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四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十一月。丁卯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巳。谕大学士等曰、故大学士熊赐履、除另议赐恤外其令礼部派满汉司官各一员、前往临视其丧。并给恤银一千两。

  ○庚午。内阁学士达寿、以启奏折本错误、内阁学士金宝、以行止不端、俱革职。

  ○赈济浙江余杭等六县、水灾饥民。

  ○赈济湖广汉阳等十五州县卫、水灾饥民。

  ○壬申。兵部遵上□日议覆、八旗汉军包衣人等、娴习弓马者多。嗣后八旗汉军、包衣、无品笔帖式、乌林人、及闲散人等、有愿考试武生者、该旗移送顺天府、照例考取武生八十名。乡试时、将所取武生、并中书、及部院衙门六品七品八品笔帖式荫生、监生、以及监生之披甲、摆牙喇、拨什库、拜唐阿、有愿应武乡试者、该旗移送顺天府、与武生一体乡试、取中武举四十名如不中式者、仍令当差。会试时、取中武进士八名。照文场编合字号考取。其直隶各省绿旗营兵、有愿应武乡试者、即于充伍地方、令该营将弁、申送巡抚、同武生一体乡试、于原额内取中。不中者、仍令归伍。其千总、把总、及年满千总等官、愿应武会试者、于任事地方、令该督抚提镇、给咨送部。年满千总、在京候选者、自行赴部具呈、同武举一体会试、亦于原额内取中。不中者仍回原任原职。如乡会试中式之后、有愿归职伍者、亦令暂归职伍。照文会试定例、云南取中二名、贵州、取中一名、广西取中一名、至福建广东二省、武进士、武举、生监、或兵民人等、有熟谙水性、练习水师事宜、愿随官兵出洋、巡哨效力者、该督抚预先列名咨部。果能擒杀贼众、立有功绩、该督抚保题引见、以游守千把用。年满千总、中武进士者、照例以营卫守备、另班推选。请着为令。从之。

  ○癸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乙亥。调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刚元、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苏尔法、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丙子。上谕大学士等曰、适科臣郝林、条奏名省钱粮亏空、郝林但知州县钱粮有亏空之弊、而所以亏空之根原、未之知也。凡言亏空者、或谓官吏侵蚀、或谓馈送上官、此固事所时有、然地方有清正之督抚、而所属官员亏空更多、则又何说。朕听政日久、历事甚多、于各州县亏空根原、知之最悉。从前各省钱粮、除地丁正项外、杂项钱粮、不解京者尚多。自三逆变乱以后、军需浩繁、遂见一切存留项款、尽数解部、其留地方者、惟俸工等项、必不可省之经费、又经节次裁减、为数甚少。此外则一丝一粒、无不陆续解送京师、虽有尾欠、部中亦必令起解、州县有司、无纤毫余剩、可以动支、因而有那移正项之事、此乃亏空之大根原也。再如正项钱粮二千两、徵收未完五百两者、按分数议处、其例甚轻。若因公那用五百两、则处分甚重。今但责令赔偿足额、其罪似乎可宽、不必深究。凡事不可深究者极多。即如州县一分火耗、亦法所不应取寻常交际一二十金、亦法所不应受、若尽以此法、一概绳人、则人皆获罪、无所措手足矣。且如户部库中钱粮、历年存积、数极难清、前此库贮一二千万时、曾令部中遂案盘查、转多二十余万。即各仓粮米、亦历年堆积、陈陈相因、赢余不少。不肖官役、侵盗银米、未尝无人、若行盘查、数仍不缺。总之定例所在、有犯必惩。其中细微、不必深究。诸事大抵如此。现在户部库银、存贮五千余万两。时当承平、无军旅之费、又无土木工程、朕每年经费、极其节省、此存库银两、并无别用。去年蠲免钱粮、至八百余万两、而所存尚多、因思从前恐内帑不足、故将外省钱粮、尽收入户部。以今观之、未为尽善。天下财赋、止有此数、在内既赢、则在外必绌。凡事须预为之备。若各省库中、酌留帑银、似于地方有济。倘在外各省、一旦仓猝需用、反从京师解出、得无有缓不及事之虑。此亦当于无事之时、从长商搉者也。尔等可将朕此上□日、一一传谕九卿。

  ○丁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多罗安郡王马尔浑薨。上辍朝二日。予祭二次。造坟立碑。谥曰悫

