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 前凉録一

张轨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王耳十七世孙也家世孝亷以儒学着闻祖烈魏外黄令父温为太官令母陇西辛氏轨少好学明经有器量姿仪典则与同郡皇甫谧[字士安]友善隠于宜阳女几山太始初受叔父锡官五品中书监张华与轨论经义及政事损益甚器重之谓安定中正为蔽善抑才乃美为之谈以为二品之精卫将军杨珧辟为掾除太子舎人与京兆杜预以听注易遣之太康中为尚书郎太子洗马中庶子累迁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司马轨以晋室多难阴图保据河西追窦融故事筮之遇泰之观轨投筴大喜曰霸者之兆乃求为凉州公卿亦举轨才堪御逺永宁初出为持节护羗校尉凉州刺史于时鲜卑反叛冦盗纵横轨到官即讨破之斩首万级威着西州化行河右课农桑拔贤才以宋配阴充汜瑗阴澹为股肱谋主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以教之春秋行乡射之礼秘书监缪世征少府挚虞夜观星象相与言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张凉州德量不恒殆其人乎河间成都二王之难遣兵三千东赴京师初汉末金城人阳成逺杀太守以叛郡人马忠赴尸号哭呕血而死张掖人呉咏为护羗校尉马贤所辟后为太尉龎参掾参贤相诬罪应死各引咏为证咏计理无两直遂自刎而死参贤惭悔自相和释轨皆祭其墓而封其子孙永兴中鲜卑若罗拔能皆为冦轨遣司马宋配击之斩拔能俘十余万口威名大振惠帝西略轨遣使贡其方物加号安西将军封安乐乡侯邑千戸
    光熈元年冬十一月惠帝崩轨遣长史北宫纯司马张纂别驾阴监奉表京师是岁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筑也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汉末博士炖煌侯瑾谓其门人曰后城西泉水当竭有双阙起其上与东门相望中有霸者出焉至魏嘉平中郡官果起学馆筑双阙于泉上与东门正相望又有客相印曰祚传子孙长有西夏闗洛倾陷凉土独全至是张氏遂霸河西[今之甘州]
    永嘉元年春正月东羌校尉韩稚杀秦州刺史张辅轨少府司马杨胤言于轨曰韩稚擅杀刺史明公杖钺一方宜惩不恪此亦春秋之义诸侯相灭亡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轨从焉遣中督护汜瑗帅众二万讨稚先遗稚书曰今王纲纷挠牧守宜戮力勤王适得雍州檄云卿称兵内侮吾董任一方义在伐叛武旅三万骆驿继发伐木之感心岂可言古之行师全国为上卿若单马军门者当与卿共平世难也稚得书乃诣军门降遣太府主簿令狐亚聘南阳王司焉模模甚悦遗轨以帝所赐剑谓轨曰自陇以西征伐断割悉以相委如此剑矣
    永嘉二年夏五月王弥帅众冦洛阳轨遣督护北宫纯张纂马鲂阴浚等帅州军入卫京师纯等募勇士千余人突陈击弥破之又败刘聪于河东帝嘉其忠进封西平郡公轨辞不受时京师为之歌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冦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
    永嘉三年冬十月辛酉北宫纯等夜帅勇士千余人攻汉壁斩渊征虏将军呼延颢永嘉四年冬十一月黄龙出于临羗河发水升天身长十余丈张掖临松山[后魏太和中置临松郡故城在此山下]有石如张掖字掖字渐磨灭粗可识而张字分明又有文曰初祚天下西方安万年又兰池送玄石大如丸破之中有必字青点白文书之又姑臧送玄石白点如星成二十八宿嘉麦一茎九穗生于姑臧于时天下既乱所在使命莫有至者独轨遣使贡献岁时不替朝廷嘉之屡降玺书慰劳
    永嘉五年轨患风疾口不能言使子茂摄州事别驾曲晁欲专威福遣使诣长安告南阳王司马模称轨废疾不堪视事请以秦州刺史贾龛代之龛将受之其兄让龛曰张凉州一时名士威着西土汝何德以代之也龛乃止陇西内史晋昌张越凉州大族谶言张氏霸凉自以才力应之志在凉州遂托疾归河西阴图代轨乃与兄酒泉太守张镇及西平太守曹祛谋图为辅车之势宻遣使诣京师镇祛等上疏更请刺史未报先移檄废轨以军司马杜耽摄州事使耽表越为刺史轨下令曰吾在州八年不能靖绥区域又值中州丧乱秦陇倒悬加以疾患委笃实思敛迹避贤但负荷重任未便輙遂不图诸人横兴此变是不明吾心也吾视去贵州如脱屣耳欲遣主簿尉髦奉表诣阙便速脂辖将归老宜阳长史王融参军孟畅蹋折镇檄排阁入谏曰晋室多故人神涂炭实頼明公抚宁西夏张镇兄弟敢肆凶逆宜声其罪而戮之不可坐成其志也轨黙然融等遂出戒严武威太守张琠遣子坦驰诣京师表曰魏尚安边而获戾充国尽忠而被遣皆前史之所讥今日之明鍳也顺阳之为刘陶守阙者十人刺史之莅臣州若慈母之于赤子百姓之爱臣轨若旱苖之得膏雨伏闻信惑流言当有迁代民情嗷嗷如失父母今戎夷猾夏不宜骚动一方会轨子实来自京师遂以实为中督护将兵讨镇遣镇外甥太府主簿令狐亚先徃喻镇曰舅何不审安危明成败主公河西着德兵马如云此犹烈火已焚待江河之水溺于洪流望越人之助其何及哉今数万之军已临近境惟全老亲存门戸输诚归官必保万全之福镇流涕曰人误我也乃委罪功曹鲁连而斩之诣实归罪实南讨曹祛走之朝廷得镇疏以侍中袁瑜为凉州刺史治中阴澹率数十人驰诣长安皆割耳于盘上诉轨之被诬南阳王司马模表请停瑜会张坦至自京师亦上表留轨朝廷优