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狂者与狷者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捐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①中行:依中庸而行的人。②与:交往。

【译文】

孔子说:“得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相交,那就必然是和狂与狷这两种人相交吧!狂的人具有进取精神,狷的人有所不为。”

【读解】

狂者、狷者是相对于“中行”的人而言的。“中行”的人是合于中庸之道的人,是圣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人,也是很难遇见的人,所以圣人说很难得到这样的人相交。于是便退而求其次,与狂者和狷者相交。狂者是进取的人,狷者是有所不为的人。孟子对孔子在这里所说的狂者和狷者都曾作过解释,在孟子看来,狂者是志向远大,言语夸张而不切实际的人;狷者是洁身自好的人。(《孟子·尽心下》)这两种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和毛病,但我们常常所遇见的,或者说见得最多的,却又正是这两种人。所以,也就只有和他们相交了。

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这两种人各自的缺点和毛病,从而用“中行”的标准来加以调节,使之不走极端而接近“中行”。说到底,还是一个“过与不及”的问题,狂者太过,狷者不及。

你周围的人是狂者多还是狷者多呢?或者,你本人是狂者还是狷者呢?无论是你还是你周围的人,是不是都应该用“中行”的标准来加以调节呢?

猜你喜欢
  第六十卦 节 水泽节 坎上兑下·佚名
  梁丘据自患不及晏子晏子勉据以常为常行第二十七·晏婴
  卷八二·邱濬
  卷四·刘因
  春秋管窥卷十一·徐庭垣
  第四章 2·辜鸿铭
  卷三十七·李光地
  譬喻品第四·佚名
  卷三百四十·佚名
  卷十三·赞宁
  众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九·佚名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佚名
  大方广佛花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遮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六·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萧德祥

    (柳、胡上,诗云)昨日庆生辰,今朝请上坟。随他好兄弟,争似眼前人。今日孙员外请咱两个上坟,须索去走一遭。(做与孙大遇见科)(孙大云)你两个兄弟来了也。(做摆祭礼科)(柳、胡云)你的祖宗就是我的祖宗,我们一齐拜罢。(做同拜

  • ●莊嶽委談下·胡应麟

    (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編之屬·少室山房筆叢正集卷二十六)世所盛行宋元調曲咸以昉於唐末然實陳隋始之葢齊梁月露之體矜華角麗固已兆端至陳隋二主竝富才情俱湎聲色所為長短歌行率宋人詞中

  • 文帝纪第二·陈寿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魏书曰: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善骑射,好击剑。举茂才,不行。献帝起居

  • 卷四百七·列传第一百六十六·脱脱

        杜范 杨简 张虙 吕午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熚、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着。嘉字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   端平元年,改授军器

  • 卷三百九十七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三月辛巳盡其月   三月辛巳,太師文彥博奏乞致仕,右僕射呂公著以旱乞退,皆答詔不允。   范純仁言:「臣竊見近日久無雨澤,聖心焦勞,深究軍民利病,特罷廂兵遠役勞費之苦,足以感動天心,消彌災旱。尚有禁軍常

  • 御制题明人影宋钞清波杂志·周煇

    逸史犁然志绍熙久无本此称奇唐钩晋迹隔一间明影宋刋非两岐【昔人谓双钩下真迹一等如唐临晋帖之影宋钞亦然】世道人心斯系矣南迁北伐早卑之【此书虽杂志古今事迹而于髙宗南迁临安建都特详于题宋中兴圣政草诗已论之

  • 陆丽传·李延寿

    陆丽年轻时因为忠诚谨慎,入宫为皇帝侍从,太武帝对他格外亲昵,陆丽的举止行动十分谨慎,从不犯一点过错,被赐爵为章安子,升任南部尚书。  太武帝驾崩后,南安王余即位。不久就被中常侍宗爱等所杀,百官都惊慌失措,不知该拥立何人

  • 种谔传·脱脱

    种谔字子正,因父亲的职位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州守帅陆诜推荐他知青涧城。西夏酋长令..内附,陆诜恐怕惹起事端,打算不接纳,种谔请求接受令..归附。西夏人来索取令..,陆诜询问怎么回答,种谔说:“一定要令..,应以景询来交换。”西夏

  • 卷十二下·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二下    宋 沈枢 撰勤王门 汉沮授劝袁绍迎献帝 兴平二年是时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沮授说袁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

  • 十六年·佚名

    (甲寅)十六年大明宣德九年春正月1月1日○己卯朔,上率王世子以下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又御勤政殿,受王世子賀禮,次受群臣賀禮,竝如常儀。議政府進表裏鞍馬,倭、野人亦參,皆進土宜。野人進生土豹,卽命放之。各道進賀箋方物如例。群臣

  • 卷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八钱塘程川撰易八上经一魏丙材仲问元亨利贞曰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盖上古之时民淳俗朴风气未开于天下事全未知识故圣人立以与之卜作易以与之筮使之趋利避害以成天下之事故曰开物成务然

  • 卷六·赜藏主

      ○睦州(道踪)和尚语录△上堂对机第一上堂云:“你诸人。还得个入头处也未。若未得个入头。须得个入头。若得个人头。不得辜负老僧。”又云:“明明向你道。尚自不会。岂况葢覆将来。”  问:“如何是学人自已?”师云:“观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七○)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第四分别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舍卫乞食。于乞食时往诣鹦鹉摩纳都提子家。是时。鹦鹉摩纳都提子少

  • 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太虚

    亲教太虚大师为佛教新运动之领袖,二十年来倡办僧教育不遗余力,若武昌、闽南等佛学院,皆大师一手造成。大师并以文字般若会通科哲诸学,发为刊物,作宣传佛化之工具,海内外学佛徒众,因此皈心佛乘者不可以算数计。今竖大法幢,宏化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佚名

    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难偃。三界由此轮回。爱水未清。四惑因兹流湎。自非独拔开士出有至人。何能裂爱网而辟重关。质深疑而启昏趣。有离垢慧菩萨者。道高初住。德跨八恒。假时俗之津途。发深识之嘉问。如来

  • 第六十五章 将军杀戮·佚名

    此[王子波罗伽玛巴夫]己之带武器出发时节,前方余多而何物响起此法螺贝,(一)由此余多通晓[吉凶之]兆此之王子闻此,抱喜悦:“我志望忽然成就。”(二)离怖畏,狮子奋述之[王子]于彼处此处配置之卫兵由不领悟事之都出,(三)急速攀行

  • 雅典的泰门·莎士比亚

    悲剧。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于1605年。古罗马雅典的贵族豪富泰门,平生仁慈慷慨,乐善好施,他虽显贵,却不贪图钱财,而把友谊和真诚视为最神圣的东西。这样,尽管他家财富足,不久也被花得精精光光。他去求助往日的朋友,不料均遭拒

  • 九辩·宋玉

    中国古代长篇抒情诗。原收于《楚辞》。战国时宋玉所作。宋玉(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人。出身寒微,曾为楚顷襄王小臣,终生怀才不遇。东汉王逸言其为屈原弟子,无确证。但其辞赋创作显然是受屈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