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一○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第二十二次缴送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

九一○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第二十二次缴送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闽浙总督管浙江巡抚臣陈辉祖谨奏,为奏闻事。

窃臣前于第二十次奏缴违碍书籍时,因闽浙两省地方辽阔,查禁难保无遗,恳恩展限一年,详查收缴。于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一日钦奉朱批俞允,扣至四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限满。兹据印委各员将五月二十一日以前呈缴到各书籍陆续解局,校勘明确,由布政使汇核呈送前来。

臣查现在二十二次缴送应禁书十种,计二十四部,又从前已缴各书,今又查出一百七十一种,计一千五百六十部,统计一百八十一种,共一千五百八十四部,均应解京销毁。除行司委员解送军机处外,相应恭折奏闻,并另缮书目清单敬呈御览。

再,近准四库全书馆奏明应行全毁并酌量抽毁各书,诚恐外间未奉明禁,尚有留存,开缮书目,行文各省遵照严查,分别解京销毁等因。臣现在严督各属,遍行实力搜罗奏缴,务期净尽,勿任稍有留存遗匿。

合并陈明,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七日奉朱批:览。钦此。

附 第二十二次奏缴应禁书目清单

现查出应禁书十种,共二十四部:

《朱子异同条辨》二部,刊本。是书系李沛霖同弟桢订。计四十卷,俱全。书中每条采拾先儒论说之后,附以吕留良讲义,应销毁。

《甲乙事案》一部,抄本。是书文秉撰。分上下二卷,全系专纪明福王由崧在南京时事。书中有指斥字句,应销毁。

《戎事类占》一部,刊本。是书明孙汝成着。计二十卷,全。所载多系占验之术,未便存留。

《太乙统宗宝鉴》一部,抄本。是书不着撰人姓名。所载多系壬遁之局,列为四卷。亦系占验之学,未便存留。

《读书论世》四部,刊本。是书明吴肃公撰。俱全。自唐虞三代,以迄于明,论列史事,分为十六卷。中间语多偏僻,其所论统系及金朝髡发之类,尤为悖谬。

《两朝遗诗》一部,刊本。是书陈济生选。全系裒集明天启、崇祯时人之作,计十卷。中多狂悖字句,应销毁。

《此观堂集》一部,刊本。是书明罗万藻着。全书中多有挖空字句,玩其文义,均系指斥之词。

《吴文恪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吴道南着。共三十二卷,内缺卷六至卷十一。集中语多违碍。

《梳山赠言》一部,刊本。是书王隼编。不全。系裒集友人投赠诗文,中多屈大均作,应销毁。

《痴山集》十一部,刊本。是书陈孝逸着。计六卷,十部全,一部不全。孝逸生于明末,集中诗词、书牍颇多干碍之处。

前缴各书内,现又查缴书一百七十一种,共计一千五百六十部:

《明通纪》二十一部,刊本。是书明陈建辑。五部全,十六部不全。

《明实纪》一部,刊本。是书明陈龙可撰。不全。

《明通纪直解》七部,刊本。是书明张嘉和辑。四部全,三部不全。

《明通纪汇纂》十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编,王汝南续。七部全,三部不全。

《明通纪纂》四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编。三部全,一部不全。

《明纪编年》三部,刊本。是书明锺惺辑,王汝南续。一部全,二部不全。

《酌中志略》一部,抄本。是书明刘若愚辑。全。

《历朝纲鉴辑略》四十部,刊本。是书朱璘编。三十二部全,八部不全。

《明从信录》八部,刊本。是书明沈国元辑。二部全,六部不全。

《明法传录》一部,刊本。是书明陈建辑。不全。

《两朝法传录》一部,刊本。

《三朝法传录》一部,刊本。是书俱明高汝栻订。不全。

《明世法录》十三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纂。俱不全。

《捷录大成》四部,刊本。是书明顾充辑。俱全。

《历朝捷录》十部,刊本。是书明顾充辑。二部全,八部不全。

《捷录全编》一部,刊本。是书卽《捷录大成》改本,不全。

《捷录直解》五部,刊本。是书明顾充辑。一部全,四部不全。

《捷录真本》一部,刊本。是书即《捷录大成》改本,全。

《古今名将传》十一部,刊本。是书陈元素编。六部全,五部不全。

《古今议论参》二部,刊本。是书明林德谋辑。一部全,一部不全。

《广古今议论参》一部,刊本。是书明吴中龙等辑。全。

《古今治平略》三部,刊本。是书明朱健辑。二部全,一部不全。

《八编类纂》一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辑。不全。

《全边略纪》二部,刊本。是书明方孔照撰。一部全,一部不全。

《四夷考》二十五部,刊本。是书明叶向高撰。二十部全,五部不全。

《女直考》二部,刊本。是书天都山臣辑,不着姓名。俱不全。

《登坛必究》十一部,刊本。是书明王鹤鸣辑。一部全,十部不全。

《殊域周谘录》二部,刊本。是书明严从简辑。一部全,一部不全。

《辽小史》二部,刊本。是书明杨循吉序。全。

《名山藏》二部,刊本。是书明何乔远撰。俱不全。

《鸿宝应本》五部,刊本。是书明倪元璐撰。一部全,四部不全,

《隲言》一部,刊本。是书明徐日久撰。全。

《金小史》一部,抄本。是书明杨循吉序。全。

《皇极篇》一部,刊本。是书明文翔凤着。全。

《南极篇》一部,刊本。是书明文翔凰着。全。

《东极篇》一部,刊本。是书明文翔凤着。全。

《历志》一部,刊本。是书明周乃祺撰。全。【真按:不知是否为简化字来乱者.历志.k按:志者,记住、记忆。如:「永志不忘」。新唐书.卷一○二.褚亮传:「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 记录、记载。列子.杨朱:「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聊斋志异.卷九.邵临淄:「邑有贤宰,里无悍妇矣。志之,以补循吏传之所不及者。」表示。如:「志哀」、「志庆」。 文体名。一种记事文。如:「碑志」、「读书志」。 标识、记号。南齐书.卷五十五.孝义传.韩系伯传:「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 皮肤上所生的微凸小点。通「痣」。南齐书.卷四十二.江佑传:「高宗胛上有赤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玉格:「额三理,腹三志。」反而志乃志之简化字。】

《名山业》一部,刊本。是书明周锺编。不全。

《三大征考》一部,刊本。是书苕上愚公序,不着姓名。全。

《天元玉历祥异图说》二部,抄本。是书明余文龙校。俱不全。

《广舆记》四十九部,刊本。是书明陆应阳辑。俱全。

《五杂俎》一部,刊本。是书明谢肇淛撰。不全。

《福堂寺贝余》一部,刊本。是书明茅元仪撰。不全。

《东林书院志》一部,刊本。是书明严瑴撰。全。

《二三场艺府羣玉》一部,刊本。是书明焦竑等选。不全。

《表式典》一部,刊本。是书明朱天璧选。不全。

《状元策》二十五部,刊本。是书明焦竑辑。俱不全。

《潜确类书》十部,刊本。是书明陈仁锡编。俱不全。

《觚剩》七部,刊本。是书钮琇编。三部全,四部不全。

《留溪外传》一部,刊本。是书陈鼎撰。全。

《明馆课续集》三部,刊本。是书明王锡爵辑。 一部全,二部不全。

《几亭外书》九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俱不全。

《几亭全书》六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一部全,五部不全。

《几亭文录》四部,刊本。是书明陈龙正着。三部全,一部不全。

《李氏文集》六部,刊本。是书明李贽辑。三部全,三部不全。

《李氏全书》三部,刊本。是书明李贽辑。二部全,一部不全。

《李氏焚书》五十九部,刊本。是书明李贽辑。三十五部全,二十四部不全。

《焚余续草》一部,刊本。是书明赵维寰着。全。

《卽山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沈承着。全。

《古处斋诗文集》一部,刊本。是书陈祖法着。不全。

《亭林文集》十四部,刊本。是书顾炎武着。七部全,七部不全。

《亭林诗集》六部,刊本。是书顾炎武着。五部全,一部不全。

《偈庵集》四部,刊本。是书明程嘉燧着。俱全。

《松圆浪淘集》十部,刊本。是书明程嘉燧着。七部全,三部不全。

《黄叶庵诗》五部,刊本。是书释智舷着。一部全,四部不全。

《莲须阁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黎遂球着。不全。

《拟山园集》一部,刊本。是书王铎着。不全。

《吹万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李熙载撰。不全。

《游匡庐记》一册,刊本;《游唤集》一册,刊本;《历游草》一册,刊本;是书明王思任着。俱不全。

《南雷文定》五部,刊本。是书明黄宗羲着。三部全,二部不全。

《南雷文约》二部,刊本。是书明黄宗羲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丁清惠公集》一部,刊本。是书明丁宾撰。全。

