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省纪

夫君子信是非,不信毁誉,以是难为非,非难为是也。然世有见人是而不察其非,见人非而不谅其是,则是可为非,非可为是。此无他,公之则是非,私之则毁誉,何可常哉!余宦游三十余载,兢兢以名节自励,而萋菲之口,每攻其所恃。嗟嗟!士憎兹多口,安能免于求全之毁耶?顾毁誉二者,先圣尤加意于誉,故曰:“必有所试。”诚恐蒙不虞之誉,贻过情之耻也,则生平宜自省矣。为录荐语于左云。

余筮仕为司空、司寇郎,无可表见。历三载考绩,少司寇叶公署语云:“赋性温雅,操履谨饬。昔任工虞,政举兹任,剖断心公。”铨部考功郎郑公署云:“秀雅有文,操履无玷。”奉旨复职。

出庐阳为太守,巡按贾公荐云:“气质温良,志行卓越。清白范胥吏,贪墨者不肃而惩;虚心昭听断,健讼者输心而服。因时设禁,则米价平而民食用裕;以礼施教,则学校整而士志聿兴。古之循良,今之贤守。”总督漕运喻公考云:“清峻之行,宏远之才,积弊尽除,群生咸赖。”巡按刘公荐云:“养兴教举,役简刑清。心无日而不劳于民,事无微而不当于理。居身有道,僚属为之兴行;驭下不欺,军民为之革心。有救荒之实,而无损于上;有撙节之政,而尤俭其身。王道几见于郡内,文行当求之古人。”操江巡抚及公考云:“器度详雅,操持清约。救荒有法,而合境蒙休;莅政有为,而四民咸服。”再补卫郡,巡抚商公荐云:“性行不凡,操持有素。莅政未久,恒加志于穷民;敷政有条,先责成于属吏。”巡按盛公考云:“才识贞颖,操履谨严。理盘错而案牍曾无宿留,赈灾伤而沟壑多为全活。前后治郡,终始不渝。”巡抚艾公荐云:“卓荦之才,可与达权济变;雅饬之度,务在约己裕民。官资几十年不迁,几微不见颜色;治行于六郡为最,声闻藉有口碑。尤于沟壑之人加意,而冰櫱之节不渝。真为民父母,不愧古循良者也。”巡按杨公荐云:“文学优长,吏才充裕。熟世故而弛张中理,休民情而宽猛得宜。属地遇灾伤,多方惠赈;边关报征派,百计调停。裁省备悉其忧勤,讦谟每昭其经济。听断不淆纤细,操持不染分毫。诚为芳洁之流,允作英良之器。”

擢潼关兵备副使,巡盐宋公荐云:“器度醇雅,制作端方。处事有伦有要,执法不激不徐。行重乡邦,久负珪璋之誉;才隆关辅,克称锁钥之司。”巡按吉公荐云:“器宇凝整冲旷,才华精敏特达。即法纪之饬而令行禁止,风力落豪强之胆;征政事之修而盗息民安,河山俨清肃之化。革泛滥之关文,驿地苏困;查淹延之囚系,狱犴释冤。法令精而学问更博,操持慎而稽察且严。保障功优,廉明誉洽。”巡茶孙公荐云:“明达之才,醇雅之质。整饬严而关隘之武备焕尔一新,听断公而军官之情伪昭然莫遁。廉洁之风久着,谦虚之德性成。”巡抚谢公荐云:“学本渊源,守极贞肃。关机不爽,商旅之传颂烨然;宪度克裁,讼狱之清平佥若。且河洛适值夫艰虞,而疆圉益严夫保障。”

去陕之粤,由粤归故里,复起之蜀,且莅任不及期年,寻擢闽中参藩。巡按李公荐云:“温恭有度,易直不阿。见理洞晰几微,处事不爽毫发。署印顿革积习之弊,管粮尤着清白之风。为守俱优,谋猷素着。”巡抚刘公荐云:“平易存心,宽平任事。评品当而爱憎不形,听断公而喜怒不与。守身有道,处上下不援不陵;遇事多思,驭吏民有威有爱。”

