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五十二

成化二十年五月丁亥朔命山东临清县税课局课并船料钞每贯折米一升以备赈济从巡抚都御史盛颙等会议也 都察院经历李晟言边务五事一尊强中国谓祖宗起东南一隅能尽扫腥膻于四海今举天下之全力而不能制虏于一方是岂虏真不可制哉盖兵精将谋食省马肥皆制虏之急务缺一不可者今宜募土兵选军余询智臣拔骁将严课广屯田择牧餋以为内修外攘之本以绝四夷窥视之心国家千万年承平之基端在是矣二处置三卫谓朵颜福余泰宁三卫世受国恩为我藩篱人皆土著可以耕稼比之北虏势实不同今外逼于虏而莫之救内依于我而莫之恤亦为怪其不叛我而从虏也哉苟当其叛服未决之际为之覊縻为之应援彼之怀我之思畏我之威不至从虏为逆以益重三边之患矣三封固哈密谓西域诸夷哈密为重 祖宗时尝封为忠顺王以障我西鄙比因失国来依于我其臣罕镇乃能复其土地之旧是宜封之故号使世为我藩弭西戎东窥之心断北虏南通之臂此上策也顾乃靳一册封但授以都督之职岂非惜虚名而失实利也哉四通拟诸虏谓夷狄之中北虏最强比年以来兵民俱困师讫无功况东夷自被征之后每欲报怨瓦喇在也先之时已尝犯边万一众丑相扇宁不益重三边之忧且榆林一带去京师四五千里供馈浩繁州县纷扰不惟外患难支抑恐内忧或起苟事不预图机不早决有不胜意外之忧者矣五按视河套谓河套土地广阔水草深密秋高冰坚虏恒恃为窟穴宜及盛夏虏退之时遣人按视图其山川之俭夷道路通塞何处可以驻劄何处可以掎击遍示诸将庶出师之时得以相机合变而无所迷惑亦地利之一助也事下兵部独取其用心三边与精兵将谋食省马肥之说而已募土兵选军余之策为窒碍以内忧起机事动之言为无稽若朵颜之恤哈密之封河套之图为未可猝举 上卒从兵部议晟又言兵机五事其变化古法二事止言大略至于纵横聚散法有妙用迟速远近动有机巧能壮人心能助火器若得万人另为一营大小相参虚实相应可一举而定虏矣亦下兵部议寻令团营提督总兵等官会同验试而所谓变化巧妙秘谋难行纸笔者卒亦无闻焉盖晟于兵书尝涉猎偶有所见遂自矜肆所谓敢为大言而不惭者也

○降狭西镇番卫指挥佥事戴英姚钟为正千户指挥同知王源为指挥佥事以虏寇失机从巡按御史罗赞奏劾也

○狭西岷州地再震其声如雷

○己丑赏大同等处获功官军保国公朱永等二千一百六十六员名有差共银六千一百六十余两绢一千二百六十余疋布三千七百五十余疋

○兵部请申命辽东甘肃守臣戒严边备及令抚治郧阳都御史等官安辑流民禁捕盗贼 上命亟移文谕之

○辛卯端阳节赐百官宴如午门

○壬辰致仕南京刑部尚书周瑄卒瑄字廷玉山西阳曲县人由举人授刑部主事正统己巳扈 驾北征还升署郎中超升本部右侍郎尝奉敕赈恤顺天河间二府灾条奏便民八事多有施行戊寅升左侍郎癸未以本官掌工部事寻又掌都察院事乙酉升右都督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宿弊顿清<锍-釒>上南京城守八事多有可采者是岁升南京刑部尚书屡乞休致仕不允以考满诣阙上章恳辞乃许卜居南京寻以疾失明至是卒年七十八赠太子少保谥庄懿赐以祭命有司营葬域于江宁县瑄纯实简澹浑厚有容同列或以贤知相高略不与较尢留心事务久掌宪刑深于法比属利不能为奸其治狱也一以宽恕为主不失于刻云子二人俱登进士长经今为礼部右侍郎鋐今任南京光禄寺署丞

○甲午 上复谕三法司曰见监重囚累诉冤枉者再照例多官会审果情罪有可矜疑者毋据成案开具来闻还移文南京法司一体审录至是刑部都察院会公侯驸马伯五府六部官审录得情可矜疑者二十九人又十二人屡审情真而诉冤有至二十四章者又六人父母告其不孝而复息词者皆以具狱上请得旨减死充军者二十人留狱重鞫者十七人不孝六人各于其家门枷项满一月杖之百俾归餋妇人以奸罪当死者四人释之

