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

万历三年十一月乙未朔湖广道御史沈楩奏乞将见行事例悉令诸司循年顺月别类分门举要刈烦斟酌损益汇书进呈刊布天下与会典律令诸书并传使中外人人得以通晓奉旨国家典章法度备载会典待纂修

○实录完日命官续修不必又创一书徒滋繁冗

○修  天坛工完计用钱粮共七万一千七百余两工部具揭进呈并照例请查盘

○丙申中官传

圣母  皇上旨赐辅臣张居正等鹿脯伏姜等物四盒又特赐居正姜苏等物一盒

○洮岷参将刘世英河州参将陈堂俱革任以下沙麻之役二将怀隙不和以致败衄为督臣论劾故

○升延平府知府林梓为云南副使

○丁酉辅臣张居正等题恭遇  皇上肇举  郊禋大典臣等谨辑  郊礼新旧图考进呈旧礼者  太祖高皇帝所定新礼者  世宗肃皇帝所定也按天地之祭自周以来或分或合其礼不一然大率合祭者为多国朝自洪武以后一向合祭嘉靖年间始建分祭之制然议者咸以合祀为便顾兹重典未敢轻议谨辑为礼书二册首叙分合沿革之由次具坛壝陈设规制图次列仪注乐章等项而以臣等浅陋之见略述其概窃附于后以备  圣明他日裁择又言  皇上亲郊之始百辟具瞻之初况  郊坛高旷霜露凝寒登降周旋礼文烦缛兹当行礼之期凡起居饮膳念虑动止之间宜倍加谨慎务期积诚致洁乃可克成大礼孚格重玄

上嘉纳之

○辅臣张居正附言新旧  郊礼图考后云国初  天地分祭至洪武十年  圣祖乃定为合祀之制每岁以正月上辛日行礼于  南郊大祀祭殿  列圣遵行百六十余年至世宗皇帝始按周礼古文复分建  南北郊俱坛而不屋

南郊以冬至  北郊以夏至行礼而二至之外复有孟春祈谷季秋  大享岁凡四  郊焉隆庆改元诏廷臣议  郊祀之礼时议者并请罢祈谷  大享复合祀  天地于  南郊

先帝深惟三年无改之义独以祈谷  大享在大内行礼不便从礼官议罢而分祀姑仍其旧盖亦有待焉耳夫礼因时宜本乎人情者也  高皇帝初制  郊礼分祀者十年矣而竟定于合祀者良以古今异宜适时为顺故举以岁首人之始也卜以春初时之和也岁惟一出事之便也为屋而祭情之安也百六十余年  列圣相承莫之或易者岂非其至当允协经久而可守乎今以冬至极寒而祼献于星露之下夏至盛暑而骏奔于炎歊之中一岁之间六飞再驾以时以义斯为戾矣且  成祖文皇帝再造宇宙功同开创配享百余年一朝而罢之于人情亦有大不安者故  世宗虽分员方之制而中世之后竟不亲行虽肇举  大享之礼而岁时禋祀止于内殿是斯礼之在当时固已窒碍而难行矣况后世乎臣等愚昧窃以谓宜遵

高皇帝之定制循  列圣之攸行岁惟一举合祀之礼而奉  二祖并配斯于时义为协人情为顺谨稽新旧规制礼仪而略述其概俟  圣明裁断焉

○总理宣大右都御史方逢时条陈边镇三事一曰训练之实二曰积贮之实三曰修筑之实训练之说谓当慎选正副参游之官教习有方使将有定志士有定伍器有定习日省月试信赏必罚而又在免骑兵之工役以养其力革屯粮之扣兑以厚其生禁入卫之抽补以定其伍而后训练可行也积贮之说谓三镇市马酌量拣选兑给京营以抵太仆岁徵之数而于中土应俵之马折取其价转充市本客饷马价兼支共济太仆无亏于府藏户部无虞于匮乏而十年之蓄可致矣修筑之说如大同四年为始之功量将骑兵免工一月以事操练宣府边工皆将就绪骑兵即免工三月兑给京营市马暂听该镇操练解兑千匹风气相宜渐次加增城堡墩台边塞果系无益虚堡不急空墩已弃旷土不许增益原议修建兴工未完者查照年例毕力成工无容作辍奉旨如议

○以工部右侍郎何宽为本部左侍郎大理寺卿陶承学为工部左侍郎

○升山西佥事张稽古为右参议

○戊戌授庶吉士刘谐为兵科给事中

○以固原游击陈守义为狭西洮岷参将

○以狭西都司掌印梁文为河州参将○己亥赐  圜丘分献陪祀执事管官彩币又特赐辅臣张居正大红彩织坐蟒胸背纻丝一表里大红彩织蟒衣膝襕纻丝一表里吕调阳张四维各大红彩织仙鹤胸背纻丝一表里大彩织蟒衣膝襕纻丝一表里申时行大红金织孔雀胸背纻丝一表里陈经邦何雒文许国王家屏各大红金织白鹇胸背纻丝一表里沈一贯大红金织鹭鸶胸背一表里正字官马继文大红金织白鹇胸背一表里何初大红金织鹭鸶纻丝一表里

