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二 【乩】

●元诗纪事卷四十二 【 乩】

侯官陈衍辑

岳武穆降箕诗

马巫父

三茅吴真人

郑文选

张君有

方武裘

王大圭

翠华仙伯

赵静斋

独乐园主

密兰沙求仙诗

忠烈祠神

◆岳武穆降箕诗 【 此条诗主、诗名混合,本卷与下卷此类情况甚多,今均参目录作诗主处理,以存其原貌,以下不一一出校。】

百战间关铁马雄,尚余壮气凛秋风。有时醉倚吴山望 【 吴山 「吴」原作「箕」,据志雅堂杂钞(笔记小说大观本)卷下改。】 ,肠断中原一梦中。志雅堂杂钞:胡天放降仙,箕忽踊跃可畏,经时书一诗云云。后大书一「鄂」字,人始知为武穆也。

◆马巫父

玉华山诗

○玉华山诗 【 玉华山 「玉」原作「似」,据志雅堂杂钞卷下改。】

玉楼云淡晓光浮,中有飞仙驾鹤游。下界此时方熟睡,谁寻紫气问青牛?

志雅堂杂钞:辛卯正月,胡天放降仙,马巫父,弋阳人,地仙,玉华山诗云云。

◆三茅吴真人

绝句

柳杏

○绝句

深深门巷老翁家,自洗铜瓶浸杏花。唤起承平当日梦,令人转忆旧京华。

○柳杏

岸曲纷纷已弄烟,园林点点欲争然。何人折取归深院,两样风光在眼前。

◆郑文选

九洞

○九洞

拖露抟风海峤来,觚棱寂寂自楼台。春光不比承平日,泪眼看花荐一杯。

◆张君有

绝句

兰渚

○绝句

八千里路到杭郡,城郭人民几变迁。惟有吴山青不改,令威何日是归年?

○兰渚

光转东风弄暖天,永和人物尚依然。谁怜纫佩凄凉客,倚策愁吟楚泽边。

◆方武裘

赋笔

○赋笔

兔出中山骨欲仙,何人拔颖缚尖圆。拙夫堪笑堆成冢,豪客曾闻扫似椽。窗下玉蜍涵夜月,几间雪蠒涌春泉。当时定远成何事?轻掷毛锥恐不然。

志雅堂杂钞:二月初三日,降仙,三茅吴真人诗云云,柳杏云云。郑文选九洞云云。张君有眉山书房吏人云云 【 眉山书房 「眉」,志雅堂杂钞卷下作「看」。】 ,兰渚云云。方武裘,莆人,潜夫之友也,今为大阳洞主,求赋笔诗云云。