○中书舍人徐庄奏欲依先年中书陈彝训钟子勤等例擢参议知府及诸司推举之例吏部议以彝训历任十八年之上始擢参议子勤历任二十余年始擢知府近年中进考满科贡出身者俱升员郎主事等官已为著令庄乃妄引远例为言今欲于科目出身历任年久才识超卓政务通达众所推服者不拘常例量奏请升用一二激劝将来诏曰中书由科目监生出身有才堪政事者如例惟举

○命荆襄等卫原留漕运旗军一千九百二十八名内止存一半在卫防守余皆仍旧漕运以荆襄流贼渐平从巡按御史吴哲等奏请也

○乙未宥宣府分守左监丞张纲参将孙素令戴罪杀贼先是纲等尝四次失机皆获宥免至是兵部劾其罪难再恕 上竟宥之

○丙申 太祖高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魏国公徐俌承命祭 孝陵

○升兵部左侍郎俞钦正二品俸以九年任满也

○命守备葛峪堡万全都指挥佥事孟玺管本都司事从兵部奏请也

○旌表孝子朱辉等二人节妇张氏等七人辉直隶永平府学生蔡清徐州沛县吏父母没庐于墓并旌其门曰孝行张氏直隶庆云县民刘泰妻左氏泾县民吴绍芳妻吴氏民王清安妻司氏山东禹城县举人马騘妻李氏山西临县民韦泰妻甯氏狭西泾县民刘钊妻萧氏广东番禺县人卫经历陈瑺妻七人俱守节无玷并旌其门曰旌贞节

○广东番禺县有大星坠东南声如雷散为小星十余既而天地昏晦良久乃复

○丁酉命监察御史徐节等清理天下军伍节顺天并直隶永平等府州胡汉应天并直隶苏州等府州陈嵩直隶淮安等府州朱守恕浙江许斌湖广从都察院奏三岁例差也○戊戌 仁宗昭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献陵

○己亥起致仕兵部左侍郎马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先是巡抚辽东佥都御史郭镗有罪逮诣京吏兵二部会举二人以闻诏以辽东累有边报必得历练边务众所推服者以往遂特起文昇用之

○赐都昌怀顺王妃茆氏并幼子岁米百二十石

○以分守湖广行都司太监韦贵侄绍为湖广均州千户所百户从贵奏乞也

○庚子命羽林前卫指挥佥事朱辉幼官营把总燕山前卫指挥同知包玺十二营把总从英国公张懋等奏举也

○壬寅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许宁巡抚右佥都御史郭镗镇守内官蔡新俱有罪下狱降官时镗调辽东巡抚宁新被召还京 上以去年大同失机命三法司锦衣卫执宁新于午门前门状锦衣卫即遣人执镗以来于是给事中交章劾奏并劾副总兵周玺游击将军董昇等得旨宁新已下狱若辈如何复为言镗至三法司会鞫之以具狱奏有旨宁等俱受边方重托却轻率进兵折损官军致虏贼肆无畏惮剽掠边民情犯深重本当处死姑从轻发落宁镗各降官六级新到任未久降三级宁降羽林左卫带俸指挥同知镗降四川射洪县知县初宁与威宁伯王越更调镇守也郭镗送越行越曰许宁虽经战阵守己抚下然非充驭才朝廷重用之必坏事公其慎之宁至大同因与太监争坐不和每事违拗悻悻自用及闻虏警直纳众言欲出兵于边令偏裨分据要害按伏以待而已与宁屯重兵以遏虏冲宁不从镗曰今虏众必至凡战守机宜公当申明号令以一众志庶有备无患宁曰自古御虏兵无常势人自为战安可预图镗默然犹以其为宿将不知虑但以不和奏调汪直于南京既而虏酋小王子率众大至烽火日夜不绝宁乃遣刘宁董昇营于西山周玺屯于怀仁已与镗及蔡新等歛兵城守欲伺虏入掠势分各相机邀击之此固十年来边将邀虏报功之常态也是时虏酋驻边外犹惩往年之败惧不敢入及觇知宁无能为遂入大掠而代王以已庄所被害屡促宁出兵宁犹不听适有人自京来者服色颇异守门卒报云京师行事校尉来矣宁不得已乃与新镗出军去城二里许各率所统兵分为三哨虏见伏精兵于禾稼深处遣骑十余去营约五里角□羊鞍牧马以诱之新麾下见之果禀新驰往掩捕宁将士见之亦曰太监人已获功吾辈反出其后遂相率杨旗驰马而出宁不能禁既至虏骑四合大战将士死者千余人虏亦多死者横尸蔽野宁奔夏米庄镗新疾驰入城刘宁董昇闻兵败督众自守虏围之数重几不支军中火器有名大将军者昇亟今试之一发震天地落王子帐前人马辟易死者枕籍王子惧适周玺兵至遂引退虏众驱其所掠人畜弥野而去经过西路参将庄鉴等抄掠其余骑乃各以捷闻时当道者皆闻其败以新调汪直王越非计恐责有归所乃谬以调兵未集众寡不敌为辞请降敕奖励之而科道官亦无一人言及者冀宁勉图后效以掩前罪也而宁自夏米庄入城被阵亡之家其妇女号呼诟詈掷以瓦砾萎薾丧气不复有一矢之捷至是月久人心积不能平有以其实上闻者 上怒遂执而罪之并责科道官不早言镗既降道宁之事甚悉且越服之先见宁降后有举将才者每以宁为言欲再起用之甚至有以诸葛亮街亭败绩为比者要皆吠声之徒知慕其人而不知究其实者可叹也赖 今上圣明卒不用庶人心痛愤稍泄云

