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76.刘秀重建汉王朝

昆阳大战以后,刘縯和刘秀名声越来越大。有人劝更始帝把刘縯除掉。更始帝借口刘縯违抗命令,把刘縯杀了。

刘秀一听到他哥哥被杀,自己知道力量敌不过更始帝,就立刻赶到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向更始帝赔不是。有人问起他昆阳大战的情形,他也一点不居功,说全是将士们的功劳。他也不敢给他哥哥戴孝,照常吃饭喝酒,有说有笑,一点也不流露出他忧伤的心情。

更始帝以为刘秀不记他的仇,反倒有点过意不去,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但是毕竟不敢重用。后来,长安攻下来了,王莽也给杀了。更始帝到了洛阳,才给刘秀少数兵马,让他到河北去招抚河北郡县。

这时候,各地的豪强大族有了武器,有的自称将军,有的自称为王,也有自称皇帝的,各据一方。更始帝派刘秀到河北去,正好让刘秀得到一个扩大势力的机会。他废除王莽时期的一些苛刻法令,释放一些囚犯,一面消灭了一些割据势力,一面镇压河北各路农民起义军。整个河北差不多全给刘秀占领了。

公元25年,刘秀和他的随从官员认为时机成熟,在鄗(hào今河北柏乡县北)自立为皇帝,这就是汉光武帝。

更始帝先建都洛阳,后来又迁到长安。他到了长安以后,认为自己的江山已经坐定,开始腐败起来。他滥封官爵,自己不管政事,成天在皇宫里喝酒作乐,还纵容他手下的兵士抢劫。原来一些绿林军将领,对他十分不满。

赤眉军的首领樊崇眼看更始帝不行了,就率领二十万人进攻长安。更始帝派兵抵抗,接连打了几个败仗,急得他不知怎样才好。绿林军中有些将领劝更始帝离开长安,反而遭到更始帝的猜疑、杀害;还有一些起义将领投奔了赤眉军。更始帝内部一乱,赤眉军就顺利地打进了函谷关。

赤眉军决定推翻更始帝,但是樊崇他们不能摆脱汉朝旧贵族正统观念的影响,定要找个姓刘的做皇帝。当时赤眉军姓刘的一共有七十多个,其中有个十五岁的放牛娃刘盆子,据说跟西汉皇族的血统最近,就硬把刘盆子立为皇帝。

赤眉军打进长安,更始帝逃到城外,樊崇派使者限令更始帝在二十天内投降。更始帝没法,只好带着玉玺向赤眉投降。

赤眉军进了长安,声势浩大。可是几十万将士的口粮发生了困难。富商和地主趁机屯积粮食,长安天天有人饿死。这样一来,长安的混乱局面就没法收拾了。

樊崇带着军队离开长安向西流亡。但是别的地方的粮食也一样困难;到了天水(郡名,在今甘肃)一带,又遭到那里的地主豪强的拦击。樊崇只好又带着大军往东边来。

汉光武帝趁着赤眉军进长安的时候,占领了洛阳。他们一听到赤眉军向东转移,就带领二十万大军分两路埋伏在那里。

汉光武帝派大将冯异到华阴,把赤眉兵引向东边来。冯异用计把一队赤眉军包围在崤山下。他下了战书,跟赤眉军约定时间和地点决战。老实的樊崇不知道敌人的计策,派了一万多赤眉军发动进攻。冯异先派出少数兵士对敌。赤眉军看见汉兵人少,就全军出击。没想到冯异的伏兵上来了,打扮得和赤眉军一模一样,双方混战在一起,分不出谁是赤眉兵,谁是汉兵。

赤眉军正在为难的时候,打扮成赤眉军的汉兵高声叫嚷着“投降!”“投降!”赤眉军兵士一看有那么多人喊投降,没了主意。军心一乱,这一支赤眉军就被缴了武器。

公元27年1月,樊崇带着剩下的赤眉军向宜阳(今河南宜阳县)方向转移。冯异火速派人报告汉光武帝。汉光武帝亲自率领预先布置好的两路人马截击,把赤眉军围困起来。到了这步田地,樊崇只好派人向汉光武帝求和。

汉光武帝把刘盆子他们带回洛阳,给他们田地房屋,让他们留在洛阳。但是不到几个月,就加上谋反的罪名,把樊崇杀害。

猜你喜欢
  卷一二四 宋紀六·司马光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七·王称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张岱
  卷七十七·杨士奇
  卷之一千三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卷之五十八·祁韵士
  何充传·房玄龄
  桂阳王萧铄传·李延寿
  张行简传·脱脱
  卷七·萨囊·彻辰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佚名
  25.勾践卧薪尝胆·林汉达
  卷第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冯观国·唐圭璋

      观国,邵武(今属福建)人,号无町畦道人。幼警悟,习儒业,既冠游方外。寓居上高宜春(今属江西)。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卒。同治上高县志卷九有传。   满庭芳   嘲风吟月,挥毫染翰,算来都是徒然。十年狂荡,无用买山钱。假使诗

