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八 谕内阁朱载堉《乐律全书》当详加订正并着派皇子等悉心精核
一二四八 谕内阁朱载堉《乐律全书》当详加订正并着派皇子等悉心精核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一日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
朕前披阅朱载堉《乐律全书》,所载乐谱内填注五、六、工、尺、上等字,并未兼注宫、商、角、征、羽,而于雅颂《烝民》、《思文》诸诗,以时俗《豆叶黄》等牌名小令分谱,未免援古而入于俗。又所著琴谱,一弦之内,用正、应、和、同四声,长至十六弹,不胜其冗,而一音之中,已有抑扬高下,是徒滋繁缛而近于靡曼,有类时曲。曾经降旨交皇六子永瑢及邹奕孝等将朱载堉《乐律全书》内疎漏岐悞之处,详晰订正,分别各条,载于本书提要之后,以垂永久而昭雅正。因思诗三百篇皆可歌咏,魏晋时尚有《文王》《鹿鸣》等四章,但未着宫调,学者茫然不知,而朱载堉诗谱又固执周诗,不用商声之说,以角调谱《国风》,征调谱《小雅》,宫调谱《大雅》,羽调谱《周颂》,而专以商调谱《商颂》。夫商调乃宫商之商,非夏商之商,此其穿凿拘墟,不待辨而自明,岂足与言五音、述三百哉!且古乐皆主一字一音,《虞书》依永和声,虽有清浊长短之节,合之五声六律,祇于一句数字内分抑扬高下,不得于一字一音之内参以曼声。后世古法渐湮,取悦听者之耳,多有一字而曼引至数声。此乃时俗伶优所为,正古人所讥烦手之音,未足与言乐也。从前朕亲定中和韶乐,细绎皇祖钦定《律吕》正文,考订精审,皆主一字一音,实为古乐正声,永当遵守。现在朝会大典,钟簴铿鍧,极极庄雅。朕前于经筵之典,令歌抑戒之诗,于琼林鹰扬两宴,令歌《棫朴》《干城》之诗,皆亲为指定。而三百篇全诗,三代以后,未有全行谱定者。朱载堉所谱又复杂以俗调,或自行杜撰,不可为训。所当详加订正,俾操缦安弦之士,皆得矢诗遂歌,更足以昭美盛。着派皇子等会同乐部大臣悉心精核,其诗篇内应用某宫、某调者,俱着详审文义,定为某宫、某调,仍于各谱骈注七音字样,汇成一书,俾四始六义之文皆可歌咏,分刌节度,悉符正始元音。庶几考古而益进于古,以副朕条理集成,引俗入古至意。将来书成时,即将此旨并于简端,亦不必重为之序矣。钦此。(军机处上谕档)【真按:清高宗的乐学】
猜你喜欢 例言·凌雪 ●海外恸哭记·黄宗羲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五六六 谕将逆犯徐述夔徐怀祖戮尸并仆毁沈德潜墓碑等事·佚名 卷之一·祁韵士 穆亮传·李延寿 于休烈传·刘昫 卷二十·杨士奇 卷之七十八 菽園雜記六(明) 陸容 撰·邓士龙 五、孔子适齐考·钱穆 提要·王应麟 143.李世民取东都·林汉达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