  ○升内阁侍读学士满丕、国子监祭酒觉罗满保、俱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温察、以病乞休。允之。

  ○己卯。谕吏部、漕运总督、岁输玉粒、上裕京储、绥理军民、拊循丁弁、职任至为重要。桑额自简任治漕以来、老成持重、谨厚宽平、殚力转输、悉心经画。每岁身亲趱运、俾漕艘依期抵通、十余年间、从无稽迟贻误之事。且驭众有法、恤下有恩、所属运官旗丁、无不感颂爱戴、不愧为地方大吏。今年齿已长、而精力未衰、久任勤劳、良可嘉尚。着特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仍加太子太保、以示朝廷崇奖老臣、酬庸褒勋至意。尔部即遵谕行。

  ○庚辰。上谕大学士等曰、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共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孟子曰、无恒产者无恒心、不可不为筹之也。朕意欲将康熙四十九年应徵钱粮、预配各省用度、为之抵算。至五十年、将天下应徵钱粮、一概蠲免。如近省有支用之事、则以户部库银、给发应用。户部尚书希福纳奏曰、每年天下地丁钱粮、及盐课关税杂项钱粮、内除照常存留各省应用、及解往别省协济之外、一年共起解银一千三百万两有余。京城俸饷等项、一年需用九百万两有余。每年所积、不过一二百万两。如将天下钱粮全免、似乎国用不足。上曰、今年免江浙钱粮八百万两、并未尝有所不足。希福纳奏曰、皇上蠲免江浙钱粮、命下之后、臣等催取各省缺解银两六百万到部、始能足用。上问张鹏翮曰、尔意云何。张鹏翮奏曰、皇上加惠于民、实出非常。但通免天下钱粮、其事甚大。容臣等与大学士九卿、核查议奏。上曰、尔等速议具奏。

  ○赠故原任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熊赐履太子太保。予祭葬。仍加祭一次。谥文端。

  ○壬午。江南江西总督噶礼、疏参江苏布政使宜思恭贪婪、请革职审拟得上□日、宜思恭、着革职。此案、着尚书张鹏翮、学士噶敏图、前往会同总漕桑额、严提究拟具奏。其江苏巡抚于准、案内必有干连、并将于准解任。江苏巡抚员缺紧要、着福建巡抚张伯行调补。江苏布政司事、着苏州府知府陈鹏年署理。

  ○免直隶静海、永清二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癸未。大学士等、以朝审情实罪犯应勾决者四十二人、请上□日定夺。上详阅刑部招册、反覆研究、求其中有一线生路者、宽免一十六人。因谕大学士等曰、向来勾决罪犯、止开犯人姓名、顺治年间、有两犯同名者、一勾一留、唱名时、二人同应、监斩御史不能辨别、具本请上□日、其被勾者、亦留至次年正法。今令开明承审各司、及罪人籍贯年岁、自无错误矣。自顺治初年、至康熙八年、满洲内、无杀人之罪犯、后来杀人之罪渐多、朕欲禁除之故交与该旗、即行完结、着为定例。其时大臣、或谓朕立法太严、朕决意行之、由是杀人罪犯日少。去年止有一案、今年竟无矣。又谕曰、明季事迹、卿等所知、往往皆纸上陈言。万历以后、所用内监、曾有在御前服役者。故朕知之独详。正统间事、史书所载、不能明确。其在沙漠、尝生一子、今有裔孙、现在旗下。天启呼魏忠贤为老伴、凡事委之、已竟不与。杨涟左光斗受杖、老内监犹有目击者、能具言之。陈新甲所议、本受指于崇祯、及科道交章弹劾、崇祯反畏人言、归咎于陈新甲、实非其罪也。明季诸帝、俱不甚谙经史、崇祯颇读书、流贼将至、京营官兵、俱分遣至真定、保定、居庸关诸处堵御、其守城者、惟内监数万人而已、贼兵破外罗城、由西便门、转攻阜成门、崇祯率内监数人、微行至襄城伯家、其家方闭门演戏、不得入、回登万寿山、四顾无策、犹欲出奔、太监王承恩止之曰、出恐受辱于贼、崇祯乃止、以身殉国。世祖皇帝御制王承恩碑文、极赏其忠、以旌表之。明朝费用甚奢、兴作亦广、一日之费、可抵今一年之用。其宫中脂粉钱四十万两、供应银数百万两、至世祖皇帝登极、始悉除之。紫禁城内砌地砖、横<监-皿立>七层、一切工作、俱派民间。今则器用朴素、工役皆现钱雇觅。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饭食不能遍及、日有饿死者。今则宫中不过四五百人而已。明季宫中用马口柴、红螺炭、以数千万斤计、俱取诸昌平等州县。今此柴、仅天坛焚燎用之。尔等亦知所谓马口柴乎。大学士等奏曰、不但不知、亦所未闻。上曰、其柴约长三四尺、净白无点黑、两端刻两口、故谓之马口柴。又明季所行、多迂阔可笑。建极殿后阶石、高厚数丈、方整一块、其费不赀、采买搬运至京、不能舁入午门、运石太监参奏此石不肯入午门、乃命将石捆打六十御棍。贮祯尝学乘马、两人执辔、两人捧镫、两人扶鞦、甫乘、辄已坠马、乃责马四十、发苦驿当差马犹有知识、石何所知、如此举动、岂不发噱。总由生于深宫、长于阿保之手、不知人情物理故也。

