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延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春。正月。己酉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精奇尼哈番、侍卫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筵宴如例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李潗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岁贡礼物。宴赉如例

  ○壬子。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乙卯。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丙辰。孟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丁巳。上诣太皇太后宫。率王以下、满汉文武二品官以上、进庆贺太皇太后七十圣寿、金银纪疋等物

  ○戊午。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辛酉。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壬戌。以上元节、赐外藩科尔沁、巴林、苏尼特、阿霸垓、吴喇忒、杜尔伯特、土默特、翁牛特、郭尔罗斯、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上御乾清宫。宴内阁大学士、学士、各部院寺堂官、翰林院学士、讲读学士、侍读、侍讲、及日讲官、编修、检讨、詹事府坊局等官、科道掌印官、九十三员。上命学士张英、侍讲高士奇、传谕曰、向来内殿筵宴、诸臣未与。今因海内乂安、时当令序。特于乾清宫赐宴。君臣一体、共乐昇平、同昭上下泰交之盛。诸臣当欢忭畅饮、以副朕怀。大学士李霨奏曰、皇上特恩旷典、千载一遇。臣等不胜感激。奏毕、分左右班、以次序进。乐作。各就位。叩头坐。上进膳。诸臣乃饭。上命各饱饫尽量。少选、彻馔。更设肴核。酒觞既陈、大学士勒德洪至御前。跪进酒。上寿毕。上命大学士、尚书、都御史、侍郎、学士、以次至御座前亲赐饮。以下诸臣、俱命至御前赐饮。又命学士张玉书、张英、传谕曰、今日内殿嘉宴、特敕诸臣、笑语无禁。诸臣奉诏、畅饮极欢。乐奏二阕。上复命张玉书、张英、传谕曰、宴毕时、诸臣可近御座前观灯。朕更赐以卮酒。于是大学士、尚书、都御史、以次至御座傍、观鳌山灯。又命侍郎以下诸臣、俱至御前赐饮。特命光禄寺卿马世济、右通政陈汝器、至御座前。亲赐饮。以马世济为殉难巡抚马雄镇之子、陈汝器为殉难副使陈启泰之子也。既撤筵、诸臣以次出。上命群臣有沾醉者、令内官扶掖而行。上召张玉书、陈廷敬、张英、谕曰、每见汉唐以来、君臣同乐、有□□羽□贝□和之诗。今朕虽不敢效古先圣王、亦欲纪一时之盛。可仿柏梁体赋诗进览。陈廷敬奏言、臣等草野贱士、得睹天家景物。蒙圣恩深厚。真明良喜起之休。且百工熙、庶事康、皆君臣交儆之辞。自是唐虞盛事。臣等身际休明、受恩愈深、但愧报称愈难。于是陈廷敬等、出宣旨。群臣奏曰、臣等敢不歌咏太平。但恐不能□□羽□贝□扬圣德。大学士李霨言、柏梁体诗、首一句、当恭请皇上御制。陈廷敬复入奏、上曰、明日早发

  ○遣中使至大学士杜立德第、赐酒馔。谕曰、卿弼亮老臣、久任机密、端醇恪恭、勤慎素着。兹海宇荡平、时当令序、内殿赐宴廷臣、念卿卧病、不克同此欢、特遣中使慰问、赐以醴馔。卿其加餐珍摄、以副朕惓惓至意