入晋为宪使,不两月复有秦中之命。寻以右辖转左巡茶。杨公荐云:“明达之资,而出之以慎;耿介之性,而济之以宽。往副宪司,风猷懋着于关陕;今视藩篆,操持无替于厥终。才猷迥出常流,事业自宜远到。”三边总督喻公荐云:“事多英蕴,扬历久而已熟;志超凡局,会稽精而不扰。荣路标表,穹秩声望。”巡按彭公荐云:“行履清修,才猷敏达。出纳禁相沿之旧例,而远近德其公平;稽查惩积习之遗奸,而上下服其明断。”巡抚陈公荐云:“苦节清操,一尘真无所染;真见确守,四民翕然归心。劳深而志不惮于兴除,任久而勤不辞乎难易。宏巨之才,公辅之器。”

自开府关中,入为廷尉、少司寇,寻以少司马出督漕运,镇两粤,皆外无荐扬,惟呈功计效于冢宰。督粤年余,回籍听用,是以解绶挂冠,得优游泉石。不意归方二载,召抚关中。遂晋秩御史大夫,掌留台事,寻改大司空,皆出望外。何意圣眷优渥,恩宠洊加,复令入掌铨部,司进退百官之权耶?秉铨逾年,以二品考满,加春宫少保,益念逾分。然心切报主,乃迁延五载,始得致政而归。自谓与渔樵终老,不复知有人世事,亦可以衰朽弃置矣,而临莅斯土者,犹以衰朽达于天听,此何以称焉。

乙酉岁余年七十三矣。督抚张公荐云:“精神健而德望崇隆,行止端而乡评推服。进退有大臣风节,清贞为士类典型。”巡抚萧公荐云:“德望允孚于家邦,勋劳素着于南北。有应变之才,而声色不大;有大守正之节,而圭角不形。”巡按傅公复命,荐云:“正色立朝,听履迈山公之启事;抗疏去国,投簪仿谢傅之闲居。井里型模,邦家耆硕。”时台长吴公请优六卿致仕年七十以上者,余复叨岁夫月米之赐。巡按蔡公复命,荐云:“清介绝人,坦夷近物。年弥盛而操修靡懈,德愈厚而誉望滋新。”庚寅八十,巡抚傅公、巡按黄公会题优礼老臣,复荷旨存问。时黄公复命,荐云:“三朝耆硕,百辟典型。温问虽已新承,特恩允宜载锡。”傅公内召,荐云:“器识鼎彝,勋高衡鉴。去国表大臣风节,居乡见前辈典型。沐恩存问,戴德难名。”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英宗二·宋濂
  卷六十八 漢紀六十·司马光
  卷四十 漢紀三十二·司马光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九·王称
  卷二十三 肃宗·王夫之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九·佚名
  学史卷八·邵宝
  卷五十一·司马迁
  卷五 鲁语下·左丘明
  卷一·邹漪
  耶律察割传·脱脱
  王玉传(附王忱传)·宋濂
  卷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六(明)袁华 撰○古诗(七言)复邹忠公墓为谢子兰赋有宋开国三百年圣君哲后登才贤内无吕贾武韦祻昭宪流裕远且绵宣仁埀帘辅哲庙初政彷佛元丰前奈何权奸枋国命党籍忠良俱左迁紫宫正位俨宸极岂假巫

  • 卷一百四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四十鳞虫蓼虫赋         【汉】孔 臧季夏既望暑往凉还逍遥讽诵遂居东园周旋览观憩乎南蕃覩兹茂蓼纷葩吐荣猗那随风緑叶厉茎爰有蠕虫厥状似螟羣聚其间食之以生于是寤物托事推

