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史传三编原序

史传三编者予与少宗伯蔡闻之先生所订历代名儒名臣循吏列传也自司马子长变编年为纪传後之作史者因之凡传一人必叙其人之所学所守所言所行所值之时所居之官原始要终无虚美无隐恶而後加之褒贬以为劝为惩犹用药之按病症折狱之比罪案舍此不能臆为论断也今考史记所载帝纪世家列传凡百有十二卷而儒林循吏以类为目其他名公巨卿或分或合其义例盖有取焉汉初儒者不概见所传惟文景间明经数人然等孟氏於荀卿列子贡於货殖其所谓儒盖可知矣汲黯与郑当时合传而王陵之戅直仅附见於陈平世家子产公仪休孔子孟子之所称述而与石奢李离同列之循吏毋恠後之人议其疎畧抵牾也夫以马迁良史之才父子相继勒成一家言犹不免疎畧抵牾之讥他无论矣闻之先生尝与子上下二千载中学术事功之真伪纯疵於圣人是非之义未敢自信为有当然如黄老之害道游侠之乱政必严加退斥断不敢附会史氏以疑误学者是则予两人之志也於是与同学诸子商榷纂辑録两汉至元以儒称以臣显以吏着者若干人各为一传事皆本诸旧史而词之游者删之义之疑者缺之其嘉言懿行见於他书者采而益之盖安溪李君世豳与其从子立侯南城张百川南靖张季长漳浦蓝玉霖为之草创而讨论折衷闻之先生实总其成予不揣固陋间出其一知半解与相参酌书成析为若干卷爰以质之当世或云蓄之为德行发之为事业论道经邦宣猷宰化莫非性分内事今区而别之为名儒为名臣为循吏使人疑儒术之迂疎而谓卓然树立者皆适逢其会非有所本而为之其可乎予曰天德王道原无二致然浅深同异视乎其人士元才绌于百里黄霸入相功名减於治郡申公辕固生以宿儒应辟卒无所建白而去此由气质之禀于天者不能无蔽是以优於此绌於彼见知见仁各随其性之所近欲其体备而用周也难矣我

皇上以天纵之资亹亹翼翼用人行政一本於钦明缉熙之学又日进内外臣工教以省身克己存诚主敬之道而程能课绩虽有不逮苟其中无他必寛以自新之路是以人思感奋争相濯磨臣品官方彬彬日上顾日月渐摩者

圣主之所以立教也夙夜寅畏者臣子之所以自励也有不能者才之禀于气无不备者性之根于命也惟格物明理以启其端戒惧慎独以践其实扩而充之以化其气质之偏由是出其所学上而辅佐

圣君为万世开太平之治即効一官分一职亦必休养涵濡登风俗于醇古此一德泰交唐虞师济之盛也汉唐以下乌足道哉

雍正七年己酉岁长至日高安朱轼撰

学术之与事功孤卿之与庶尹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者也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五性粹然至善用内直之功敬修而不怠方外之功集义而无歉则元善之长充周而不可穷先圣传心之学於是乎在上之为论道经邦之儒次亦为一民一物之所恃赖故曰同归而一致也譬之原泉广津发自崑仑放而为河海流而为百川润桑田而滙沼沚皆是物也顾人生而静而後质与学之所近或偏得其一体汉唐以来通经履道之贤匡君定国之彦亲民济物之选代不乏人就其合同而论之三者本一无事於分其本充者其末茂使董广川大用於汉文中子及遇兴唐功不过於萧曹房杜哉程朱大儒也明道劝神宗防未萌之欲以十事进君能尧舜其君者也及出令晋城扶沟化理昭彰非守令所当法乎朱子在朝四十六日进讲奏疏名臣风烈万代瞻仰及观其浙东南康潭州诸治蹟岂两汉循吏所易及乎且如司马公许鲁斋复何分於名儒名臣哉故曰无事於分也然使语魏丙姚宋以精一之学则粗矣抗召杜卓鲁於魏陆韩范之列则逊未逮矣况三者之中又各有等级次第则亦不必於合也方今