○庚子  上亲视牲于  南郊幸斋宫召辅臣张居正等入侍寻赐居正银八宝四十两汪镗林士章各五两又赐张居正甜食三盒吕调阳张四维各二盒又赐张居正御馔十品吕调阳张四维各六品是日锦衣卫鸿胪寺俱有赐

○南京工部尚书刘应节<婠勶-釒>辞协理京营戎政新命不允

○先是山西巡按御史贺一桂有总兵移镇偏关之议行该镇覆议督臣方逢时具奏不便一谓本关兵马寡弱布米价高无人应募勾补难凑见在寍武土著有年势难他徙仍宜在寍武便兵部覆议国初守在东胜其后退保偏关已非盛时事然尚得与宣大峙为三镇今乃内守寍武又复以偏关为绝塞任其城垣倾圯士马凋耗虏骑乘虚窥犯得利按臣条议良为有见而边疆重事责在镇抚难以中制强使必从但总兵既不移镇偏头亦难株守寍武令偏关束手待毙宜移咨该镇行令总兵仍驻寍武防秋移驻阳方口防冬移驻偏关多方召募用心优恤其应筑边塞东起丫角山西至老牛湾七十余里依限修筑必求坚固秋冬二防总兵既有阳方偏头之行抚臣亦应暂出寍武就近调度奉旨是

○河南卫指挥王闰中私使家人入京营求升守备为棍徒所持事觉兵部参奏得旨王闰中著巡按御史解拏来京问以后文武官员但有差人进京营求升转及罢闲的希图起用并奸徒指称诓骗都著缉事衙门严加访拏

○辛丑朝鲜国王李昖差陪臣入贺冬至

○升山西巡抚沈应时为大理寺卿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张翀为刑部右侍郎

○癸卯先是  上出郊视牲毕微感风寒次日当传制誓戒百官以进药免朝旋愈至日出诣  郊坛以扈驾赐辅臣张居正金嵌宝石瓢一个蟒<孇牻恚敬二条斗牛箧袋一个刀筯叉三事吕调阳张四维金嵌宝石瓢一个<孇牻恚敬一条箧袋一个刀筯叉三事日讲官申时中陈经邦等六员各金间镀银瓢一个<孇牻恚敬一条经官等例不陪祀以讲官从驾盖特赐云

○升山东登州知府李承选为狭西行太仆寺少卿兼佥事车驾司署郎中王子蕙为山西佥事

○甲辰  上诣  南郊视陈设命辅臣张居正等随侍登坛凡笾豆牲醲之类一一恭阅详问居正具以义对视毕  上乘舆诣斋宫面谕居正等先生每乘马居正对内壝不敢乘马  上复慰劳之  上御斋宫陪祀执事等官行叩头礼各赐汤饭寻赐辅臣礼部日讲官太常鸿胪锦衣银八宝及银豆有差是日薄暮微风辅臣居正等以  上体弱又初愈恐夜祭风寒请预设小幄次以待会夜二鼓风止  上命撤幄露祭登降周旋咸中规矩太常礼官言  上之动容中礼虽执事掌故日月学习者不能及也

○乙巳  上亲行  大祀于

圜丘驾还御皇极殿百官行庆成礼

○是日赐辅臣张居正等上尊珍馔

○丙午  上御皇极殿受冬至朝贺是日以  郊祀庆成大宴文武百官○丁未赐辅臣张居正御膳九品酒七瓶吕调阳张四维御膳七品酒五瓶

○己酉谕内阁  圣母圣节赐元辅银豆叶八宝五十两大红云鹤纻丝三疋次辅二每四十两二疋讲官六每二十两一疋正字官二每十两素一疋又赐元辅次辅讲官正字官金万寿字副金篆字黄红绫符各有差

○工科给事中徐贞明条议谓勾军东南离其骨肉而军装出于户丁帮角□羊出于里递每军不下百金东南之民困矣而军非土著志不久安辄贿卫官以私回卫官利其赂且可以项军而冒饷也而辄纵之又皆冒支存恤月粮是困东南之民而无补于军政宜照班匠事例免其解补而量徵班银以资召募将存恤月粮裁革以杜虚冒使东南之勾补永罢而西北之行伍渐充兵部谓  祖宗定为兵制与班匠不同且西北地广人稀无人应募补偏救弊尚有可以持循因噎废食恐遂不可救药宜行各该清军御史勾角□羊军丁务遵见行事例精选壮丁起角□羊补伍不许将老弱残疾徒凑名数  上是兵部议

