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十三

  顺治三年。丙戌。春。正月。己酉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殿。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诸王、吐鲁番、哈密卫各贡使、上表行庆贺礼。赐宴。

  ○朝鲜国王李倧、遣陪臣李继祖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附贡方物、及□山戊不□贡。宴赉如例。

  ○庚戌。两浙巡盐御史王显、疏荐故明巡抚郭景昌。下部知之。

  ○壬子。定外藩蒙古二十七旗。庆贺圣诞、进献牛羊例。令于每年元旦贡献牛羊时一并奏进。其王贝勒、贝子、一半来朝。其不来朝之王、贝勒、贝子各旗、遣头目一人。厮卒五人来京。

  ○安庐巡抚刘应宾、疏荐故明吏部尚书郑三俊、太常寺少卿钟斗、参政道徐廷宗等十四人下部知之。

  ○乙卯礼科给事中梁维本请举行经筵日讲大典。报闻

  ○丙辰湖北巡按马兆煃、疏荐故明大学士姚明恭等十二人下部知之。

  ○戊午。孟春享太庙遣户部尚书英俄尔岱行礼。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是夜、月生晕。色青赤。

  ○己未。金星昼见于未分。

  ○辛酉。定西大将军何洛会等奏报、逆寇贺珍、孙守法、胡向化、率马步兵七万余、犯西安。会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等兵至。内外夹击。歼灭殆尽。获驼马甚众。下部察叙。

  ○固山额真公阿山、听巫者萨海言。雅巴海之妻、与人私。因语雅巴海、令出之。雅巴海不从。阿山乃同其子、长史塞赫、逼雅巴海移居而离其妻。幽之于家。雅巴海妻奔逸。诉于刑部。具谳。启摄政王。王令议政王等复鞫。拟阿山违法用巫。勒令雅巴海出妻。又希脱巫者罪、巧饰具启。罢职解任。塞赫、父过不谏。罢职、鞭一百。俱箱没家产。内大臣国戚多尔济、梅勒章京谭布、用谭泰所荐巫治病。不白于部。均应罢职。罚银一百两。内大臣宗室锡翰、及公塔瞻护军统领公图赖、知而故遣巫者与人治病虽经自首。亦各罚银。巫者萨海、论斩。雅巴海夫妻、于本王下所管牛录、听其自附狱成复启摄政王。王以阿山多军功止罢职解任。塞赫、亦止罢职。赎身。俱免籍家产。国戚多尔济、谭布各罚银。巫者萨海、鞭一百。不许行巫。雅巴海、并其近族兄弟、随便自附牛录。锡翰塔瞻、图赖、俱免罪。固山额真谭泰亦坐与其妇翁阿山、擅遣巫者与人治病。遂并究其前罪。先是谭泰为娱其妻。乞公主花园于图赖。又于分道出师取西安时。遣索尔和、硕尔对、谓图赖曰。我军以道路迂险、是以后至。南京可让我军取之。图赖以告和硕德豫亲王、及诸将。遂作书付希思翰牛录下塞尔特。使赍送索尼、转启摄政王。希思翰阅书见有碍谭泰遂令投于河灭迹后图赖询及前书。塞尔特诡言于黄河遗失。因系塞尔特于城门、索之。既而听监守骁骑校马尔翰言复诳称前书、已付索尼。索尼嘱我箝口、故妄对如彼尔事闻摄政王下诸大臣覆勘。诸大臣因拟索尼应斩启入摄政王复亲鞫之索尼对曰。向者谭泰将奉上□日印文自专不以示众。吾谓谭泰忘君背上□日尚发其事。今岂庇谭泰而匿此书乎。摄政王曰。索尼发谭泰擅隐谕上□日之事在先。此书在后。似持书人、别有情弊。因复讯之。塞尔特乃尽吐其情。且云谭泰使伊启心郎觉和托嘱我箝口也。于是拟谭泰及希思翰并其二子俱论斩籍其家。索尔和、硕尔对以悖理事、妄听差遣亦论斩马尔翰鞭五十。觉和托、鞭一百监守塞尔特之牛录章京吴班纵觉和托得行私嘱。罢职。启摄政王王令下谭泰于狱。给以家口男妇九十余人。及器皿衣服余产入官索尔和硕尔对免死折赎希思翰、正法免其二子死。及籍没家产塞尔特、以无罪宽释余俱如议狱既定。侍卫阿里马、私语国赖云、尔何为庇护索尼耶。吾见其心已变、举动已改常矣图赖闻于摄政王王令捕阿里马、及其二弟索泥岱、锁宁、时阿里马、索泥岱拔刀相拒俱正法。锁宁无罪、释之。