◆王大圭

绝句

○绝句

六朝盛事总成尘,结绮楼前草自春。一曲后庭何处觅?空留月伴倚阑人。

志雅堂杂钞:辛卯十二月,天放降仙,江宁王大圭诗云云 【 江宁王大圭 「宁王大圭」四字原阙,据志雅堂杂钞卷下补。】 。

◆翠华仙伯

示张唐臣诸人

示问行藏者

○示张唐臣诸人

玉皇香案晚朝回,小小星坛向夜开。一炷信香通鼻观,翠鸾飞背酒仙来。

○示问行藏者

春来看取百花丛,粉白妖红造化功。燕子莺儿休调舌,花残明日起熏风。

双溪醉隐集:张唐臣等诸公夜祈大仙,批以诗云云。或有问予行藏者,亦批以诗云云。祈求仙号,批以翠华仙伯。是夜更有诗数首,并满江红词一阕,气语豪迈,篇什可观。

◆赵静斋

享祭降笔

○享祭降笔

生居四代将门家,不幸遭逢被虏拏。死在瓜洲无葬地,幽魂夜夜到长沙。

山房随笔:赵静斋淮被执于溧阳,至瓜洲被刑。其孙享祭,静斋降笔云云。

◆独乐园主

咏史

○咏史

三皇之前不可传,尧舜垂衣化自然。夏衰商败兵革起,征讨有罪非传贤。苍姬种德极深厚,历载八百何绵绵。孔丘孟轲不得位,唯有文字登书编;春秋笔削严一字,诛恶褒善持大权;丘明作传详本末,下迨战国何茫然。秦皇并吞六王毕,始废封建迷井田;功高自谓传万世,仁义不施徒托仙;东游弗返祖龙死,赤灵火德明中天。汉朝文景称至治,刑措可比成康前;无端杂用黄老术,是以未得称其全。王莽贼臣篡汉祚,赖有光武如周宣;云台名将应列宿,婉婉良策扶戎轩;绝胜高祖醢彭越,可比周召终天年。崇儒往谒曲阜庙,典章灿灿罗星躔;后人不省创业苦,宠任阉宦皆貂蝉;西园粥爵诚可耻,党锢忠士灾何延。一朝曹氏帝称魏,铜驼荆棘生荒烟;关张早死后主弱,典午自帝开坤埏。五胡云扰乱中国,五马南渡何翩翩。六朝兴废有得失,岂知合并归杨坚;琼花城里建宫阙,汴河春水浮龙船。乱离思治否复泰,唐室高祖催飞骞;秦王神武不可及,遂承天祚传高玄。大纲不正有惭色,我尝抚卷思其渊。纷纷女祸握神器,扰扰藩镇横戈鋋;乘舆避乱数奔窜,翠华几度游西川。黄巢残贼不忍说,白骨山积血成泉;侵凌渐使唐祚绝,江海虽大犹涓涓。朱温降将乃一贼,僭号暂时得复失。后唐石晋暨知远,但以功利不尚德。周家亦僭登天基,独有世宗明治术。我朝列圣皆深仁,天下苍生得苏息。史书浩浩充屋栋,人主欲观宁遍及。小臣纂集作通鉴,治乱兴亡明似日。愿言乙夜细垂观,比美成王戒无逸。

辍耕录:悬箕扶鸾,所作诗文间有绝佳者。友人檇李顾元凯尝召一仙至,大书曰:「独乐园主也,可命题。」众以咏史请,鸾不停留,作成长篇云云。

◆密兰沙求仙诗

刀笔相从四十年,非非是是万千千。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事,云在青山水在天。

草木子:至顺辛未间 【 至顺辛未 「顺」原作「正」,按至正无辛未年,因据草木子卷四改。】 ,福建廉访使密兰沙求仙诗云云。

◆忠烈祠神

示陈友定

○示陈友定

将军何事访山家,火冷炉温谩煮茶。若问圣明吾岂敢,止能疗病与驱邪。

榕阴新检:至正末,陈友定据闽,过福宁栖云忠烈祠,叩己当为天子,悬箕一绝云云。不怿而去。

猜你喜欢
  叶巽斋·唐圭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融
  第二十出 火并·许自昌
  彊村集外词·跋·朱祖谋
  卷五十六·徐世昌
  四集卷三十三·乾隆
  寒山子诗集·寒山
  卷七·陆游
  卷490 ·佚名
  静春堂诗集原序·袁易
  卷四百二十七·曹学佺
  卷六十八·陈焯
  卷七百五十九·佚名
  卷七·施元之
  第四十六出 叙别发配·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赵翼

      ○李青莲诗  李青莲自是仙灵降生。司马子微一见,即谓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贺知章一见,亦即呼为"谪仙人"。放还山後,陈留采访使李彦允为请於北海高天师授道。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诗之不可及处,在

  • 卷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三五言律杜甫郑氏东亭【全唐诗郑氏上有重题二字甫自注在新安界唐书地理志河南府县新安】华亭入翠微【洛阳名园记环溪王开府宅园甚洁华亭者南临池池左右翼而北过凉榭复滙为大池周围如环故云然

  • 卷四十二·谷应泰

      ○弘治君臣   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皇太子即位,诏赦天下,以明年为弘治元年。妖人李孜省伏诛,妖僧继晓发原籍为民,太常卿道士赵玉芝、   邓常恩谪戍边,番僧国师领占竹等悉革职。斥佞竖梁芳、陈喜等往孝陵司香。