《寓林集》二部,刊本。是书明黄汝亨撰。俱全。

《四忆堂诗》七部,刊本。是书侯方域撰。俱全。

《锺伯敬诗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锺惺着。不全。

《黄离草》一部,刊本。是书明郭正域撰。全。

《雪堂诗钞》二部,刊本。是书明熊文举着。俱不全。

《杜溪文稿》一部,刊本。是书朱书着。不全。

《隐秀轩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锺惺撰。不全。

《揭蒿庵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揭重熙撰。全。

《三易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唐时升撰。全。

《孙宇台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孙治着。不全。

《田间诗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钱澄之着。全。

《已吾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陈际泰着。不全。

《耐耕堂诗文集》一部,刊本。是书罗棨着。不全。

《萤芝集》一部,刊本。是书明张明弼撰。全。

《槎庵小乘》一部,刊本。是书明来斯行撰。不全。

《陋轩诗》一部,刊本。是书吴嘉纪撰。全。

《歇庵集》十部,刊本。是书明陶望龄着。四部全,六部不全。

《宁都三魏集》十三部,刊本。是书魏禧等着。俱不全。

《茅檐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魏学洢着。全。

《大樗堂初集》一册,刊本。是书王隼着。不全。

《晚香堂小品》一部,刊本。是书陈继儒着。不全。

《夕阳寮诗稿》一部,刊本。是书明阮旻锡着。不全。

《大呼集》二部,刊本。是书梁显祖辑。俱全。

《碧山学士集》一部,刊本。是书明黄洪宪着。不全。

《天佣子集》一部,刊本。是书明艾南英着。不全。

《阎古古诗》一部,刊本。是书明阎尔梅着。不全。

《青来阁二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方应祥撰。不全。

《定山堂诗集》二部,刊本。是书系龚鼎孳撰。一部全,一部不全。

《芝麓诗钞》四部,刊本。是书系龚鼎孳撰。俱全。

《恬致堂集》一部,刊本。是书明李日华撰。全。

《容台集》一部,刊本。是书明董其昌着。不全。

《容台别集》一部,刊本。是书明董其昌着。全。

《西斋集》一部,刊本。是书王仲儒着。全。

《咸陟堂文集》二部,刊本;《咸陟堂诗集》二部,刊本;《咸陟堂二集》四部,刊本。是书释成鹫着。俱全。

《六柳堂集》一册,抄本。是书明袁继咸着。不全。

《笠翁一家言》八部,刊本。是书李渔着。一部全,七部不全。

《媚幽阁文娱》一部,刊本。是书郑元勋选。全。

《正气录》二部,刊本。是书张贞生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山晓阁明文续选》二部,刊本。是书孙琮选。俱全。

