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九

陆梦龙列传

陆梦龙,字君启,号景邺;浙江会稽人。母冯氏,梦篝灯化为龙,因以命名。万曆庚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淮抚李三才以盗用皇木,反戍七商;梦龙改商戍,戍其奴。三才强辩;出两疏折之,为天下传诵。梃击事起,少司寇张问达造司问处法;梦龙曰:『斩张差、毙寺人,法正矣』。少司寇竟以此结案。

川贵总督以梦龙才,请监黔师;转偏沅道。抵贵阳,督、抚委点军。黔兵积弊,投报核,则彼此雇以应,十不二、三;稍急即譟。梦龙张榜:三日不至,则痛决其长。一日至者七军,号三千。梦龙令各为聚,鱼贯集贡院。往见督府还,公案坐大门。先第一队,禁阑入者,按名对册,验疤痣、手指罗纹,时呼队伍自相辨识,点入贡院。各兵待已核者出,则更番应之,贡院闭不得出。第七队高拱北,兵号四百五十,止十四人;再核之,实止五人,遂斩拱北。遍各营,清冒可万人。复委转饷;梦龙至清平,昼夜立雨中,转输得三万石,清其盗匿及干没者千五百金还伍:督府称其能。贼犯普定,巡方檄监军议事,梦龙止携书记管夫十人往。巡方见,即命渡河觇贼,以总戎黄越兵三千与俱。晓发,雾大作,不辨人马;训者云:『满路俱贼』,梦龙登蒋义寨小山四视,顾将佐曰:『日旋高,雾旋薄;使贼见我虚实,则我危矣』!命士下击贼,黄越兵无应者。梦龙大言:『不下山击贼,贼骋而上,立尽矣』!乃麾部将王伟、主簿吴家相率郎正国等八人,再呼黄越帐下儿郭千觔、林汝弘二人共击贼。贼望山上十骑驰下,即敛入砦,且将奔;而后骑无至者。梦龙与僕二人、胥一人大喊驰而下,命将士助喊,噤不能出声;家相望见,呼曰:『贼如绵羊,易杀耳。顾数骑不足,愿益济师』。梦龙复登山,下马砍士使前;连砍四、五人,始拔寨起,贼乃大溃,以首级献者无算。嗣是威名日着。丙寅,三山苗叛,思州告急。梦龙即率中军吴家相及部下壮士二十九人,连骑抵思州。见太守胡柟,问曰:『闻君设「狮子哨」于苗中,果否』?太守曰:『有之』。曰:『此去哨几里』?曰:『四十里』。『哨去贼巢几里』?曰:『二十里』。监军曰:『毋驻,策马即往』。四鼓至哨,哨长向腾龙迎至。语曰:『吾将捣巢』!腾龙大惊曰:『二百年来,两集黔、楚兵,兵且数万,俱持久;粮尽罢去。今寥寥数人,何言捣巢』?监军曰:『吾意决;若但司导』!腾龙且泣且止曰:『某不敢担』!监军曰:『吾岂望若担耶』!叱将士及哨兵上,咸失色。监军手令旗,授家相曰:『将士有不进者,自后砍之』!乃请饭而行。监军曰:『破贼后食』!诸将士错愕曰:『将主孟浪,中军亦孟浪;吾属无噍类矣』!监军攀鞍上马即行。过贾角山,山下临险峻,石则丛篁亚生;左途径尺,而陂浮若劫灰。马陷继以步,援而上,人皆牛喘;荆棘丛蔓,衣靴绽裂。渡两溪,溺一人。更进,又有谿亘之,临崖难下。吴家相请监军止此,而家相率兵入;监军曰:『汝入,岂复有从汝者乎』!跣谿涉溪,遂上岭。家相见贼甚众,势不敌;乃趋入巢,夺其鼓,乱挝曰:『陆监军大兵至矣』!贼惊,不及持刀弩,乱奔。家相举火,尽烧其巢而出。报功督府,以二十九人名上;奉旨纪录。丁卯,入粤闱,诸司纠监军建魏珰祠;梦龙曰:『铲吾名不与,巡方强之』!遂于十五日明远楼饮罢,佯中风行。

