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五

朱批赵向奎奏摺

江南苏州布政使【臣】赵向奎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山右鄙儒初任溧水知县调繁嘉定部议

因公革职蒙

恩从寛留任旋蒙引

见又荷

天恩复还原职

特陞庐州府知府继又叠沐

圣恩陞授巡粮二道今复奉

旨超擢苏州布政使三载之间末职下僚洊膺方岳重

皇上之宠眷愈渥小【臣】之报称愈难衔感愈切除经详

院代题谢

恩外今於三月十五日浙江织造【臣】许梦□至【臣】衙门

恭传

圣旨赐给【臣】漆匣四个锁袱俱全许【臣】得用摺子着令

送交怡亲王呈

进钦此【臣】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祗领讫伏念【臣】何人斯至蒙

皇上恩许摺奏俾葵藿微忱得以上逹

天听【臣】惟有勉竭驽骀益加谨恪以图仰报

洪恩於万一而已为此谨

试扪心自问并仰观於

天若不做一出色人物以全朕顔面於汝安乎否耶勉之勉之之道无他技术惟将公私二字辨别清楚而已但秉彛天良与任性粗猛似是而非切不可因於心无愧遂欲径情率意卤莽而行必当临事精详愼密方无舛谬凡百过犹不及以适中为要勉为之

江南苏州布政使【臣】赵向奎谨

奏为恭缴

朱批事雍正六年五月初五日【臣】家人齎捧

皇上朱批【臣】摺到署跪读

上谕训勉周详言言鍼砭【臣】虽至愚敢不时加警惕仰

圣恩提命所有原奉

朱批奏摺一扣理合恭缴谨

训勉虽详能遵行与否须看尔之造化何如朕亦难强之使然也

江南苏州布政使【臣】赵向奎谨

奏为?实奏

闻事【臣】於本年二月二十五日到任核查前司张坦麟交代册内收存正项银两俱无亏缺应解刑工等部饭食等银亦无短少此外止有另贮在库银二万一千三百四两零?称此项系伊任内赢余已经

奏明归公不可轻动其余应解户部饭食及添平等银三万七千三十九两零并无存库【臣】当即移咨查询据张坦麟覆称此项饭食解费应於雍正六年分所收耗羡银内动支起解【臣】据咨具详奉抚【臣】陈时夏批示部饷饭食原系各属每年随徵解司交收自应按年按欵将属解之银支用至於耗羡解司

奏明六年为始以供六年公用并非以充从前年分饭食解费今何得藉词牵抵等语【臣】复又録批移咨催解而坦麟仍行固执前项银两终无着落但存库银两现准部咨提解京饷八十六万余两勒限八十日到都目今限期己迫因解费未?移交致稽起解且交代限期己满【臣】不敢自蹈徇隐之咎除详明督抚臣听候具

题外事关司库钱粮重务理合缮摺奏

闻伏乞

皇上睿鉴批示施行谨

於此一事观尔不能秉公执正惟知阿顺抚臣深负朕擢用之恩已有旨矣似此借题?人徒害自身而已何益之有审观目今巳往朕用人行政之道历历可监除还朕一公字是字余无他策也

江南苏州布政使【臣】赵向奎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蒙

圣主特恩擢陞江苏布政使又蒙

俯准部议许【臣】交代清楚给假数月回籍营葬自问何

人乃荷

皇上锡类宏慈下逮微贱【臣】虽捐糜顶踵何由仰报万一兹因前司张坦麟交代案内尚有解部饭食等银未楚【臣】先经摺

奏现在候

旨一俟

皇上批示到日即将此案料理清楚束装回籍所有微

【臣】感激

天恩下情理合先行缮摺

奏谢更有请者江苏为钱粮重地藩司任大责重一切事宜有奏摺未能尽悉必面

奏始得详明者可否容【臣】於给假离任後趋赴

阙廷一一面奏跪聆

指示则地方紧要事宜俱有遵守矣如蒙

俞允【臣】即兼程进京後再行回籍合并声明谨

应先回籍料理完毕然後赴京面请训旨

江苏布政使【臣】赵向奎谨

奏为恭缴

朱批叩谢

天恩事六月十七日【臣】家人齎摺回署钦奉

朱批【臣】跪读之下感激慙悚伏念【臣】一介庸愚蒙皇上洪恩超擢藩司受事之後即将前司张坦麟交盘册内逐一清查俱无亏缺惟因存解户部银两例有饭食等银咨询前司随准移覆拟於六年耗羡内动支【臣】即?详两院奉前抚【臣】陈时夏批驳按年按款不准牵抵斯时【臣】因耗羡归公事属初行无例可稽惟拘不敢擅动之见以致不能显然别白是非秉公抗拒皆【臣】识见浅陋之处咎实难辞蒙

