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90.衣带里的密诏

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的那年,徐州牧刘备,受到袁术、吕布的夹攻,失败了,来投奔曹操。

刘备是河北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原来是西汉皇室的后代。他从小死了父亲,家境很贫苦,跟他母亲一起靠贩鞋织席过日子。后来,靠同族人的帮助,才拜老师读了一点书。可是他不大爱读书,却喜欢结交豪杰。有两个贩马的大商人经过涿郡,见了刘备,很器重他,就出钱帮助他招兵买马。

当时,有两个壮士到涿郡应募,一个名叫关羽,一个名叫张飞。刘备见关羽、张飞两人武艺高强,又跟他志同道合,就待他们特别亲切。日子一久,三个人的感情真比亲兄弟还密切。因此,民间传说他们三个人曾经结拜为把兄弟。

刘备投奔曹操以后,曹操和刘备一起去攻打吕布,消灭了吕布的割据势力。回到许都,曹操请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并且非常尊重刘备,进进出出,都要刘备陪他在一起。

刘备见曹操这样尊重他,心里反倒不安,因为他有自己的雄心大志,生怕遭到曹操的猜疑。

曹操表面上看重刘备,暗地里也在防备他。他派人去看看刘备在家里干什么,只见刘备在自己园子里种菜浇水,没有什么可疑,也就渐渐放心了。

这时候,朝廷里出了一件事。因为曹操的权大了,汉献帝嫌他太专横,要外戚董承设法除掉曹操。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又把这条衣带送给董承。

董承接到衣带中的密诏,就秘密约了他的几个亲信,商量怎样除掉曹操。他们觉得自己力量不够,认为刘备是皇室的后代,一定会帮助他们,就秘密找刘备商量,叫刘备去一起干。刘备同意了。

没多久,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两个人一面喝酒,一面有说有笑,谈得很融洽。他们谈着谈着,很自然地谈到天下大事上来了。

曹操拿起酒杯,说:“您看现在那么多人在争夺天下,有几个算得上英雄呢?”

刘备谦虚地说:“我说不上来。”

曹操面露笑容,从容地对刘备说:“依我看,当代的天下英雄,只有将军和我曹操两个人。像袁绍这号人,算不上什么。”

刘备为了跟董承同谋的事,心里正在七上八下,听到曹操这句话,大吃一惊,身子打了一个寒战,连手里的筷子也掉了下来。

就在这节骨眼上,天边闪过一道电光,接着就豁喇喇响起一声响雷。刘备一面低下身子拾筷子,一面说:“这个响雷可厉害,把人吓成这个样子。”

就这样,他总算把惊慌的神情掩饰过去,没让曹操看出破绽。

喝完酒出来,刘备再三捉摸曹操的话,觉得曹操把他看作唯一的敌手,将来不会轻易放过他。打这以后,他一面和董承他们联络,共同设法除掉曹操;一面找机会离开许都。

凑巧袁绍派他儿子到青州去接应袁术,要通过徐州。曹操认为刘备熟悉那一带的情况,就派他去截击袁术。

刘备巴不得趁早离开,一接到曹操命令,就飞快地和关羽、张飞带着人马走了。

曹操的谋士郭嘉等听到曹操放走刘备,赶快去找曹操,说:“刘备有野心,不能放他走呀!”

经郭嘉一提醒,曹操也有些懊悔了,马上派人去追,刘备已经走远了。

刘备打败了袁术,夺取了徐州,决定不回许都去了。徐州本来是刘备做过州牧的地方,附近的郡县都响应他,背叛了曹操。

曹操一听到刘备背叛他,气得要命。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人向曹操告发了董承和刘备在许都合谋反对曹操的事。曹操把董承和他的三个心腹都杀了,并且决心亲自发兵征讨刘备。

那时候,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分)拥有几十万人马,扬言要进攻许都。

曹操部下的将领劝阻他说:“现在跟您争天下的主要是袁绍。听说袁绍正想打过来,您却往东打刘备。万一袁绍从北面打过来,我们怎么办?”

曹操说:刘备是个有能耐的人。现在不趁早消灭,将来后患无穷。”

郭嘉也说:“刘备刚起来叛变,归附他的人不多,立刻打过去,一定能把他打败。袁绍的性子犹豫多疑,即使要来进攻,也没有那么快。”

曹操就决定把一部分精兵守住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防备袁绍进攻。他亲自带领大军进攻徐州。

刘备派人向袁绍求救,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劝袁绍乘许都兵力空虚的时候偷袭曹操,袁绍没有同意。

曹操大军进攻徐州,刘备兵少,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只好放弃徐州往冀州投奔袁绍。

猜你喜欢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范晔
  卷四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六·脱脱
  卷六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脱脱
  ●卷二十八·赵翼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六·佚名
  卷之六十三·佚名
  第八卷 星野晷度(一)·缪荃孙
  六五 往日本去·周作人
  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 第五十五·班固
  曹变蛟传·张廷玉
  轩纏传·张廷玉
  梁纪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526)梁纪七 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公元526)·司马光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544_1 【听歌】刘得仁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卷544_2 【青龙寺僧院】刘得仁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

