面之位

  • 提要·郑小同

    【臣】等谨案隋书经籍志郑志十一卷魏侍中郑小同撰郑记六卷郑康成弟子撰后汉书康成本传则称门生相与撰郑答弟子依论语作郑志八篇刘知几史通亦称郑弟子追论师注及应答谓之郑志分授门徒各述师言更不问答谓之郑记均与隋志

  • 唯識二十論·欧阳竟无

      世親菩薩造 [二]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三]安立大乘三界唯識.[四]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說心意兼[五]心所. 唯遮[六]外境不遣相應。[七]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六·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从第五尽十四计十卷。  音弘明集第五卷  混淆(效交反考声云淆杂乱也字书混淆浊水也古今正字从水肴声亦作肴也)。  七窍(启吊反字书云孔也说文云空也从穴敫声敫音[唎-禾])。  坚毳(齿芮

  • 筏喻初学·虚舟普度

    参学弟子徐善编今时禅者好说过头话譬如筑室基址未曾立栋梁椽梠亦安所附丽乎西陵诸居士谬从予问道予为述三皈五戒四弘誓愿真实露布不假文饰名曰筏喻初学汉文帝有言卑之母甚为高论令今可施行耳老僧亦云。最初必重皈依三

  • 附录·黄道周

    坊记春秋问业明 黄道周 撰春王正月【商应椿问春秋三书无冰皆当春月则周正建子三春正当沍寒之时冰泮溷于凿冰之月不知周公何所取而以子月革夏正也今云作洛土中以八尺之表定晷南北观其进退以为端始冬至日道自南而北日

  • 绝余编卷四·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赞观音大士像赞白者是纸。黑者是墨。何处有紫竹林。甚么是磐陀石。希有大士。无作妙德。不向空中现影。偏借灵于手笔。识海波澄月影寒。蒲团叶翠苔痕碧。善财合掌是何年。同体大悲亲荐得。只

  • 重修台湾府志(周志)·周元文

    纂修周元文,字洛书,正黄旗辽宁金州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由福建延平府调任台湾府知府。任职期间,曾参照高拱乾所修《台湾府志》体例重修府志,成书十卷。书中以卷为目, 目下设志,志下分若干小目,详考封域、规制、秩官、武

  • 平濠记·钱德洪

    一卷。明钱德洪撰。德洪本名宽,字德洪,后以字行,改字洪甫,馀姚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初,王守仁之平宸濠也,其大纲具於《叙功疏》,其细目具於《年谱》。德洪受业守仁,据师友所见闻,其阴谋秘计及一

  • 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佚名

    元天竺沙门唧捺铭得哩连得啰磨宁及真智等译,出有坏住三十三天,与大比丘,并大菩提勇识,及天主帝释等集。入普观顶髻三昧,从顶髻中,出现如是总持密咒法行。后有赞叹祷祝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