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一

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

五行表

班氏云昔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汉董仲舒治公羊推阴阳为儒者宗宣元之后刘向治谷梁傅以洪范与仲舒错至向子歆治左氏言五行又与向异欧阳子曰圣人没而异端起秦汉以来学者惑于灾异天文五行之説不胜其繁也故其作五代史书天而不书人二者之説果孰从乎曰二者虽殊其义一也诸子即天以命人欧阳子以人而合天均无失乎易春秋之防而已不言天则天道废故谪见于天则王者避正殿不举乐戒百工省阙失此春秋书灾异之意易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也专言天则人事惑故太戊脩德而祥桑枯死宋景公有君人之言而荧惑退舍此春秋书灾异而不言所以然之意易所谓先天而天弗违也后天者曰天意见矣可不惧乎先天者曰吾脩吾人事而已在天者吾何知焉呜呼其要归于责人事以囘天变故详书灾异而不列其事应以示吉凶无常人君侧身脩省无日敢即怠荒之意垂教可谓至矣余观春秋所载地震山崩水旱螟螽蜚鸜鹆之类多见于庄宣昭定哀之世天意岂不显然哉左氏于昭四年大雨雹载申丰言鲁不藏冰之咎哀十二年十有二月螽仲尼归之失閠此当日党于季氏抹摋灾异使人主漫不知省而复托于大圣人之言以欺后世呜呼此张禹谷永诸儒所以接迹于天下也辑春秋五行表第四十一地震

王氏葆曰春秋五书地震惟于文襄昭哀见之皆阳微阴盛君弱臣强之所致文公怠惰政在大夫襄公外役于强楚内脇于强臣至反国而不敢入若昭哀则遂失国矣

山崩

孙氏觉曰沙鹿崩梁山崩皆非鲁地春秋书之有内辞焉川竭山崩所以召之者在于天下所以应之者徧于四海山虽在于晋而异及于天下不可以晋言也

水灾

赵氏汸曰灾异在一国者以经所书本国人事考之则儆告之意可见董仲舒曰水者阴气也春秋纬曰阴盛臣逆民悲情发则水出葢桓公弑立而好乱三家之所自出庄公国母淫恣不能制宣公簒适成公幼弱而三家之势成至襄公之末季氏益专此皆阴盛臣逆之应也

汪氏克寛曰书时不书月则水之泛溢为害葢歴时而未平也经书内大水者八桓元年庄七年二十五年宣十年成五年皆书秋庄十一年宋大水亦书秋桓十三年大水书夏惟庄二十四年纪于八月姜氏入之后襄二十四年纪于七月日食之后书月者未至歴时之久然非非常为灾则不志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一

雷电霜雪冰雹

高氏闶曰春秋书大雨雪者三隠以日书桓以月书僖以时书酉戌亥月皆非大雨雪之时也以时书为尤异

汪氏克寛曰书大雨雹三僖二十九年昭公迭见于三年四年僖公颇能勤于政事以销天变故及末年始有失政之渐遂为文公纵权之张本若昭公则昏懦不立卒不免干侯之辱天之示人显矣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一

霞峰华氏曰十二月陨霜不杀草李梅实宜杀而不杀也十月陨霜杀菽不宜杀而杀也其变相反而其占一也威福者人主之柄主失其柄以有罪而赏必至以无罪而罚其事相反而其实一也  【一】赵氏汸曰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草木黄落谓夏九月也周十二月夏之十月霜当重而不能杀草李梅再花而实周十月夏之八月霜不当重而杀菽皆非常之灾李尧俞曰菽之为物易长而难杀者谷梁传曰未可以杀而杀举重可杀而不杀举轻其曰菽举重也范氏曰举杀豆则杀草可知

案春秋书无冰三桓十四年以正月成元年以二月襄二十八年书春周之正二月夏之十一月也法当坚冰无冰温也是为常燠之罚书雨木冰一成十六年以春王正月正月今之仲冬时犹有雨未是盛寒雨下即着树为冰寒甚之过其节也是为常寒之罚

