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绿野斋集钞选文

上程制军书

覆兴泉永观察周芸皋书

上程制军书

按察使衔福建台湾道刘鸿翱上书大人阁下:公奏自台湾内渡后任事情形,外官因循疲玩,福省为甚;惟先教后劾,执法任怨,力求挽此颓风。仰见公勤求治理之至意。翱窃以为欲属吏之不因循疲玩,在鼓其志气而已。大凡人之才智有三等:上焉者,不待鼓而自行其志、自尽其心,上宪之教与不教一也,然而如此者,不数数见也。下焉者,虽鼓之不动,习与性成,阳奉阴违,上宪之教与不教一也;劾之可也;然而如此者,亦不数数见也。其余中材,则随上宪之好尚以为转移,勤则事成而怠则事废。故曰胜棋者之所用、败棋者之子也;成事者之所用、废事者之材也。昔范文正守西边,所用皆范雍之人,而成与废异者,范雍不能鼓之,文正能鼓之之故也。何者?人惟上智下愚不移外,其才智未有能相倍者也。尊我于上曰官长,异我于众曰贤能;国家论材,后官固以贤能待之也。一事之不当曰不肖,一端之不合曰不肖;既曰不肖,则亦不肖而已。夫人之爱贤能之名也,倍甚于爱爵禄也。上宪以贤人君子相期勖,自审我之行与事未能至此也,即早夜以图,竭蹶趋之,亦未必至此也,而上宪固已如此期之矣、如此勖之矣。偶动不尚之心,必将踌躇焉。今公曰「先教后劾」,翱以为既先教矣,所劾者必寡矣。自古未有推心置腹、上下联为一体而不奋发者也。诗云:『遐不作人』;作者,鼓舞振兴之谓也。

台地民情之浮动极矣,前此朱一贵、林爽文之乱,大率既平后二、三年始能靖。翱蒙圣恩,监司斯土,恐惧滋甚。何惧之有?惧上辜国恩、下负公知人之明而已矣,他非所惧也。自十二年张丙甫平,去年冬嘉义余匪蠢动,今年春翱北巡过彰化,新稻被陇亩,惟粮价尚昂;李令亲历村堡,劝富绅出粜,何负于百姓,而奸宄又欲借之以滋事端。今张镇暨周升守带兵勇前往查办,翱与之书曰:『诸君念国家辟以止辟之义,为全台立威、为良民造福,必尽绝根孽,勿使复殖。奸宄得预宽典,是遇虎狼不杀,而冀其不噬人也』。故台地之大者为啸聚,势如星火之燎于原,少纵即难扑灭;其次乃为抢劫,其次乃为械斗,其次乃为谋故斗殴,其次乃为狱讼。又■〈巾员〉幅辽阔,耳目弗周,往往忽细微以酿巨案。故治理视乎厅县之精神,而厅县之精神视乎能振作、不能振作之间。常念祸乱多难,总可无虞;粉饰太平,有事遂至失守。翱惟期与属吏共矢厥心办公,善后事宜行之而善,群策群力之功;行之而不善,翱不能率属之过。史有之:「治去其太甚」;又云:「顾力行何如」。欲属吏之不因循疲玩,志此道而已。

鸿翱谨禀。

覆兴泉永观察周芸皋书

芸皋三兄大人阁下:三月初二日接来书,知仆去岁手椷已达左右,并寄陈台地利弊十策。以阁下署台道仅九十九日,于地方情形了如指掌,仆不胜惊愕狂喜。谋不必其自己出、事不必其自己成,惟期于民生有济而已;再拜再拜。又复谦抑,谓与仆当共匡其不逮。阁下不自外于仆,仆敢自外于阁下乎?果尔,阁下来书论吏治有守有为者上,其次无守有为,其次有守无为,仆窃以为不然。

自古有守无为者有之,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是也;从未有无守而能有为者也。今州县之陋规,略仿古者之制禄,官非此不足以治民,民非此不足以养官。以数百年行之而民不以为非,故谓之规;出乎常俸之外,故谓之陋:故国家明知之而不加禁。若于陋规之外复有所取,不过于狱讼中舞文作弊而已,复何为之有?且阁下客冬来书,以吏之有守者比女子之不淫。女子尚有事公姑、相夫子、教子侄诸事,不宜仅以不淫自矜;是则然矣。然女子值家道穷空,仰事俯畜无资,亦惟动于绩织;再不足则告贷乞假,再不足则颠沛流离。若以缠头卖笑之金,上供甘旨、下佐饔飧,可乎、不可乎?吏之无守有为,何以异是?女子诚不宜以不淫自矜,然亦有其时焉。如二南之诗,王化流行,有以变江汉淫乱之俗。行露之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标梅之诗曰:『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是特自明其志而已,无所谓矜也。至不得已大声疾呼,疑于自矜者,则有若卫风柏舟之诗曰:『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当是时桑中以世族相窃妻妾,凯风以七子之母不能安其室,故共姜违父母之命,作柏舟以自誓。然则士处积弊之地,属吏观望之时,不仅明其志,而至大声疾呼,是亦卫风柏舟之义也。阁下来书已深悉此义矣,而何复为无守者宽一解哉?语云:『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吏之廉、女之贞皆德之大者,一逾其闲,焉往而可?阁下所言漳、泉两府之宦况,仆实不知;然如漳浦之李令,岂非有守者乎?以阁下之才,膺大府之保荐,不日任封疆;若持无守有为之论,恐为属吏所诬耳。迂拙之言,祈为裁焉。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四十六·脱脱
  卷第一百六十三·胡三省
  卷六十六·宋(金)·蒋一葵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二百零六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二次稻不成实缘由摺·佚名
  卷二十八·宇文懋昭
  一五○六 军机大臣奏遵查《永乐大典》存贮情形并将首卷黏签呈览片·佚名
  九三 辛亥革命二——孙德卿·周作人
  张欣泰传·李延寿
  李周传·薛居正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一·刘铭传
  卷十五·黄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回 闻唱思家·蒲松龄

