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四七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详校文溯阁全书办法折

一三四七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详校文溯阁全书办法折【真按:翁方纲与文溯阁四库全书.陆锡熊与文溯阁四库全书.】

乾隆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臣陆锡熊跪奏,为奏明现在详校情形事。

窃臣奉旨同刘权之、关槐、潘曾起等前赴盛京,详校文溯阁全书,于二月十五日恭请圣训后【真按:翁方纲与文溯阁四库全书始末】,卽陆续起程,今已先后到齐。郑际唐祭告事竣,亦已回至盛京。臣等当卽与将军 公嵩椿、府丞福保等商议,于附近宫门前酌给闲空官房,公同详校,随时领阅归架。复经嵩椿派出员役照料,查点搬送,敬谨办理,可无污损之虞。但全书卷帙繁富,臣等带同看书人等每日请领分阅,头绪滋多,需人经管,因酌令同来看书之编修邱庭漋专司收发事宜,立档存记,臣等按照部分次第校看。统计全书六千一百余函,【真按: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数量】臣总司核签,仍兼分阅,与详校之刘权之、郑际唐、关槐、潘曾起、翁方纲等,真按:翁方纲与四库全书 每人应分一千余函。谨将各书逐段匀派,按股阄分,以专责成而均功力。其翰林院、武英殿存贮底本,臣等现已将紧要者拣出运带,敬谨核校。其余有应需查对者,卽陆续移取,雇人赍送盛京应用,可无旷悞。

查全书各分,缮校原非一手,误字脱简不尽相同,至其间应行删削、刊正之文,谅无歧异。臣等业将彭元瑞、纪昀办过详校各档,查取全带,于各书签出之条再行互相参证,以防挂漏。如有经臣等看出而前档所无者,亦容知会查明,画一办理,务与三阁珍函同臻尽善。此内有应行另写者,臣等卽行分别赔写。至各书内辽、金、元人地名应译改者,臣等现令汇册记明。查编修邱庭漋原系文渊阁详校时承办翻译之人,卽令其于收发外,将带来翻译各档逐一查对,详悉改正。再,各书卷首应添部分、门类两行,臣等现于校阅时卽按部添入。其卷末原附考证真按:四库全书誊录非出一人之手,应行撤去者,亦均照依三阁章程一律办理。

除臣等陆续校阅,再容随时奏闻外,所有现在详校情形,理合缮折具奏,伏祈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立法虽详,仍在尔等尽心细阅。此番既定之后,若再有错讹,是谁之咎?慎之!(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八 诸夷·姚思廉
  列传第一百六 陈三李曹刘·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十八·张廷玉
  卷九·佚名
  卷之七百九·佚名
  卷之十六·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六·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八·廖道南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一·纪昀
  卷十七·傅恒
  绎史卷六十八·马骕
  徐勉传·姚思廉
  阳尼传·李延寿
  许逵传·张廷玉
  卷九十三·阿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王世贞

      高子业少负渊敏,生支干与伪汉友谅同。既迁楚臬,恆邑邑不自得,发病卒,实友谅彭湖之岁也。其诗如“积贱讵有基,履荣诚无阶”,“既妨来者途,谁明去矣怀”,“茫然大楚国,白日失兼城”,“久

  • 西渡集卷下·洪炎

    宋 洪炎 撰逰麻姑山仙都观浥露出南郭遵涂盻西岭幽寻不惮逺陟巘造殊境悬瀑防天路髙斋跨参井麻姑固神人上下凌倒景逸驾不容追遗踪抟尘影仙坛独岿然藓蚀此山顶古屋鸣鸺鹠污池浴蛙黾葛顔有异闻源委渺难省空余丰碑字歘若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六·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知人○嘉靖七年八月甲子大学士杨一清以人言求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六月庚子朔○辛丑兵部左侍郎魏养蒙再疏引疾不允○壬寅礼科给事中余懋孳上言 皇长孙出阁讲学一事臣等请之五年礼部请之百疏乃纶音杳然臣窃惑之乞诹吉日与 储讲一并举行不报○予定国公徐希皋祖母王氏祭葬

  • 卷之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四十七·佚名

      顺治七年。庚寅。春正月。乙卯朔。免朝贺。  ○顺天府进春。  ○庚申。喀尔喀部落硕雷汗等、贡貂皮马匹。宴赉如例。  ○山西巡抚祝世昌奏报、章京穆成格等、擒斩逆渠翟悬、刘定宇等。复永宁州、宁乡县一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五·佚名

    列传一百三一百四一百五一百六一百七一百八一百九一百十一百十一一百十二一百十三一百十四一百十五一百十六一百十七一百十八一百十九一百二十(循吏)一百二十一(儒林)一百二十二(文苑)一百二十三(忠义)一百二十四(忠义)一百二十

  • 正说篇第八十一·王充

    儒者说《五经》,多失其实。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滑习辞语。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仕,汲汲竟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故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五经》并失其实。《尚书》、《春秋》

  • 目录·鹖冠子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鶡冠子目録雜家類一〈雜學之屬〉卷上博選第一著希第二夜行第三天則第四環流第五道端第六近迭第七卷中度萬第八王鈇第九泰鴻第十泰録第十一卷下世兵第十二備知第十三兵政第十四學問第十五世賢第十

  • 卷二十【起文公十六年尽十八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起文公十六年尽十八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经十有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注及与也夏五月公四不视朔注

  • 第六章 5·辜鸿铭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辜讲在孔子的祖国在位的一位官员(季康子)问孔子,他的学生当

  • 卷三十一·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一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七防于夷仪之歳齐人城郏【在二十四年不直言防夷仪者别二十五年夷仪防○郏古洽反】其五月秦晋为城【林自十四年十三国伐秦二国不平至今年始为平】晋韩

  • 无我与不朽·钱穆

    古今中外,讨论人生问题,似乎有两个大理论是多少相同的。一是无我,一是不朽。初看若相冲突,既要无我,如何又说不朽。但细辨实相一致,正因为无我,所以才不朽。 人人觉得有个我,其实我在哪里,谁也说不出。正因为在不知何年代以前

  • 碧岩录卷第二·圆悟克勤

      垂示云。佛祖大机。全归掌握。人天命脉。悉受指呼。等闲一句一言。惊群动众。一机一境。打锁敲枷。接向上机。提向上事。且道什么人曾恁么来。还有知落处么。试举看。  【一一】举黄檗示众云(打水碍盆。一口吞

  • 玉篇·顾野王

    南朝梁陈之间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所撰写的一部字书。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博学经史,擅于文字音义。《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共30卷,收字16917个,是继《说文》之后一部按汉

  • 混元圣纪·谢守灏

    宋谢守灏编。道教神仙传记。九卷。全称《太上混元圣纪》或《太上老君混元圣纪》。原称《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实录》,别称《老君实录》。简称《圣纪》。宋真宗崇道,封太上老君号混元上德皇帝,书名由此而来。前有宋光宗绍

  • 天魔舞·李劼人

    长篇小说。李劼人著。1947年5月6日至1948年3月18日连载于成都《新民报》。共二十九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整理出版。作品广泛地描写抗战时期四川社会的黑暗现实。通过奸商老金、马为富、陈登云、陈莉华、白知时、

  • 先拨志始·文秉

    明文秉撰。《江南通志》作六卷,《四库全书》作二卷。二卷本首尾无缺,或因卷数有分合之别。记明末遗事,上卷起万历,终天启四年(1624);下卷起天启五年,终崇祯二年(1629)。对妖书和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以及魏忠贤乱政、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