  ○摄政王于午门。议谭泰罪时。护军统领公图赖、厉声谓摄政王曰。尔何将谭泰之罪。耽延三日不结。摄政王怒谓图赖曰。尔举动亦太妄矣。曩追流贼至庆都分兵前进。因诸将争先。尔曾诮让于肃亲王、豫亲王、英郡王、且唾于诸王之前。今又以言逼我。我不能堪。似此怒色疾声。将逞威于谁耶。予与诸王、非先帝子弟乎。语毕、还府。嗣闻诸王执图赖议罪。返而言曰。图赖虽声色过厉。然非退有后言可比。且为我效勤矢忠。无他咎也。解其缚释之。

  ○江西提督总兵官金声桓奏报、副将刘一鹏等、围伪永宁王于抚州。红旗王定国先登。官兵继进。逆众溃走南门。我兵四面环截。擒伪永宁王、并其子朱慈荣、邦真妃张氏、及其伪总兵谢尚达等九十余员。斩获无算。余党奔据建昌。我兵追击。复弃城而遁。捷闻。下所司察叙。

  ○壬戌。夜北方云中有赤光、如火影。良久乃散。

  ○以镶白旗满洲兵部尚书宗室韩岱、为本旗固山额真。

  ○定宗室婿品级和硕亲王女和硕格格之壻、秩视三等公。多罗郡王女多罗格格之婿、秩视昂邦章京。多罗贝勒女多罗格格之婿、秩视梅勒章京。固山贝子女固山格格之壻、秩视甲喇章京。镇国公辅国公女之壻、秩视牛录章京其出嫁外藩者、亦如之。

  ○癸亥。定盛京每年□山戊不□除、清明、及庆贺、祭昭陵、如祭福陵礼。每月朔望、于福陵、昭陵、献酒果。燃香烛。祭祖庙、照京师、牲用生。祭福陵、昭陵、牲仍用熟。罢昭陵每日致献。及城中守者、止守。城门。还城巡视。

  ○甲子。陕西巡按黄昌允、泾阳知县张锡蕃、坐从反贼孙守法。俱弃市。

  ○顺天府举行乡饮酒礼。

  ○乙丑。宴朝贺元旦外藩蒙古柰曼部落达尔汉郡王衮出斯巴图鲁、科尔沁国多罗扎萨克图郡王布塔齐、及八贝勒、五台吉、头目三十人。赐银币有差。

  ○朝鲜国遣使进柑、柚、石榴、赐貂皮、银两、鞾袜有差。

  ○以理事官吴世俊、杨名高、为都察院副都御史。

  ○以纳尔泰、为礼部理事官。王允久为兵部理事官。刘文德、为刑部理事官。李懋、为工部理事官。

  ○以镶红旗汉军理事官孙应聘、镶蓝旗汉军杨正泰、管甲喇章京事。

  ○月给故明颍川王朱在鏶银米。

  ○丙寅。风霾。夜、月晕三重。青赤黄色。

  ○丁卯朝贺元旦外藩蒙古王贝勒、台吉、头目、各献驼马、貂狐皮、等物酌受之。赐甲、胄、鞍辔、银器、币帛有差。

  ○戊辰。复以阿山、为一等昂邦章京。

  ○以故三等昂邦章京毛海叶尔登兄子塔尔尼、牛录章京阿散弟和尔浑半个牛录章京查库塔子满都布、年老致仕牛录章京周中科子鼎臣、各袭职。

  ○擢顺天巡抚宋权、为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

  ○升江西南康知府童达行、为本省布政使司参政饶南道以故明直隶天津道佥事原毓宗、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井陉道。湖广荆西道副使赵振业、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管督粮道右参议事。随征内院典籍李蔚起、为江西按察使司佥事抚州兵备道。辽东生员夏寅、为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以降调凤阳巡抚赵福星。为江南布政使司参议、苏松兵备道。

  ○己巳。命和硕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同多罗衍禧郡王罗洛宏多罗贝勒尼堪、固山贝子吞齐喀、满达海、镇国公喀尔楚浑、岳乐努赛等、统官兵征四川。锡之敕曰。兹以张献忠等贼、肆虐巴蜀。生灵涂炭罪恶贯盈。天人共愤。特命尔和硕肃亲王、行靖远大将军事统兵前往。凡事必与诸将同心协谋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人言。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毋致疎虞抗拒不顺者戮之。倾心归顺者抚之。总以安民为首务。须严禁兵将。申明纪律。凡系归顺地方军民、不得肆行抢掠。务体朕以仁义定天下之意贼若由四川逃往别省。可追及、则追之。如贼去已远、毋得穷追。但宜抚定巴蜀。斟酌善地以屯大兵。军中一切事情、速行飞报。前征消息、候上□日遵行。其行间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如系小过当即处分。至于护军校、骁骑校以下、无论大小罪过俱与诸将商酌径行处分。王受兹重任。宜益殚忠猷。用张挞伐立奏荡平。钦哉。

