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四

传第八十八

扎萨克多罗弼哩克图郡王舍棱列传

舍棱土尔扈特人其五世祖曰额济内泰什见总传额济内泰什子二长塔巴克次扎萨克图塔巴克裔皆留牧额济勒河故不着扎萨克图子丹津陀音丹津陀音子陀察陀察子五长阿奇木子乌朗海授二等台吉济纳木授四等台吉次察罕伯克生劳章扎布子伊班授一等台吉次扎曼生巴图尔乌巴什子沙喇扣肯授扎萨克固山贝子别有传次扎噶察子即舍棱次车琳禅子德勒德什授一等台吉初土尔扈特族皆游牧额济勒河与凖噶尔絶舍棱诸昆弟独附牧伊犂境为凖噶尔属台吉大军征凖噶尔达瓦齐就擒舍棱不即降阿睦尔撒纳叛我师分道驰剿舍棱复乘间窜阿睦尔撒纳走死其从逆之敦多克布库察罕等复附舍棱匿库克乌苏喀喇塔拉境乾隆二十三年

诏定边将军成衮扎布右副将军兆惠等驰剿舍棱窜博罗塔拉道遇哈萨克游骑与交兵闻大军逼驰走道图托罗海将为奔俄罗斯计先使往哈萨克要而杀之舍棱复间道赴阿固尔阿尔海副都统唐喀禄偕厄鲁特散秩大臣和硕齐以兵尾抵布古什河源有巴尔呼卒都图者射舍棱从弟劳章扎布仆擒之舍棱诡服罪请释其弟乃降唐喀禄曰是不可信将以兵擒舍棱和硕齐曰擒之无益不若招使降释劳章扎布归越日舍棱遣三宰桑至军约往受降唐喀禄愈疑之和硕齐曰彼畏我军威故不敢至盍莅抚强唐喀禄行策马渡河迩舍棱营令从者皆下马解櫜鞬舍棱遣使以酒至和硕齐饮之急起入舍棱营唐喀禄立而待逾时和硕齐不返舍棱遣贼衆二千诡携驼马迎我军甫次河岸辄旋击营中贼悉起唐喀禄死之和硕齐易服入贼队後就擒论罪诛舍棱驰踰喀喇玛岭遣使俄罗斯为所禁间道赴土尔扈特俄罗斯羁诸森博罗特图喇

