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存心給他寫本傳記的念頭,已經存在心中有年。1936年我全家赴美時,身邊除去若干精選的排印細密的中文基本參考書之外,還帶了些有關蘇東坡的以及蘇東坡著的珍本古籍,至於在行李中占很多地方一事,就全置諸腦後了。那時我希望寫一本有關蘇東坡的書,或是翻譯些他的詩文,而且,即便此事我不能如願,我旅居海外之時,也願身邊有他相伴。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守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現在我能專心致力寫他這本傳記,自然是一大樂事,此外還需要什麼別的理由嗎?

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對這種人的人品個性做解釋,一般而論,總是徒勞無功的。在一個多才多藝,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選出他若干使人敬愛的特點,倒是輕而易舉。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在蘇東坡這些方面,其他詩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這些品質之薈萃於一身,是天地問的鳳毛麟角,不可數數見的。而蘇東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樸,終身不渝。政治上的勾心鬥角與利害謀算,與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詩詞文章,或一時即興之作,或是有所不滿時有感而發,都是自然流露,順乎天性,剛猛激烈,正如他所說的"春鳥秋蟲之聲";也未嘗不可比做他的詩句:"猿吟鶴喚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于苟苟營營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忮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然表達心之所感,至於會招致何等後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是之故,一直到今天,讀者仍以閱讀他的作品為樂,因為像他這一等人,總是關心世事,始終抗言直論,不稍隱諱的。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莊亦諧,生動而有力,雖胥視情況之所宜而異其趣,然而莫不真篤而誠懇,完全發乎內心。他之寫作,除去自得其樂外,別無理由,而今日吾人讀其詩文,別無理由,只因為他寫得那麼美,那麼遒健樸茂,那麼字字自真純的心肺間流出。

一千年來,為什麼中國歷代都有那麼多人熱愛這位大詩人,我極力想分析出這種緣故,現在該說到第二項理由,其實這項理由,和第一項理由也無大差別,只是說法不同而已。那就是,蘇東坡自有其迷人的魔力。就如魔力之在女人,美麗芬芳之在花朵,是易於感覺而難於說明的。蘇東坡主要的魔力,是熠煜閃灼的天才所具有的魔力,這等天才常常會引起妻子或極其厚愛他的人為他憂心焦慮,令人不知應當因其大無畏的精神而敬愛他,抑或為了使他免於旁人的加害而勸阻他、保護他。他身上顯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開始,即強而有力在他身上運行,直到死亡封閉上他的嘴,打斷了他的談笑才停止。他揮動如椽之筆,如同兒戲一般。他能狂妄怪癖,也能莊重嚴肅,能輕鬆玩笑,也能鄭重莊嚴,從他的筆端,我們能聽到人類情感之弦的振動,有喜悅、有愉快、有夢幻的覺醒,有順從的忍受。他享受宴飲、享受美酒,總是熱誠而友善。他自稱生性急躁,遇有不愜心意之事,便覺得"如蠅在食,吐之方快。"一次,他厭惡某詩人之詩,就直說那"正是東京學究飲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飽後所發者也。"

他開起玩笑來,不分敵友。有一次,在朝廷盛典中,在眾大臣之前,他向一位道學家開玩笑,用一個文詞將他刺痛,他後來不得不承擔此事的後果。可是,別人所不能瞭解的是,蘇東坡會因事發怒,但是他卻不會恨人。他恨邪惡之事,對身為邪惡之人,他並不記掛心中。只是不喜愛此等人而已。因為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所以,蘇東坡並非才不如人,因而也從不恨人。總之,我們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他的這種魔力就是我這魯拙之筆所要盡力描寫的,他這種魔力也就是使無數中國的讀書人對他所傾倒,所愛慕的。

本書所記載的是一個詩人、畫家與老百姓之摯友的事蹟。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並不精於自謀。但卻富有民胞物與的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日快;他多才多藝、好奇深思,雖深沉而不免於輕浮,處世接物,不拘泥於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為父兄、為丈夫,以儒學為準繩,而骨子裏則是一純然道家,但憤世嫉俗,是非過於分明。以文才學術論,他遠超過其他文人學士之上,他自然無須心懷忌妒,自己既然偉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對人溫和友善,對自己亦無損害,他是純然一副淳樸自然相,故無需乎尊貴的虛飾;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局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雖然歷朝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而歷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摯友人,蘇東坡竟屢遭貶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有一次,蘇東坡對他弟弟子由說了幾句話,話說得最好,描寫他自己也恰當不過: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所以,蘇東坡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不無緣故。

蘇東坡一生的經歷,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在玄學上,他是個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種東西刹那之間的表現,是永恆的精神在刹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卻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擔、是苦難的說法——他認為那不儘然。至於他自己本人,是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時光。在玄學方面,他是印度教的思想,但是在氣質上,他卻是道地的中國人的氣質。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人生最長也不過三萬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夠長了;即使他追尋長生不死的仙丹露藥終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連綿不斷,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因而維持眾生萬物。這一生,他只是永恆在刹那顯現間的一個微粒,他究竟是哪一個微粒,又何關乎重要?所以生命畢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盡情享受人生。這就是這位曠古奇才樂天派的奧秘的一面。

本書正文並未附有註腳,但曾細心引用來源可征之資料,並儘量用原來之語句,不過此等資料之運用,表面看來並不明顯易見。因所據來源全系中文。供參考之註腳對大多數美國讀者並不實用。資料來源可查書後參考書目。為免讀者陷入中國人名複雜之苦惱,我已儘量淘汰不重要人物的名字,有時只用姓而略其名。此外對人也前後只用一個名字,因為中國文人有四五個名字。原文中引用的詩,有的我譯英詩,有的因為句中有典故,譯成英詩之後古怪而不像詩,若不加冗長的注解,含義仍然晦澀難解,我索性就採用散文略達文意了。