  • 卷八十六·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六目录花卉类荅江明道见示画雪梅诗【宋朱松】题茅山道士雪梅障【元刘因】梅雪卷【明丘濬】为王仲义题雪梅【明梁寅】题雪梅图【明董其昌】题墨梅风烟雪月【明陶安四首】题雪梅月梅

  • 卷七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三龙门山类五言古过蜀龙门        【唐】沈佺期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长窦亘五里宛转复嵌空伏湍煦濳石瀑布生轮风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潭河势不测藻

  • 康与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

  • 卷三十六 淳化五年(甲午,994)·李焘

      起太宗淳化五年五月盡是年十二月   五月癸丑,王繼恩言王師入綿州境,賊眾望風奔潰,殺戮及溺水死者不可勝計。   甲寅,繼恩言克綿州。(繼恩以四月十八日入綿州,當是十九日或二十日也,今但用實錄,竢奏到乃書。)又言先遣內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二·焦竑

      南京戶部二(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侍郎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左侍郎全椒馬公諒神道碑(王??與)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右侍郎黃公琛墓誌銘(倪謙)   南京戶部右侍郎李公和傳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右侍郎歐溪楊公杲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四·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徳之碑王曮干道八年春侍卫典歩军臣吴挺一日奏事殿上泣且言曰臣之先臣璘奋身边部自太上光尧皇帝朝都车之事率先请行肆我陛下即位一心事君匪躬宣力积劳西南洊被褒厚而臣无似不能显

  • 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第三·班固

    (魏豹,田儋,韩王信)【原文】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为庶人。陈胜之王也,咎往从之。胜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立周市为魏王。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谊必立魏王后乃可。”齐

  • 顾越传·姚思廉

    顾越字思南,吴郡盐官人。家住新坡黄冈,世代办乡学,因此顾氏家族多儒学之人。顾越少年丧父,以勤奋刻苦自立,聪明有辩论之才,讲《毛氏诗》,能旁通不同的义理,梁太子詹事周..非常欣赏他。入仕为扬州议曹史,兼太子左率丞。顾越精通

  • 129.檀道济唱筹量沙·林汉达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

  • 序·刁包

    先王父于乡荐后,淡营求,谢仕进,惟以著述自娱,治身心性命事,天根月窟,探讨有底蕴,浅学者逡巡门外焉。不肖承祖辈,幼服家训,颇知笃志力于行,趋庭闻诗礼。时见先大人手录遗书,悉先王父明心性、翼经传、为理学家沿源泝流语。学醇于韩

  • 卷三十·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三十    宋 程公説 撰书十二疆理书第六楚地緫説周成王封鬻熊曽孙熊绎扵荆蛮胙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归州有丹阳故城在焉后徙枝江亦曰丹阳文王熊赀立始都郢初曰荆后改号楚盖古荆州地也禹贡荆

  • 卷二十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一  宋 时烂 撰酒诰第十二      周书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酒小事尔周公乃爲之作一篇之书何也葢酒之爲病在后世视之则甚轻当时视之则甚重大抵有一身之病有一世之病或病于彊或病

  •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除破一切恶业陀罗尼经  观世音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卷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念诵仪轨经  观自在如意轮念诵仪轨经  观自在菩萨随心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甚深秘密中秘密诸佛大集会一切如来三昧法金刚加持王分第十七之余  尔时佛眼菩萨摩诃萨。从一切如来身语心秘密出生。以自三业

  • 国秀集·芮挺章

    三卷。唐芮挺章编。芮挺章生卒里贯均未详。诸书称为国子进士,盖太学生者。活动于唐玄宗时代。前有旧序,称此书编于天宝三年(744),共选作者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宋元祐间曾彦和跋云:“名欠一士,诗增一篇”。洎毛晋校

  •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佚名

    亦称《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萨遮尼乾子所说经》、《萨遮尼乾子经》、《尼乾子所说经》等。佛教经典。北魏菩提留支译。十卷。共分十二品:第一至第三品谓佛说一乘菩萨行方便境界奋迅法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