诏遣兵击之未至俄罗斯徙入其境初我使与俄罗斯

定议不纳逋逃人至是

谕理藩院檄俄罗斯以舍棱献舍棱惧由俄罗斯归土尔扈特牧三十六年其汗渥巴锡等来归舍棱从之抵伊犂境廷臣议舍棱负罪窜不可信且即以身至当追论前罪不宜与诸台吉同纳降

上以舍棱既弃俄罗斯而至必不敢为难若拒之将穷无所归且新降诸台吉或滋疑俟来朝执而罪之非所以示信远人

诏理藩院以舍棱来归故檄俄罗斯知之舍棱从渥巴

锡等驰

行在稽首请罪

宥之寻定诸台吉爵封舍棱为多罗郡王

赐号弼里克图授扎萨克

赏三眼孔雀翎黄马褂及

御厩马紫辔定所部为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设

扎萨克二

诏舍棱领其一子策伯克多尔济授一等台吉先是杜尔伯特台吉车凌乌巴什游牧额尔齐斯与舍棱识比来归授扎萨克亲王爵至是以年班入

觐扈

跸木兰行围舍棱见之握手欢语移时誓世为

天朝臣仆寻

遣归三十七年

赐牧布勒罕河三十八年

诏授新土尔扈特盟长辖左翼旗务

赐扎萨克及盟长印四十八年

诏世袭罔替四十九年有内地奸民刘通等集衆千余赴瑚图斯拉私开金矿且赂舍棱属额尔齐斯雅拉拜等给驼马为助乌噜木齐都统海禄闻之以兵往檄所部助弋奸民悉就擒

上以瑚图斯拉逼舍棱牧

诏封禁永为令

扎萨克固山乌察喇勒图贝子沙喇扣肯列传沙喇扣肯土尔扈特人扎萨克多罗弼哩克图郡王舍棱从子父巴图尔乌巴什为凖噶尔台吉噶尔丹策凌壻初附牧伊犂境乾隆二十年大军定凖噶尔巴图尔乌巴什乞降称达瓦齐夺其属以予凖噶尔诸宰桑定北将军班第将察给之会阿睦尔撒纳叛巴图尔乌巴什诡言以兵赴博罗塔拉助大军剿逆不果往二十一年阿睦尔撒纳为大军所迫窜哈萨克巴图尔乌巴什觊据伊犂辖四卫拉特闻我师有备窜察罕乌苏博罗布尔噶苏阿勒坦特卜什勒卜什沙尔海诸境谍追军至辄逸仍乘间游骑掠巴尔达穆特塔本集赛诸鄂拓克二十二年阿睦尔撒纳走死俄罗斯逆党绰和尔乌喇特昂吉岱等复附巴图尔乌巴什窜伏沙拉伯勒二十三年

诏定边将军成衮扎布等驰剿巴图尔乌巴什窜哈萨克以病痘死沙喇扣肯从其叔父舍棱窜俄罗斯寻归牧额济勒河三十六年汗渥巴锡偕舍棱等来归沙喇扣肯从至入

诏封固山贝子

赐号乌察喇勒图授扎萨克

赏双眼孔雀翎黄马褂及

御厩马紫辔其属台吉德尔德什伊班等各授一等台

吉寻

遣归三十七年

诏与舍棱同牧三十八年

诏授新土尔扈特副盟长辖右翼旗务

赐扎萨克印沙喇扣肯寻偕年班台吉等入

觐献白鹰

御制诗纪之四十年来朝扈

跸木兰行围次额尔衮沟蒙古谓寛为额尔衮其地敞故旧名曰额尔衮沟每岁蒙古扎萨克等扈

驾至此辄进宴陈诈马什榜诸戏时大军剿促浸逆番克贼巢勒乌围捷奏至沙喇扣肯等将进宴集和门外舞蹈称庆

诏以额尔衮巴雅尔沟名其地蒙古谓喜为巴雅尔志

庆也四十八年

诏世袭罔替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四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七十九·赵尔巽
  卷一百二十 宋紀二·司马光
  卷六十 漢紀五十二·司马光
  后汉孝和皇帝纪上卷第十三·袁宏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九·张岱
  卷之一·佚名
  国史列传·丁宗洛
  第一七牌示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三·佚名
  第六十五册 天命十年四月至八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纪昀
  卷三十五·高士奇
  唐俭传·欧阳修
  楚王朱桢传·张廷玉
  卷之一百九  後鑒錄下(明)謝蕡 撰·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出 仙圆·孟称舜

    【糖多令】〔生、旦仙妆上〕花落水空流,天台古渡头。忆真情,生死相投,镜约钗盟今始就,携手向碧云游。〔生〕雨丝晴片两情牵,〔旦〕结得韦家隔世缘。〔生〕几点梨花坟上土,〔旦〕半开半落已经年。〔生〕姐姐,我和你自花前相见

  • 第五出 奸谋·陆采

    【番卜算】〔净上〕名位庙堂尊。掌握乾坤运。鹍鹏奋翼逞风云。不奈乌鸢哂。〔笑介〕自家不是别人。卢丞相的便是。幸然遭际圣明。端的恩宠无二。一味甜言。直教天子点头。半腔歹意。惊得百官心碎。断公事只逞私心。

  • 第三折·郑光祖

    (副末扮许达引从人上,诗云)状气如虹贯碧空,尘埃何苦困英雄。假饶不得风雷信,千古无人识卧龙。小生姓许名达,字安道,乃荆州饶阳人也。先父许士谦,曾为国子临助教,年仅六十,病卒于官,止存老每在堂,训诲小生,颇通诗礼。不想老母亡化,小

  •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王称

    忠义传九十三  语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而孟子亦谓所欲有甚于生者则舍生而取义信防盖死者人之所难而得其死者尤难也世治则忠义之士全其荣名世乱则忠义之士其节乃见主忧臣辱义在必死不以祸福动其心不以死生易其