○山东黄县民李安逃居京师大兴县陈留村村民田政等四人各有子年十许岁皆倩安阉之以求进其欲自求进者安輙为阉之事觉刑部论安等法皆当杖因据近例自阉者本身处死全家充军以具狱上请有旨李安违例为人净身情实残忍重杖之百发辽东铁岭卫充军田政等四人减死发遵化厂炒铁三年其子俱发本县严督户长收管

○癸卯选顺天府寄餋备用马一千二百三十匹给辽东军士从辽东军士从辽东总兵等官缑谦等奏请也

○甲辰敕贵州按察司副使方中整饬兵备于贵州迤东地方贵州原设兵备副使二员俱在迤西至是巡抚都御史谢昶奏迤东龙里等七卫所思南等六府与四川湖广广西诸苗寨相邻欲专令副使一员往来提督故有是命

○乙巳升南京礼部郎中乙瑄刑科给事中刘吉和为布政司左参议瑄山西吉和湖广 遣吏科右给事中张晟充正使行人司行人充副使左辅捧诏敕礼物封故满剌加国王男马哈木沙为满剌加国王以先遣给事中林荣等舟溺不至也

○升监察御史娄谦为狭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复除山西布政司右参议郑铭于狭西以亲丧服阕也

○诏听征马四千五百匹四月五月每匹给料一石草价银二钱三分从保国公朱永等所奏也

○木星守亢宿

○丙午命大同宣府辽东延绥甘肃诸边关镇守总兵巡抚等官戒严仍选京营听征官军以俟而先遣游击将军马俊参将白全即日启行以各边报警急也

○狭西岷州大崇教寺番僧失劳尖卒等多扚等簇簇头番人卜肖等河州洪化寺番僧喃葛劄失等洮州劄纳等簇番人你卜秀等各来朝贡佛像驼盔甲等物赐彩叚绢钞有差○丁未赏四川松潘右参将傅泰彩叚一表里银十两升官旗四人各一级赏官军一十六员名有差以斩获巴猪等寨番贼功也

○戊申诏免故丰城侯李勇已支禄米还官

○己酉命惠安伯张王□赞管领将军侍卫

○庚戌赐义阳王子圪长子同镕夫人宋氏米岁三十石

○录故太常少卿戴庆祖孙愈为国子监生庆祖正统十四年扈从北征阵亡已录用其子昇累官刑部员外郎至是昇以年及致仕乃援例乞恩再荫其子愈礼部覆奏 上曰庆祖没于王事其孙仍准送南京国子监读书