  • 第五十一回 遇刺客险遭毒手 访名姝相见倾心·蔡东藩

      却说袁政府盛倡帝制,有几个老成练达的人物,料知帝制难成,先后递呈辞职书,出都自去。第一个便是李经羲,第二个便是赵尔巽,第三个便是张謇,这三位大老,统是袁氏老朋友,张謇与老袁,且有师弟关系,小子走笔至此,更不得不特别表明

  • 卷之四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一·佚名

    文宗二牛僧孺 李德裕【子由 温公 石介】李训 郑注【少游 李德裕 温公】郑覃【孙之翰】杜元颕【孙之翰】刘蕡【范祖禹】牛僧孺 李德裕子由论曰唐自宪宗以来士大夫党附牛李好恶不本于义而从人以喜愠虽一时公卿将

  • 李叔同年谱(2)·李叔同

    九月,考入位于上海徐家汇的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特班,改名李广平。该校总教习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倡导民主、提倡新学,开设英语、国际法等诸多新学课程。同学中有黄炎培、邵力子等后来的著名人士。叔同与师生们相互切

  • 魏元忠传·刘昫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本名真宰,因避讳武则天母亲名号而改名。当初,他做太学生时,就志气倜傥,不把举荐放在心上,故累年未能升调。当时有一左史,是銩稨人,姓江名融,他撰写了《九州设险图》,全面记载了古今用兵成败方面的事。魏元忠

  • 卷一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三营建志二京城营建规制二【在京官兵房屋 守   陵官兵房屋 关厢道路】在京官兵房屋顺治五年八月谕户部等衙门曰京城汉官汉民原与满洲共处

  • 禹贡说断卷二·傅寅

    宋 傅寅 撰海岱及淮惟徐州释地曰济东曰徐州郭氏注曰自济东至海孔氏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杜氏曰或云因徐邱为名李氏曰淮海间其气寛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张氏曰李巡言淮海间其气寛舒禀性安徐夫州北跨淮南距海何为

  • 护心品第三十一·佚名

    心轻难调伏,为欲所居怀。降心则为善,以降便轻安。如鱼在旱地,以离於深渊。心识极惶惧,魔众而奔驰。心走非一处,犹如日光明。智者所能制,如钩止恶象。今我论此心,无坚不可见。我今欲训诲,慎莫生瑕隙。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放逸。我

  • 佛说长者子六过出家经·佚名

    宋沙门释慧简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僧伽罗摩长者子。乃至六出家为道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时僧伽罗摩长者子白世尊言。愿世尊听出家学道。时僧伽罗摩得出家学道。时世尊告僧伽

  • 中观论卷第二·龙树

        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问曰。经说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万物以生法生。以住法住。以灭法灭。是故有诸法。答曰不尔。何以故。三相无决定故。是三相为

  • 卷第一·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圣节启建提纲(祝厘) 圆悟勤禅师。开圣节上堂。顶天履地。共荷皇恩。含齿戴发。均承帝力。神霄降庆。真主示生。倾万国丹心。祝一人圣寿。当阳有路。万派朝宗。一

  • 昭明太子集·萧统

    六卷。梁昭明太子萧统撰。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 (今江苏武进) 人。曾编 《文选》三十卷,裒集秦汉以来诗文甚富,为总集之祖,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自己也擅诗文,有《昭明太子集》。据《南史》本传,统有文集二十

  • 三官灯仪·佚名

    三宫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分别于上元、中元、下元之日,燃灯供奉天地水三官,礼拜赞颂,启告三官解厄赐福。三官即:上元赐福天官紫徽大帝、中元赦罪

  • 世范·袁采

    家训类读物。南宋袁采撰。3卷。初名《俗训》,府判刘镇为之序,始更名《世范》,谓书中所言不仅可以行诸当时,而且可以行诸后世。书前有刘镇淳熙戊戌(1178)序,后有作者绍熙改元(1190)后记。今通行者为《丛书集成初编》本。卷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源述·佚名

    简称《心经还源述》。佛典注疏。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对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论释。本疏残存部分自《心经》之“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疏释至经末,释文较为详尽。卷末有题记谓:“此经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