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二十九

成化十八年秋七月戊辰朔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门之神

○狭西镇守巡抚等官奏靖虏卫军伍不足艰于防守请自今诸司所问谪戍重囚与降调军职应发榆林者以其十之五分送本卫每岁遇河冻之时仍委调西安等卫旧戍固原官军至此协力防御从之

○锦衣卫掌镇抚司事指挥使季成等以囚人自刎不能严谨关防具奏服罪宥之

○己巳朵干卫都指挥使蓝葛监藏死命其子公葛坚粲巴藏卜袭职其入贡番僧又言本境求请有时与女直不同恳求旧敕许之

○庚午 皇太子千秋节文武群臣朝参毕诣文华殿行庆贺礼赐宴于午门

○起右副都御史程宗勘处云南木邦夷情时云南总兵官沐琮等奏木邦宣慰司孟密夷妇曩罕弄本故木邦宣慰罕楪法之女嫁本司头目思外法其地有宝井因畀之管食罕楪法卒孙罕落法嗣其职曩罕弄自恃尊属不服管束嗾族人与之争官互相讎杀景泰中叛木邦逐宣慰据公署杀掠其邻境陇川孟餋等处地方殆遍威力日盛自称天娘子其子思柄自称宣慰顷委三司官往抚之而彼为部下酋长所惑执迷不服且闻其往结交阯欲借兵杀略木邦八百诸处今遽欲加兵则恐粮饷不继宜先行榜谕令彼省躬改行其又不从必发兵剿之以除夷患事下兵部尚书张鹏等主用兵之议诏以此事所系重大仍下府部大臣集议于是议者皆谓驭夷之道所宜慎重况琮等明言粮饷不继兼以老挝累与交人讎杀未可用兵第宜以榜文或玺书赍付琮等谕之若彼能去逆效顺还所侵村寨与木邦陇川绝嫌修好则前罪悉置不问果执迷已甚然后加兵未晚也会内阁臣万安刘珝亦题其事谓孟密止是与木邦挟讎争占夷境村寨与我边境无预况于差发进贡未尝有缺所以众议只以抚谕为重不可遽轻易加兵其处置于事理最当但言写敕付云南守臣遣人往彼抚谕臣等切详彼处听遣之人俱系卫所指挥等官惟喜兴兵不喜抚谕盖抚谕则不费钱粮不劳人力不用爵赏于朝廷有益兴兵则得支钱粮得掠子女金币归则又获升赏乃于武臣有利今若从所议则彼必仍谓抚谕不从而兴兵决矣一兴兵劳费固不足惜只恐一不利必至于再再不利必至于三兵连祸结势不容已况交人觊觎已久别生他患追悔莫及矣伏望简命有才识大臣一人带领熟知夷情语人员去与守臣亲诣彼处宣谕朝廷不忍加兵之意宥其强横并头目拨置之罪令其革心向化退还所占村寨倘彼欣然能从抚谕则云贵川广各省地方民免转输之劳兵免戍战之苦百万生灵得免肝脑涂地实 圣明大德所赐也若彼执迷不听抚谕则是曩罕弄思柄罪恶贯盈天讨所不容已然后量时度势举兵征剿之于计为得所议适与众同 上可其议仍批遣大臣一人率译者特敕往会琮等亲诣其地抚谕孟密诸夷已往悉宥不问令归所侵木邦地方因审处疆域所隶务使宁妥仍奏闻处置时宗丁亲丧将服阕众举其可任遂命驰传与译者苏铨以往

○辛未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樊凯祭 长陵

○太监李荣传奉 圣旨太常寺赞礼郎杜日融升本寺寺丞司乐王日敬协律郎中书舍人李纶尚宝司丞鸿胪寺序班邬存敬中书舍人锦衣卫指挥使李昺都指挥佥事府军前卫正千户李杰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文思院副使顾羊保孟林俱锦衣卫百户神乐观乐舞生张日庆汪日茂樊日东赞礼郎刘日渊孙志镛金应钟黄禹通司乐儒士漆兰高琦与冠带中书科食粮三年照例出身御用监办事人匠杨锷杨埙余阿真锦衣卫所镇抚俱仍旧办事