皇上天地包容不即加罪

朱批训饬谆切开导【臣】虽下愚敢不悔悟竭忠报效【臣】已於署抚【臣】张坦麟任内详明动支饭食等银於七月十五日随正解部讫一切交代俱巳清楚具结所奉

朱批理应恭缴谨

既自知过咎当以为终身戒倘再有类此不公形迹则难容轻恕矣

江南苏州布政使【臣】赵向奎谨

奏为耗羡一案酌议略有定规先缮清单恭呈

睿鉴事【臣】蒙

皇上天恩畀以苏藩重任又蒙

恩准给假回籍葬亲惟有衔结

高厚勉图报称应将任内一二紧要案件先行办理方敢就道如清户清粮一案已经确议通详由督【臣】范时绎具

题外其耗羡一案因抚【臣】陈时夏未经竣局署抚【臣】张坦麟与【臣】细加详议逐一酌派略有定规惟公用之内尚有几款现经署抚【臣】咨询行查未经覆到今署抚【臣】张坦麟奉

命赴任江西行令再加核议【臣】不敢草率擅专应侯署抚【臣】尹继善到任商酌妥办完结另行奏

闻【臣】现在遵

旨给假於九月初七日卸事十五日起行回籍合将先

行定议欵项缮具清单恭呈

睿鉴伏乞

皇上俯赐指示钦遵为此谨

尹继善到任後自必料理清楚奏闻於朕也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五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 明元六王·魏收
  卷一百七十二·志第一百二十五·职官十二等·脱脱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二·赵尔巽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五十六·赵尔巽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三十六·赵尔巽
  卷六十 漢紀五十二·司马光
  ●卷一百十五·徐梦莘
  ●卷五十九·徐梦莘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二·佚名
  第二编 张荫麟、缪凤林、李源澄、吕思勉讲秦汉史·王国维
  ◎国史馆长介寿之小启·李定夷
  第七十七卷 文苑 四·缪荃孙
  四五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于江浙迅速购访遗书·佚名
  中州人物考卷七·孙奇逢
  卷三十九·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本语自序·高拱

    予尝有言曰天理不外于人情然圣人以人情为天理而后儒逺人情以为天理是故圣学湮圣化窒夫事有本情而人有本心出吾本心以发事之本情则议道而道不睽作之于事可推四海而准通千古而不谬何者天理人情固如是也故曰君子中庸又曰

  •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一 儒林传十四·纪昀

    儒林传宋 【十二】○宋十二汤汉何基王柏徐梦莘【得之 天麟】 王应德 黄震汤汉何基王柏徐梦莘 【徐天麟 徐得之】王应麟黄震△汤汉汤汉字伯纪饶州安仁人与其兄千巾中皆知名当时柴中行见而奇之真德秀在潭致为宾客尝

  • 卷一百二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史记一百二十九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朢【音亡】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

  • 陈元康传·李百药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位上。元康贵盛,赠冀州刺史,谥号贞。元康广涉文史,机敏有才气。魏正光五年(524),跟随尚书令李崇北伐,以军功赐爵临清县男。普泰中,除主书,加威烈将军。天

  • 嗣曹王李皋传·欧阳修

    李皋字子兰,少补左司御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752)袭封为曹王。他侍奉其母郑太妃以孝闻名。安禄山叛乱时,他侍奉母亲逃往民间,乘便跑到蜀郡,拜见玄宗,由都水使者迁任左领军将军。肃宗上元初年因天旱歉收,李皋的俸禄不够养家,

  • 杨荫杭·周诒春

    杨荫杭 字补塘。年三十九岁。生于江苏无锡县。初毕业日本早稻田大学。光緖三十四年。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宣统元年。得法学硕士学位。宣统二年回国。任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现时住址。北京顺治门内东斜街二十五号

  • 虞书·皋陶谟·佚名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

  • 卷之十四·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十四义君臣之义诸葛亮《出师表》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1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1遇,欲报之於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

  • 抱朴子內篇卷之一   暢玄·王明

    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一〕。眇眛乎其深也,故稱微焉。綿邈乎其遠也,故稱妙焉。其高則冠蓋乎九霄〔二〕,其曠則籠罩乎八隅〔三〕。光乎日月,迅乎電馳。或倏爍而景逝,或飄滭而星流〔四〕,或滉漾於淵澄,或雰

  • 立教第一·朱熹

    子思子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则天明,遵圣法,述此篇,俾为师者知所以敎,而弟子知所以学。列女传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瞽

  • 卷三十五·佚名

    释奉钵品第二【经】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能作是功德,是时四天王皆大欢喜,意念言:‘我等当以四钵奉上菩萨,如前天王奉先佛钵。’”【论】问曰:前品说已具足,今何以重说?答曰:前虽赞

  • 贤首五教仪卷第五·续法

    清浙水慈云沙门 灌顶续法 集录七拣别观智亦即以法界无障碍心为智。但迷时名本觉智悟时名始觉智证时名圆觉智此三位中复有三智察事名无量方便智照理名一道真实智理事浑融名权实无碍智体亦现前知见不离知见起观智故。

  • 卷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妙云雄禅师语录卷三住扬州九莲禅院嗣法门人机质编拈古世尊因调达谤佛生身陷入地狱乃令阿难往问你在地狱中安否调达曰如三禅天乐世尊又令问你还求出否调达曰我待世尊来便出阿难曰佛是三

  • 钦定盘山志·蒋溥

    自圣祖仁皇帝四度临幸,宸章题咏,照灿岩阿。然旧无山志,青沟释智朴,始草创成编,词旨冗蔓,体例尚多未备。我皇上宸游莅止,灵境日开。乾隆九年始命发内帑,建静寄山庄於山之阳。天辟名区,全揽胜概。岁春秋有事於祖陵,每驻跸行宫。几

  • 天步真原·薛凤祚

    一卷。清薛凤祚译。薛凤祚字仪甫,淄川 (今山东淄博) 人。著有《圣学心传》、《两河清汇》、《历学会通》等。薛氏初从魏文魁习天文,主持旧学,后会穆尼阁,始改从西学。于南京协助穆尼阁编译,掌握了西方天文学计算方法。是书

  • 诸法本无经·佚名

    三卷,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诸法无行经》同。

  • 义释·佚名

    巴利名Niddesa 。音译作尼涕娑。属巴利文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本书系注解同属小部经之经集(巴Sutta-nipa^ta )。内容分为大义释(巴Maha^-niddesa )与小义释(巴Cu^l!a-niddesa )两部分。其中,大义释系注释经集第四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