  ○癸亥。上元节。赐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等宴

  ○翰林院掌院学士陈廷敬、内阁学士张玉书、至乾清门候旨。侍御捧御制诗序出。群臣集太和殿下、以次各赋诗九十三韵。序云、朕于宣政听览之余、讲贯经义、历观史册、于书见元首股肱、□□羽□贝□扬喜起之盛、于诗见鹿鸣天保诸篇、未尝不慕古之君臣、一德一心、相悦若斯之隆也。今际海内宴安、兵革偃息、首春令序、九陌灯煇、丰穰有徵、吾民咸乐。思与诸臣、欣时式燕、爰于乾清宫广集簮裾、肆筵授几。斯时也、蟾光鳌炬、焜燿堂廉。彩树琼葩。杂罗樽俎。许笑言之勿禁、宽仪法之不纠。愎令次登文陛、渥以金罍、咸俾有三爵油油之色焉。易曰、上下交而志同、传曰、享以训恭俭、宴以示慈惠、则今日之兕觥旨酒、岂徒以饮食宴乐。云尔哉。顾瞻诸臣、或位居谐弼、或职任卿尹、或典文翰、或司献纳、宜共成篇什、以绍雅颂之音。朕发端首倡、傚柏梁体、班联递赓、用昭昇平盛事、冀垂不朽云。御制丽日和风被万方。卿云烂漫弥紫阊。内阁大学士臣觉罗勒德洪一堂喜起歌明良。内阁大学士臣明珠止戈化洽民物昌。内阁大学士臣李霨蓼萧燕誉圣恩长。内阁大学士臣冯溥天心昭格时雨旸。吏部尚书臣黄机丰亨有兆祝千箱。户部尚书臣梁清标礼乐文章仰圣皇。礼部尚书臣吴正治庙谟指授靖八荒。兵部尚书臣宋德宜春回丹诏罢桁杨。刑部尚书臣魏象枢河清海宴禹绩彰。工部尚书臣朱之弼百度胥饬纲纪张。都察院左都御史臣徐元文千官济济盈岩廊。吏部左侍郎臣张士甄天工无旷勤赞襄。吏部右侍郎臣杨永宁有年歌协臣所望。户部左待郎臣李天馥共期红朽答殊常。户部右侍郎臣李仙根转漕亿万充天仓。户部仓场侍郎臣马汝骥邦礼叨赞惭趋跄。礼部左侍郎臣杨正中职司寅清佐垂裳。礼部右侍郎臣富鸿基天河洗甲通蛮乡。兵部左侍郎臣焦毓瑞皇威四畅咸来王。兵部右侍郎臣陈一炳祇承钦恤和气翔。邢部左侍郎臣杜臻刑措不用民寿康。刑部右侍郎臣叶方蔼八材庀化师殳斨。工部左侍郎臣赵璟左平右墄开明堂。工部右侍郎臣金鼐仰窥神策驱天狼。内阁学士臣李光地膏以大泽人胥庆。内阁学士臣张玉书帝庸作歌追虞唐。翰林院掌院学士臣陈廷敬身依云汉赓天章。翰林院学士臣张英恪秉训厉敦羔羊。左副都御史臣宋文运奉宣仁风之吴疆。原左副都御史今授江宁巡抚臣余国柱九阍詄荡瞻龙光。通政使司通政使臣王盛唐斗杓高掩贯索芒。大理寺卿臣张云翼图列养正亲羹墙。詹事府詹事臣沈荃黄钟大镛谐祯祥。太常寺卿臣崔澄郊衢击壤欢丰穰。顺天府府尹臣熊一潇大官珍膳罗酒浆。光禄寺卿臣马世济调闲六御腾康庄。太仆寺卿臣张可前忝预风纪凛清霜。佥都御史臣张吉午出入玉佩声锵锵。左通政臣崔官纳言惟允尚职详。右通政臣吴琠褒忠厉节感赐觞。右通政臣陈汝器圜扉閴寂春草芳。大理寺少卿臣荣国祚拜手好生颂禹汤。少卿臣徐旭龄前星令望钦颙卬。少詹事臣王泽弘终始念典用斯臧。少詹事臣崔蔚林言谟行范煇缥缃。侍读学士臣蒋弘道徛欤至德日就将。待读学士臣胡简敬叨尘侍从恩莫量。侍读学士臣朱之佐靖共夙夜无怠遑。侍讲学士臣严我斯梧桐生矣于高冈。侍讲学士臣孙在丰书东。观翰墨香。侍讲学士臣卢琦三德六行为士坊。国子监祭酒臣王士正宫官备位滋悚惶。右春坊右庶子臣祖文谟六经义叶如笙簧。侍读臣朱典奎文焕若森琳琅。侍读臣王封溁朝朝槖笔侍御床。侍讲臣董讷纪载圣治金匮藏。侍讲臣王鸿绪频年宣室虚对扬。侍讲臣高士奇宸篇掞藻烛昊苍。侍讲臣郭棻承华毓德成圭璋。左谕德臣陈论青宫琪树栖鸾凰。右谕德臣朱世熙金舆导。从马□参云骧。司经局洗马臣田喜雨□冓罘罳流影耀璧珰。左参议臣赵士麟仁波溟渤同濊汪。左参议臣赵之鼎鸾旂乘春零露瀼。右参议臣张鹏爰赓天保矢勿忘。右参议臣郑重八表同轨来梯