○壬申命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吉复任视事以奔丧事竣敕取回京也

○哈密都督罕慎乞药饵及乐器等物许之

○狭西番僧三丹星吉等乞寺额不许以礼部议寺额太滥故也

○癸酉升皇亲都指挥使王源为都督同知舍人王清为正千户王浚为百户俱锦衣卫带俸

○升赏辽阳官军二十有四人并柏林堡官军十有八人各有差以杀贼功也

○分守大同右卫右监丞杨雄右参将卢钦守备都指挥张安曹绅等以烧荒失机分守左卫右监丞邹玉以私役守墩台军俱坐罪狱久未结至是兵部以请命雄玉与钦戴罪杀贼余逮问如律

○刑部重囚有反狱者为狱卒扑之而死刑部尚书林聪等自劾失于严督以致越出 上宥之

○乙亥都督同知卢深言其父耳里嵬尝总领保定五卫番落官军愿继其事兵部勘实覆奏许之

○广西思明府土官知府黄道等奏所辖思明州土官孙黄义家为其族人黄绍所杀乞发兵剿捕事下兵部议移文趣两广守臣处画从之

○丙子升广东右布政使袁恺为本司左布政使

○总督两广军务右都御史朱英等奏去年十一月以来海贼出没饶平县境杀黄冈巡检既而知府吴绎思督兵缉捕俘斩五十八人今海徼颇安而贼徒有未殄者仍督属捕之事下兵部请移文英等悉心防御因劾总督备倭都指挥陈景玩寇之罪宜移文巡按御史覆案兼议死事者恤典勘功者名籍以闻报可

○丁丑赐靖江王府故奉国将军佐孚妻马氏镇国中尉相逊妻易氏等食米岁各六十石从王奏请也

○增给朝天宫庙户三佃户七从真人胡守信奏请也

○命协守凉州署都指挥佥事李俊充右参将分守肃州兼管镇夷等处以守备西宁都指挥佥事陈琏协守凉州

○戊寅守廉州珠池左监丞韦助乞往来琼廉高肇四府会巡守备倭等官督兵捕盗不妨本职事下兵部言助奉敕守理一事难以侵守臣之职请移文勘议可否 上特许之命勿勘○己卯暹罗国差正副使坤望群谢提等来朝请封贡方物赐宴及金织衣彩叚绢布并赐冠带仍令赍敕及文锦彩叚回赐其国王及妃

○庚辰以刑科给事中林霄为正使行人姚隆为副使赍诏封暹罗国王世子国隆勃剌略坤息利尤地为国王

○改尚宝司司丞沈瑜于南京以亲丧服阕也

○以旱灾免直隶凤阳等府州县及中都留守司所属并直隶淮安等卫所去年夏税四十六万五千四百余石秋粮子粒共四十八万八千七百余石草七十九万五千八百余包

○命狭西都指挥佥事祝启守备永昌甘州中卫指挥同知万英守备镇番

○夜月犯垒壁阵○壬午中元节遣驸马都尉周景樊凯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裕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建州降夷宋款赤八初授头目安置广州至是自陈昔在边塞传报有功且尝授都指挥佥事之职乞仍加升并给与妻子兵部以请有旨授正千户安置辽东妻子皆令完聚

○癸未命山西都指挥佥事李泰子景代父原职太原右卫指挥同知

○甲申命云南布政司岁祭故翰林院学士谥忠文王祎巡抚云南右副都御史吴诚奏祎在国初奉 太祖高皇帝诏赴云南谕元孽梁王把都抗节不屈以洪武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虏所杀土人壮其忠义祠于布政司城南门外比者总兵官黔国公沐琮等修治之而不载祀典于礼为阙乞命有司每岁于死事之日备物致祭以为忠义之劝 上曰祎在国初以文学事我 皇祖议礼制度与有功焉迨使云南执节以死尤有功于世教其如所奏令有司岁于死事之日祭之

○直隶泰州民李文昌上<锍-釒>自称曾遇异人授以铅永炼银之术 上命中官监试之凡五阅月竟不就 上曰文昌不务安分妄为欺罔锦衣卫其杖之五十发回原籍令所在官司严加钤束是时中官宠幸者每引进邪术异端见用文昌知世之所向故敢为缪妄而不惧云○乙酉 太宗文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樊凯祭 长陵