  ○甲申。上谕大学士等曰、朕听政年久、凡事无不留心。昔朕西巡时、尝以战地、问于曾经行阵之提督总兵官等、皆言自古战阵之事、必于旧战地交战、从无战于不可战之地者。朕观韩信岭、上下凡七十里、未尝有一战于此者、以无水不可立营故也。前我师往征漠北、与噶尔丹战于昭莫多之地。明永乐。出塞时、亦尝战于昭莫多。以此观之、皆于旧战地交战也。行兵之道、立营必视水草、西北土厚、掘至百丈有余、始能得泉、一井之汲绠。须一骑负之、其地如此、焉可屯兵。是以用兵必以地理为要。古人善用所长、后人万不能及一也。

  ○大学士九卿等、以遵上□日会议全免天下钱粮事覆奏、上问户部诸臣曰、尔等作何定议。张鹏翮奏曰、圣主施殊恩于天下、颁发谕上□日、欲将康熙五十年天下地丁钱粮、一概蠲免、止存额徵盐课关税六百万两、实浩荡之隆恩。但所存之数、恐不足用、势必另发帑银以济之。臣等会议、自康熙五十年起、视各省之大小、斟酌配搭、于三年内免完。如此、则万民俱沾实惠、而库帑亦不至缺乏矣。上曰、尔等所议良是。至明年十月间、视各省秋收何如、先免歉收之省。张鹏翮奏曰、臣查户部册籍、自康熙元年起、以至于今、所免钱粮、共万万两有余、是诚亘古所无也。上曰、果至此数矣。又谕曰、凡地方水旱、督抚即行奏闻、预为料理、则被灾百姓、不至失所。今年安庆府、太平府属、俱被灾荒、而巡抚刘光美、竟不奏闻、其意以为灾荒非盛世所宜言、不知天时水旱之灾、乃所恒有、生民关系甚大、匿不以闻、殊为非理矣。

  ○湖广提督俞益谟、遵上□日回奏疏言、巡抚赵申乔、参臣抽取衡协兵丁三十五名、以致营伍空缺、此特言臣冒饷之意。提督衙门、例有执事人役、向无额设、亦无工食。臣仿督抚衙门衙役工食、取给于各州县之例、分派各营、令其呈送。如各营将人饷并送者、则臣各派职役、若但将名粮呈送者、臣即募充、其余剩之饷、以为操演赏赉各公费之需、并无分毫扣克。臣不能与赵申乔同省办事、乞赐罢斥。得上□日、九卿詹事科道、察议具奏。

  ○乙酉。调兵部右侍郎恩丕、为吏部右侍郎。

  ○升河南布政使许嗣兴、为福建巡抚。

  ○戊子。冬至。祀天于圜丘。遣领侍卫内大臣公阿灵阿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停止次日庆贺行礼。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上幸畅春园。

  ○庚寅。上谕大学士等曰、今京城米价甚贵、朕闻小米一石、须银一两二钱、麦子一石、须银一两八钱、尔等与九卿会议、如何可以平价。江浙前两年无收、今年大熟、米价仍未平者、亦必有故。李光地奏曰、今人口甚多、即如臣故乡福建一省、户口繁息、较往年数倍、米价之贵、盖因人民繁庶之故。上曰、生齿虽繁、必令各得其所始善。今河南山东直隶之民、往边外开垦者多。大都京城之米、自口外来者甚多。口外米价、虽极贵之时、秫米一石、不过值银二钱、小米一石、不过值银三钱、京师亦常赖之。