不雨

李氏亷曰经书不雨七赵子曰凡经时不雨告庙则书庄三十一年冬及僖二年冬三年春夏两书皆每时而一书也文二年十年十三年三书皆歴时而总书也经书大旱二僖二十一年夏及宣七年秋正义曰春秋之例旱则脩雩雩而得雨书雩不书旱雩不得雨则书旱明灾成也故公羊以不雨为记异大旱为记灾

霞峰华氏曰谷梁每时而一书闵雨也歴时而总书不忧雨也文定以僖文二公之行事合之经之所书其为得圣人之防无疑矣毎时而一书望雨也望雨不得雨故歴三时而三书不雨以志忧不得雨而忧故得雨而喜书六月雨以志喜文公不雨而不求雨故歴三时歴四时而一书不雨略也书不雨至于秋七月则八月雨矣不书八月雨不以雨不雨为欣慼也谷梁所谓无志于民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一

无麦苖 饥

赵氏汸曰经书无麦苖一杜氏曰秋大水漂之也大无麦禾一刘氏曰经无水旱虫螟之灾忽无麦禾由鲁不务蓄积日损月削以至麦禾皆尽而后觉之非今岁之事也高氏曰刘向春秋説以为土气不养稼穑不成沈约宋志谓吴孙皓时尝有之苖稼丰美而实不成阖境皆然百姓以饥所谓大无麦禾者也刘

虫孽

汪氏克寛曰春秋书虫灾者十四书螟者三而在隠公之世二庄公一书螽者十桓僖文襄各一宣公哀公各三书蝝生一亦在宣公之世葢宣公以弑兄得国而又改法重困农民故螽蝝水旱之灾比岁相仍圣人备书为后鉴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一

赵氏汸曰春秋书螟者三二庄一书螽者十有一桓一余皆僖公之后葢螟食苖心螽无所不食其为灾也螟轻而螽重春秋之初灾之轻者亦书之及其久也轻者不胜书书其重者尔不然岂庄之后二百年间皆无螟耶

物异

案春秋书多麋一麋鲁地所有多则为异有有蜚有鸜鹆皆鲁地所无今忽有之故曰有

火灾

汪氏克寛曰宫庙志灾者六御廪西宫新宫亳社讥不戒谨而致灾也雉门两观桓宫僖宫讥其非礼而宜灾也

霞峰华氏曰御廪所以奉宗庙也御廪灾公将不得奉宗庙矣西宫小寝人君燕私之地僖公之薨于小寝知公之即安于燕私也西宫之灾其以示戒欤庙灾而哭得礼之常法不宜书故质夫以为神未迁主然宣公薨二十有八月而主未迁书之亦以志其慢而天谴告之也雉门两观僭也因灾而志亦以见其非礼也桓僖亲尽而庙不毁故天火及之亳社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故亳社之灾刘向以为人君纵心不能警戒之象

汪氏克寛曰书外灾者五皆以国书葢灾及于宗庙朝市而非一处也独成周书宣榭责王室不谨于火虽人火焚之而不能救其罪尤着矣

李氏亷曰外灾告则书吊则书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一

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十三·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百·李心传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三·陈厚耀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卷之一百零一·佚名
  ◎老学究风流史·吴虞公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耶律韩留传·脱脱
  胡长孺传·宋濂
  卷35·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卢待制亘(彦威集)·顾嗣立

    亘字彦威,汲郡人。幼即颖悟,日记数千言,自经传史汉诸子皆成诵。其为文,初若不经意,徐而读之,雄辞逸气,真足以追古作者。而尤工于诗,一时名流多宗尚之。元贞间,以拟着《滕王阁记》受知姚牧庵,荐为国史院编修官,时年二十四。迁应奉

  •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九卷 明贡生 (四)·缪荃孙

    常州府 胡 镛 武进人,天顺七年癸未科岁贡。 顾 升 武进人,天顺七年癸未科岁贡,福建延平府知事。 潘 瓒 武进人,天顺七年癸未科岁贡。 周 瑾 武进人,天顺八年甲申