○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义官袁熹升中书舍人冠带儒士殷珌礼部司务锦衣卫舍人何冲世袭其伯父晟副千户儒士许厚朱琦华琇杨允中俱鸿胪寺序班乐舞生刘复洋杜居暹俱太常寺司乐道士王景通骆永清与冠带充庙官太常寺月支米一石熹都督彬之子珌尚书谦之子也

○广西太平府地震声如雷

○丙戌改给赵王见灂岁禄折色四千石内支本色一千石

○升福建按察使温琮河南按察使陈选为右布政使琮福建选广东

○丁亥升刑部郎中东思忠监察御史张蕙刘王□赞谢显浙江按察司佥事吴<王扁>俱为按察司副使思忠<王扁>四川蕙浙江王□赞狭西显广西

○戊子授翰林院庶吉士江澜为编修张芮为检讨

○广东灵山县猺贼入杨苗等四村大肆杀掠村民告急于守备官都指挥杜洪洪坐视不救巡按御史王弁奏拟洪罪当戍边命宥之特降二级为广州后卫指挥同知

○己丑升福建按察司副使刘城为按察使

○钦天监劾南京钦天监监副许恪五官灵台郎刘敔观候皇城火灾具奏延缓法当究治特命执赍奏人下狱恪敔俱宥之

○庚寅昏西方流星如盏大赤色有光自西北云中行至近浊尾迹后散

○辛卯升怀庆府知府倪颙为河东狭西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复除山西按察司佥事萧谦于浙江以亲丧服阕也

○蓟州等处整饬边备右副都御史李田等奏居庸关水关城券及隘口水门四十九座城垣楼铺墩台一百二处为水冲决乞拨官军修理事下工部覆奏从之

○癸巳户部以辽东饥荒请开中两淮两浙福建广东成化十年以后盐课九十万引从之

○甲午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守道高士王道昌升真人右演法王应<礻奇>左正一吴道然左至灵阮永清俱右正一左玄义蔡应祯左至灵右玄义杨云纲刘洞虗张通玄俱左玄义道士王云嶨苗云崇刘云<山皋>陈云山刘云徽俱右玄义

○是日昌又传奉 圣旨升都指挥佥事张<王巳>为都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袁林刘俊李璈为指挥同知正千户赵福董永昌为指挥佥事太常寺少卿陈敩为卿博士顾纶为寺丞尚宝司卿李景华为太常寺少卿司丞李纶严勋为尚宝司少卿文思院副使戴昇陈忠吴斌为营缮所所丞画士傅隆江淮为锦衣卫所镇抚匠人翟受王成张海钱智叚伏俚蒋伏二传友儿为文思院副使

○乙未礼科给事中杜明以斋戒日引奏锦衣卫行提犯人 上责其不谨令停俸两月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刘昫
  卷五十二·谷应泰
  第四十九回 擢桓温移督荆梁 降李势荡平巴蜀·蔡东藩
  第五十回 沪宁站宋教仁中弹亡身·黄士衡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西汉年纪卷一·王益之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三十一·纪昀
  卷三十·高士奇
  卷九十八·张守节
  从征缅甸日记·周裕
  八 长庆寺·周作人
  汉纪五十七 孝献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206)·司马光
  卷八十四·宋敏求
  卷十三·佚名
  卷六十四水师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九十·彭定求

        卷390_1 【李凭箜篌引】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

  • 第二十六出 赚将·孔尚任

    ◎乙酉正月〖破阵子〗(生上)水驿山城烟霭,花村酒肆尘埋。百里白云亲舍近,不得斑衣效老莱,从军心事乖。——小生侯方域奉史公之命,监军防河。争奈主将高杰,性气乖张,将总兵许定国当面责骂;只恐挑起争端,难于收救,不免到中军帐内,劝

  • 列传第一 高祖 章皇后 世祖 沈皇后 废帝 王皇后 高宗 柳皇后 后主 沈皇后 张贵妃·姚思廉

    周礼,王者立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然受命继体之主,非独外相佐也,盖亦有内德助焉。汉魏已来,六宫之职,因袭增置,代不同矣。高祖承微接乱,光膺天历,以朴素自处,故后宫员位多阙。世祖天嘉初,诏立后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宋濂

        崔斌   崔斌,字仲文,马邑人。性警敏,多智虑,魁岸雄伟,善骑射,尤攻文学,而达政术。世祖在潜邸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怜吉带,将游骑戍淮南。斌负才略,卜怜吉带甚敬礼之。兵驻扬州西城,俾斌领骑兵觇敌形势,斌视敌兵乱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佚名