  ○又问大学士等曰、汝等知山东碣石等山脉、从何处来乎。李光地奏曰、大约从陕西河南来。上曰、不然。山东等山、从关东长白山来。即如山海关、与山东登莱相对、渡海不过二百里、中系海套、凡山东泰岱诸山来脉、俱从长白山来、来龙甚远、不知里数。李光地奏曰、皇上博通典籍、是以知之甚详。上又曰、济水伏流三处、其实不止济水、凡水发源处、多是伏流、常问蒙古人、言之甚详。渠亦有书、凡黑水弱水、详记明白。黄河九曲、其实不止九曲、其大曲有九、其小曲不知几千。黄河从昆仑来、未到积石、亦是伏流。即如长江之水、书云、岷山导江、似乎江源在岷山、其实不在岷山、亦从昆仑来也。伏流到岷山、更不伏流矣。此等事、土人知之、书籍中未能详载也。

  ○户部尚书张鹏翮、学士噶敏图、以往审江南江西总督噶礼参江苏布政使宜思恭一案、请训上□日。上曰、审事但从公而已、若预存一意、则不可也。谕张鹏翮曰、朕闻江宁盗案、尚有八百件、尔到江南、述朕上□日意、谕噶礼作速审结。总之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凡为督抚者、俱当体此语以行事。又谕曰、河工虽奏绩、然不可一日不防。倘两堤稍有疎忽、则前功尽弃。尔以朕此上□日、谕总河赵世显、时时防之始善。盖河源出于昆仑、朕曾遣官往视、上流水长、则陕西河南江南之水俱长、知之甚详。尔可宣上□日赵世显、令行文川陕总督甘肃巡抚、倘遇水大之年、黄河水涨、即着星速报知总河、预为修防、始得保全也。

  ○辛卯。以盛京工部理事官苏尔德、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调理藩院左侍郎满笃、为兵部右侍郎。升侍读学士诺木齐岱、为理藩院左侍郎。

  ○壬辰。上往谒暂安奉殿、孝陵。命皇太子允礽、皇五子和硕恒亲王允祺、皇七子多罗淳郡王允祐、皇八子多罗贝勒允禩、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禄、随驾。是日、自畅春园启行。驻跸南苑。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暴珠、充日讲起居。注官。

  ○甲午。上驻跸通州南关。

  ○乙未。上驻跸夏店

  ○丙申。上驻跸白涧。

  十二月。丁酉朔。上驻跸桃花寺。

  ○戊戌。上驻跸临河。

  ○授故辅国公吴友子传曾、为三等镇国将军。

  ○升广西按察使王家栋、为河南布政使司布政使。

  ○己亥。上谒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

  ○赐守陵官弁兵丁等、银币有差。

  ○上驻跸唐家庄。

  ○庚子。上驻跸遵化州。

  ○辛丑。上驻跸燕家屯。

  ○旌表直隶烈女樊可爱之女樊氏、拒奸殒命、给银建坊如例。

  ○壬寅。上驻跸三屯营。

  ○癸卯。上驻跸汗尔庄。

  ○甲辰。升陕西督粮道王用霖、为广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赠故江南提督一等侯张云翼、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予祭葬。谥恪定。

  ○授原镇国公苏尔发之女为乡君。壻噶尔台、为镇国公壻。秩四品。

  ○乙巳。上驻跸郭家峪。

  ○九卿等议覆、湖南巡抚赵申乔、参湖广提督俞益谟、冒支兵饷、又参永州总兵官李如松、游击唐之夔、纵兵放债、及违禁开设典铺各款、请交湖广总督郭世隆、详审具奏。得上□日、着吏部尚书萧永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度昭、前往。与该督会审具奏。