天子神圣道统治统萃於一身以至道醇修朂士类以臯夔稷契望诸臣以廉谨仁明饬吏治一道同风之盛于斯乎遇之高安可亭朱先生服儒体道负开济大畧入为卿士出为牧伯由冢宰陟台辅以襄

圣天子盛治与世远同事

禁廷一日语世远欲纂汉唐以来至於宋元名儒名臣循吏等传各为一集合为一书世远在鳌峰书院时故尝校刋先儒诸书又私纂历代名臣言行録实有素心顾以均服职事未遑手録属诸同志四五人分纂传论高安公定其领要重申讨论世远亦旁览广披细加参订再阅岁而书告成事蹟繁多年代久远或恐有纰漏舛错之讥要可为高山景行之藉士幸生

尧舜之世怀三代之英三者之中服膺砥砺备其全体固足以求志达道成旷代之人豪即得其一节亦足以寡一身之过淑躬而济物蔼蔼吉士维

天子使人材之盛比於成周风俗之美跻於陶唐是则编

辑是书者之惓惓也

雍正四年丙午十月朔日漳浦蔡世远撰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四 江子一 胡僧佑 徐文盛 阴子春 杜崱 王琳 张彪·李延寿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阙)·杨仲良
  汉末英雄记 全文·王粲
  第八十六回 赵中丞荡平妖寇 杨都谏纠劾权阉·蔡东藩
  卷之八十八·佚名
  卷之四·佚名
  第三七七出示同治七年二月三十日一二二○九--一三·佚名
  一二四八 谕内阁朱载堉《乐律全书》当详加订正并着派皇子等悉心精核·佚名
  ●卷三·文秉
  陈忻传·令狐德棻
  龚万禄传·张廷玉
  汤开远传·张廷玉
  汉纪四十四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134)·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八十·佚名
  礼八·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情试·李渔

    〖临江仙〗(生带副净、丑上)选艳归来心暗喜,六宫憎杀蛾眉。搔头不见美人遗。愁中才破笑,欢处又生疑。寡人得遇刘倩倩,真可谓千古奇缘,不枉了一番跋涉。只是一件,前日在路途之中,一心驰马,竟把他所赠的玉搔头遗失去了。他临别之

  • 卷二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六预宴一百十一人诗一百三十首【苏拉】喜 住【年八十】律迟太蔟管门启紫宸闗仙仗环双阙五彩烂相宣安期羡门軰其夀皆千年相引朝玉京向北仰天顔德星锡人福熙熙春日至湛露

  • 卷八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高亭【一作云】讥元载诗【上元间既平刘展租庸使元载以吴越虽兵荒後民产犹给乃召豪吏分宰列邑重歛之时人谓之白着言其役歛无名所着者皆公然明白无所嫌避一云世人谓酒酣为白着既为刻薄

  • 御选明诗卷五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五十七五言律诗八叶份夜泊夀春驿万里愁行客孤槎自使星人烟昬晚渡渔火乱风汀桐柏长淮水松杉古驿亭谁家吹短笛凄断不堪听韦商臣秋社和朱霅峯韵近圃青千叠遥山碧四围舟从天际至觞向雨中飞残暑蒲葵

  • 晁冲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晁冲之字叔用,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尝从陈师道学诗,自称“九岁一门生”(《过陈无己墓》);又尝与王直方、江端本唱和,与吕本中交善,“相与如兄弟”(吕本中《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名列《江西诗社宗派图》。举进士不

  • 惜誓·屈原

    【原文】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①。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②。观江 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霑濡③。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④。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⑤。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⑥。建日

  • 卷二百四·志第一百五十七·艺文三·脱脱

        ◎艺文三   卫宏《汉旧仪》三卷   应劭《汉官仪》一卷   蔡质《汉官典仪》一卷   《汉制拾遗》一卷   萧嵩《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   又《开元礼仪镜》五卷   韦彤《开元礼仪释》二十卷