  • 卷十一·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十一(明)袁华 撰○律诗(七言)题吴景谅草堂疏後太息神州巳陆沉归营别墅掷朝簪闲居自得安仁趣乐志仍存长统心架竹依垣开鹤庆凿池引水置鱼罧谁云海内无知己周鲁高风重可寻送洪宰相使还高丽回望三

  • 诗女史纂卷之九·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李冶李冶字季兰女冠也五六岁其父抱于庭作诗咏蔷薇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縦横父恚曰此必为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尝与诸贤会乌程县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疾季兰乃调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乌欣有托举坐大笑论

  • 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张廷玉

        朱燮元 李枟 王三善 蔡复一 袁善 周鸿图 段伯炌   朱燮元,字懋和,浙江山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苏州知府、四川副使,改广东提督学校。以右参政谢病归。起陕西按察使,移四川右布政使。  

  •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辛丑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丑皆如之。记注  ○署陕甘总督魏光焘奏蠲缓上年甘肃被灾各州县银粮数目下部知之。摺包  ○以翰林院编修吴纬炳为云

  • 序·缪荃孙

    苏省建置,由来尚已。吴郡有城,本始阖庐。金陵越城,云筑范蠡。广陵之城,见六国表。自是至汉,凡建国者,罔不营城。按《郡国志》:属苏境者,稔州郡国,为城二十八;扬州郡国,为城十三;豫州郡国,为城八。今据旧稿,酌为写录,知其阙者,并为补之

  • 两汉笔记卷九·钱时

    宋 钱时 撰光武十七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伊伋及诸郡守十余人皆坐度田不实下狱死后上从容谓虎贲中郎将马援曰吾甚恨前杀守相多也对曰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上大笑张释之谓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

  • 史记集解卷九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徐广曰今在圉县】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应劭曰落魄志行衰恶之貌晋灼曰落薄落托义同】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

  • 居官镜·刚毅

    扎库木他塔拉氏刚 毅纂辑 ○臣道 学古入官宜矢之以至诚将之以笃敬秉虚公以揆大中之则务正直以遵王道之平存忠君为国之心务立身行道之本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和而屏其偏党之私公而去其邀誉之念以公以和能谦能

  • 卷五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二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判使【罢判】杜佑诸道盐铁使等制皇甫鏄罢判度支制王涯诸道榷茶使制蒋伸罢判户部制王铎户部制萧遘判度支制萧遘罢判度支制孙渥判户部制孙渥判度支兼诸道盐铁使制

  • 卷七十四军装一·冯煦

    军械局省城军械局为经理军装、器械之所。设总办一员,各项管理军械官均归节制。凡研究武备、修整器械、稽查库储及筹划调查一切责任,至为繁重。循皖省向设军械所之旧,光绪三十三年定名军械局。惟军火一项存储城北汪家勘火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春秋年表一卷不着撰人名氏陈振孙书録解题云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不知何人作自周而下次以鲁蔡曹卫滕晋郑齐秦楚宋陈呉越邾莒薛小邾馆阁书目有年表二卷元丰中杨彦龄撰自周之外凡十三国又董氏蔵书志有年表无撰

  • 卷十一·朱鹤龄

    <经部,书类,尚书埤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卷十一呉江朱鹤龄撰旅邹季友曰五峯胡氏皇王大纪以旅为成王时书或云武王崩周公为师召【音邵】公为保以辅成王召公在武王时必未为太保也当从胡氏説移篇次于金縢之后愚按篇

  • 佛说求欲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婆只尸收摩林鼻量鹿野苑中。彼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诸贤。世间有四种人现可知。云何为四。此诸贤。或有人内有求欲。彼内有求欲。不知如真。此诸贤。或有人内有求欲。彼内有求

  • 论中锡女界的关系·太虚

    ──二十九年三月在科仑坡佛教妇女会欢迎会讲──方才听到关于比丘尼到中国去的历史,非常的欢喜!中国佛教史上,也请有外国比丘尼传戒的记载,最初是去了少数人,继有第二次、第三次去,才够传戒的额数。锡兰的比丘尼戒,是由阿育

  • 官箴·吕本中

    一卷。宋吕本中撰。吕本中,字居仁,号东莱先生。吕公著之曾孙。曾任济阴主簿、起居舍人,官至直学士院。一生著述甚丰,有《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本书是一本居官格言之类的著作,共有三十

  • 示儿编·孙奕

    也称《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南宋孙奕撰。孙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书中第十卷称绍熙丁巳 (当为庆元丁巳,1197年)三月,侍宴春华楼,听到大丞相周益公议论,可知孙奕在宋宁宗时曾官侍从。

  • 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

    《嘉言录》是李圆净居士编述的,书分十篇三十八章,由《增广文钞》(《全集》第一册)中节录出来,分门别类,拣择安插而成为一册。其所选录的出处,某卷某页,都记载的很详细,可以依照《文钞》全文相互的对阅。《嘉言录》的特点在于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