    弘治八年六月壬子朔南京阴雨自五月二日至是日始暗坏朝阳门北城墙○癸丑升狭西延安府知府崔升为四川布政司右参政○巡按狭西监察御史张泰奏甘州屯田肥饶者多为太监总兵等官占据而官军则含怨陪粮衣食不足何以责其御敌又

  •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四月。癸亥。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照例  ○甘肃新疆巡抚陶模奏、新疆分设电报。筹议养线等费。从之。  ○甲子。谕军机大臣等、户部奏、核议四川官运局积存副本款目。请旨详晰登覆。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一·徐紘

    (明)徐纮 撰叅赞军务高巍传  失名高巍山西辽州五指里人也性倜傥尚志节事二亲以至孝闻洪武十五年壬戍愿入太学为时効用十七年甲子诏旌表巍孝行之门寻授前军都督府试左断事乙卯秋八月上疏欲垦河南山东北平兵后荒田及抑

  • 第二八七札光绪七年九月十八日一一七○五--一·佚名

    台北府层奉巡抚札,行知新竹县:在基隆设立文报所委员专责札新竹县钦加二品衔、补用知府、署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转行事。本年八月二十二日,奉臬道宪张札开:「光绪七年闰七月二十七日,奉宫保巡抚部

  • 一四五八 贵州巡抚冯光熊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五八 贵州巡抚冯光熊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七日贵州巡抚臣冯光熊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

  • 九年·佚名

    (甲寅)九年清大正五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七〉一日。〈陰曆乙卯十一月二十六日〉行啓于總督官邸,以新年祝賀,託轉奏。○諸德壽宮,覲謁。王妃隨詣。1月2日○二日。總督伯爵寺內正毅、軍司令官井口省吾、警

  • 卷二十五(成元年,至二年)·孔颖达

    ◎成公(○陆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谥法:“安民立政曰成。”)[疏]正义曰:《鲁世家》云:“成公名黑肱,宣公之子,穆姜所生,以定王十七年即位。”谥法:“安民立政曰成。”《释例》曰:“计公衡之年,成公又非穆姜所生,不知其母何氏也。”

  • 卷二·杨士勋

    ◎隐公起四年,尽十一年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传例曰:“取,易辞也。”伐国不言围邑,言围邑,皆有所见。伐国及取邑例时,此月者,盖为下戊申卫君完卒日起也。凡例宜时而书月者,皆缘下事当日故也。日必继于月,故不得不书月。

  • 卷三·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     明 湛若水 撰隐公【桓王四年】七年【齊僖十五年晉哀二年曲沃武公稱元年衛宣三年蔡宣三十四年鄭莊二十八年曹桓四十一年陳桓二十九年杞武三十五年宋殤四年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八·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無事品第八十三   [一]爾時具夀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爲自性.如是無性非諸佛作非獨   覺作非菩薩作非聲聞作亦非住果行向者作.云何施設諸法有異.謂此是地獄此是

  • 从地理上交通的中心说到国家社会佛法的中心·太虚

    ──二十年九月在郑州商会各界欢迎大会讲──郑州地处中原,四通八达,为平汉、陇海交通的十字中心,因此、亦就不断的变化经过。试观中国连年每经一次的战争变化,郑州亦即随之而生变化;由是郑州也就成为多灾多难之区了。灾难

  •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下(僧宝聚)·非浊

    释子非浊集第一文殊师利菩萨感应(出清凉传等文)文殊师利。旧云妙德新云妙吉祥。立名有二。初就世俗。因瑞彰名。此菩萨有大慈悲。生舍卫国多罗聚洛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凡如莲花。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

  • 顺治永安县志·陈廷枢

    十卷,清陈廷枢修,黄豹纂。明嘉靖间李杏撰成志稿一部。万历二十年,邑令苏民望就李氏稿重加纂辑。又六十年,陈廷枢来知县事,立意重修邑乘。而于顺治九年(1652)设局,延黄豹主其事。历三月而成此书刻印。兹篇并星野、气候、节序

  • 弥勒大成佛经·佚名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略称弥勒成佛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在弥勒经中具有最完整之型态,内容亦最丰,故冠以‘大’字。内容记述佛陀因舍利弗之问,在摩伽陀国波沙山说弥勒出世之时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