  ○丙午。上驻跸大屯。

  ○丁未。上驻跸下青山营

  ○戊申。上驻跸韩家庄。

  ○庚戌。上驻跸滦河湾。

  ○转户部右侍郎张世爵、为左侍郎。升左副都御史王度昭、为户部右侍郎。

  ○吏部议覆、吏科给事中郝林疏言、历科进士候选者、积至六百余人、未免壅滞、其中有愿就教职之人、请准其告降、以教授用。应如所请。从之。

  ○辛亥。上驻跸燕家屯。

  ○壬子。上驻跸娘娘庙。

  ○谕大学士温达曰、从前鄂罗斯事务、俱交原任大学士马齐管理。今鄂罗斯来京贸易、着将马齐释放、管理鄂罗斯事务。

  ○癸丑。上驻跸涨泗河。

  ○甲寅。上驻跸郑家庄。

  ○谕大学士等曰、世袭之员、较佐领尤为紧要。今袭职之人。庸劣者甚多。嗣后凡袭职之人、令该旗大臣引见。如其人可用、准令承袭。否则不拘其幼子族人、择可用者、与之承袭。

  ○先是、工部左侍郎兼管光禄寺卿事莫音代、参劾署丞杭务礼等、侵盗光禄寺库银一案、刑部尚书巢可托、不行详察、令承审郎中瓦尔达、将杭务礼夹讯逼供、以致杭务礼子素纳海情急、赴热河叩阍。上命巴浑德、阿灵阿、孙渣齐、耿额等、严审具奏。至是、巴浑德等覆奏、莫音代参杭务礼侵盗库银、并无确据、明系诬枉。且莫音代职司光禄、于凡御用食物、漫不经心。奉上□日在侍卫行走、又不竭诚效力。情罪可恶。应将莫音代拟斩立决。刑部尚书巢可托、将不应夹之杭务礼、枉行夹讯、殊属溺职。应革职。承审刑部郎中瓦尔达、应降一级、罚俸一年。得上□日、莫音代从宽免死、着枷号三月、鞭一百。巢可托、着革职。余依议。

  ○乙卯。上驻跸夏店。

  ○予故原任安徽巡抚高承爵、祭葬如例。

  ○丙辰。上驻跸东市地方。

  ○升顺天府府尹施世纶、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仍兼理顺天府事。

  ○土默特固山贝子颁弟故。遣官致祭。

  ○戊午。上驻跸南苑。

  ○己未。上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酉。孝庄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暂安奉殿。

  ○乙丑。岁暮。祫祭太庙。遣散秩大臣宗室德宁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遣官祭太岁之神。

  ○丙寅。赐朝正外藩乌朱穆秦、科尔沁、敖汉、蒿齐忒、喀喇沁、土默特、杜尔伯特、鄂尔多斯、巴林、吴喇忒、扎鲁特、喀尔喀、翁牛特、阿霸垓、苏尼特、毛明安、诸王、贝勒、贝子、额驸、公、台吉、及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宴。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旌表八旗节妇、满洲额尔都妻赵氏等七人、汉军房国器妻萧氏等九人、直隶各省节妇温逢光妻徐氏等六十六人、各给银建坊如例。

  ○是岁、人丁户口、二千一百九十二万一千三百二十四。田、地、山、荡、畤地、六百三十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四顷三十四亩有奇。徵银、二千八百二十万四千五百五十二两有奇。米、豆、麦、六百五十二万一千三百五十二石有奇。草、三百二十五万一千六百八十七束。茶、十八万二千四百十五引。行盐、四百八十二万九千五百九十七引。徵课银、三百二十七万一千二百二十八两有奇。铸钱、二万九千四百九十四万二千六百有奇。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三十四·柯劭忞
  卷一百十七·列传第十四·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一·杨仲良
  御抛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四·乾隆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三·乾隆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六·佚名
  九○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发下《满洲源流考》错误处改正并请议处承办人员片·佚名
  三八○ 江苏巡抚杨魁奏缴《国朝诗别裁集》原本及应毁书籍折·佚名
  绎史卷八十九·马骕
  附录·佚名
  读例存疑卷四十七·薛允升
  一一六、惠施返魏考·钱穆
  汝人鹤·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丙集第四·钱谦益

    陈检讨宪章一百一十九首【冬夜】长夜气始凄,木绵被重裘。端坐思古人,寒灯耿悠悠。是时病初间,背汗仍未收。学业坐妨夺,田芜废锄耰。高堂有老亲,遍身无完。丈夫庇四海,而以俯仰忧。口腹非所营,水菽吾当

  • 卷三百五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八 陈枨 题金台宴集 弹冠别乡井欣然际时康都门集簪组展席开华堂笑谈屏声伎贵介辞金张怡怡桑梓会蔼蔼情好长维时属冬叙朔雪飘天芳列坐不惜醉献酬

  • 御选金诗卷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五言律诗二王磵谢竹堂先生见过学稼古寺侧结庐高柳隂音书故交絶岁月杜门深新雪添衰鬓寒灰没壮心西州贤别驾连日肯相寻次友人秋日雨后韵洺州秋雨后幽胜可供闲白首留他县归心绕故山野泉来竹底危

