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四八 谕内阁朱载堉《乐律全书》当详加订正并着派皇子等悉心精核

一二四八 谕内阁朱载堉《乐律全书》当详加订正并着派皇子等悉心精核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一日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

朕前披阅朱载堉《乐律全书》,所载乐谱内填注五、六、工、尺、上等字,并未兼注宫、商、角、征、羽,而于雅颂《烝民》、《思文》诸诗,以时俗《豆叶黄》等牌名小令分谱,未免援古而入于俗。又所著琴谱,一弦之内,用正、应、和、同四声,长至十六弹,不胜其冗,而一音之中,已有抑扬高下,是徒滋繁缛而近于靡曼,有类时曲。曾经降旨交皇六子永瑢及邹奕孝等将朱载堉《乐律全书》内疎漏岐悞之处,详晰订正,分别各条,载于本书提要之后,以垂永久而昭雅正。因思诗三百篇皆可歌咏,魏晋时尚有《文王》《鹿鸣》等四章,但未着宫调,学者茫然不知,而朱载堉诗谱又固执周诗,不用商声之说,以角调谱《国风》,征调谱《小雅》,宫调谱《大雅》,羽调谱《周颂》,而专以商调谱《商颂》。夫商调乃宫商之商,非夏商之商,此其穿凿拘墟,不待辨而自明,岂足与言五音、述三百哉!且古乐皆主一字一音,《虞书》依永和声,虽有清浊长短之节,合之五声六律,祇于一句数字内分抑扬高下,不得于一字一音之内参以曼声。后世古法渐湮,取悦听者之耳,多有一字而曼引至数声。此乃时俗伶优所为,正古人所讥烦手之音,未足与言乐也。从前朕亲定中和韶乐,细绎皇祖钦定《律吕》正文,考订精审,皆主一字一音,实为古乐正声,永当遵守。现在朝会大典,钟簴铿鍧,极极庄雅。朕前于经筵之典,令歌抑戒之诗,于琼林鹰扬两宴,令歌《棫朴》《干城》之诗,皆亲为指定。而三百篇全诗,三代以后,未有全行谱定者。朱载堉所谱又复杂以俗调,或自行杜撰,不可为训。所当详加订正,俾操缦安弦之士,皆得矢诗遂歌,更足以昭美盛。着派皇子等会同乐部大臣悉心精核,其诗篇内应用某宫、某调者,俱着详审文义,定为某宫、某调,仍于各谱骈注七音字样,汇成一书,俾四始六义之文皆可歌咏,分刌节度,悉符正始元音。庶几考古而益进于古,以副朕条理集成,引俗入古至意。将来书成时,即将此旨并于简端,亦不必重为之序矣。钦此。(军机处上谕档)【真按:清高宗的乐学】

猜你喜欢
  例言·凌雪
  ●海外恸哭记·黄宗羲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五六六 谕将逆犯徐述夔徐怀祖戮尸并仆毁沈德潜墓碑等事·佚名
  卷之一·祁韵士
  穆亮传·李延寿
  于休烈传·刘昫
  卷二十·杨士奇
  卷之七十八  菽園雜記六(明) 陸容 撰·邓士龙
  五、孔子适齐考·钱穆
  提要·王应麟
  143.李世民取东都·林汉达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八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二首【元佑二年丁卯春夏官翰林学士时作】 和周正孺坠马伤手 平生学道已神完岂复儿童私自怜醉堕何曾伤内守色

  • 卷三·韦应物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韦苏州集> 钦定四库全书 韦苏州集卷三 唐 韦应物 撰 寄赠下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 达【一作远】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於焉得携手屡赏清夜景萧洒陪高咏从容羡华省一逐风波迁南登桂阳岭旧里门空掩欢

  • 37.杜甫:无家别·施蜇存

    “三别”与“三吏”都是三篇一组的新乐府诗。它们是姊妹篇,都是记录乾元二年春杜甫从洛阳回华州时路上的所见所闻。“三别”是记兵灾后人民生活困苦之状。第一篇《新婚别》,写一个女人,结婚后第二天,便送丈夫应征入伍的景

  • 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十一·脱脱

        王景 王晏 郭从义 李洪信 武行德 杨承信 侯章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

  •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二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二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臣谭尚忠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查云南省乾隆四十九、五十一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七部、陈仁锡等所刊《资治通鉴纲目续编》

  • 卷之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表第八喀尔喀车臣汗部【康熙二十七年来归旗二十三爵二十六】车臣汗<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

  • 元善传·李延寿

    元善是元舒的儿子,又名善住。从小跟随父亲到江南,本性好学,通晓《五经》,尤其精通《春秋左氏传》。侯景之乱时,元善回到北周,周武帝对他很礼遇,任命他为太子宫尹,赐爵位为江阳县公,经常拿着经书教授太子。  隋开皇初年,被任命

  • 毗陵王拓跋顺传·李延寿

    毗陵王拓跋顺是地干的儿子,性格粗俗而又凶狠。登国初年,赐爵位为南安公。当道武帝讨伐中山时,留顺镇守京都。道武帝在柏肆初遭失败时,军中有人逃回来报告说,大军已经逃散了,也不知道道武帝在什么地方。拓跋顺听说以后,就想自

  • 第二十四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钱穆

    要把握住盛唐社会情态,最好亦从当时几项制度方面去看。 一、唐代之贡举制唐代士人出身,可分三途:一生徒,由学馆。【此沿汉代博士弟子制。】二乡贡,由州、县。【此沿汉代郡国察举孝廉制。】三制举。【此沿汉代贤

  • 卷二·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 中庸【上】 中庸一篇乃列圣相传之心法子思惧其久而失真故笔之於书以诏後之学者凡三十三章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其功在致知力行其要在诚身尽性始

  • 卷二·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二     宋 陈则通 撰侵伐门晋郑楚伐许例庄二十有九年郑人侵许僖六年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二十有八年诸侯遂围许 二十有九年公至自围许 三十有三年晋人陈人郑人伐许成三年郑公子弃疾帅

  • 慈仁品法句经第七(十有八章)·佚名

    慈仁品者,是谓大人圣人所履德普无量。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適无患,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適无患,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尧恼,是

  •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四分)·佚名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诸结戒法第一结戒场文(两界不得并。若欲大界内安戒场者。先竖戒场四方内相外相。相去一肘。使人唱。内一周竟言。此是内相彼为外相。如是第二第三唱。众中堪能羯磨者结。不得受欲。以未结界故)。

  • 禅宗颂古联珠旧序·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旧序 宁武军承宣使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武功郡开国矦张抡 撰 西方圣人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后以正法眼藏付嘱迦叶。传至二十七世。而达磨入于中夏。设大法药。开甘露门。直接上根。不立文字。逮今

  • 卷四·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四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晚参中秋晚参青山日日雨倾盆祇说广寒羞见人忽地晴开天如洗清光依旧在江苹蓦召众云正恁么时还是

  • 丹道九篇·伍守阳

    气功著作。1卷。明·伍守阳撰。本书兼用道、佛两家气功理论论述最初还虚、真意、真丹幼丹、火候足采大药天机、七日采大药天机、大药过关服食天机、守中、出神及神法、末后还虚、丘祖秘传、小周天歌诀等内容。收在《

  • 三身梵赞·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纯梵语,无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