林語堂

猜你喜欢
  表第四 方镇一·欧阳修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张廷玉
  谭序·黄以周
  第二十八回 蛮酋成擒妖妇骈戮 藩王入觐牝后通谋·蔡东藩
  卷第三十九·徐鼒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十一·徐乾学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六)·陈寅恪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四八一 谕各处应进之书止须按卯分进届期迟悞卽奏明参处·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二·杜大珪
  第60章 食言而肥的蒋介石·冯玉祥
  汪纲传·脱脱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钱穆
  第二十九章 胜利声中的政治暗礁·李宗仁
  职官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四回 假婆媳一场勃谿 小夫妻两般情意·萧晶玉

    且说伏夫人闻毛显说他家姑娘有病,且不能来,不由心中纳闷,沉吟了一回说:“你姑娘既然有恙,你回去多多拜上亲家太太,等立了秋,媳妇好了,就送他们小两口儿来罢,别叫我又等空了。”毛显答应而去。到了次日,打点了盒子,叫任

  • 卷六十八·志第十九·礼乐二·宋濂

        ◎礼乐二   ○制乐始末   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征用西夏旧乐。太宗十年十一月,宣圣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元措来朝,言于帝曰:“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

  • 郑史编年辑录二·佚名

    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春秋 文公三年》前620年,周襄王32年,郑穆公8年秋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会晋赵盾盟于扈,晋侯立故也。—《左传 文公七年》前61

  •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洪武十六年五月甲辰朔诏赐乌撒女知府实卜及乌蒙东川等知府人朝服一通并常服一袭○乙巳敕天下卫所以时训练士卒至冬月农隙则以善射者十选其一更番赴京较试不中者罚及指挥千百户仍命五军都督府定赏格凡射中的者赏钞五锭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弘治十七年五月庚寅朔光禄寺卿艾璞陈五事一量减果品正统年间凡遇祭祀并筵宴茶饭等顷茶食果品俱系散撮天顺年间始用黏砌加添数倍成化初年有旨裁革近年以来凡遇奉天殿并先师孔子祭祀果品俱用二尺盘黏砌每盘高二尺用荔技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第六十五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徐广曰遇固一作偶】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仕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髙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才能徒以婉佞贵

  • 卷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 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 史张守节正义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索隐张晏云时天下未定参错变易不可

  • 卷三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仁宗天圣七年羣牧判官庞籍答诏论时政奏曰臣幸辱班联获当次对辄陈管见仰渎纩旒内揣狂愚当从震殛臣闻服忠义者皆怀爱君

  • 学大原上·张载

    学者且须观礼,盖礼者滋养人德性,又使人有常业,守得定,又可学便可行,又可集得义。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得浩然之气。严正刚大,必须得礼上下达。义者,克己也。 书多阅而好忘者,只为理未精耳,理精则须记了无去处

  • 礼记析疑卷十三·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内则后王命冡宰降徳于众兆民司徒掌邦敎而内则使冢宰布之者冢宰掌王后之内治六宫之阴礼王后世子之服羞故兆民之家礼亦使布焉不曰敷敎而曰降徳者凡子妇孝敬之事皆王后世子所躬行而以为民则者也栉縰筓

  • 卷四·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曲礼上第一之四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疾止复故【栉侧瑟反惰徒禾反又徒卧反矧本又作哂失

  • 卷九·聂崇义

    <经部,礼类,三礼总义之属,三礼图集注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九宋 聂崇义 撰太常      旂旜       物【如旜素饰其侧】旟       熊旗旐【蛇合体】      龙旃翿旗【又作翿旌】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四·宗喀巴

    〔科〕巳二立自宗第二自宗。若未得无我了义正见,其身一切修行,皆未趣无我,故须先得无我正见。又此非唯了知便足,于正修时当忆其见而复观察,于所观义应善修习。又于无我义须二种修,谓不观察住与观慧思择,非以一分便为满足。〔

  • 首罗比丘经·佚名

    罗问曰。更□□□□□□□□□□□□□□有一方亦得免之。首罗□□□□□□□□□□其意。大仙答曰。敬信三□□□□□□□□□□持斋礼拜敬信不懈专□□□□□□□□□□大水之难。首罗复问大仙曰。□□□□□□□□

  • 声律发蒙·杨林兰

    清杨林兰著。全书分东钟、支思、齐微、车鱼、模糊、皆来、真文、山寒、桓观、先天、萧豪、戈何、家麻、车遮、阳唐、庚青、尤侯、侵心、廉纤、缄函二十韵,每一韵有对文两则,前一则用平韵,后一则的前半部用仄韵,对文从

  • 三洞枢机杂说·佚名

    多引六朝经典及故事,盖撰于唐。述导引、按摩、服药诸养生术,并混入祝咒、吐火术、服符、通真灵诸神奇方术。

  • 古今滑稽联话·范左青

    范左青著,琴石山人校,1册。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会文堂书局初版,排印本,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已出16版。诗词联对,文章小道,余自幼喜之特甚。忆龆时夏日纳凉,有族长口述古人巧对数则,余喜而笔之,族长嘉之,乃为更诵谐联数则

  • 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

    晏殊撰。马亮,字叔明。进士出身,曾任大理评事、芜湖知县。迁殿中丞,通判常州。后调濮州知州,升太常博士、福州知州,又迁饶州知州。北宋咸平三年(1000),任西川转运副使。后又知潭州、升州、广州、杭州、庐州及江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