○监察御史戴中刑部主事刘则和大理寺左寺正陈观俱有罪降调外任先是定国公徐永宁子勋卫世英令人讼其从叔勋卫永宏私送客至家湾饮酒宿娼事下刑部则和按问为诬世英以父素有心疾因假父名复奏以实其事永宏亦言世英赂邻人使证成已罪得旨移都察院下中重鞫中得其实以永宏诬告邻人受财罪当流因白都御史劾奏则和及郎中员外郎罪既奏乃送大理寺详审观以中不当先奏后审且引例非是驳之又语永宏曰汝坐此当免官矣中遂易狱词以合前所引律复送审又白都御史劾奏观及寺副评事罪于是观等亦奏中改易狱等罪有诏下锦衣卫狱问状三法司会审中等各坐罪有差 上批奏曰永宏奸宿娼妇革去勋卫发回原籍居住戴中引例差错改除招字刘则和问事不明陈观教囚翻异俱免赎罪各降官一级调外任中四川雅州判官则和广东化州同知观四川潼州州同知余皆如所拟

○壬子巡按山西监察御史以山西都司经历司火焚公廨及库藏军器劾奏都指挥同知周能署都指挥佥事张泰罪都察院请下御史逮治如律从之

○癸丑以南京通政司右通潘礼为太仆寺卿

○甲寅山西代州地一日七震俱有声 晋庶人美埝自陈三女长成不能聘嫁 上命有司给以财礼 总督大同宣府军务户部尚书余子俊奏大同西路新设平虏卫缺骑操马乞于顺天府寄餋马给一千匹以备战守从之 兵部尚书张鹏等奏乞命云南镇守总兵巡抚等官覃平等督令车里八百老挝等宣慰司孟艮元江等府各慎固封疆整饬武备以防交人入寇不得轻与文移咨衅纳侮从之

○兵部奏乞敕总督大同宣府军务尚书余子俊提督偏头延绥宁夏甘肃辽东紫荆等处严兵以防虏寇及差团营指挥一员往探虏情缓急以报 上从之指挥且不必差前所拟马俊白全亦待余子俊奏至始遣仍以监枪内官一人参知

○兵部奏请五府六部与南京各衙门及巡抚巡按等官各举将材一二员以备选用先尝奏请通行内外举者绝少故复申之 上允其请仍命两京军职曾经战阵才勇可耴因事闲住随操者亦在所举

○乙卯改锦衣卫副千户杨刚为卫镇抚与镇抚章瑾为理刑初兵部被旨推镇抚司理刑官尚书张鹏以千户李珑百户阮全名上不允命别推鹏知 上意在章瑾乃推瑾及千户金安遂以命瑾以及于刚瑾复阳辞不受 上卒命之

○以水灾免营州中屯右屯二卫粮一千一百六十余石草三百五十余束 升襄府仪卫司仪卫副王泰为署指挥佥事从王奏请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九 谢尚 谢安(子琰 琰子混 安兄奕 奕子玄 安弟万 万弟石 石兄子朗朗弟子邈·房玄龄
  列传第三十七 韦粲 江子一 弟子四 子五 张嵊 沈浚 柳敬礼·姚思廉
  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六·赵尔巽
  卷七·毕沅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三国志平话卷下·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卷五·曾巩
  三八五 谕内阁英廉着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佚名
  唐纪二十二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酉、697)·司马光
  ●庸吏庸言自序·刘衡
  卷七十七军装四·冯煦
  卷八十一·佚名
  卷第卅二·佚名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七·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七目录【起五十八字至六十字】虞美人【又一体】毛文锡【二首】顾夐【四首】鹿?扆阎选【二首】孙光宪【二首】冯延巳【二首】李珣无名氏欧阳修

  • 卷二百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九 吴 儆 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於居之前沼爲亭以朝爽名之盖亭西面於晨兴看山爲宜 抱瓮自灌园胜游贵人门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园中多蔓草晨夕

  • 御选金诗卷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七七言古诗二厐铸雪谷晓装图溪流咽咽山昬昬前山后山同一云天公谈笑玉雪喷散为花蕋白纷纷诗翁瘦马之何许忍冻吟诗太清古老奴寒缩私自语作奴莫比诗奴苦木僵石老鸟不飞山路益深诗益奇老奴忍笑怜翁

  • 卷一百八十五·毕沅

      ◎元纪三 ∷起上章执徐正月,尽玄黓敦牂六月,凡二年有奇。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至元十七年庚辰,一二八零年   春,正月,丙辰,立迁转官员法:凡无过者授见阙,物故及过犯者选人补之,满代者令还家以俟。又定诸路差

