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耶律瑶质传

耶律瑶质,字拔里堇,积庆宫人。父侯古,室韦部节度使。

瑶质笃好读书,清廉耿介,有整顿乾坤之志向。统和十年(992),累迁至积庆宫使。圣宗曾经晓谕瑶质说“:我听说你为人正直,所以选拔和任用你。什么事于国家有利或有害,你尽管直言,不要有所隐讳。”因此所陈奏之事大多受到嘉许和采纳。

皇上征讨高丽,攻破康肇军于铜州时,得力于瑶质之功甚多。王询请降,群臣商议都认为应该受降。瑶质说“:王询刚刚交战一次失败,便赶紧请求降服,此乃是诈降;纳降,恐怕正堕入其奸计之中。待等他势穷力屈,再纳降也不为晚。”不久王询果然逃走,临走时坚壁清野,我军无所获。其众依仗险阻修筑工事,攻之不下,瑶质用计让他们投降。提升拜为四蕃部详稳。

当时招讨使耶律颇的任总管,瑶质耻于官位居其下,上表说:“臣乃先朝旧臣,现在既已年老,请求让我归还新被任命之职,所望只是能够常时陪侍于皇上左右。”皇上说“:朕必定不会让你长期呆在这个位子上。”并且下令瑶质不再隶属于招讨,得以自行上奏折到部省。瑶质制止残暴,心怀仁善,政绩显著,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志第五·历二·宋濂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九·汪楫
  第七十三回 信方士连番被惑 行封禅妄想求仙·蔡东藩
  卷第四十七·胡三省
  ●顾命纪事·高拱
  宋史全文卷三十五·佚名
  名山藏卷之二十六·何乔远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第四六○禀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六日一二二三四--一·佚名
  五六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吴之甲着《静悱集》及板片解销情形片·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一百二十九·郑麟趾
  卷七十 郑孔荀列传第六十·范晔
  王俭传·萧子显
  甄琛传·魏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五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余曰德【三首】曰德初名应举字德甫南昌人嘉靖庚戌进士除刑部主事歴郎中出为福建按察副使有余德甫集午渠集【静志居诗话德甫于诗尚未闚见门户元美冠诸五子之首未免阿其所

  •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九欧阳詹欧阳詹字行周晋江人常衮荐之始举进士闽人擢第自詹始官国子监四门助教集十卷今编诗一卷东风二章【并序】东风美陇西公也贞元十二年相国东都守陇西董公牧於浚浚军自剿淮夷二孽

  • 第八十八回 立储君震惊匕鬯 信邪术扰乱京津·蔡东藩

      却说大阿哥溥儁,系道光帝曾孙,端郡王载漪的儿子,虽与光绪帝为犹子行,然按到支派的亲疏,论起继承的次序,溥儁不应嗣立。且光绪帝年方及壮,何能预料他没有生育,定要立这储君?就使为同治帝起见,替他立嗣,当时何不早行继立,独另

  • 卷之中·川口长孺

    承应元年壬辰(永明永历六年、鲁监国七年、清顺治九年),正月,永历驾在安隆(明史稿、行在阳秋)。成功攻海澄,降城守郝文兴,授左都督(郑成功传)。二月,清师破嘉定入钦,永和以琼州降。四月,清杀孙元允(行在阳秋)。成功转攻长泰。中提督甘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四十五·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五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韩世家第十五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苖裔事晋得封於

  • 六十四、记青州府中学堂(二)·包天笑

      到青州府中学堂后,有一事,觉得很难忍受。便是学生见了老师,必定要“请安”。所谓请安者,就是屈一膝以施敬礼,那个风气,是满洲入关带进来的,在北方是盛行的,而且他们已习惯成自然,见了尊长,必须如此。即使一天见几

  • 侯刚传·魏收

    侯刚,字乾之,河南洛陽人,他的祖先是代国人。侯刚本来出身贫寒微贱,年轻时擅长于烹调,在宫中从事烹饪工作。久后,被授予中散之职,接连升任冗从仆射、尝食典御等官。世宗因为他性格质朴刚直,给他赐名为刚。不久又迁升为奉车都尉

  • 怀化镇·沈从文

    四个月后我们移防到另一个地名怀化的小乡镇住下.这地方给我的印象,影响我的感情极其深切.这地方一切,在我《沈从文甲集》里一篇题作《我的教育》的记载里,说得还算详细.我到了这个地方,因为勉强可以写几个字,那时填造

  • 第五节 懿、僖时之内乱(下)·吕思勉

    僖宗时,不徒内有黄巢之乱也,外又有沙陀之事。沙陀以残部依唐朝,本非大敌,而唐养兵百万而不能战,每倚其军为选锋,于内战用之尤亟,卒使之入据中原,亦可哀矣。沙陀酋长朱邪赤心,嗣其父为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回鹘为黠戛斯所

  • 《尚書古文疏證》卷五下·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七十三歌詩之見於經者,舜、皋陶賡歌三章以下,《商頌》五篇以上,莫高於夏《五子之歌》。計其詩,或如蘇子由所稱商人之詩,駿發而嚴厲,尚庶幾焉。乃每取而讀,彌覺辭意淺近,音節紵緩,此豈真出

  • 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佚名

    尔时世尊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是故彼善男子有净信者,常当精勤听此三昧。既闻受已读诵总持思惟其义。广为世间分别演说。宜善书写安置藏中。所以者何。贤护。於我灭後当来之世。有诸菩萨摩诃萨辈净信心者,为众生故当求多闻

  • 法海观澜序·智旭

    子舆氏有言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况大藏法海。甚深无量。不得其术。何以观之哉。夫统论修证法门。浩若尘沙。非止八万四千而已。然五门收之。罄无不尽。何者。欲游佛海。先资戒航。戒净。则解行可遵。行圆。则秘密

  • 敬请全国僧寺努力救灾启·太虚

    此次洪水为灾,遍十六省;而其余干旱、刀兵、盗匪、瘟疫等灾,犹不可胜计,殆数十年共同恶业所成之恶果!而默察全国人民,犹多未悔祸、未厌乱之心理。设非全国各寺院住持率领四众佛徒,集财施以资其生,布法施以启其善,则已招之苦既难

  • 卷二十五·佚名

    △常啼菩萨品第三十之三尔时常啼菩萨摩诃萨。与长者女及诸侍女父母眷属等导从围绕,并持种种珍宝供具入众香城。一心渴仰欲见法上菩萨摩诃萨。是时常啼菩萨摩诃萨等。既入城已诣菩萨所。其去不远。常啼菩萨摩诃萨。见帝

  •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宗密

    唐圭峰山沙门宗密述上之三教。摄尽佛一代所说之经。及诸菩萨所造之论。细寻法义。便见三义全殊。一法无别。就三义中。第一第二空有相对。第三第一性相相对。皆条然易见。唯第二第三破相与显性相对。讲者禅者同迷。皆

  •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卷中·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根本真言品第二  三昧耶经中。略说出无动明王根本秘要成就一切事业。为欲令诸修行者显发诸佛实智故。三世诸佛应正等觉者。皆由成就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于菩提树下现证最胜

  • 摩诃止观卷第八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八上第二观烦恼境者。上阴界入不悟。则非其宜而观察不已。击动烦恼贪嗔发作。是时应舍阴入观于烦恼。前呵五欲知其过罪。弃盖是舍平常阴入。观于果报于中求解。今观发作隆盛起重贪嗔。如铁不与火合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