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八

玄宗四

姜皎【张唐英】

杜甫 李白【元稹 东坡 王元之 沈光 曽子固】

元鲁山【李华】

张旭【昌黎】

孟浩然【皮日休】

姜皎

张唐英论曰明皇宠遇姜皎过厚因縁恩幸为太常卿楚国公复虑天下议其私昵之偏乃虚曓其功于天下以比霍光程温邓晨朱佑及宋璟上言虑其太盛非久安之道请抑损之乃放归田里其后复起为秘书监因漏禁中语张嘉贞希王守一之旨奏决杖一顿配流钦州嗟乎明皇之于皎君臣终始可谓不全也且始昵之则出入卧内与后妃饮宴击球斗鸡呼为姜王当此之时惟虑其寿之不永福之不隆位之不崇又曓其功业谓汉魏已来佐命大功无有其比及间隙一开谗言得入因其漏言卒杖而死之何始终之不一也且既从宋璟之言放之田里宜念光武全南阳故人之道勿复起之可也既起之亦宜保之可也皎亦宜自念非有攻城野战之功因縁私幸遂忝崇显如飘风暴雨无终久之势既归田里宜不起可也既起则亦宜损之可也君臣既不能审虑俱失其分及有过失宜念尝暴其功以比古人但削其官爵放为庶人设有不可宜赐死于家可也奈何鞭笞配流不啻如视犬马何厚薄之殊哉后世有处华腴受宠遇如皎者亦宜念周易大盈之际必受以谦无谓主恩可恃而谗人难入亦保身全家之道有一不慎则祸来若发机尔

杜甫 李白

元稹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商周千余年仲尼缉拾选拣取其干豫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余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俗謡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而词意阔逺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文壮节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槩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矫饰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葢吟冩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极又宋齐之所不取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书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穏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而又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効齐梁则不逮于晋魏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雅则纎秾莫备至于子美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古旁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人之体势而兼昔人之所独専如使仲尼考鍜其旨要尚不知圗其多乎哉茍以为能无可不可则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横冩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奋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东坡曰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予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覩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矣若夫发于性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云云】

王元之李太白真赞序曰予尝读谪仙传具得其事始而隐以俟命也中而仕以求用也终而退以全身也又尝读谪仙文微达其旨颂而讽以救时也僻而奥以矫俗也清而丽以见才也而未识谪仙之容可太息矣【云云】谪仙之形态秀姿清融融春露晓濯金茎谪仙之格骨寒气直泠泠碧江下浸秋石仙眸半瞑醉魄初醒海底骊龙眠涛枕浪仙袂任亸霓裳任斜松颠皓鹤宿月栖霞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疋华姿若生真所谓神仙中人风尘外物者也亦既遂愿能无述乎且夫画充国之形颂而美徳冩曼倩之质赞以纪功矧我谪仙之文行哉赞曰仙之来兮峨嵋扄曳素衣兮游紫庭仙之去兮骑长鲸拂霞袖兮归沧溟云涛雪波围蓬瀛是谁仙笔留其形国风缺壊谁继声空有鹤态高亭亭

东坡曰李太白狂士也又尝失节于永王璘此岂济世之人哉而毕文简公以王佐期之不亦过乎曰士固有大言而无实虚名不适于用者然不可以此料天下之士士以气为主方高力士用事公卿大夫争事之太白使脱靴殿上固曰气葢天下矣使之得志必不肯附权幸以取容其可使从君于昬乎夏侯湛赞东方生云开济明豁包含宏大陵轹卿相嘲哂豪杰笼罩靡前骀藉贵势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葢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吾于太白亦云太白之从永王璘当由迫胁不然璘之狂肆愚陋虽庸人知其必败也太白识郭子仪之为人杰而不能知璘之无成此理之必不然也吾不可以不辨 

沈光曰有唐咸通辛巳岁正月壬午呉兴沈光过任城题李白酒楼夫触强者腼缅而不发乘险者帖尔而不进溃毒者隐忍而不能就其针砭搏猛者持疑而不能尽其胆勇而复视其强者弱之险者夷之毒者甘之猛者柔之信乎酒之作于人也如是噫翰林李公太白聪明才韵至今为天下唱者业术匡救天必付之矣致其君如古帝王进其臣如古药石挥直刄以血其邪者推义毂以辇其正者岂凭酒而作也凭酒而作者强非真勇太白既以峭讦矫时之状不得大用流斥齐鲁眼明耳聪恐贻颠踣故狎弄杯觞沉溺曲糵耳一淫雅目混黒白或酒醒神健视听鋭发振笔着纸乃以聪明移于月露风云使之涓洁飞动移于草木禽鱼使之研茂骞掷移于边情闺思使之壮气激人离情溢目移于幽岩邃谷使之辽历物外爽人精魄移于车马弓矢悲愤酣歌使之驰骋决发如睨幽并而失意放懐尽见穷通焉呜呼太白触文之强乘文之险溃文之毒搏文之猛而作狎弄杯觞沉溺曲糵是真筑其聪翳其明醒则移于赋咏宜乎醉而生醉而死余徐思之使太白疏其聪决其明移于行事强犯时忌其不得醉而死生也当时骨鲠忠赤递有其人收其逸才萃于太白至于齐鲁结创凌云者有限独斯楼也广不逾数席瓦壊椽蠧虽樵儿牧竖过亦指之曰李白常醉于此矣

