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六三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查办《国朝诗别裁集》原板情形折

三六三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查办《国朝诗别裁集》原板情形折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钦奉上谕事。

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十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十二月初一日奉上谕:前因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集》进呈求序,朕偶加披阅,集内将身事两朝、有才无行之钱谦益居首,有乖千秋公论,而其中体制错谬及世次前后倒置者,亦复不可枚举。因于御制文内申明其义,并命内廷翰林为之精校去留,俾重锓板,以行于世。其原板自应一并销毁。但阅时既久,此板曾否销毁,或彼时地方官视为无关紧要,不行查毁,任听存留,而沈德潜身故后,其门下士无识者流,又复潜行刷印,则大不可。着传谕杨魁,卽查明此板现存何处。如未经销毁,卽委员将板片解京,并将未经删定之刷印原本,一并查明奏缴。钦此。钦遵。

臣伏查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集》,初次镌刻系乾隆二十四年完竣,计三十六卷。嗣因初刻纂校未精,又于乾隆二十五年复经增删镂板,计三十二卷。是沈德潜原刊,板片共有二副。其初刻者,系门人蒋重光出资代刊;其重刻者,系沈德潜与其门人翁照、周准校镌。臣随委令苏州府知府李封,带同书局教官陆鸿绣,前往沈德潜及伊门人蒋重光之家,查询两次所刊原板曾否销毁,并现在存留何处,及沈德潜故后有无刷印,如板片现存,令各悉数呈缴去后。

兹据藩司增福暨苏州府知府李封禀称:前往查询书板,据沈德潜之孙沈维燕及门人蒋重光之孙蒋元城等覆称,是集于乾隆二十六年覆加校辑刻成,沈德潜装潢进呈,仰蒙圣恩披览,指示谬误,命内廷精校重锓。维时沈德潜于乾隆二十七年正月自京回籍,同其门人蒋重光各将在外原板铲毁无存。并据蒋重光之孙蒋元城呈出毁剩废板四十余块,验其两面字迹,俱系铲去属实,比对原刷之书,尺寸相符。皆称进呈御览删定梓行后,并未复行刷印。惟蒋重光始初刻成之时,所有刷印原本,曾发坊肆售卖,亦有分送亲友之家,遗留在外未经收回者,约有数百部。又沈德潜重刻原本,分散未毁者,亦尚有之,恳请晓谕缴销。等情。

臣查《别裁集》初刻、重刻两次书板,询据沈德潜之孙沈维燕及其门人蒋重光之孙蒋元城皆称,板片已经销毁,并无存留,亦无删定后潜行刷印之事,惟起初刷印原本遗留在外,共有数百部之多,应卽细查,悉数缴销。随据苏城地方官查缴蒋重光初刻原本三十余部,并沈德潜重刻原本五部前来。臣查此书原本分散于外,阅时已久,现在藏贮之家未能尽知呈缴,现饬地方官及敎职等晓谕士林书贾,凡有存留者,勒以限期,务令陆续缴官,不得存留。俟积有成数,臣卽汇齐解京销毁。

再,查沈德潜重刻自序内,载有「南粤、西江翻刻,比初次刻本错字尤多」之语,则广东、江西二省,另有翻刻板片可知。臣现在移咨,一体查缴销毁。兼恐江苏地方,亦于未经删定之先,另有翻刻之板,并饬各属细加搜访,以免留传外。

所有臣遵奉谕旨查办缘由,谨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知道了。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脱脱
  卷六十·表第二·交聘表上·脱脱
  卷三十四·志第十·历四·张廷玉
  ●卷四十一·徐梦莘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二·徐乾学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选举略三·纪昀
  五一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续得各家书籍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世家卷第十二 高丽史十二·郑麟趾
  邓元起传·李延寿
  斛斯征传·李延寿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三·雍正
  卷七·佚名
  选举四·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 茕斋歌诗四十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四茕斋歌诗四十首乐府二○ 独漉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我欲弯弓向天射, 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 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

  • 卷八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六贯休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溪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旣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鏐所重後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

  •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二、曾静等供词及押解犯人进·雍正

      编者按:这是曾静遣徒张熙投书案在湖南审讯时的最后一份奏折。此案涉及人员均已在各省被捕,雍正下旨全部押送北京。所以,本案即进入京审的第二阶段。此后的奏折,则转向追查制造谣言的犯人为主了。  【原文】  臣杭

  • 卷之一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延讲官太子

  • 一二○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覆校四库全书有关事致全书馆总裁函·佚名

    一二○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覆校四库全书有关事致全书馆总裁函乾隆五十二年五月三十日启者:本日面奉谕旨:所有现在覆校四库书,如有错悞应行挖补者,俱着用糨糊黏实,免致日久脱落。钦此。【真按:应即浆糊.四库全书的装潢.