  航。大理寺寺丞臣徐诰武云门磬管声喤喤。右中允臣吴珂鸣泰交天阙开春阳。左中允臣李录予惟睿作圣金玉相。右中允臣郑开极珥笔何幸日月傍。左赞善臣徐乾学瑞逾宝鼎兼芝房。左赞善臣郑之谌尧尊夜醉星低昂。右赞善臣沈上墉在廷悦豫和宫商。右赞善臣王尹方滥典乐正董上庠。司业臣刘芳喆治登三五休声扬。修撰臣归允肃睿谟典诰同洋洋。编修臣王顼龄记神圣功臣职当。编修臣曹禾琅函瑶版书焜煌。检讨臣潘耒石渠高议芟秕糠。检讨臣严绳孙日侍青禁研铅黄。编修臣杜讷愿言直节谨自防。吏科掌印给事中臣王承祖帝心勤民重农桑。户科掌印给事中臣王曰温具举细目恢弘纲。礼科掌印给事中臣李逈诞敷文德四国匡。兵科掌印给事中臣刘沛先嘉禾既殖锄莠稂。刑科掌印给事中臣傅感丁奉琛执玉输篚筐。工科掌印给事中臣姚缔虞屈轶朱草纷两厢。掌河南道御史臣唐朝彝封章问夜检皂囊。掌江南道御史臣任玥拟将劲操坚苍筤。掌浙江道御史臣李见龙朝无阙事联班行。掌山西道御史臣郭维藩千门燎火宵未央。掌山东道御史臣孙必振昇平高宴迈柏梁掌狭西道御史臣卫执蒲

  ○乙丑。谕礼部、比年以来、逆贼吴三桂背恩反叛、扰乱地方。仰荷祖宗在天之灵、默垂庇佑、克奏荡平。应躬诣山陵展祭、以告成功。前初闻捷音、即谒孝陵行礼。兹奉太皇太后慈谕、太祖太宗山陵。亦应亲往祭告。随命议政王大臣等会议、佥谓事关大典、允宜举行。今拟即谒太祖太宗山陵、虔申昭告、用展孝思。应行事宜、及需用各项、着各该衙门速行备办。尔部即遵谕行

  ○丙寅。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调湖广总督蔡毓荣、为云南贵州总督

  ○丁卯。议政王大臣会议、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吴世璠首级、交与刑部悬挂示众。逆党夏国相、应凌迟处死。及势迫投降巴养元等五人、应立斩枭示。上曰、此中尚有可议者否。大学士勒德洪、明珠、奏曰、此辈罪犯已极、应正国法、似无可议。又逆贼耿精忠等十人、应凌迟处死。其逆党黄国瑞等十九人、应立斩。上曰、耿精忠身造罪孽、应当极刑。其子等俱行凌迟、亦有可悯。可改为斩否。明珠奏曰、耿精忠之罪、较尚之信、尤为重大。尚之信、不过纵酒行凶、口出妄言。耿精忠负恩谋反。且与安亲王书内、多有狂悖之语。甚为可恶。上又曰、贼党官员内、尚有可矜者否。明珠奏曰、此内有陈梦雷、金镜、田起蛟、李学诗四人、犯罪固应处死、然尚有可宥之处。上曰、耿精忠等、事关重大、着议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会同详议。其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及吴世璠首级悬示、夏国相凌迟、巴养元等枭示等事、亦元九卿等知之。明珠奏曰、春正虽不用刑、但此辈罪恶甚大、与寻常不同、应于两三日完结

  ○以翰林院侍讲董讷、提督顺天学政

  ○戊辰。议政王大臣等会议逆贼耿精忠等、分别凌迟处斩具题。得旨、耿精忠、革去王爵、着即凌迟处死。其子耿显祚、革去散秩大臣、着即处斩。徐文耀、王世瑜、白显中、江元勋、曾养性、王振邦、蒋得车□宏、刘进忠、俱即凌迟处死。黄国瑞、林芳孙、廖廷云、李似桂、夏季旺、吕应斗、武灏、司定猷、沈伟、郭景汾、罗万里、祖弘勋、陈仪、陈斌、吕八、俱着即处斩。耿精忠、刘进忠首级、着枭示。田起蛟、金镜、李学诗、陈梦雷、俱从宽免死。内系旗人、给与伊本主为奴。系民、入官。给披甲新满洲为奴。余如议

  ○升监察御史塞克德、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己巳。谕理藩院尚书阿穆瑚琅等曰、近见内外蒙古接壤地方、互相攘夺盗窃者甚多。遇此等事、遣尔衙门官员、前往察阅。不思调和两国、裨益地方、据实奏闻、以副朕驱使。但苟且竣局、希图脱免、凡事有问、诿云不知。此等事情、皆朕亲行咨访得之。尔等堂司官、何曾启奏一事。尔衙门司官笔帖式、并无一人克尽职掌。着将此谕传知、以后务期勤慎效力、不得仍前草率疏忽