  • 第三十七出 尸解·洪昇

    【正宫引子·梁州令】〔魂旦上〕风前荡漾影难留,叹前路谁投。死生离别两悠悠,人不见,情未了,恨无休。  【如梦令】绝代风流已尽,薄命不须重恨。情字怎消磨?一点嵌牢方寸。闲趁,闲趁,残月晓风谁问。我杨玉环鬼魂,自蒙土

  • 二薇亭诗钞·吴之振

    徐玑访梅访梅行近郊,寒气初淅沥。欲开未开时,三点两点白。清枝何萧疏,幽香况岑寂。颇知天姿殊,绝似人有德。逢君天一方,欢然旧相识。监造御茶有所争执森森壑源山,袅袅壑源溪。修修桐树林,下荫茶树低。桐风日夜吟,桐雨洒霏霏。

  • 列传第四十三·李延寿

    孙搴 陈元康 杜弼 子台卿 房谟 子恭懿 张纂 张亮 赵起 徐远 张曜 王峻 王纮 敬显俊 平鉴 唐邕 白建 元文遥 赵彦深 赫连子悦 冯子琮 子慈明 郎基 子茂孙搴,字彦举,乐安人。世寒贱,少励志勤学。自检校御史再迁国子助教。

  • 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八十二·脱脱

        蔚昭敏 高化 周美 阎守恭 孟元 刘谦 赵振 张忠 范恪 马怀德安俊 向宝   蔚昭敏,字仲明,开封祥符人。父兴,事周世宗,数战伐有功,又从太宗平太原,终龙尉都虞候。真宗为襄王,昭敏自东班殿侍选隶襄王府。帝即位

  •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韦思谦传·刘昫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本名仁约,字思谦,因为名字的音与武则天的父亲相近,故只称字。他的祖辈是从京兆南迁的,家住襄阳。他举进士,补任应城县令,一年多调到选部。韦思谦在任选官时,因未按从前的制度来进职奖功,被认为不力。但吏部

  • 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二帝系考【四】皇太子皇子皇始祖肇祖原皇帝子二皇长子充善皇二子禇宴【无嗣】皇长子子三皇长孙妥罗【无嗣】皇次孙妥义谟【无嗣】皇三孙锡宝齐篇古皇三孙子一是为兴祖直皇帝兴祖直

  • 目录·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目録卷一宗人府卷二内阁卷三内阁中卷四内阁下卷五吏部卷六户部卷七户部三库卷八戸部仓衙门卷九礼部卷十乐部卷十一礼部防同四译馆卷十二

  • 奏谳书六·佚名

    原文:漢中守讞:公大失昌笞奴相如,以辜死,先自告。相如故民,當免作少府,昌與相如約,弗免,已獄治,不當為昌錯告不孝,疑罪。.廷報:錯告,當治。译文:汉中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公大夫昌笞打奴隶相如,于保辜期限内致死,随即自首。相如是一故

  • 卷一百二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二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三>鼛鼓韗人為皋鼓長尋有四尺鼔四尺倨句磬折則皋鼓中高而兩端下矣鼓人曰以鼛鼔鼓役事春秋傳曰魯人之皋蓋皋緩也

  • 卷二十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十一春官宗伯第三之五典命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注故书仪作义郑司农读为仪】正义郑氏康成曰五仪公侯伯子男之仪 贾氏公彦曰诸侯之五仪据五等之

  • 成公·成公十四年·左丘明

    【经】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郑公子喜帅师伐许。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冬十月庚寅,卫侯臧卒。秦伯卒。【传】十四年春,卫侯如晋,晋侯强见孙林父焉,定公不可。夏,卫

  • 卷六十四·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四舍利子,眼界眼界性空。何以故?眼界性空中眼界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非眼界非眼界性空。何以故?非眼界性空中非眼界无所有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不可得。色界眼识界

  • 卷五十七·佚名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之二复次善现,若真如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真如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不思议界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彌勒菩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如汝所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善男子。汝可入此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中。周遍觀察。則能了知一切菩薩學

  • 养吾斋集·刘将孙

    三十二卷。元刘将孙撰。将孙字尚友。生卒年不详。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其父刘辰翁的文名擅于宋末,将孙濡染家学,颇习父风。吴澄为作集序,谓其:“浩瀚演迤,自成为尚友之文,如苏询之有苏轼。曾以立序则谓渊源所自,淹贯

  • 宝藏论·僧肇

    全一卷。后秦僧肇(374~414)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阐说法性真如之体用等,分为广照空有品、离微体净品、本际虚玄品等三品。论中所说常为唐末洞山良价、云门文偃之语录及宋代延寿之宗镜录等所引用,足证其受禅家之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