  • 五四 椒生·周作人

    鲁迅于戊戌年春间往南京进学堂去,这与仁房的椒生很有关系,现在要来说明一下。椒生名庆蕃,小名曰庆,鲁迅这一辈叫他作庆爷爷,又因为他的大排行系十八,所以鲁迅从前的日记上常写作十八叔祖。他是个举人,这科名在以前不容易得到

  •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司马迁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索隐】:韦昭堵音赭,又音如字,地名,属南阳。【正义】:应劭曰:“哀帝改为顺阳,水东南入蔡。”括地志云:“顺阳故城在邓州穰县西三十里,楚之郇邑也。及苏秦传云‘楚北有郇阳’,并谓此也。”字季。有兄仲同

  • 杨子折衷卷之一·湛若水

      至道在心奚必逺求人心自善自正自无邪自广大自神明自无所不通孔子曰成之精神是谓圣孟子曰仁人心也变化云为兴观羣怨孰非是心孰非是正人心夲正起而为意而后昏  慈湖立命全在心之精神一句元非孔子之言乃异敎宗指也

  • 第十八章 5·辜鸿铭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辜讲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碰到一个古怪的人(接舆,姓陆,名通,春秋时楚国著名的隐士),

  • 卷十九·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十九     元 吴澄 撰三年问【此篇专问父母丧所以三年之义故以三年问名篇】三年之丧何也【孔氏曰记者欲释三年之义故假设其问】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

  • 论寂品第八·佚名

    尔时持心梵天。谓普行菩萨曰:族姓子。仁者以何行为行。答曰:其所行者一切有为悉无所有。而随众生所着行者,又问。一切众生所有为着行者,何谓为众生行。答曰:从诸如来之所行也。又问。计诸如来为何所行而以为行。答曰一切永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八   幾有身見爲因非有身見因等者.一切應分別.謂[一]色藴若染汙有身見爲因非有身見   因.若不染汙非有身見爲因非有身見因.受藴有三句.或有身見爲因

  •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众俱尔时去舍卫城西二十余里。有一村名曰长提。有一婆罗门。名婆私腻迦。在其中住。其人学问广博。深信内典敬

  • 维摩诘经三观玄义卷上·智顗

    隋天台山修禅寺沙门 智顗 撰夫三寸之管气序不衰。一尺之表朝阳可测。是知得其道者。岂远乎哉。三观诣理之妙门。今明此义。故借为喻也。作佛遐踪。神功浩旷。求兹非远。寄以一心。体之有源。总乎三智。若其假方便以

  • 羯磨仪式卷下·书玉

      清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编非时事○第一结解诸界篇(七法)初预瞻标相法(准律所明。大凡比丘所居之处。不得无界而栖。若违制者。作法不成。众僧得罪。苾刍若依城邑。村落。境内僧伽蓝住。欲行僧法。创结大

  • 卷二·正觉

    嘉兴大藏经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卷二武林苕溪凤山后学净启重编拈古举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摈出文殊才近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世尊遂问汝摈

  • 邯郸记·汤显祖

    传奇名。明汤显祖撰。《曲品》著录。据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改编。写山东卢生痴念功名,在邯郸赵州桥饭店遇见仙人吕洞宾。卢生借得吕洞宾磁枕,白日入梦。梦中与清河崔氏之女结婚,用金钱买通权贵,因而得中状元。奉命至陕

  • 江苏省通志稿司法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司法志。历来司法不入方志,近始有之。苏省司法,仿于汉晋,宋齐梁陈,赦宥恤刑,本纪皆详,自不宜略。由斯而后,迄于有明,或重原恕,或务刻深,胡蓝方黄,终于降李,大狱之类,亦须列入。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