  • 卷三十一 前燕録九·崔鸿

    裴嶷[开] 裴嶷字文冀河东闻喜人也父昶晋司隶校尉嶷清方有才干器畧魁伟累迁中书侍郎转给事黄门郎荥阳太守属天下乱嶷兄武先为玄莵太守嶷遂求为昌黎太守至郡久之武卒嶷被征乃将武子开以丧俱南过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六·王祎

    晋孝惠皇帝元康元年春正月乙酉朔改元永平【以本纪修】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永平汉明帝年号二月癸酉楚王玮淮南王允来朝三月辛卯皇后遣殿中兵杀杨骏兄弟其党皆夷三族解题曰晋二衞始制前驱由基强弩为三部司马二衞各五部督

  • 卷下·王之春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英夷之受款于广东也,在我师则以救一时之危,在夷则亦急欲得银,以济兵饷,故通商章程,彼此皆未暇议及。夷酋大困于三元里,自知已结粤民之怨,又畏粤民之悍,不敢复至内河贸易,欲洋商赴香港,而香港风浪不可泊舟,洋商无

  • 一六 新饭碗问题·邹韬奋

    “练习生”虽做了三星期,“新饭碗”问题还是未能解决。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接踵而来。有一位比我前一级毕业的约翰同学在上海青年会中学担任教务主任,有一级的英文教员被学生驱走,尤其是因为在那一

  • 二十二年·佚名

    (丙子)二十二年清康熙三十五年 春正月1月13日○庚午,吏曹判書尹趾善,疏救疏儒朴繲及前修撰閔震烱,仍斥震烱疏捧入時喉司措語論列之事,上答以忠樸嘉尙。〈原疏、批旨見上。〉翌日,上下備忘,推考喉司,收還閔震烱特遞之命。道峰卽

  • 卷一百四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九  宋 卫湜 撰大学第四十二孔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於别录属通论河南程氏曰大学乃孔子遗书须从此学则不差或问伊川先生

  • 往来品第六·佚名

    佛复告阿难。如来何故畅说菩萨为往来乎。於是菩萨入於佛道不可思慧。志求圣觉无量因缘。於诸愦闹无所兴造。设致大道慧断诸缘慕索佛明。求不乱禅越一切定释诸尘埃。乃逮致法等佛典籍。了一切经惟求此义。如来所护道德

  • 丛林盛事纲目·道融

    卷上  程大卿参黄龙  佛印解东坡玉带  芙蓉答杨次公韩魏公  真净居大愚  承天宗驰书  剖禅师作园头  圆通秀  芙蓉为投子典座  净因成枯木  佛心才  张安道见楞伽  雪堂见父母  典牛牧牛颂

  • 募刻续指月录弁语·聂先

    募刻续指月录弁语松阳老人东吴哲。斑毫谱出禅家牒。一花五叶自分明。如月得指指见月。近今复有三耳生。赋诗铭物多能声。续成此录在患难。猿槛鸡笼浑不惊。我於禅宗两不晓。展读是书尝了了。百川同自岷江来。泰华还借

  • 蕉廊脞录·吴庆坻

    《蕉廊脞录》为笔记。近代吴庆坻著。八卷。作者在世时尚未定稿,卒后由其长子吴士鉴整理 分类,由刘承幹校阅作序,为其刊行。刘序谓全 书分为八类,“曰国闻,曰里乘,曰忠义,曰经 籍,曰金石,曰书画,曰嘉言,而以杂记附焉”。“国闻”

  • 昙花记·屠隆

    戏曲。传奇剧本。明·屠隆作。叙述木清泰遍游地狱、天堂的故事。唐宝兴王木清泰郊游时得到仙佛的指点,弃家访道。十年中,他经受了各种考验和磨难,遍游了地狱、天堂、蓬来和西方乐土。回家后不久,在昙花盛开的时节被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