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一 寄谕各省督抚务将《通鉴纲目续编》翻刻书籍板片全行查出抽改铲削

一○一一 寄谕各省督抚务将《通鉴纲目续编》翻刻书籍板片全行查出抽改铲削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和<珅>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奉上谕:

刘峩奏《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一条,悖谬之处照所发改本一并更正一折,内称有《续通鉴纲目》一部,无御批字样,系民间售卖之本,应一体送局抽改等语。《通鉴纲目续编》,外间有翻刻之本,前亦据农起奏到,曾降谕旨,江浙各督抚实力搜查抽改。今据刘峩奏直隶亦有翻刻售卖之本,是此种翻刻书籍、板片,各省均有流传,自当一体抽改铲削。着传谕各督抚饬属留心访查,将翻刻之板片、书本,务须全行查出,一律改正。其挖出正本、翻本书内违悖字样,毋论一、两页及二、三行或数字,均着收存汇齐,送京销毁,不致外间稍有留传,使无知诞妄之徒又行抄播,方为妥善。将此遇便传谕各督抚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志第三 律历下·范晔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六·杨仲良
  第四十四回 弟兄构衅湖上操戈 将相积嫌席间用武·蔡东藩
  ●卷八·徐锡麟
  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七·佚名
  第四卷 名宦 四·缪荃孙
  九一○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第二十二次缴送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世家卷第三十 高丽史三十·郑麟趾
  傅玄传·房玄龄
  郑羲传·魏收
  同治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葛立方

    余尝谓知人虽尧帝犹以为难,而杜子美之曾老姑乃能知唐太宗于侧微之时,识房、杜辈于贱贫之日。子美载其语云:&ldquo;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八九。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rdquo;噫,一何异耶!唐史载王珪微时

  • 卷三百八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六 张和 登泰山 昔闻泰山高今上拱北台刚飈振六合旷望无尘埃日观一峯立天门两崖开?流注空谷响转万壑雷似聆笙鹤音缥缈

  • 卷四百四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四十三画睂类七言絶句画睂鸟         【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睂禽         【宋】文 同尽日闲坐好风一

  • 卷二十三·黄以周

      徽宗   △崇宁三年(甲申,一一○四)   1、正月(案:钱氏《朔闰考》:是岁甲申正月丙子朔。戊子,诏:“江、池、饶、建州罢铸小平钱及当五钱,并依陕西当十大钱样制、规模、大小、轻重次第改铸当十大钱。”《纪事本末》卷百

  • 卷之四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试院现形·李定夷

    县知事试验为中华民国考试士子之第一事前后已举行三次,旧僚新进,聚集一堂,所演笑柄,不一而足,兹琐述之,足供茶余酒后之一粲。当亦读者所许也。 口试一场,照知事试验章程,原系询问地方之人情风俗习惯,乃据应考者之传述。询问之

  • 今献备遗卷三十三·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张敷华张敷华字公实江西安福人父洪监察御史死于土木景泰初以死事荫敷华为国子生敷华少负竒气甫七岁里社有竹木之祟指领群儿斩伐殆尽天顺甲申登进士第选翰林庻吉士有文名大学士李贤彭时欲留官翰林力辞不就

  • 韦思谦传·欧阳修

    韦思谦名仁约,因为音近武后父讳,乃以字为名。他的祖先原籍雍州杜陵,后迁居襄阳,又搬移到郑州阳武定居落籍。八岁时母亲去世,以孝闻名。及进士第,累调应城县令,因小过失闻于朝廷,按例不得提拔。吏部尚书高季辅说:“我选拔贤能才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三经籍考【臣】等谨案马端临经籍考子类凡二十门盖本诸列史艺文志而列史又本刘向辑録者也顾如名家墨家纵横家後世鲜有专书即马氏所收每门亦

  • 卷三十七·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三十七   宋 程公説 撰书十九礼乐书第二内鲁即位古者诸侯继世袭封则内必有所承爵位土田受之天子则上必有所禀平王以降天子之命不行于诸侯诸侯之嗣皆专立而无所请命入春秋之始隠公既不禀之

  • 箴膏肓补遗·郑玄

    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左氏以为不用子鱼之计至于军败身伤所以责襄公也而公羊善之云虽文王之战亦不是过郑箴膏肓云刺襄公不度徳不量力引考异邮至襄公大辱师败于徒信不知权谲之谋不足以交邻国定逺疆也此是讥师败

  • 卷七·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七学类一小学程子曰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敎之是故大学之法以豫为先盖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於前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者日复一 日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若为之不豫及乎

  • 论语卷三·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O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

  • 度五神通品第五·佚名

    复次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念具足度五神通。逮诸菩萨无量神足。能动天地变身无数更合为一。彻视无碍石壁皆过。譬如鸟飞无所触碍。能履水蹈虚身出水火手扪摸日月身至梵天。有是神通不自贡高不见贡高。用本空故

  • 执理废事罪岂有极·印光

    世有一班掠虚汉,闻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或由阅教参宗,悟及此理。遂谓我与佛同,而了无所用其若修若证。遂放心恣意于一切境缘之中。误谓六尘即觉,贪嗔痴即戒定慧[1],何须制心摄身,无绳自缚?此种见解,最为下劣。谓之执理废事,

  • 四分律卷第三(初分之三)·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十三僧残法之二佛在舍卫国,时迦留陀夷闻世尊所制戒,不得弄阴堕精、不得身相摩触,便持户钥在门外立,伺诸妇女若居士家妇女来,语言:“诸妹!可入我房看。”将至房中已,向彼以欲心粗恶语。诸女

  • 卷第五·宗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第五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撰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宗密述随疏钞 △疏第八常随佛学者此下三段皆是回向前二即回向中别义。 ○钞三段皆回向者如前征列名数中已明开合。 △故下

  •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熊大木

    八卷九十回。明熊大木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隋末李唐开国一段历史故事,起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止于唐贞观十九年 (645)。以秦王李世民(即唐太宗)事为主,故又有刊本题《秦王演义》。明又有武林精刊本题《隋唐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