曽子固曰李白诗集二十巻旧七百若干篇今九百若干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以类广白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考其先后而次第之葢白蜀郡人初隠岷山出居湖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圉师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徕山竹溪入呉至长安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渉岐邠历商于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浮淮泗再入呉转涉金陵上秋浦抵寻阳天寳十四载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迫致之璘军败丹阳白奔至宿松坐系寻阳狱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贳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才可用不报是时白年五十有七矣终以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久之复如寻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寳应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序可考者也【云云】

元鲁山

李华三贤论曰或曰吾读古人之书而求古之人未获嗟夫遐叔谓曰无世无贤人其或世教不至沦于风波虽贤不能自辨况察者未之究乎郑卫方奏正声间发极和无味至文无彩听者不达反以为怪谲之音太师乐工亦失容而止曼都之姿杂于憔悴被缊絮蒙萧艾美丑夷伦自以为陋此二者既病不自明又求者亦昬将剖其善恶在迁政化端风俗则贤不肖异贯而后贤者自明而察者不惑也余兄事元鲁山而友刘萧二功曹此三贤者可谓之达矣或曰愿闻三子之畧遐叔曰元之志行当以道纪天下刘之志行当以六经谐人心萧之志行当以中古易今世元齐愚智刘戚一物不得其正萧呼吸折节而获重禄不易一刻之安元之道刘之深萧之志及于夫子之门则达者其流也然各有病元病酒刘病赏物萧病贬恶大亟奬善大重元奉亲孝居丧哀抚孤仁狥朋友之急莅职明于赏罚终身贫而乐天知命焉以为王者作乐崇徳殷荐上帝以配祖考天人之极致也而词章不称是无乐也于是作破阵乐词协商周之颂推是而论则见元之道矣刘名儒史官之家兄弟以学着乃述诗书礼乐春秋为五说条贯源流备今古之变推是而论则见刘之深矣萧以史书为繁尤罪子长不编年陈事而为列传后代因之非典训也将正其失自春秋三家之后非训齐生人不録次序纉修以迄于今志就而殁推是而论则见萧之志矣元据师保之席瞻其形容不俟见而见其仁刘被卿佐之服居宾友之地言理乱根源人伦隠明叅乎元精而后见其妙萧若百炼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一生一死之间而后见其大节视听过速欲人人如我志与时多背恒见诟于人取其中节之举是可以为人师矣学广而不遍精其贯穿甚于精者又文方复雅商之至当以律度百代为任古之能者往往不至焉超絶孤厉不可为不知者言也茂挺父为莒丞得罪清河张惟一时佐亷使安成之茂挺初登科自洛至莒道邀使车发词哀乞惟一涕下即日舍之且曰萧赞府生一贤方资天下风教吾由是得罪无憾也夫如是得不谓之孝乎【云云】

张旭

昌黎论旭草书曰荀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奕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不哜其胾者也往时张旭喜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怢怒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孟浩然

皮日休曰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惟李翰林杜工部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吾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道遇景入韵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平大之典若公输氏当巧者也北齐美萧懿芙蓉露下落杨栁月中疎先生有微云澹河汉疎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残日霁沙屿清风动高泉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露湿寒塘草月暎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洗清音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称是者众不可悉类呜呼先生之道复何言邪谓乎贫则天爵于身谓乎死则不朽于文为士之道亦已至矣先生襄阳人也日休襄阳人既慕其名覩其貌葢思文王则嗜昌歜思仲尼则师有若吾于先生见之矣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八

猜你喜欢
  列传五·薛居正
  卷十一 開寶三年(庚午,970)·李焘
  卷九史五·何良俊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九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卷之四十八·佚名
   后 记·林语堂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六 幻想的破灭·溥仪
  章怀太子李贤传·刘昫
  汪直传·张廷玉
  卷十四·黄训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六·允禄
  目录·佚名
  食货三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私情四句·冯梦龙

    [姐儿生得]姐儿生得好身材,好似荐粜船舱满未曾开。郎要籴时姐要粜,探筒打进里头来。又姐儿生得好像一朵花,吃郎君扳倒像推车。猪油煎子面斤荤子我,材前孝子满身麻。又姐儿生得像朵花,十字街头去卖茶。姐儿道卖茶客人尔弗要