  • ●石桐先生诗钞·李怀民

    ○石桐诗钞之十桐草堂集海上数里闻涛响,到来烟雾迷。平看疑地尽,回首觉天低。落日片帆外,暮云孤岛西。苍茫人绝语,独有海禽啼。送族弟梦锡北游白首尚求试,知君驱马迟。共当身贱日,相视路岐时。春雁雨迷影,野棠风绕枝。文章知

  •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班固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贱,至方进父翟公,好学,为郡文学。方进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相问己能所宜。蔡父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

  • 卷第八·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一后妃后妃弘光邹太后黄后、李后(童氏)隆武毛太后 曾后永历王太后 马太后王后(吉王妃、松滋王妃) 宫嫔某氏 鲁监国张前妃(宫嫔周氏) 张元妃(义阳王妃等、朱

  • ●海东逸史卷十二·佚名

    列传九张名振字侯服,山西人,南京锦衣卫籍。崇祯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据小腆纪年,鲁王监国始加是衔)。乙酉,杭州失守,潞王降。钱肃乐等举义,名振以兵来赴。鲁王监国,封富平伯。丙戌六月,江上师溃,名振弃石浦,遣中军方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四·佚名

    天启三年五月庚寅朔○礼部尚书盛以弘再疏乞休许之命驰驿归○吏部请给殉难诸臣诰敕以慰忠魂以彰风化山东辽海东宁道右参政今赠太仆寺少卿顾颐四川下川南道按察司副使骆日升下川东道副使李继周今俱赠光禄寺卿四川顺庆府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职名·纪昀

    三通馆总裁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臣)嵇璜经筵讲官吏部尚书管理国子监事务(臣)刘 墉兵部尚书(臣)王杰经筵讲官户部尚书管理顺天府府尹事务(臣)曹文埴纂修兼总校官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臣)曹仁虎翰林院

  • 梁彦光传·魏徵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 他的祖父梁茂,是西魏秦州、华州刺史。 他的父亲梁显,是北周荆州刺史。 彦光小时很聪慧,有很好的天赋。 他的父亲常对亲近的人说:“这孩子有风骨,将会使我的家族兴盛起来。”梁彦光七岁时,父亲染上

  • 律吕阐微卷九·江永

    婺原江永撰审度三代已前之尺已见第一卷此论汉晋以后朱载堉曰汉平帝时命刘歆同律度量衡变汉制从周制葢伪周尺也王莽因之以铸钱货铜斛望臬晋武帝时荀朂因钱货铜斛望臬重制此尺故名晋前尺蔡元定所着律书大率宗此尺则黄钟

  • 似顺论第五 分职·吕不韦

    分职原文:四曰:先王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

  • (二)·梁漱溟

    人之于仁,诚所谓我固有之,不待外求者,宜其至易矣;胡乃言其不易邪?事实正是如此;同时具有其至易、至不易之两面。仁,人心也。心非一物也,以求物者求之,夫岂可得?(1)(孟子悲悯人心放失,借用鸡犬提出警告,而如何求放心固不同于鸡犬

  • 复王容子居士书·太虚

    容子居士净鉴:得元白居士来函,知居士潜心佛法,欲精究唯识以成妙观,甚见志道之笃而择门之专也!略贡所习,希借览焉。考唯识五观,最注重者,乃在遣虚存实与舍相证性二观耳。中间三观,特简菩萨智中之微细淆讹而已。欲成观智,先明理趣

  •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得一切如来金刚三昧智,得一切如来种种具足最上宝冠,得一切如来大自在相应金刚智,受三界灌顶一切如来智印,乃至圆满一切众生所欲之愿,种种变化,大明平等

  • 沙弥尼律仪要略·读体

      华山隆昌寺司律学沙门 读体 辑集梵语沙弥尼。此翻息慈女。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策女。亦云求寂女。律仪者。十戒律诸威仪也。上篇戒律门沙弥尼离戒文中。佛言。十六以上。应作沙弥尼。素无瑕

  • 明珠记·陆采

    一名《王仙客无双传奇》。戏曲。明陆采(1497—1537)撰。采字子元,号天池,别署清痴叟,江苏吴县人。性豪爽,好游历,不修举业,日夜与所善剧饮歌呼,年四十而卒,著有传奇多种。此剧取材唐薛调传奇小说《刘无双传》,写刘无双同王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