诏劳轨依模所表且命诛曹祛轨大悦赦州内殊死已下命实帅尹贠宋配步骑三万讨祛张越奔邺别遣从事田逈王丰帅骑八百自姑臧西南出石驴据长宁袪遣曲晁拒之战于黄阪实诡道出浩亹战于破羗斩袪及牙门田嚣遣治中张阆送义兵五千及郡国秀孝贡计器甲方物归于京师令有司可推详立州已来清贞德素嘉遯遗荣髙才硕学著述经史临危殉义杀身为君忠諌而婴祸专对而释患权智雄勇为时除难謟佞误主伤陷忠良者具状以闻州中父老莫不相庆光禄大夫傅袛太常挚虞遗轨书告以京师饥匮轨即遣参军杜勲献马五百疋毯布三万疋冬十一月帝遣使者进拜轨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封霸城侯寻进车骑大将军开府辟召仪同三司策命未至而刘曜攻陷长安[一作王弥遂逼洛阳]迁帝于平阳轨遣将军张斐北宫纯郭敷等率精骑五千徃卫京师及京都陷斐等皆没于贼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轨乃上表请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统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又分西平界置晋兴郡统晋兴枹罕永固临津临鄣广昌大夏遂兴罕唐左南等县以居之
    永嘉六年春三月太府主簿马鲂言于轨曰四海倾覆乘舆未返明公以全州之力径造平阳翼戴晋室必当万里风披有征无战未审何惮不为此举轨曰是孤心也会闻秦王司马业入闗乃驰檄闗中曰主上构危迁幸非所普天分崩率土丧气秦王天挺圣德神武应期世祖之孙王今为长凡我晋人食土之类龟筮克从幽明同欵宜简令辰奉登皇位今遣前锋督护宋配帅歩骑二万径趋长安翼卫乘舆折冲左右西中郎将实率中军三万武威太守张琠帅胡骑二万骆驿继发仲秋中旬会于临晋秋九月秦王为皇太子遣使拜轨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位司空封西平公邑三千戸固辞不受金城太守胡朂叛遣督护宋毅治中令狐浏讨之济河中流白鱼入船浏曰鱼鳞物虏必解甲归我矣朂请降轨宥之秦州刺史裴苞东羗校尉贯兴据险断絶使命实与宋配等击破之西平王叔与曹袪余党曲儒等刼前福禄令曲恪为主执太守赵彛东应裴苞实廽师讨之斩儒等左督护阴预复与苞战于狭西大败之枹奔桑凶坞是岁枹罕令严羗妾产一龙一鹫鹫寻飞去龙十五日雷雨迎之大风吹拔张掖郡大树经宿还立故处皇太子遣使重申前授固辞左司马窦涛言于轨曰曲阜周旦弗辞营丘齐望承命所以明国宪励殊勲天下崩乱皇舆幸迁州虽僻逺不忘匡卫故朝廷倾懐嘉命屡集宜从朝旨以副群心轨不从初实平曲儒徙元恶六百余家治中令狐浏曰夫除恶人犹农夫之去草令絶其根勿使能滋今宜悉徙以絶后患实不纳儒党果叛实进平之
    建兴元年夏四月愍帝即位于长安遣使诏轨曰朕以寡昧纂承大统未能枭除凶逆奉迎梓宫枕戈含寃肝心碎裂惟尔凉州刺史张轨乃心王室旌旗连络万里星赴进次汧陇便当恊力济难恢复神州故遣中常侍蘓马拜尔为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封西平郡公轨固让不受太府参军索辅言于轨曰古以金贝皮币为货息糓帛量度之耗二汉制五铢钱通易不滞泰始[一作治]中河西荒废不用钱币裂疋以为叚数缣布既壊市易又难徒壊女工不任衣用弊之甚也今中州虽乱此方安全宜从五铢以济通变之会轨纳之立制凖布用钱钱遂大行人頼其利是时西胡致金胡饼皆弗菻作竒状前赵刘曜冦北地轨又遣参军曲陶领三千人卫长安
    建兴二年春二月帝遣大鸿胪辛攀拜轨侍中太尉凉州牧西平公轨又固辞朝廷以轨年老多病拜子实为抚军大将军副凉州刺史夏五月轨寝疾遗令曰吾无德于人今疾病弥留殆将命也文武将佐咸当弘尽忠规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素棺薄葬无藏金玉善相安逊以听朝旨表立子实为世子己丑薨于正寝年六十在位十三年撰易义十卷葬昭陵册赠侍中太尉赐谥曰武穆私谥武公初轨风病积年二子代行州事闭絶音问莫能知者轨颇识天文毎州内有贼舆疾仰观曰无能为害终如其言及祚僣号追谥武王庙号太宗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 裴叔业崔慧景张欣泰·萧子显
  卷三十六·志第十七·礼九·脱脱
  卷一百九十九 嘉祐八年(癸卯,1063)·李焘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蒙藏院·费行简
  第三卷 兴学·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 列传二百十·纪昀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三·佚名
  祖[王廷]传·李延寿
  樊山政书卷六·樊增祥
  卷四十五·佚名
  卷一百八·佚名
  ●作邑自箴卷第一·李元弼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二年岁次壬戌 金熙宗亶皇统二年春正月案是月乙未朔壬寅诏建国公出外第可依亲贤宅差提点官并都监 直秘阁赐绯鱼袋张子颜子正并进二官升直敷文阁右承奉郎赐绯鱼袋张宗元为右宣义郎直秘阁宗元枢密使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杨士奇