○工科给事中徐贞明水利议谓西北之地夙称沃壤惟水利不修则田里日荒宜如南人圩田之制引水成田特命宪臣假以事权需以岁月将畿辅诸郡及京东濒海水利相度水利修举工部覆议谓畿辅诸郡邑以上流十五河之水而泄于猫儿一湾九河故道既不可复入海之口又极东隘以故处处横流弥漫无际为今之计必多开支河挑浚海口而后水势可平<婠勶-釒>浚可施然兴大利除大害则役大众动大费在所不免而近奉二字  明旨畿辅之地民劳财匮目今务在安静省事与民休息臣等仰体遽难别议俟民有起色乃徐规画未晚也  上是工部言

○以原任兵部左侍郎吴桂芳以原官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地方

○升山西右参政崔镛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鴈门等关兼巡抚山西等处地方

○翰林院编修沉渊复补原职

○庚戌  上视朝

○修理  太庙  社稷工完遣驸马许从诚侯顾寰各祭告侍郎陶承学谢  后土司工之神

○以四川都司佥书侯一位为狭西都司掌印金盘把总叶欢为都司佥书

○三边总督石茂华以剿洮番捷报叙文武将吏有功人员下兵部

○兵部覆巡按福建御史孙錝查该本年五月海坛外洋擒倭功次叙巡抚刘尧诲总兵胡守仁南日把总方策游兵名色把总邵岳及诸文武将吏奉旨刘尧诲升俸一级仍与胡守仁各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方策邵岳各升一级余将吏各赏有差

○调山西按察司副使许守谦以原职驻劄偏关整饬地方兵备

○刑部主事常存仁江南审决复命违限刑部尚书王崇古以闻奉旨常存仁罚俸半年

○壬子  孝烈皇后忌辰遣成安伯郭应乾致祭  永陵  孝惠皇后忌辰遣安乡伯张纮致祭  茂陵

○癸丑  圣母慈圣皇太后令旦

上御皇极门百官致词称贺是日命妇朝  慈宁宫各赐币有差赐辅臣张居正膳九品酒四瓶吕调阳张四维各膳七品酒三瓶

○调狭西副使张楚城为山西副使

○狭西好地平等族番人郝卜等入贡给赏如例

○吏部覆提督两广殷正茂劾副使陈复升奸利右参议诸察变诈奉旨陈复升革职为民诸察闲住

○复除山西副使李尧德为狭西副使○吏部覆巡抚贵州罗瑶劾右参议李继芳罢软奉旨闲住

○以故定西侯蒋祐嫡长男蒋建元承袭祖爵

○丙辰海寇林凤劫柘林靖海碣石等处广东按臣马应梦以闻

○刑部覆奏刑科都给中严用和题恤刑事一正体统以公审勘一恤军犯以杜冤滥一清赃犯以恤繁逮一慎辩复以免嫌疑一定期限以防玩愒一重考查以示劝惩奉旨五年差官审录系朝廷钦恤重典今后务选老成公正精通法律的方许差遣复命之日既不行考察堂上官却要不时体访有不谙刑名行事乖方的不时查奏降黜余依议行

○丁巳  上视朝

○直隶巡按御史舒鳌论庐州府贼犯越狱罪程杲革职为民同知白希珩调用部覆得旨该州贼犯越狱至六名竟不申报若非邻境捉获则此事竟成沉匿各署印官彼此推诿隐瞒不报厥罪惟均程杲著革职为民白希珩姑以原职降用各地方隐弊事情恐不止此抚按官务要不时体访不许扶同容隐致坏法纪

○调山东佥事叶宪为云南佥事

○升汀州府知府潘民模为广东副使刑部署郎中郑恭为广东右参议山东佥事胡世赏为贵州右参议

○戊午  上御文华殿讲读

○兵科给事中萧彦条陈吏治列为三款谓文移当省物议当核本原当敦  上然之

○己未升刑部山东司署员外郎事主事赵岩为山东佥事原任山西右参议萧大亨为狭西副使

○庚申  上视朝

○以保和游击王通为分守山海关参将以广东都司佥书萧应祥为游击管琼崖参将事

○辛酉海寇林凤复犯闽不利更入广而留船于魍港为窟宅兵部议在广猺獞之役所宜暂停而并力于凤在闽亦宜搜剿窟宅以绝祸本议行闽广督抚镇巡等官严督所在水兵同心戮力务使片帆不遗方许收兵无更言招抚以蹈覆辙奉旨是