  ○铸四川巡抚以下官员印记、关防、三百四颗。给付靖远大将军肃亲王。

  ○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奏报、故明唐王朱聿钊兵寇徽州。总兵张天禄等、率兵堵巢□刀败之。获其阁部黄道周等。谕降不从、斩道周等于军前。我兵追击逸贼直入浙江。开化县士民、薙发投顺。命有功人员下部察叙。

  ○庚午。开湖广鼓铸。

  ○以我罗英郡王阿济格、张盖坐午门。坐以应得之罪。

  ○辛未。定故明宗室恤典。亲王、给银二百两。守墓八人。祭田九十亩。郡王、给银一百两。守墓四人。祭田六十亩。亲王已封之子及妻。给银一百两。郡王已封之子及妻、给银五十两。将军、给银五十两。诸王之祖母、及毋。各视所封给银。令自行祭葬。

  ○壬申。升光禄寺卿张绍先、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巡视茶马御史廖挛龙疏言、茶马。旧额、一万一千八十八匹。自故明崇祯三年、增解二千匹。所增马匹、究竟年年虚额。无济军需。请永行蠲免。部覆从之。

  ○甲戌。礼部奏言龙飞首科。正士类。弹冠之日。今年二月、会试天下举人。其中式名额。及内帘房考官、均宜增广其数。以收人才而襄盛治。得上□日。开科之始、人文宜广。中式额数、准广至四百名。房考二十员。后不为例。

  ○廷试天下贡生张其才等、一百一十八人。

  ○乙亥。工部议覆操江巡抚陈锦疏、请将故明勋戚及各衙门自占芦洲。查出归公。其有主者丈量入册。得上□日苇地果属无主、并各衙门自占者、查出归公。其有主者、不必入官

  ○以故明礼部右侍郎钱谦益、仍以原官管内翰林秘书院学士事。礼部尚书王铎、仍以原官管内翰林弘文字学士事编修刘正宗为内翰林国史院编修。庶吉士魏天赏为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

  ○丙子。以三等镇国将军穆尔祜、有潼关四次败流寇功。升为一等镇国将军。

  ○以罪废宗室瓦克达、于锦州、松山、五次败敌。又护军校费雅思哈、于阵内失马。瓦克达与之累骑而出。甲喇章京哈宁噶被创坠马。瓦克达辶□歹入阵中。却敌挈归。及山海关庆都县承天府四次败流寇等功。授为三等镇国将军。

  ○丁丑万寿圣节。以京城痘疹盛行免朝贺遣官祭太庙、福陵昭陵

  ○衍圣公孔兴燮来朝贺

  ○以故三等甲喇章京艮特弟豪善牛录章京兼半个前程伊古礼巴图鲁兄子博洛半个牛录章京丹岱子索尔和、阿尔泰子观穆布各袭职

  ○定给俸制摄政王、银二万两。和硕亲王、银一万两。多罗英郡王、银一万两。多罗郡王、五千两。多罗贝勒、二千五百两。贝子、一千二百五十两。宗室公、六百二十两。一等公、三百两。三等公、二百八十两。一等昂邦章京、二百五十两。二等昂邦章京、二百三十两。三等昂邦章京、二百一十两。一等梅勒章京兼半个前程、一百九十两。一等梅勒章京、一百七十两。二等梅勒章京、一百五十两。三等梅勒章京、一百三十两。一等甲喇章京兼半个前程、一百二十两。一等甲喇章京、一百一十两。二等甲喇章京、一百两。三等甲喇章京、九十两。牛录章京兼半个前程、八十两。牛录章京、七十两。无世职大学士、六十两。一等侍卫无世职甲喇章京、理事官、前锋参领、半个前程章京、五十两。无世职牛录章京、副理事官、主事、二等侍卫、汉启心郎、四十两。闲散章京、鸣赞官、三等侍卫、銮仪卫官员。前锋侍卫。无世职管半个牛录、迎送官三十五两骁骑校护军校他赤哈哈番、牧长、尚膳官、司库、看守地坛坛尉、三十两。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表第四·诸公主表·宋濂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五·汪楫
  第五十三回 宠徐娘赋诗惊变 俘蜀帅得地报功·蔡东藩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八·佚名
  卷之八十五·佚名
  ◎****谋财·李定夷
  一二二三 寄谕六阿哥等现在天气炎热在京校阅书籍官员着分别赏给纱葛·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八下·袁枢
  卷十二·马文升
  卷第五十三·佚名
  卷六、削平流寇·黄鸿寿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三·高晋
  咸丰九年三月廿九日·曾国藩
  杨廷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第三十出·张凤翼