庚午,丁内艰。服阕,起兖东道,署东平篆。以奇兵袭破东平巨盗,手刃渠魁,陈善等,数千贼奔曹、濮;兖西悉平。东平城圯,梦龙议筑;父老曰:『当先筑堤』。梦龙曰:『堤亦筑,城亦筑』。父老窃笑之曰:『何从得费』?梦龙率役百人,身先版筑;无木伐河柳,无石取和尚林之垒为键。堤完城筑,东人称神。

亡何,调陕西固原道;与督师洪承畴为同舍郎,颇倚重。流贼自豫入秦,甲戌五月,犯固原;六月,犯秦州;七月,入静宁州。梦龙督师堵截,俱弃城遁去。至八月,犯绥德,非梦龙所辖地。闻报,大怒曰:『毛贼敢跳梁若此』!引兵疾驰。得侦报,贼营老虎潭仅千人;梦龙檄别将贺奇勋、石崇德为犄角,而身率三百人疾窥老虎潭,而贼已三、四万矣。梦龙欲趋高稍自固,得所檄兵;而贼伏发,矢槊交下。有卒大呼且走,梦龙立斩之。仓卒命发砲,砲炸自击;贼亦乘势猬集,围数匝。贺、石两将破围入,皆战死。梦龙大呼,驰骤贼围,手刃数贼,遂遇害——此崇祯七年八月朔也。越三日,得遗蜕于战场,面中刀一、髮际中刀四;颈中矢一、右臂中矢二,镞俱入骨。雨洗血净,而貌如生;啮齿穿龈,犹有怒色。洪督师以梦龙越境轻敌,不肯叙题,相持久之。疏入,御批:『陆梦龙越境杀贼,忠烈可嘉!依部覆,赠太僕寺卿,予廕、给祭葬』。

石匮书曰:陆太僕居平颇自负,好谈兵,未免伤于果敢;盖其性则有然也。曾见其于万曆戊午后凡死难者,俱作一小传,中有驳语曰:『某言拒敌死,验其伤皆肩背,则是逃也,非拒也』。及观太僕受创,皆在头面;则是于生死之际,尚不肯少食其言。太僕之果敢,其英灵亦可畏也哉!

猜你喜欢
  杂传第四十二·欧阳修
  卷四十一 志十六·赵尔巽
  卷四·浦起龙
  卷一百八十六 嘉祐二年(丁酉,1057)·李焘
  卷六·辛文房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五)·陈寅恪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佚名
  卷之七十二·佚名
  ●平闽纪跋·杨捷
  浙语七(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司马迁
  读例存疑卷七·薛允升
  张承业传·欧阳修
  士砫传·脱脱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十八     宋 陈起 编张至龙雪林删余 宿灵岩 树杪钟楼出半层佛床黠鼠弄残灯五更石上僧犹定头满清霜唤不譍 登东山怀朱静佳 布石行山涧云封竹洞名照池传古貌借

  •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十三·赵尔巽

      扬古利 劳萨子程尼 图鲁什子巴什泰 觉罗拜山子顾纳岱、顾纳岱子莫洛浑 西喇布子马喇希、阿兰珠、阿兰珠弟布尔堪、纳尔察、纳尔察子瑚沙 达音布朗格、朗格子和讬、从弟雍舜、玛尔当图、玛尔当图子乌库理、喀喇、

  • 卷四十二·毕沅

      ◎宋纪四十二 ∷起屠维单阏九月,尽上章执徐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宝元二年辽重熙八年。己卯,一零三九年   九月,乙未,以知府州折继宣苛虐掊克,失种落心,贬为楚州都

  • 卷一百六十九 皇祐二年(庚寅,1050)·李焘

      起仁宗皇祐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乙卯朔,詔罷祀前一夕警場。先是,帝謂輔臣曰:「明堂直端門,而致齋於內,奏嚴於外,恐失靜恭之意。」下禮院議曰:「警場本古之鼓鼜,所謂夜戒守鼓者也。故王者師行、吉行皆用之。乘輿

  • 卷之七百五十八·佚名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谕、据彰宝奏查汛徇情帮助段成功弥补亏空之各州县自一千七八百两至一二百两不等请敕部议处等语从前蒋洲在山西侵亏库项令属员帮银弥补一案经朕特派大臣前往查办

