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六 卧治时代

在东京留学这六年中都没有写日记,所以有些事情已经记不起来了,到了民国元年这又继续来写,从十月一日起,一直写到现在。但是壬子年十月以前的事情,也大抵年月无可查考了,这些事例如范爱农的一件,幸而有他的亲笔信札和鲁迅的日记,还可知道一点,我自己的往杭州的教育司当视学,在那里“卧治”的事迹,那就有点茫然了。辛亥革命起事的前后几个月,我在家里闲住,所做的事大约只是每日抄书,便是帮同鲁迅翻看古书类书,抄录《古小说钩沉》和《会稽郡故书杂集》的材料,还有整本的如刘义庆的《幽明录》之类。壬子元旦临时政府成立,浙江军政府的教育司由沈钧儒当司长,以前他当两级师范学堂校长时代在那里任教的一班人,便多转到这边来了,一部分是从前在民报社听过章太炎讲《说文》的学生,其中有朱遏先钱玄同,(其时他还叫钱夏,号中季,)这就是朱遏先,他介绍我到教育司去的。起初是委任我当第几科的课长,但是不久又改任了本省视学,这时期大概是三月里的事情,所以范爱农在三月廿七日的信里提到这事,但是我因为家里有事,始终没有能够去,一直拖延到大约六七月中,这才前去到差。那时教育司的办公处是租用头发巷丁氏的房屋,这丁家便是刻那“武林掌故丛编”的,在前清咸同时代很是有名,是杭州的一个大家,但是我觉得这住屋并不怎么好。我在教育司的这多少天里,并没有遍看教育司的房屋,我只到过那客厅,饭厅,和楼上的住室,都是很湫隘的地方。客厅里摆列着许多石头,是那有名的“三十六峰”,我却看不出它的好处来,而且那间房子很是阴暗,那时又值夏天,终日有蚊子飞鸣着,这上边就是我的宿舍,因为我到来晚了,所以床位已经是在旁边楼门口,楼梯下院子里是一个小便桶,虽然臭气并不薰蒸,却总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视学的职务是在外面跑的,但是平常似乎也该有些业务,可是这却没有,所以也并没有办公的坐位,每日就只是在楼上坐地,看自己带来的书,看得倦了也就可以倒卧在床上,我因为常是如此,所以钱玄同就给我加了一句考语,说是在那里“卧治”。在楼下“三十六峰”的客厅里,有些上海的日报,有时便下去阅看,不过那里实在暗黑得可以,而且蚊子太多,整天在那里做市的样子,看一会儿的报就要被叮上好几口。因此我“卧治”的结果,没有给公家办得一点事,自己却生起病来了。当初以为是感冒风寒,可是后来因为寒热发得出奇,知道是给“三十六峰”室的蚊子叮的发疟疾了。本来疟疾自有治法,只要吃金鸡纳霜即可以好的,但是在那蚊子窝里起居,一面吃药,一面被叮,也不是办法,所以就告了假,过江回家来了。我这回到杭州到差,大概前后有一个月光景,因为我记得领过一次薪水,是大洋九十元,不过这乃是浙江军政府新发的“军用票”。我们在家的时候,一直使用的是现大洋,乃是墨西哥的铸有老鹰的银元,这种军用票还是初次看见,我在领到之后,心里忐忑不知是否通用,于是走到清和坊的抱经堂,买了一部广东板朱墨套印的《陶渊明集》,并无什么麻烦的使用了,这才放心,以后便用这个做了旅费,回到家里来了。

我往杭州的月日,因为那时没有写日记,所以无可考查,但我查鲁迅的壬子日记,却还可以找到一点资料。五月项下有云:

“二十三日,下午得二弟信十四日发,云望日往申,迎羽太兄弟。又得三弟信云,二弟妇于十六日分娩一男子,大小均极安好,可喜,其信十七日发。”上面所说因为私事不曾往杭州去。便是这事情,又因分娩在即,要人照管小孩,所以去把妻妹叫来帮忙,这时她只有十五岁的样子,由她的哥哥送来,但是到得上海的时候,这边却是已经生产了。六月项下记云:

“九日,得二弟信,三日杭州发。”这时大概我已到了教育司,可见是六月初前去到差的。随后在七月项下记云:

“十九日,晨得二弟信,十二日绍兴发,云范爱农以十日水死,悲夫悲夫,君子无终,越之不幸也,于是何幾仲辈为群大蠹。”这样看来,那么我到杭州去的时期,说是从六月一日以后,七月十日以前,那大概是没有大差的吧。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尉元 慕容白曜·魏收
  卷六羽部·赵璘
  第五十回 选将得人凉州破敌 筑宫渔色石氏宣淫·蔡东藩
  卷之一百一十七·佚名
  一百零三 曹寅奏陈江南总督病故日期摺·佚名
  一一五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专差送交续得书籍并缮书目呈览折·佚名
  卷二·朱轼
  世家卷第十六 高丽史十六·郑麟趾
  一〇八 绍兴县馆二·周作人
  附 录·许寿裳
  记事拾遗·姚廷遴
  读例存疑卷二十一·薛允升
  贺若弼传·魏徵
  赵晖传·薛居正
  卷03·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刚中诗集卷二·陈孚