    第十六出君后授衣【霜天晓角】〔生持锄上〕雨巾风帽。零泪知多少。家国深雠难保。漫劳辗转通宵。山月晓仍在。山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我王立在此。今日也是灌园。明日也是灌园。不知何日是了。 【太师

  • ●三朝聖諭錄簡介·杨士奇

      三朝聖諭錄,三卷,明楊士奇撰。楊士奇,名寓,以字行,號東里。早孤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編纂太祖實錄。成祖即位,入內閣典機務。仁宗時擢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未幾,命為兵部尚書。修太宗實錄,為總裁之一。宣宗

  • 卷之一千一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十二月。癸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内注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讲学士龙湛霖奏、河务紧要。敬陈管见一摺。据称目前之水。莫若仍行北河。减入徒骇

  • 拓跋屈传·李延寿

    拓跋屈是文安公拓跋泥的儿子,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明元帝时,在门下省办事,进出传送诏书命令。他本性聪明机灵,善于奏事,每次都和皇帝想法相同,被赐爵为元城侯,加功劳将军,和南平公长孙嵩、白马侯崔宏等一起判决案件和诉讼。明

  • 蔡汝南传·张廷玉

    蔡汝南,字子木。幼年随父至南京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讲学,立即有所领悟。十岁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行人。向王慎中、唐顺之及高叔嗣学诗。不久,进升刑部员外郎,后调南京刑部员外郎。与皇甫孝兄弟友善,与尚书顾瞞为忘年交

  • 卷之三十一  野記一(明)祝允明 撰·邓士龙

    (野記,四卷,明祝允明撰。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人。弘治五年舉人,官至應天通判。以書法、詩文稱世。明史卷二八六有傳。) 野記一 允明幼存內外二祖之懷膝,長侍婦翁之杖几,師門友席,崇論爍聞,洋洋乎盈耳矣。坐忘無勇,弗即條述,新

  • 卷四下 公孙丑章句下·孙奭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原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嬴,齐南邑。充虞,孟子弟子。敦匠,厚作棺也。事严,丧事急。木若以泰美然也。)曰:“

  • 卷之五·佚名

    刘子卷之五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托附第二十一夫含气庶品,未有不托附物势,以成其便者也。故霜疡托於秋风,以成轻举之势;腾蛇附於春雾,志希凌霄之游;蹙鼠附於蚤蚤,以攀追日之步;西方有此兽也,其名为之鼠。鼠前而蚤後,趁即顿,走则负

  • 论语纂笺卷五·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防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董仲舒传孟康注云项槖】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

  • 卷七十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四钱塘程川撰礼十五小戴礼记五礼运言三王不及上古事人皆谓其説似庄老先生曰礼运之説有理三王自是不及上古胡明仲言恐是子游撰以前有言偃云云【包扬録礼运】问礼运似与老子同曰不是圣人

  •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稀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

  • 十地经论 第九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九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七地中。有五种相差别。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二彼障对治差别。三双行差别。四前上地胜差别。五彼果差别。云何乐无作行对治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

  • 卷第十五·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十三之十五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参禅警语上中下 卍云。与第二编。第十七套第五册所收禅警语同。故今省之。 开示偈一 示无踰禅人参念佛是谁(有序) 无踰禅者。领云栖师翁念

  • 锡类法檀序·元来

    锡类法檀序夫世间人。不能行出世间孝。而出世间人。乃能尽世间孝。以余观于锡类法檀之篇。则博山大师无如矣。生致其养。没致其思。世间孝也。师则行之。情致其刳。性致其徧。出世间孝也。师则尽之。幼痛悲母。及长宦

  • 卷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十住顺庆府新庵门人祖玄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杂偈方城寺访狮岩禅师闲随溪鹿度岩津得遇方城有道人谓我子书何用读衣中一宝自须珍与见斯禅师蒲团移去就华阴月映

  •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佚名

    又名《贤劫十方千五百佛名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原著上、下两卷,或合为一卷。北图有闰75等十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共约十八号。有的卷子佛名前无“南无”字样。上述诸卷除北闰75首尾完具外,大多有残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