  • 第六十一回 定秘谋元舅除凶 窃主柄强藩抗命·蔡东藩

      却说宦官鱼朝恩,专掌禁兵,势倾朝野,每有章奏,期在必允,朝廷政事,无不预议,偶有一事,不得与闻,即悻悻道:“天下事可不由我主张么?”自大如此,都是代宗一人酿成。养子令徽,为内给使,官小年轻,止得衣绿,尝与同列忿争,归告朝恩。朝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三·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九月壬午朔礼部进明年大统祀日册○以三殿工成命公朱希忠侯顾寰驸马许从诚伯陈鏸方承裕尚书雷礼都督朱希孝分告 南北郊 太庙 社稷○癸未朵颜等卫都督影克等遣头目阿黑麻等天崇教等七寺剌麻畨僧劄巴南节等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檄擒旧社红毛寮余孽·丁曰健

    风闻旧社红毛寮地方,有贼首黄辉、卓敬等招诱乡民聚谋为乱;声言罗汉门、阿猴林诸处,有王忠等数千人接应,克日攻府。其说甚谬。王忠亡命山谷,止二、三贼相从,昼伏夜奔,饥馁无所得食;勿论人众数千,即百人亦无有也。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五 在封锁中·溥仪

    在淡路丸上,郑孝胥讲了一整天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十三日早晨,我们到达了辽宁省营口市的“满铁”码头。 为什么去沈一陽一要从营口登陆,这个问题我根本不曾考虑过,我想到的只是东北民众将如何在营口码头上来接我。在我的

  • 卷五·佚名

    △相品第五尔时三千大千世界百亿诸魔生如是念。今佛世尊入王舍城门。我等应以最上庄严。严饰此城门之内及彼地方。如彼城外天龙夜叉之所庄严。尔时世尊以他心智知百亿魔心之所念。欲以神通最上色相庄严佛处。是时世尊

  • 法句譬喻经象品第三十一·佚名

    昔者罗雲未得道时。心性粗犷言少诚信。佛敕罗雲汝到贤提精舍中祝守口摄意勤修经戒。罗雲奉教作礼而去。住九十日惭愧自悔昼夜不息。佛往见之。罗雲欢喜趣前礼佛。安施绳床摄受震越。佛踞绳床告罗雲曰澡盘取水为吾洗足

  • 卷九·佚名

    释初品中现普身【经】尔时,世尊在师子座上坐,于三千大千世界中其德特尊,光明色像威德巍巍,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譬如须弥山王,光色殊特,众山无能及者。【论】问曰:佛以何力故,于一切众生中,其德特尊,光明威德巍巍,乃

  • 佛说谏王经·佚名

    宋安阳侯沮渠京声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国王名不离先尼。出行国界道过佛所。身蒙尘土解剑退盖为佛作礼。天尊曰。就坐。王即坐。佛问王。王所从来身蒙尘土。王即退坐稽首对诺。属行国界有灾异

  • 大乘义章 第三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三卷远法师撰义法聚中此卷有八门(四谛义 四缘义 五果义 六因义 四空义 五法三自性义 六种相门义 八识义)四谛义九门分别(一释名 二开合辨相 三染净因果分别 四理事分别 五十六圣行分别 六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举譬者。婆沙大论并依树譬道品。故名道树。二论并与今文大同。但今结果位在初住。与婆沙异。于中又二。初别约无作道品。次通约三观。初文有譬合结。譬及合文并阙如

  • 会稽掇英总集·孔延之

    诗文总集。北宋孔延之编。20卷。延之因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川文物闻名古今,而前人记录赋咏多所散佚,乃于熙宁四年(1071)知越州时,发动吏卒,自典籍至于碑片及石刻,靡不勤访博采。次年五月书成,收录自汉迄宋铭志歌咏凡805篇,前1

  • 发蒙记·束晳

    一卷。晋束晳(?—300以后)撰。清马国翰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汉踈广之后,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因去“踈”之“足”而姓“束”。官尚书郎,因《诗经·小雅》中有笙诗六篇“有其声而亡其辞”,乃补作

  • 王文正公遗事·王素

    一卷。宋王素(1007—1073)撰。王素字仲仪,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之子。举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本书记述其父王旦遗事。王旦谥文正,故名。真宗时,王旦任宰相,对真宗搞封禅、“天书”等活动从不反对,故能久安其位,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