    宣德三年三月癸巳行在礼部尚书胡濙言天下岳镇海渎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城隍旗毒等神及历代帝王陵寝先圣先贤忠臣烈士有功德及民载在祀典者每岁春秋致祭所以崇德报功为民祈福今各处庙宇坛壝颓毁不修祭器损坏不备有亏事神之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三三三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福建解到书板情形并交武英殿照例办理折·佚名

    三三三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福建解到书板情形并交武英殿照例办理折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十八日*臣舒赫德、臣阿桂谨奏:据福建巡抚余文仪委员解送《夕阳寮集》、《兰台遗集》等书板片,共九百六十九块到京,当卽逐细检阅,内有二十

  • 卷一·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一明 黄训 编开国陶安传録乙未夏六月太祖率师渡江取太平路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安见上状貌谓习等曰龙姿鳯质非常人也我辈今有主矣上召安与语时事安因献言曰方今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屠邑

  • 纲鉴易知录卷十八·吴楚材

    汉纪孝成皇帝纲 丁未,三年,春正月晦,日食。纲 冬十一月,故南昌尉梅福上书,不报。目 福数因县道上变事,辄报罢。至是复上书曰:“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如转圜,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此高祖所以无敌于天下也。孝文皇帝循高

  • 卷二十二 礼运第九·郑玄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并,并也,谓比方之也。存,察也。治,所以乐其事居也。○所乐,音岳,又音洛,又五孝反,好也,注同。治,直吏反,注同,下“以自治”、注“身治”、“成治”皆放此。

  • 太极图说述解·曹端

    提要【臣】等谨案太极图说述解一卷通书述解二卷西铭述解一卷明曹端撰端字正夫号月川渑池人永乐戊子举人官霍州学正后改蒲州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史称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

  • 卷二十四·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二十四宋 真德秀 撰礼要指记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中庸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汉志易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周曲为之防事为

  • 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四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直诸侯前後方大夫前方後挫角士前後正譁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此言元端服之韠也凡韠皆韦为之故字从韦又着衣毕然後着之故名韠

  • 管子轻重十二·马非百

    国准元材案:国准一词,除本篇三见外,《轻重甲篇》一见,《轻重丁篇》三见。与《揆度篇》所谓&ldquo;国衡&rdquo;,皆指国家之平准政策,亦即轻重之筴而言。提要: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从&ldquo;国准可得而闻乎&rdquo;,至&ldquo;五

  • 原名·章太炎

    《七略》记名家者流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孙卿为《正名》篇,道后王之成名,&ldquo;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rdquo;。即礼官所守者,名之一端,所谓爵名也。庄周曰:&ldquo;《

  • 我来锡兰的感想·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坎地市政厅欢迎会讲──这次到锡兰所得的,有二种感想:第一、我们到锡兰游历了一个多星期,出席过许多欢迎会,不但都市里的官民僧侣,对我们表示友谊,就是乡村的僧民,也都有很好的表示。尤其今日承市长招待,得

  • 卷第八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潭州大沩慧山海禅师福建上杭林氏子。年十五。随父经商河南。因穷途投宿庵。僧劝令出家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佚名

    中医儿科类著作。全书共20卷。又名《保幼大全》、《保婴大全》。宋佚名撰。本书自婴儿初生以至成童,内外五官诸证无不悉备,所谓保卫其生,总括精微。书中有方论百余篇,较系统地总结南宋以前的儿科学成就。论述了乳婴疾

  • 廿二史劄记·赵翼

    中国古代读书笔记性质的史学著作。赵翼著。作于乾隆六十年(1795),曾刊板行世。后收入《瓯北全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州广雅书局和二十八年(1902)湖南新化西畲山馆曾加以翻刻。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经王树民校证

  • 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阿难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