  • 卷二十三·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二十三    休寜孙默编邹祗谟丽农词下长调满江红已丑感述滚滚红尘哭秋风斜阳宫刹方悟得夜半深池人盲马瞎山鬼狐威帝以虎小人猿化妻於獭待陈情细诉与天公凄凉煞 三里雾何时刮三月雨何时撒用

  • 卷四·佚名

    二十七、回家见父归窗束起书和剑,带将愁恨落舡心。流水潺潺花自落,恼人秋色断人魂。归到家中忙上岸,梁生堂上见双亲。父子相逢多喜色,相公堂上把言陈:芸窗切要勤书史,来秋奋志去登云。夫人笑对孩儿语:昨日吾儿定了亲。吏部尚

  • ●风月牡丹仙·沈泰

    (周藩宪王编西湖林宗沈泰、野君徐评阅) 正名海宇清宁庆嘉会, 洛阳风月牡丹仙。 △第一折 (〔付末引溜儿上〕锦绣胸襟学业高,虹霓志气吐英豪。金銮答策才如水,黄榜题名换绿袍。小生覆姓欧阳,名修,西江人也。学得文章满腹,今往

  • 列传第二十八 苏世长(良嗣 弁) 韦云起 孙伏伽 张玄素·欧阳修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祖彤,仕后魏通直散骑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使卒

  • 卷三十七·志第十三·历七·张廷玉

        ◎历七   ▲回回历法一   《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作。其地北极高二十四度半,经度偏西一百零七度,约在云南之西八千馀昊。其历元用隋开皇己未,即其建国之年也。洪武初,得其书于元都。十五

  • 臧榮緒晉書卷十三·汤球

      武十三王   秦王柬武帝第三子也。咸寧初封南陽王。文選夏侯常侍誄注。   後太康十年。徙封秦王。文選選。   吳王晏字平度。武帝第二十三子。封吳。文選答賈長淵注。   簡文三子   會稽王道子。   道

  • 卷十八 宣帝·王夫之

      〖一〗   自太建十三年以前,论高齐、宇文周事皆附陈下;自太建十二年隋文帝纪号开皇,凡论隋事皆附隋下,唯论陈事则列卷中;陈、隋皆中国之君,南北分疆,义无偏胜也。   小人之争也,至于利而止矣;而更有甚焉者,始见为利而

  • 卷之二百二·佚名

    成化十六年夏四月辛亥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壬子命恭顺侯吴鉴怀柔伯施鉴成安伯郭矿永顺伯薛勋为正使尚宝司司丞李溥中书舍人罗麟户部员外郎高弼礼部员外郎吕<常心>为副使持节册封淮王祁铨庶长子见濂为淮世子

  •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鲁陪臣交叛【南蒯 阳虎上侯犯 公孙宿下】襄公七年南遗为费宰叔仲昭伯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谓遗请城费吾多与而役故季氏城费【发明】季氏城费所以自封也讵知为

  • 职官二○·徐松

    宗正寺【宋会要】宗正寺,掌奉宗庙诸陵荐享,司宗室之籍。丞、簿以上通签寺事。又有太庙、后庙宫闱令各一人,以内侍充。后改入内内侍充。 《两朝国史志》:宗正寺判寺事二人,以宗姓两制以上充,阙则以宗姓朝官以上知丞事。掌奉

  • 卷十四·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十四新安首源姚际恒定公襄公庶子,昭公弟,在位十五年。元年凡新君踰年改元,其始年为元年。今定公六月方即位,此犹是昭之三十三年,而先称元年者,盖以一年不可有二君,此追书之法,从权也。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 春秋纂言总例原序·吴澄

    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昔唐啖助趙匡集春秋傳門人陸淳又類聚事辭成纂例十卷今澄既采摭諸家之言各麗于經乃分所異合所同倣纂例為總例七篇初一天道次二人紀次三嘉禮次四賓禮次五軍禮次六凶禮次七吉禮例之綱七例之目八十有八凡

  • 遵道第二十三·桓宽

    【题解】道就是《孟子》所谓“遵先王之法”的意思。文学主张治国必遵“先王之法”、“圣人之道”,“举而贯之,贯而行之,可更为哉!”大夫则认为儒者“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

  • 问观品第二十七·佚名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云何行般若波罗蜜而观诸法。何等为菩萨。何等为般若波罗蜜。何等为观。尊者须菩提语舍利弗言:如所问何等为菩萨。菩萨者为道士也。故名为菩萨。以道故知诸法事而无所入。问曰:知何等诸法事

  •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六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六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傅经干请普说。师云。经干道友。妙喜初不相识。去岁经由衡阳。特来相访。一见便如故人。盖为信得此段大事因缘及。何以故。岂不见。华严会

  • 卷第三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八门第十子摄颂说涅槃之余尔时。拘尸那城有出家外道。名曰善贤(梵云苏跋陀罗)年百二十形容衰朽。俱尸那城所有壮士。于善贤处悉生恭敬。尊重供养如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