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五十三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九	襍解【上】	丹书	大戴礼武王践祚三日召师尚父而问曰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不可得而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其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四菌类【附石耳】七言古【附长短句】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宋】黄庭坚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颖川水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竹萌粉饵相 
- 宋诗话辑佚·汉皋诗话 宋 不著撰人《汉皋诗话》,不知卷数,原书久佚。《遂初堂书目》著录于集类文史类,未题撰者。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引《复斋漫录》,以及《能改斋漫录》《清波杂志》,知作者张姓。书疑成于北宋末 
-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讳湛,穆宗长子,母曰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六月七日,生于东内之别殿。长庆元年三月,封景王。二年十二月 ,立为皇太子。四年正月壬申,穆宗崩。癸酉,皇太子即位柩前,时年十六。甲戌,左仆射韩皋卒。丙子,群臣准 
-   客岁编《前汉演义》,就二百一十年间之事迹,撮要演述,而于女宠外戚之祸,独详载无遗,举前辙所以戒后车也。乃者赓续汉事,复及东京,并暨西蜀。而窃按东京,历数与西京略同,而其亡国之厉阶,则亦肇自女宠,成于外戚。或者谓后汉之亡 
-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一〔起重光大渊(辛亥),尽阏逢摄提格(甲 
- 隆庆五年十二月己丑朔升山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陈绛为江西左布政使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高察为广西按察司按察使○命山东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佥事张承业掌狭西都司事升守备延绥高家堡署指挥佥事胡灿为署都指挥佥事充甘肃游击 
-  咸丰十一年辛酉。正月。乙巳。上御福寿园。赐御前大臣、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等食。  ○谕内阁、本日据巴栋阿等、奏参乔松年将前任藩司王藻交款。以三成解交北台。以一成解交南台。不知缓急。且于口岸地方。添设 
- 六月,刘光斗鼒、黄家以北兵抚命至江南,巡抚杨文骢遁。是时苏、松等处各邑多起义者,文骢剿兵入苏,擒家鼒斩之。寻见北兵大至,仍遁入海。原任浒墅关员外程良孺被杀。良孺,右春坊正揆父也。南京破,未解任;先薙发降,以原官管关。时 
- 十七。天气阴阴的。我那住处既在四楼,从住处客厅一排窗口望出去,对马路是邓托摩饭店的大楼,平时早上常可以见到穿白衣的侍役,在窗口边用白粉抹玻璃,且轻轻的唱些什么曲子。我便站在我这边楼上窗边,看他作事,且想像这个人作完 
-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乐録三卷已无賸义其所以过为简覈者以从来乐书多辞费翻害乐也故阅书千百卷而后成此録【自前汉至宋元诸儒论乐不计外即明代乐书见阅者有七十一种】然尚有先教谕浅説【十四条】取其论五声七始十二律十 
- △布施竹园品下尔时王舍大城之中。有一长者,名迦兰陀。国中大富。多有资财。丰饶驱使。乃至其家,犹如北方毗沙门宫。一种无异。其迦兰陀竹林处所。是彼长者自己之物。去城不远。乃至堪为善人居处。彼园中有诸求道人。来 
-   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部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纶理金言有绪。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但以法门幽邃化网恢弘。前后翻传年移代谢。屡经散灭卷轴参差。复有异人时增伪妄 
-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根本分别品第二(有十经)(第四分别诵)分别六界.处观法.温泉林释中禅室尊阿难说.意行拘楼瘦无诤鹦鹉.分别业(一六二)中阿含根本分别品分别六界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摩竭陀国。往诣王舍城宿。 
- 夫入道之门。触途咸是。简要。分别。无出四门。今约天台四教。藏通别圆。各有四门入道。前三教四门。广在彼说。今引圆教四门。堪当入道。一有门。二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止观云。圆教四门。妙理顿说。 
- 十诵律卷第三十九(第六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杂法之四佛在刍摩国。与五百大众共会。尔时世尊。与五百比丘说五阴法。所谓色受想行识。时诸比丘持钵著露地。天魔变作大牛身来向钵。有一比丘遥见牛来向钵。 
- 余治平四年冬於郡西之妙果而寄讲焉明年夏诸新学请事文墨消释高丽观师所录天台四教于时权以霅川之科分节文之起尽散集诸部法言解释义之纲要未逾二旬乃成三卷题目谓之四教集解焉艹创才毕尚未琢磨便为学者传写流布世人咸 
- 诗总集。四卷,补遗一卷。宋桑世昌辑。世昌字泽卿,号莫庵,高邮(今属江苏)人,陆游甥。《渭南文集》卷三三《陆孺人墓志铭》赞世昌“从诸公问学,不以贫夺其志”。世昌有诗集,《龙川文集》卷十四有序,已佚。有《兰亭考》,今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