《冰署笔谈》一部,刊本。是书明黄汝良撰。不全。

《难题问答》一部,刊本。是书王鸣昌辑。全。

《忧患集》二部,刊本。是书戴名世撰。俱全。

《孑遗录》一部,刊本。是书戴名世撰。全。

《岭南三家诗》一部,刊本。是书王隼选。不全。

《岭南五朝诗》一部,刊本。是书黄俊升选。全。

《翁山诗集》一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着。不全。

《翁山诗外》一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着。全。

《翁山文钞》二部,刊本。是书屈大均着。俱全。

《登华山记》四册,刊本。是书屈大均撰。

《广东新语》三部,刊本。是书屈大均辑。一部全,二部不全。

《牧斋尺牍》一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全。

《杜诗笺注》七十九部,刊本。是书钱谦益注。俱全。

《初学集》二十六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十七部全,九部不全。

《有学集》四十七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十七部全,三十部不全。

《列朝诗集》八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俱不全。

《列朝诗集小传》二部,刊本。是书钱谦益着。俱不全。

《吕选八大家古文》二十四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七部全,十七部不全。

《留青全集》七十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二十八部全,四十二部不全。

《留青新集》六十五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二十二部全,四十三部不全。

《留青二集》三十三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二十四部全,九部不全。

《留青广集》一百四十一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九十部全,五十一部不全。

《留青采珍集》四十九部,刊本。是书陈枚辑。五部全,四十四部不全。

《翰海》二部,刊本。是书明沈隹允、【真按:当作沈佳允!】陈继儒等辑。俱不全。

《如面谭》一部,刊本。是书明锺惺辑。不全。

《藏弆集》八部,刊本。是书周在浚辑。五部全,三部不全。

《尺牍新语》十一部,刊本。是书徐士俊等辑。十部全,一部不全。

《写心集》三部,刊本。是书陈枚等编。一部全,二部不全。

《国朝诗品》三部,刊本。是书陈以刚选。二部全,一部不全。

《国朝诗的》一部,刊本。是书陶煊选。全。

《诗经详解》一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全。

《四书语录》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一部全,一部不全。

《四书讲义》五部,刊本。是书吕留良着。四部全,一部不全。

《吕评钱吉士稿》三十五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二十五部全,十部不全。

《吕评陈大士稿》三十二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十二部全,二十部不全。

《吕评金正希稿》二十八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二十三部全,五部不全。

《吕评艾千子稿》二十五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十九部全,六部不全。

《吕评黄葵阳稿》十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七部全,三部不全。

《质亡集》三十四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十七部全,十七部不全。

《天盖楼各种文选》一百九十一部,刊本。是书吕留良选。一百八十四部全,七部不全。

《晚村时文》一册,刊本。是书吕留良着。

《戴田有稿》四部,刊本。是书戴名世着。三部全,一部不全。

《尹嘉铨时文》一部,全;《絜矩篇》三十五部,俱全;《女鉴录》一部,不全;《小学大全》一部,全;《孝经列传》一部,全;《闺范图》一部,全;《小学或问》一部,全;《小学义疏》九部,四部全,五部不全;《随五草》二部,全;《思诚轩奏疏》一册,全;《偶然吟》一册,全;《北学编》一册,全;《近思录》四篇一部,不全;《近思录》一部,全。是书均尹嘉铨着,俱刊本。

以上通共书一百八十一种,计一千五百八十四部。(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王敬则 陈显达 张敬儿 崔慧景·李延寿
  列传第六十八 外戚·李延寿
  志第二 礼仪二·刘昫
  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脱脱
  卷三 上·黄以周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二、臣下的确夙夜兢兢,稽察办案·雍正
  卷七·金履祥
  ●卷八·陈康祺
  卷之十七·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九十四·佚名
  刘腾传·李延寿
  崔隐甫传·欧阳修
  崔铣传·张廷玉
  卷十二·陆宗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致政·唐圭璋

      唐致政,不知其名,与王柏同乡,盖金华人。疑与唐仲友同族。   感皇恩   原无调名   君欲问予年,八十有七。百岁十分尚留一。世间滋味,尝尽酸咸苦涩。时今倒食蔗,无甜汁。

  • 卷八·本纪第八·脱脱

        景宗上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扆。世宗皇帝第二子,母曰怀节皇后萧氏。察割之乱,帝甫四岁。穆宗即位,养永兴宫。即长,穆宗酗酒怠政。帝一日与韩匡嗣语及时事,耶律贤适止之。帝悟,不复言。  

  • 卷九·毕沅

      ◎宋纪九 ∷起柔兆困敦十二月,尽屠维单阏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即位二年改今讳,太祖同母弟也。晋天福四年十月甲辰,生于浚仪官舍,是夜,赤光上腾如

  • 1934──中華民國二十三年甲戌·郭廷以

      1﹐1(一一,一六)   甲、行政院長汪兆銘發表元旦紀念詞:以建設求統一,以【均權求共治】;【治標莫急於清除共匪,治本莫急於生產建設】。   乙、胡漢民通電要求南京及福建停戰。   丙、江西完成碉堡二千九百座。   

  • 营制篇第十五·王闿运

    军兴调发,而将帅莫知营制。被调者,辄令绿营将官营出数十人,多者二百人,共成千人、三千人之军,将士各不相习。依例领军械,锅帐锹斧枪矛皆窳钝不足用。州县发夫驮运载,军将拱手乘车马,入于公馆,其士卒或步担一矛,倚民家及旅店门,居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八·徐乾学