○壬戌  上御文华殿讲读

○中都守备太监廖钦论副留守于嵩兵部覆嵩经前后抚按奏荐似非奉职无状者宜行勘明议处  上竟革嵩任回卫兵科给事中裴应章执奏伸兵部议报闻

○甲子  上御文华殿讲读

猜你喜欢
  越绝卷第十四·袁康
  第三十五回 议灭楚张良运筹 勉事汉王陵有母·黄士衡
  卷一百七十六·杨士奇
  卷之三百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中学万年·李定夷
  谈渊·王陶
  第二六七呈同治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一一七○一--六·佚名
  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三·佚名
  陈拟传·姚思廉
  废帝纪·李百药
  周太祖文帝纪·李延寿
  杨名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臧懋循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元)吴昌龄撰●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长眉仙遣梅菊荷桃 正名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第一折〔冲末扮陈太守

  • 卷四·叶昌炽

    二一六、周亮工元亮 子在浚雪客梨庄本本尽精良,观宅何尝非吉祥。务抑轻华存微尚,好嘘嘉种为寒香。《明代名人尺牍小传》:“周亮工字元亮,号栎园,又号减斋。明崇祯庚辰进士。国朝户部右侍郎。革职。康熙初复佥事,历江

  • 巻二十二·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二   明 袁表马荧 编王检讨集一五言古诗感寓吾闻上古初浑灏本一气羲皇肇人文龙马飒已至轩鸿垂衣绅唐虞臻至治橧巢邈以逺黼黻日云贵云胡苍姫还酒薄真味鳯衰其如何寥落匪一世其二双

  • ●卷八·赵翼

    ○八王之乱惠帝时八王之乱,《晋书》汇叙在一卷,《通鉴纪事敝拴》亦另为一条,然头绪繁多,览者不易了,今撮叙于此。武帝临崩,欲以汝南王亮(司马懿之子,武帝叔父。)与皇后父杨骏同辅政,骏匿其诏,矫令亮出镇许昌。惠帝既立,贾后檀权,杀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壬申朔 上视郊祀牲○癸酉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刘昭被劾革太子少保致仕初狭西饥许民输粟授武职然例不得管事及支全俸时昭子绮纳粟授锦衣千户夤缘得全俸且典銮舆事至是事觉绮下狱六科给事中马铨等十三道

  • 卷之三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皇王大纪卷十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成王八年周公分正东郊理殷顽民周书叙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勑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

  • 提要·吕中

    宋大事记讲义宋 吕中 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宋大事记讲义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宋大事记讲义》二十三卷,宋吕中撰。中字时可,晋江人,淳佑中进士,官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教授。其书卷一论三篇,卷二卷三纪宋太祖事,卷四

  • 卷二十七中之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经曰羞用五事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

  •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三 母子之间·溥仪

    我入宫过继给同治和光绪为子,同治和光绪的妻子都成了我的母亲。我继承同治兼祧光绪,按说正统是在同治这边,但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不管这一套。她使用太后权威,把敢于和她争论这个问题的同治的瑜、珣、瑨

  • 渊骞卷第十一·扬雄

    或问:“渊、骞之徒恶乎在?”曰:“寝。”或曰:“渊、骞曷不寝?”曰:“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如其寝!如其寝!”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君子绝德,小人绝力。或问“绝德”。曰:“舜以

  • 正赏第五十一·佚名

    赏者,所以辩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理之失也,由于贵古而贱今;情之乱也,在乎信耳而弃目。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评。评正而赏

  • 卷八·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八宋 王昭禹 撰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裘者可以衣被人而人之所裘也古之制裘者必以兽皮而差为之等皆有法象存焉非明其义者不足以制之非知其数者不足以为之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六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六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七此十二处与六善处相摄者。六善处摄四处少分。四处少分亦摄六善处。与五不善处相摄者。五不善处摄四处少分。四处少分亦摄五不善处。与

  • 卷第四十四(男庶人部上)·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四(男庶人部上)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middot;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middot;阿难邠坻井出珍宝二&middot;贤直窃珠不款获赐三&middot;慈罗放鳖后遇大水还济其命四  &middot;千那佣画得

  • 卷第二·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第二  翻经三藏沙门义净撰  &middot;十衣食所须&middot;十一著衣法式&middot;十二尼衣丧制&middot;十三结净地法&middot;十四五众安居&middot;十五随意成规&middot;十六匙筋合否&middot;十七知时

  • 台湾纪事·吴子光

    本书分编二卷并四「附录」,吴子光撰。子光字芸阁,原籍广东嘉应州;清道光间,随父渡台谋生,因家于淡水。同治乙丑(四年),举于乡。尝受知于徐宗干,追随久之;应淡水同知陈培桂聘,与修「厅志」。由于一生遭际困厄,所著文集曰「一肚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