  • 平濠记·钱德洪

    (明)钱德洪 撰 初,赣州在官吏书门皂,及在门军民,阴阳占卜,皆与贼通,日在官府左右,诇觇不待言出于口,凡意向颜色之间,贼必先知之。公知其然,在此则示以彼,在彼则示以此。每令阴阳择日,日者占卜,或已吉而不用,或欲用而中止。每励兵蓐食

  • 二、姜之地望·傅斯年

    在西周封建的事迹中,有一件事很当注意者,就是诸侯的民族不必和他所治的民族是一件事。譬如勾吴,那地方的人民是断发文身的,而公室是姬姓;晋,那地方的人民是唐国之遗,而公室是姬姓;虞,那地方是有虞,而公室又是姬姓。齐之民族必是

  • 卷六上 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注分上卷为之者也,此卷凡有十章一章言?礼守正,非招不往,枉道富贵,君子不许。二章言以道正君,非礼不运,称大丈夫,阿意用谋,善战务胜,事虽有刚,心归柔顺。三章言君子务仕,思播其道,达义行仁,待礼而动,苟容干禄,逾墙之

  • 勒令第十三·商鞅

    题记:勒令即严格执行法令。严格执行君主的法令那么官府中当天的政务便不会拖延。执行法度公正,那么官吏中就没有邪恶之争发生。法度已经确定,君主就不应该用那些所谓仁义道德的空谈来破坏法度。委任那些在农战中有功劳的

  • 卷第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无边品类,周匝遍满;形色部从,各各差别;随所来方,亲近世尊,一心瞻仰。此诸众会,已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余习,摧重障山,见佛无碍。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于劫海中修菩萨行,以四

  •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三·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金色光从佛口出。上至梵世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绕佛三匝还从顶入。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不染。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边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以何因缘今现

  • 建立曼荼罗护摩仪轨(法全)·佚名

      初日以如来性加持自身。及供养警地神。择地中诸恶物。筑令坚实。第二日于坛内掘一肘。不动明加持五宝等。定圣尊位。五佛四菩萨白檀点位。第三日置瓶不动明加持一百八遍。第四日暮次香水真言一百八遍然后洒净。第

  • 卷第一百二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害生纳息第三之四若业未离染。彼业异熟未离染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犊子部说五部业。所得异熟亦通五

  • 中边分别论卷上·世亲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相品第一  恭敬善行子  能造此正论  为我等宣说  今当显此义  初立论体。  相障及真实  研习对治道  修住而得果  无上乘唯尔  此七义是论所说。

  • 卷第五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五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上答前五十句问十地行相竟。下五十一门答前因果圆满五十一句问。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五

  • 卷第三十六·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六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卷第十七之三晋(都洛阳)武帝(司马炎受魏禅)泰始二年。侍中荀勖于洛阳造金像佛菩萨十二身放大光明。都人竞集瞻礼。四年。沙门竺法崇。至湘州麓山。庙神请授净戒

  • 費隱禪師語錄目次·费隐通容

    卷一上堂卷二上堂卷三上堂卷四上堂卷五上堂卷六上堂卷七上堂卷八上堂卷九上堂卷十小參入室卷十一法語偈書問卷十二問答機緣拈古卷十三頌古判古贊卷十四雜著小佛事卷十五紀年錄

  • 文章精义·李涂

    宋·李涂撰。一卷。恐非足本。涂字耆卿,生卒居里不祥,事迹亦无可考。此书乃李涂门人于钦 (1284—1333) 聆听李涂“论古今文章”时所记笔记。刊于元文宗至顺三年。其论文多本《六经》,鲜及声律章句。而于工拙繁简之间,源流

  •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佚名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遭藏》洞神部威仪类。称真武,当出自北宋后。天尊告妙行真人,敕真武神巡察诸天人间,录善伐恶,劝人礼四十九位天尊,忏罪消灾。

  • 作邑自箴·李元弼

    《作邑自箴》是宋代李元弼撰著的官箴书,两万余字,共十卷。包括卷一《正己》《治家》,卷二至四《处事》,卷六至九《规矩》,卷十《登途须知》《急务药方》等,详细记载了当时与县政有关的刑狱、赋税、户口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