    元纪六【起重光单阏十月尽昭阳大荒落十二月凡二年有奇】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八年冬十月己巳修太庙在真定倾坏者壬申以前缅中行省平章锡锡德济为中书平章政事江淮行省言盐课不足由私鬻者多乞付兵五千巡捕从之

  • 通志卷四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礼略第四凶礼大丧及山陵制【并为期以下亲哭及不亲事附】防期 天子吊大臣服 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 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 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已下为天子服杖 挽歌 秀

  • 序言·周作人

    今年十月值鲁迅去世二十周年纪念,有些报刊来找到我,叫写纪念文字,我既不好推辞,也实在觉得有点为难。这个理由很是简单明了的。因为我以前所写关于鲁迅的文章,一律以报告事实为主,而这事实乃是“事物”的一类,是硬性的存在,也

  • 闽游月记卷一·华廷献

    华廷献撰粤在甲申之年、建辰之月,徂兹以往,尚忍言哉!金陵鼎新,延及闽、粤,于是乙酉、丙戌以来之事,可得而纪也。余以申夏除服,遭遇世变,躬耕养母,志在首邱;分固应尔。会中兴露布,众正盈廷,今殉难家铨部公迫于推毂,起秉藻鉴;邮筒三及

  • 崔亮传·张廷玉

    崔亮,字宗明,藁城人。元浙江行省掾。明朝军队到达旧馆,崔亮投降,授予中书省礼曹主事。晋升为济南知府。因母亲忧虑而归。洪武元年(1368)冬,礼部尚书钱用壬请求辞职,起用崔亮取代。最初,崔亮居礼曹时,即位、大祀诸礼都由他条划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三吉礼太嵗祀太嵗之礼初春为迎嵗暮为祖正殿奉太嵗神位南向【神位依年建干支黄纸墨书某年太嵗之神覆于位上豫设龛内】两庑十二月神位司春秋者东位西向司夏冬者西位东向嵗以孟春上旬诹吉及

  • 尚书古文疏证卷二·阎若璩

    第十七安国古文之学其传有四一传于都尉朝朝传庸谭谭传胡常常传徐敖敖传王璜涂恽恽传桑钦王莽时立于学官璜恽皆贵显恽又传贾徽徽传子逵逵数为肃宗言古文尚书诏选高才生从逵学由是古文遂行一传于儿寛一传于其家孔僖传所

  • 第十八章 保全用人名节·佚名

    人生贵贱虽殊。名节则一。雏鬟出入房帷。奔走使令。至为亵近。往往乘兴一时而轻薄之。此直是罔其无知。欺其不敢拒耳。倘主妇悍妒。鞭挞横施。摧残殒毙。或斥卖出门。随流堕溷。弱质莫保。此真诉屈无门。求生无路矣。

  • 大乘宗地图释序·太虚

    我国盛唐十宗竞彩,各宗大德,多能会观其通,故虽立说互异,殊少门庭之诤。会昌变后,继以五季之乱,颠沛流离,义学不兴;有宋以后,禅宗特盛,各宗多成附庸,于中独具只眼不为门庭所囿蔽,而能如理如量等观诸宗者,惟永明大师一人而已!自逊清末

  • 论寺庙不能拨用或借用问题·太虚

    ──三十五年在上海作──上海市参议会通过“拨用寺庙”,致上海市僧众请愿覆议撤销事,太虚近养病中,且上海事件可由佛教分会请求市参议会、市政府贤明诸公了之,故未预问。读二十一日贵──申──报“寺庙僧众何必误会”社

  •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

    大乘庄严经论 第八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度摄品第十七之二释曰。已说修习六波罗蜜。次说六波罗蜜差别。六波罗蜜差别各有六义。一者自性。二者因。三者果。四者业。五者相应。六者品类。偈曰

  • 目次·济悟

    鹤峰禅师语录目次上卷升座小参示众机缘拈颂下卷佛事赞咏诗偈歌词附行状塔铭跋

  • 桥·废名

    长篇小说。废名著。1932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程小林与史琴子都是孤儿,两小无猜,相互体贴知心。史奶奶便替这对天真无邪的孩子做了“月老”。十年以后,程小林从外地回家,这时史琴子的妹妹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