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索隐骜音遨又邹氏音五到反】自齐亊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惊为秦将伐韩取成臯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索隐谓恬尝学狱法遂作狱官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衆北逐戎狄收河南【正义谓灵胜等州】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集解徐广曰属陇西】至辽东【正义辽东郡在辽水东始皇长城东至辽水西南至海之上】延袤万余里於是渡河据阳山【集解徐广曰五原西安阳县北有阴山阴山在河南阳山在河北】逶蛇而北暴师於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集解徐广曰为宦者索隐刘氏云盖其父犯宫刑妻子没为奴婢妻後野合所生子皆承赵姓并宫之故云兄弟生於隐宫也】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官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集解徐广曰敦一作敏】赦之复其官爵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正义九原郡今胜州连谷县是】直抵甘泉【正义宫在雍州】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壍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索隐并音白浪反】海上北走琅邪【索隐走音奏走犹向也邹氏音趋趋亦向义於字则乖】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始皇至沙邱崩秘之羣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少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於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少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愈不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索隐愈一作俞俞即踰也音臾谓知太子贤而踰久不立是不忠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於代【正义今代州也因祷山川至代而系之】前已囚蒙恬於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顔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集解徐广曰一无此字】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羣臣不相信而外使鬭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聼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索隐曲姓宫名】令蒙毅曰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难之今丞相以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图之毅对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可谓知意矣【索隐蒙毅言己少事始皇顺旨蒙恩幸至始皇没世可谓知上意也】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絶远臣无所疑矣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为羞累先主之名愿大夫为虑焉使臣得死情实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刑杀者道之所卒也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於诸侯【索隐言其恶声狼籍布於诸国而刘氏云诸侯皆记其恶於史籍非也】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於无辜唯大夫留心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足以倍畔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敎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緥周公旦?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且自揃其爪以沈於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於楚成王观於记府得周公旦沈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索隐参谓三卿伍即五大夫欲参伍更议】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集解徐广曰一作辞】内陵之道也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则身死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索隐此故曰者必先志有此言蒙恬引之以成说也今不知出何书耳振者救也然语亦倒以言前人受谏可觉则其过乃可救】察於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於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於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於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壍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絶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壍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衆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索隐述赞曰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絶地何罪劳人是????呼天欲诉三代良然】

史记卷八十八

史记卷八十八考证

蒙恬列传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禆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臣照】按此与年表同与本纪不合本纪二十三年虏荆王二十四年项燕自杀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臣照】按本纪及年表攻齐者将军王贲皆不言有蒙恬或恬此时亦从军非大将

史记卷八十八考证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四 志八十九·赵尔巽
  卷第二百六十二 唐紀七十八·司马光
  卷六 蜀录·崔鸿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四·焦竑
  ●弁言·顾山贞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六·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八·朱国祯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纪昀
  卷二十五·司马迁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六。·金富轼
  卞彬传·萧子显
  尉迟皇后传·令狐德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三·佚名
  ●寄鹤斋诗选(附录)·洪弃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葛立方

    《霓裳羽衣舞》,始于开元,盛于天宝,今寂不传矣。白乐天作歌荅(《历代诗话》本作“和”)元微之云:“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锺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七·朱隗

    五排曹学佺一首葛一龙一首钱谦益一首沈德符一首钟 惺二首谭元春一首方以智一首黄景昉一首蔡维宁一首季孟莲一首陈子龙一首华 淑一首项 煜一首张 爕一首自 扃一首联句一首七排王思任一首钱谦益一首钟 惺一首陈函

  • ●卷一·李攸

      ○祖宗世次   僖祖讳朓、{穴绦}、;身兆;、眺、趒、窕。仕后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三县令。十二月七日崩,葬钦陵。建降元年,追尊文献皇帝。大中祥符五年,加上文献睿和皇帝。大观元年,再加上立道肇基积德起功懿文宪武

  • 卷之三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四·王元稚

    ●台湾府详报淮军初起,于七月十四日齐由澎湖开抵旗后。●七月十六日上谕军机大臣密寄,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六日奉上谕:沈葆桢等奏,续陈防务暨抚番开路情形,并查办倭人失银案各折片。日本兵船,仍在龟山等处相持,日久尚未退兵。

  • 罗衣轻传·脱脱

    伶,官职中之卑微者。《五代史》将镜新磨编入列传之中,必定是其人有可取之处。辽朝之伶官当时固然很多,但是能够借助诙谐之语以表达劝谏,从而消泯无形之祸乱的,只有罗衣轻一人。孔子说“:君子不因人而废其言。”因此应为他做

  • 卷二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 朱批何天培奏摺 雍正元年三月二十四日镇海将军署理江苏廵抚印务【臣】何天培谨 奏为淮关势难兼管恳 恩酌改事窃照江南各关奉 旨俱

  • 卷六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宋 宋敏求 编大臣册国公册高士亷改封申国公文册李积改封英国公文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册羣臣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册唐临吏部尚书文册段宝玄

  • 3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林汉达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

  • 七年·佚名

    (辛丑)七年清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丁亥,以金左根爲吏曹參判,李應植爲三道水軍統制使兼慶尙右道水軍節度使。1月3日○己丑,以李淵祥爲司諫院大司諫。1月4日○庚寅,上詣仁政殿,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1月6日○壬辰,賓廳啓

  • 提要·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集传名物钞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集传名物钞八卷元许谦撰谦有读书丛说已着录谦虽受学王柏而醇正过之研究诸经亦多明古义故是书所考名物音训颇有根据足以补集传之阙遗惟王柏

  • 《中庸讀》敘·欧阳竟无

    中庸,以一言之,曰誠;以二言之,曰中庸、曰中和、曰忠恕;以三言之,曰費而隱、曰微之顯。無所謂天地萬物、中外古今,止是一誠;無所謂天下國家、禮樂政刑,止是一誠;無所謂智愚、賢不肖、知能大小、曲直險夷,止是一誠。誠至,則生天、生

  • 刺复第十·桓宽

    【题解】本篇讨论由什么人掌权的问题。刺复,反攻,回击。文学讥刺&ldquo;今当世在位者&rdquo;,&ldquo;以公卿之上位,爵禄之美,而不能致士&rdquo;,反&ldquo;以禄骄士&rdquo;,&ldquo;蔽贤妒能&rdquo;。编者以&ldquo;刺复&rdquo;

  • 卷第四十五·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心王菩萨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演说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耶?”佛告心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

  • 论境界·印光

    ●(以下论境界)念佛人临终蒙佛接引, 乃生佛感应道交。虽不离想心, 亦不得谓独是想心所现, 绝无佛圣迎接之事。心造地狱, 临终则地狱相现。心造佛国, 临终则佛国相现。谓相随心现则可, 谓唯心无境则不可。唯

  • 绝余编卷三·智旭

    蕅益道人智旭着门人圆果录序梵网合注序大哉。梵网经心地品之为教也。指点真性渊源。确示妙修终始。戒与乘而并急。顿与渐而同收。约本迹。则横竖俱开。兼华严法华之奥旨。约观行。则事理俱备。揽五时八教之大纲。文虽

  • 叙·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叙吾乡野竹和尚行道滇南迤东西法乳殆遍最后泊会城憩嵩山寺追余自戊戌腊底与师晤于沙桥百万众中庚子春自绝域旋复握手昆池非剑戟丛中则通都大郡或曰贵耳贱目者世缘太炽何由

  • 墓畔回忆录·夏多布里昂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