  • 一百零五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熊赐履病故摺·佚名

    原摺系在康熙四十八年九月摺封内 九月初二日,探得大学士臣熊赐履于八月二十八日未时病故。臣寅身在仪真掣盐,于二十九日闻信,即遣人探听访问何病,用何医药?据称:熊赐履先感寒成痢,卧床数日,遂不起。臣理应即报,恐传闻不真,谨探

  • 四六 内务府总管英廉奏谢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片·佚名

    四六 内务府总管英廉奏谢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片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三十日奴才英廉谨奏,为恭谢天恩事。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由内阁抄出奉上谕:英廉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官。钦此。伏念皇上修辑四库全书,网罗百代,笼罩古

  • 二三 和我的交谊·许寿裳

    我和鲁迅生平有三十五年的交谊,彼此关怀,无异昆弟,例如他为我谋中山大学教书事,备极周到,已述于前第二十章。他的著译编印的书,出版后大抵都有惠赠给我,并且大抵有题字,弥足珍贵。例如《凯绥&middot;珂勒惠支版画集》的题字(见

  • 刘铉传·张廷玉

    刘铉,字宗器,长洲人。生下来刚满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大后,曾割下大腿肉为母亲治病。母亲去世时,他因哀伤过度,容貌尽毁,以孝闻名。永乐年间,他因擅长书法被征入翰林院。后来考中顺天府乡试,被授予中书舍人。宣德时期,参预编修《

  • ●图民录卷四·袁守定

    丰城袁守定易斋着 治民如治病 悃愊无华 包荒 无忿疾于顽 官自尊则不尊 善言足感人 勿烦文告 勿掩上官 事上敬 不切切遵教令乃善于遵教令 得调停消息之道 用法微权 狱囚勤加抚问

  • 卷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四諡略【七】追諡明帝【臣】等谨按前代未有於胜国之君加以美諡者我朝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即諡崇祯帝为庄烈愍皇帝皇上复念前明建文帝遭永乐簒逆革除年号

  • 提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四书或问       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四书或问三十九卷宋朱子撰朱子既作四书章句集注复以诸家之説纷错不一因设为问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书凡大学二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

  • 卷六·姜炳璋

    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六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程子曰诗亡谓雅亡盖以风则黍离十篇犹作于东迁之后朱子本此以注孟子是也然雅亡之故实有不可晓者若谓东迁无陈善纳谏之辞则富辰苌王孙满

  • 水旱第三十六·桓宽

    【题解】本篇从上面&ldquo;授时&rdquo;问题伴随而来的对农业生产严重威胁的水旱灾害问题,进行辩论,并联系到盐、铁官营问题。大夫认为&ldquo;水旱,天之所为&rdquo;,&ldquo;非唯有司之罪&rdquo;。贤良则称周公之时,&ldquo;

  • 佛说灌顶冢墓因缘四方神咒经卷第六·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鸠尸那城。临欲灭度。千二百五十比丘。及诸弟子无央数众。诸菩萨僧数千万亿。诸天龙神四方人民悉来集会。于时末利伽五百人等。同声合掌窃问阿难。如来涅槃云

  • 远山堂剧品·祁彪佳

    明祁彪佳撰。一卷。体例与《远山堂曲品》相类。主要著录明人杂剧二百四十二种。分六品: 妙品二十四种,雅品九十种,逸品二十八种,艳品九种,能品五十二种,具品三十九种。每剧各加短评。品评注重首创精神和创作个性,标举“境界

  • 资政要览·顺治

    又作《御定资政要览》,三卷,后序一卷。清爱新觉罗·福临撰。该书凡三十章,曰: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妇道、友道、体仁、弘义、敦礼、察微、昭信、知人、厚生、教化、俭德、迁善、务学、重农、睦亲、积善、爱民

  • 清代之竹头木屑·佚名

    唐景星香山唐景星观察廷枢,洞悉欧洲情势,有干才。同治初,奉旨在总理衙门行走。时大臣未谙欧洲交涉之术,每欧使盛气相凌,诸大臣辄噤缩相顾,不敢发一语,于是外人玩侮益甚。一日,威使争一事未得,辄拍案厉声,唐忽奋拳起曰:“威妥马,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