  • 卷第二百七十八·胡三省

    后唐纪七〔起玄黓执徐(壬辰)七月,尽阏逢敦牂(甲午)闰正月,凡一年有奇〕1秋,七月〔【张:「月」下脱「辛巳」二字。】〕朔,朔〔【章:十二行本不重「朔」字;乙十一行本同。】〕方奏夏州党项入寇,击败之,〔夏,户雅翻。败,补迈翻。〕追至

  • 雍正实录卷之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纪昀

    唐纪 【九】 代宗 ○代宗 代宗皇帝讳豫肃宗长子也母曰章敬皇后吴氏玄宗诸孙百余人代宗最长聪明宽厚喜愠不形于色而好学强记初名俶封广平郡王 禄山陷京师代宗从肃宗搜兵灵武以为兵马元帅时朝廷草创兵力寡弱代宗推心示

  • 曾公亮传·脱脱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推举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每每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由于父亲在会稽境内买田而犯有过失,贬官监湖州酒。很久以后,成为国子监

  • 汉王元佐传·脱脱

    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母亲是元德皇后。年幼时禀性聪警,相貌像太宗,太宗很钟爱他。十三岁时,跟从太宗在近郊打猎,有只兔子在皇帝车马前奔跑,太宗让元佐射杀,元佐一发而中,契丹使者在旁边,深感惊异。跟从太宗征战太原、幽

  • 卷五十·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金石五石鼓石鼓在国子监文庙防门内左右分列其数凡十其形似鼓而顶防圆元大德间虞集得之大都移置于此又元潘廸石鼓音训碑一并列于左【谨案石鼓文字谨就今十鼓完缺备橅以纪其实其音训则潘

  • 论语集注考证卷二·金履祥

    八佾每佾八人【此說疑是蓋古者以八為數後來雖俗樂每列亦八左傳所謂女樂二八是也】數【假借去聲】降殺【左氏傳作隆殺以兩此自上而下故曰降殺】忍【罪不客誅忍從後說何憚不為忍從前說】三家【說見前篇孟懿子章】堂【廟

  • 救济类下·史洁珵

    黄汝楫,越人。宣和中,方腊犯境,乃尽瘗其财,将逃避。闻贼掠得二千人,闭之空室,邀金帛赎之。否则杀。黄乃悉发所瘗,直二万缗,输之贼营,以赎其命。二千人皆得归,诣黄谢。欢声如雷。夜梦金甲神从天而下,呼曰:「上帝有敕,以汝活人多,赐五

  • 律吕阐微卷四·江永

    婺源江永撰律体【下】造律自毫以下非目力所能察然周径容积各有细数不可不纪其实载堉书有三十六律立成惜其未考古人周径宻率误用圆周四十容方九之率是以算律管及周鬴皆有防强之数不得其真如黄钟正律内周实是一一一○

  • 卷一·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一衍至德之义臣按德者天所赋人所受之正理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是为五性之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其用有五者之别而皆以孝为之本故经谓之至德曽子亲受

  • 云居宏觉膺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膺。幽州玉田人也。生于王氏。儿稚中。骨气深稳。言少理多。十岁出家于范阳延寿寺。又十五年。乃成大僧。其师使习毗尼。非其好。弃之游方。至翠微会。有僧自豫章来。夜语及洞上法席。于是一钵南来。造新丰。

  • 法句譬喻经双要品第九·佚名

    昔舍卫国王名波斯匿。来至佛所。下车卻盖解剑脱履拱手直进。五体投地稽首足下长跪白佛。愿以来日於四街道。施设微食欲使国人知佛至尊。愿令众生远鬼妖蛊。悉奉五戒以消国患。佛言:善哉。夫为国主宜有明导率民以道求来

  • 典故纪闻·余继登

    笔记。明余继登著。十八卷。是书选录明开国至隆庆历朝故实,意在提供历史经验。按冯琦序谓作者的初衷为“取法于远,不如近也”,故“凡关国家大政大本则书,非大事而于世为急则书,非大非急,而为异闻见则书,非异而事所从起则书。

  • 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代失译。消灾经二译之一。说金轮佛顶尊之消灾陀罗尼。与《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同。而有九曜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