  ○封和硕安亲王岳乐子岳希、为多罗僖郡王。辅国公绰克托子苏严、为辅国公

  ○授辅国将军巴尔善之子永寿、墨美之子拜塞、俱为三等奉国将军。奉国将军费扬午之子毕喇锡、为奉恩将军

  ○调江西总督董卫国、为湖广总督

  ○裁江西总督缺、归并江南总督、为江南江西总督

  ○户部议覆、广西巡抚郝浴疏言、粤西地丁钱粮、每银一两、折收米一石、原系一时权宜之计。今二省之运既停、八旗之兵又撤、康熙二十一年分折徵米石、请照旧徵银。应如所请。从之

  ○磔从逆贵州提督李本深于市。伊孙李象乾、李象坤、及民籍亲弟之子李济祥、李济民、并立斩

  ○辛未。谕户部、漕粮定例、官收官兑。独浙江民兑、另立私截之名、困苦百姓。着檄巡抚严禁。违者即行参劾

  ○壬申。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镌御制昇平嘉宴诗序及诗于石。贮翰林院敬一亭

  ○礼部题、琉球进贡来使毛见龙等、请命廷臣往封伊国王。今议将封敕交与来使赍回。得旨、伊等输诚、恳求遣使、应特遣官往封

  ○癸酉。礼部议覆、浙江道御史任玥请定典礼一疏、嗣后凡遇太皇太后皇太后圣寿节、万寿节、及元旦、冬至令节、庆贺行礼之仪、在京文武各官、并直隶各省进表官员、在午门外排班、听鸿胪寺官员接传、于皇上行礼时、跟随行礼。从之

  ○甲戌。礼部题、镇国将军品级马喀纳之母守节、年五十岁应照例给与银两纪疋、奖谕旌表。正红旗八品官觉罗鄂信妻常氏、随夫殉节、应遣官致祭。从之

  ○乙亥。以故一等公噶布喇子长泰、袭爵

  ○以内阁学士格尔古德、为直隶巡抚

  ○兵部议覆、工科给事中硕穆科疏言、吴逆叛乱、暂停军政、今滇逆荡平、军政大典、应仍举行。查军政自康熙十一年举行之后、至康熙十六年暂停。今仍应举行。各官所行之事、并事故履历、应从康熙十一年军政后开起。九门千总等、今设有九门提督、应听该提督填注考语、造册开送。旧例止有。见任总兵官自陈。今候补、及随征总兵官等、均令其自陈。副将以下候缺官员、仍照例各原任考察。从之

  ○丙子。升光禄寺卿马世济、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兵部议覆、河南道监察御史孙必振疏言、吴逆变乱、李师膺为狭西韩城县城守武弁、首先倡乱。后又随王辅臣为贼。投诚后虽立有微功、不足赎其倡乱之罪。查李师膺、原系狭西神道岭游击、于康熙十四年二月内、将韩城县知县翟世琪杀害。至康熙十五年六月内、在抚远大将军图海军前投诚。后安远靖寇大将军多罗贝勒察尼取岳州、叙招抚难民功、将李师膺授为随征湖广岳州总兵官。但李师膺背恩谋叛、势迫投诚、虽有招抚难民之处、并非立有剿贼效力之功。应将李师膺革职。其员缺、见在议裁、不必推补。从之

  ○戊寅。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授故固山贝子顾尔玛浑之子萨山、为三等辅国将军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三十二·柯劭忞
  卷十三 漢紀五·司马光
  ●卷二百十一·徐梦莘
  卷二十七·杨士奇
  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卷七·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一 氏族略一·纪昀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一·佚名
  卷九·张守节
  卷二十五兵志五海军·黄遵宪
  ·答王素园同年书·丁曰健
  卷九·李天根
  司空图传·欧阳修
  卷九十六·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漫叟诗话 全文·佚名

     一、句 法   前人评杜诗云:"'红豆①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若云'鹦鹉啄残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便不是好句。"余谓词曲亦然:李景②有曲"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③舒信道有曲云:"十年马上春如梦",或改云"如

  • 第十九出 放归·梁辰鱼

    〔末扮文种上〕龙门十丈水。势并关河壮。一日春风吹。终作万重浪。〔悲介〕堪怜主公离越。不觉三年。意谓今生再无归理。谁料积霾见日。枯木逢春。仗范大夫之奇谋。赖我国家之洪福。吴王放赦。得还故乡。实为天幸。