    (元)陈孚 撰○交州藁出顺承门又骑官马过中原袖有芝泥御墨痕岭海孤臣天咫尺五云回首是都门过卢沟桥去天尺五禁城西华表亭亭柳拂堤海上飞来双螮蝀云间拥出万狻猊太行山色浮鲸浪上国秋声送马蹄谁识太微天极象迢迢河汉玉绳

  • 卷一四五 梁紀一·司马光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閼逢涒灘(甲申),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公元五O二年)   春,正月,齊和帝遣兼侍中席闡文等慰勞建康。   大司馬衍下令:「凡東昏時浮費,自非可以習禮樂之容,繕甲兵之備者,餘皆禁絕。」   戊

  • 卷一 前赵录一·崔鸿

    刘渊 刘渊字符海新兴匈奴中人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世居北狄千有余岁至冒顿袭破东胡西走月氏降服丁零内侵燕代控弦之士四十余万汉祖患之使刘敬奉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子孙遂冐母姓为刘氏建武

  • ●卷一百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十。   起建炎元年七月四日壬辰,尽其日。   傅雱建炎通问录(旧校云:建炎时政记周望傅雱借太常少卿奉使二虏军前通问二圣起居注虏改作帅)曰:建炎元年皇帝车驾到南京即宝位雱差出自西京永安陵头检视陵寝回归

  • 名山藏卷之八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文苑)◆臣林记(文苑)高皇帝起亩亩闲少罹孤贱质学无从渡江以后马上诗书兼操闲作睿思天授神藻泉流虽不同于学士大夫字句之勤劳而其见悟出于臣民之上雄奇超于翰墨之表古质奥畅卓伟英

  • 二十二 曹寅奏领御书金字等并谢加级摺·佚名

    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五月十九日,侍郎臣高士奇、内务府郎中臣丁皂保赍捧御书金字心经宝塔壹轴送到金山。臣寅率领合寺僧众跪迎,敬悬大殿,俾亿万士民瞻仰,永为镇山至宝。臣寅与本地

  • 一二五二 两广总督孙士毅等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二五二 两广总督孙士毅等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初九日两广总督臣孙士毅、广东巡抚臣图萨布跪奏,为循例奏闻事。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金、元

  • 一○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稽核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交议折·佚名

    一○一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稽核冬季所进第三分全书记过次数请将提调等交议折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二十二日*臣和<珅>等谨奏: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覆校错至两次者,

  • 郑善夫传·张廷玉

    郑善夫,字继之,闽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由于父母相继逝世,于正德六年(1511)才出任户部主事,负责征收浒墅关税,以清廉有节操而闻名。太监刘瑾虽诛,但一些受皇帝宠爱的人仍旧当道。善夫愤慨之下,告假还乡。筑草堂于金鳌

  •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二人物志一百十二忠义传二十四【驻防八旗一乾隆年中共一百四十七人】呼克图呼克图察哈尔镶黄旗人委署护军校乾隆二十年随征北路迨准部就平阿睦尔撒纳叛逃伊犁逆党克什木巴朗等肆行

  • 卷二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一象纬考两仪明史天文志曰楚词言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浑天家言天包地如卵裹黄则天有九重地为浑圆古人已言之矣西洋之说不背於古而有验於天其言九重天也曰最上为宗动天无星辰每日带各重

  • 卷第二·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 住泉列祟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西天祖师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凡一) 诣波罗奈国。有马鸣大士。迎祖作礼。问云。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云。汝欲识佛。不识者是。云佛既不识。焉知是乎。祖云。既

  • 卷第十四·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四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五(南岳下第二世之余) 襄州庞蕴居士(见马祖)初谒石头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其

  • 第二十七章 青铜殿祭·佚名

    王由此而博闻,思惟善闻之传说,[曰]:&ldquo;大善根者,常时善根者,以智慧决定,(一)令岛光辉[摩诃摩哂陀]长老,闻我祖父[天爱帝须]王如是云:&lsquo;汝孙睹多伽摩尼王(二)为大智者,喜悦黄金之华鬘,建立百二十[肘]高之大塔。(三)又以种种之宝珠庄严

  • 吕衡州集·吕温

    十卷。唐吕温(772—811)撰。吕温,字和叔,一字化光,唐代文学家。河中 (山西永济)人。早年曾师事陆质、梁肃。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制举,授集贤殿校书郎,后迁左拾遗。贞元二十年以侍御史出使吐蕃,

  • 地祇上将温太保传·黄公谨

    宋黄公谨校正。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述郭子仪部将温琼修仙,为东岳地祗上将太保事。后有黄公谨纂集《补遗》,述温太保灵验、杀鬼故事。

  • 阳宅十书·王君荣

    《阳宅十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由王君荣编著而成。该书是明代一部专论住宅堪舆的典范之作,精选了当时最盛行的堪舆学术著述,将其汇总而成。该书内容丰富,搜罗广泛,针对性强,以条目形式逐项介绍阐述。既有阳宅理论,如福元法、大

  • 朝鲜王朝实录[明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