    张鸿渐上白舜华与我倒极其恩爱,每日床上银钱,尽我花费,登山玩水,却也逍遥。但这一条肠子,系恋家中,何日是了! [玉蛾郎]正月里,梅花娇,春雪飘,和风荡荡上柳梢。家家闹元宵,走冰又过桥;他乡人,也跟着走一遭。 二月二,是花朝,冻初消,榆

  • 第二回 贪官比较·蒲松龄

    众百姓拴绳上白咳!俺好苦也!家中升合无粮,看看饿死,可有甚么纳钱粮!听说大赦将到,那官家越发打的狠了。今日拴来,这性命休矣! [耍孩儿]衙役们好似贼,有了钱放他回,俺无钱该受这肮脏罪!拴着脖子受了气,上堂还不知怎么捶,不死也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百二十八·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三月。庚辰朔。上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午皆如之。起居注  ○奉皇太后御乾清宫。德国使臣穆默、带领水师提督雷普斯等觐见。记注  ○谕内阁、商部奏、江

  • 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二月。壬辰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未。皆如之。  ○颁四川绵竹县江西会馆周史官李老聃扁额曰柱史垂芳。晋旌阳令许逊扁额曰灵昭翊赞。  ○

  • 第七十九册 族档(无年月)·佚名

    第七十九册 族档(无年月)【原档残缺】去之万历三十八年之档子。第一族第一塔坦。汗家之敕书。海西甫河卫都督同知岱石之子巩第,万历九年五月二十七日生。海西城讨温卫都持挥使鲁塔之孙米哈,隆庆五年八月二十五日生。海西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明帝奢靡魏明帝青龙三年 帝好土功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髙十余丈力役不已农桑失业司空陈羣上防曰昔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防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以边

  • 齐武明皇后娄氏传·李延寿

    齐武明皇后娄氏,名昭君,是追赠为司徒的内干的女儿。她从小聪明懂事,豪强世族很多前去致聘,她都不肯答应。当她看见神武帝高欢在城上服役时,吃惊地说“:这位真是我的丈夫啊!”于是,她让女婢前去告知自己的心意,又几次送去自己的

  • 韩愈传·刘昫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名仲卿,无声名地位。韩愈三岁时便成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大历至贞元之间(766~805),文章大多崇尚仿古,模拟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而独孤及、梁肃学

  • 耶律抹只传·脱脱

    耶律抹只,字留隐,仲父隋国王之后。初时因系皇族得以入宫侍候皇上。景宗即位,任林牙,以干练敏捷著称。保宁年间,迁任枢密副使。乾亨元年(979)春,宋军攻打河东,南府宰相耶律沙任都统,率兵前往援救,抹只为监军。及至白马岭兵败,仅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三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贡举岁贡国初有举保之令凡举保孝廉人材秀才及山林隐逸礼部即行所属委自正官选求民间果系名实相副素无过犯之人有司起送到部咨发吏部听用其後皆属吏部掌行而礼部

  • 郊祭第六十七·苏舆

      《春秋》之義,國有大喪者,止宗廟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喪,廢事天地之禮也。父母之喪,至哀痛悲苦也,尚不敢廢郊也,孰足以廢郊者?故其在禮,亦曰:“喪者不祭,唯祭天為越喪而行事。”夫古之畏敬天而重天郊,如此甚也。今群臣

  • 论语集解义疏卷三·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公冶长第五疏【公冶长者孔子弟子也此篇明时无明君贤人获罪者也所以次前者言公冶虽在柱滥缧绁而为圣师证明若不近仁则曲直难辨故公冶次里仁也】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 那伽室遮眼偶评·太虚

    连日秋雨淅沥,山雾倾蒙,阻攀跻峰峦之兴,失探浴林泉之趣。伏处那伽室,乃随摭楼藏新故书籍,聊以遮眼;间亦偶录一二语,藉破昼睡。蒋维乔著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叙公羊派及会通儒释的彭、汪、罗与译述西哲的严、王,爽朗可喜,颇有卓见

  • 面纱·毛姆

    《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25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香港和一个叫“湄潭府”的地方。女主人公凯蒂·费恩因为和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通奸,被丈夫瓦尔特(细菌学家)发现后胁迫她去

  • 月灯三昧经·佚名

    梵名Sama^dhi -ra^ja 。凡十卷。高齐那连提黎耶舍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记述佛陀为月光童子说由平等心、救护心、无碍心、无毒心及因地所修之无量三昧,或由如实了知一切法之体性而证得菩提;成就施、戒、忍等法,则

  • 丛林盛事·道融

    凡二卷。宋代僧古月道融撰,宁宗庆元五年(1199)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系道融为有见贤思齐、卫宗弘法志向之学人所作;辑录其平日于丛林之所见所闻,及有关古今诸禅师、居士之嘉言善行。内容包括程大卿参黄龙、佛印

  • 现果随录·戒显

    凡四卷。清代戒显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系记述撰者所见所闻之因缘故事。共一○三则。内容大多为明末清初湖州、杭州、抚州等江南地方僧俗间之善恶果报故事。书中特别强调念佛功德,此外有关净土往生之思想亦极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