  • 卷四十七·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七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粤游集上【起丁酉十月尽十二月】丁酉夏同年有自都下来者传佟陶庵中丞意迟余作粤东之游背秋涉冬畏寒拟不出矣余弟查浦曾三至其地间语余

  • 中州集巻七·元好问

    ○兰泉先生张建二十三首建字吉甫蒲城人明昌初举才行授绛州教官召为宫教应奉翰林文字以老乞身道陵爱其淳素不欲令去左右眷眷久之超同知华州防御使事仍赐诗有从今昼锦莲峰下三乐休夸荣启期之句士林荣之吉甫自号兰泉老人

  • 卷三百八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五 李贤 和陶诗停云四章 瞻彼停云载风载雨有怀伊人道远且阻慨彼莫邪灯前独抚寄兴寥寥黯然凝伫 停云旣浓零雨其蒙怀我良人阻海与江明月何来照我轩窗

  • 卷四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元稹酬卢秘书【并序】予自唐归京之岁秘书郎卢拱作喜遇白赞善学士诗二十韵兼以见贻白诗酬和先出予草蹙末暇皇【一作卢】频有致师之挑故篇末不无愤辞其次用本韵习然也偶有冲天气都无处世

  •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五十四·柯劭忞

      刘秉中 秉恕 张文谦 窦默 姚枢 炜 燧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从释氏,又名子聪,拜官后始改今名,其先瑞州人,后徙邢州。太祖十五年,木华黎取邢州,立都元帅府,以其父润为都统。事定,改署州录事,历巨鹿、内丘两县提领。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嘉靖十一年五月戊申朔吏部验封郎中李默以武举同考试官宴于兵部与尚书王宪争礼默故自兵部调宪心不能平遂言其状自劾求退淂旨朝廷公宴礼法所在大臣当循节次小臣当存体统岂宜有争下其都察院都御史汪鋐等言默以部属小臣敢

  •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一月。癸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外记○谕内阁、本年十月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六旬万寿。所有各省来京协同办理点景。

  • 刘言传·薛居正

    刘言,本为朗州牙将。当初,伪楚国马氏皇族被江南南唐所俘时,朗州没有主帅,大家便推举列校马光惠为武平军留后,马光惠任刘言为副使。后来马光惠荒淫奢侈过度,军心不拥戴他,便废掉他,以刘言代马光惠为留后。这时是后周广顺二年(9

  • 卷十五·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五宋 林之奇 撰汤诰        商书此则周官士师所谓用之于防同之诰也古者天子始受命奄宅四海则诸侯皆率其职以奉朝防于天子之都所以正始也如舜禹之受禅既告祭天

  • 卷十五·朱公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五  元 朱公迁 撰 都人士之什二之八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叶音亡】 赋也都王都也黄黄狐裘色也不改有常也【如色温貌恭之类】章文章也周镐京也○乱

  • 墨子卷七·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七天志上第二十六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而得罪于家长犹有隣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得罪于家长而可为

  • 人生的自由问题·太虚

    ──十九年五月在北平讲──此问题含义甚广,关于政治、宗教、哲学各方面,但现在限于时间,不能作充分的研究,所以、略重在哲学。在十七世纪法兰西的理想家卢梭,高唱:“人类生而自由,在神权、君权下失去了自由的人,必须争回了这

  • 卷第四十·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四十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五释华十义者谓世间之华有含实等十义具其二意一似於十佛十佛即是一题故七字皆华也此非约华以喻於因二似於十度之因感前十佛之果则十义皆配於因也钞中具斯二意故今应皆

  • 声调谱·赵执信

    诗话著作。清赵执信撰。此书分前、后、续谱,故亦称《声调三谱》。有合为一卷者,或分为三卷者,亦有以前后谱为一卷、续谱为一卷者,但于内容均无大出入。唐代律体盛行之后,古诗写作便产生一个避免律调的问题。对古诗声调的注

  • 论语点睛补注·智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章以学字。为宗主。以时习二字。为旨趣。以悦字。为血脉。朋来。及人不知。

  • 月令解·张虙

    十二卷。宋张虙撰。生卒年不详。虙,慈溪人。庆元进士,官至国子祭酒。此书乃虙端平初年入侍讲幄时所纂。未及竟,以病归。家居时续完并上表于朝。《月令》为《礼记》篇名,记述每年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并把各类事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