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浙语五(东山散笔、墨庵补述)

●浙语五(东山散笔、墨庵补述)

陈函辉、陈潜夫

自越事起,有奉鲁而不以事自见者为陈寒山,奉鲁而拮据江干者为陈玄倩,不幸事败,咸慷慨赴水,称二陈云。

寒山名函辉,初字木叔;生时父三槐梦杨椒山过访,迨长柝椒为字。随父之任南康,入曹洞山受性命之学,留意禅悦,胸次荡然。丁卯举于乡,居小寒山,读书山寺,寒暑不辍,因号寒山子。喜与方外游,颇类盱江之黄海岸(名端伯)。

初,海岸为宁波司李,廉静恬退,久参洞宗,常延缁流入公署。寒山偶以公事往谒,谈椒及济洞,上溯曹溪,机锋各出,语至移日,不复言所事而去。后海岸改补杭州司李。丙子分考,得一卷,奇之,秉烛朗诵至夜分,声彻户外,邻房传以为笑。评其文云:『此士之特立救正时弊者』。及拆卷,则陈子玄倩(初名朱朗)卷也。

玄倩亦颇自负,读书举大略,好任侠,常以身许人。与同座有不合大义,辄叱去。当南浙无事时,曾携所知往紫阳庵,坐石饮,太息曰:『吾安得死所如史策烈名字动人耳目者』?同坐私怪之。会漳浦黄石斋言事戌浙,讲学大涤山中,杭绅陆鲲庭培负文望,谒石斋乞为先人志墓。纔通剌,玄倩以陆子初不与东林之席,笑曰:『石斋先生座岂有鲲庭履迹哉』?复微词其父。石斋由是以疾辞,未之见。培闻之怒。壬午秋,登楼社中友有得隽者,玄倩辄讥切其闱牍,培固登楼社中人也,益怒。偕其党檄攻玄倩。杭士多忌玄倩,群攘臂起。海昌范□白、朱近修诸子咸应之,独东山与沈闻大倡言曰:『陈子持大谊,吾党益友。其于父母昆弟孝友切劘多有可称者,安得以一人私仇震惊阖郡乎』?木中陈子木恂曰:『吾固审玄倩,素馆留玄倩及其家属』。于是陈与陆两社宾客子弟各数十百人,列舟为阵,口哄于禾之东门,积三日,观者数千人。玄倩与鲲庭固未尝知之也。

癸未,玄倩入都,不应礼部试,径就选。选君中以危地,授开封府推官。开封被贼决河,已陷没,玄倩驻守旁邑,逼寇甚,飞疏云:『河南尚有可图之势,河北实多累卵之危,拟请重兵守覃遏贼』。未报,而京师陷,因与西平将军刘洪起共事,擒贼伪官五人,上捷南都,复诸郡县,以功擢御史,巡按河南。奸辅马士英除不附己者,玄倩言事率多忤。复与广昌伯刘良佐合疏护皇妃童氏入都。上方穷选苏杭殊色,不复念旧,士英等迎上意曰:『此妖妇也』!命逮潜夫。

乙酉五月,上弃南都,潜夫出狱,间行还浙。当是时,寒山忤上官,失职归里踰年矣。阁部史可法表函辉监军河南道,与潜夫抚辑河南北,函辉辞不就。值鲁主避难于台,遣使就问,而北檄已至,寒山蹈水者一、投缳者三,以家人伺救不得遂。已而鲁主监国绍兴,函辉与总兵吴台伯有扈从劳,擢左春坊,进詹事府少詹学士,奉谕联络温、处。而潜夫亦渡海,率所募家丁入觐。命以原官治军,加太仆寺少卿,监军小亹。侧闻陆培仗义自杀,叹曰:『鲲庭顾能为此』!并疏浙西死义十人,列培名于首,请加恤。论者称玄倩不以初怨没鲲庭之节云。

丙戌二月,命与方国安合安严州,恐饷不给,谋运米于温台,取道于海。而寒山将至温,便道还家,与僧湛明约,图结茅云峰,无志任事。监国敦促,晋礼部侍郎,竟不就,潜赴云峰,以处士衣冠习方外威仪,晨昏课诵如素所熟习者。五月,方师溃于桐庐,士卒弃营东走。玄倩急还小赭,欲保会稽,而监国驾迁,将及台矣。或劝玄倩且肥遯,笑不答。乃设尊祭先公存之先生,出继母拜堂下,以书属其弟,令妻妾互缝其身衣,盖妻妾兄弟孟氏也,小孟有娠八月矣。伊父完初在旁,欲生之,玄倩不许。大孟素知君子必殉国,愿从死。至是欣然与偕,黄昏至化龙桥。是为五月之晦戌,天与水昏黑,忽水光一道如电,可十余丈,二孟从水光相携入水。玄倩大笑曰:『孟完初乃有此二女哉』!举身赴之,年三十有七。子南篁甫十龄,得无恙。

六月,北师入台,未尝按籍追求荒遯。湛明对寒山云:『云峰片地,公可终老』。寒山瞪目视之。自书年谱末云:『徐陵五愿,唯誓出家;文山七歌,尚思杀贼。辉得其死所矣』。遂预作埋骨记贻二子臣谦、巽之。令家人从僧索故历,曰:『六月之望可了』。作诗文如常。望前一日晚课毕,急窜入方池。水浅不得死,僧竞持起,扶入卧所。顷之,阖户引缳尽,年五十有七。有致命诗十章,录其二,曰:『慧业降生文人,此去不留一字,只将子孝臣忠,贻与世间同志。手着遗文千页,尚留副在名山,正学禁书亦出,所南心史难删』。湛明为治其后事。

前此乙酉五月,海岸已致命南都,别有传。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班固
  列传第一 皇后列传·魏收
  行幸第三十七·吴兢
  卷三·昭梿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卷之十七·佚名
  通志卷一百八十四·郑樵
  通志卷一百十九·郑樵
  七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应毁重本书及罗敎经卷开单缴进销毁片·佚名
  补后汉书年表卷九下·熊方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西域传·李延寿
  第十六章 拒唐和讨沈·李宗仁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源卷下·张炎

    古之乐章、乐府、乐歌、乐曲,皆出于雅正。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迄于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沦落之 后,少得存者。由此八十四调之声稍传。而美成诸人又复增演

  • 第二折·乔吉

    (张千上,云)自家张千是也。从幼在这里伏待王府尹的。砟天相公在官家饮酒去了,着我在后花园中等候,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慌上,云)小生韩飞卿,因在九龙池上玩赏杨家一捻红,陡遇一小姐,眉眼传情,实有硕盼小生之意,又留下五十文金

  • ●洛水悲·沈泰

    (新都伯玉汪道昆撰琅琊敬美王世懋评西湖野君徐、尧臣黄之尧阅) 〔末上〕【临江仙】(金谷园中生计拙,高阳池上名流,山公任放是良谋。歌声中夜发,酒债几时勾?) (汉水悠悠东到海,繁华总是浮沤,趁他未白少年头。樽前宜粉泽,座上即丹

  • 卷六·杨士奇

    二年正月丙寅朔 上至蔚州城守不下指挥李诚号冲天李者仓卒城外走匿水沟中士卒搜得之 上释之诚愿献城自效遂遣归城中人不从执诚囚之诸将候诚不至遂欲攻城 上曰观其守备非旬日不能拔兵钝威挫难以符志当用智取之其城外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佚名

    万历六年八月庚辰朔赐大学士张居正等各杨梅一篓○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何雒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掌本院印信仍充经筵日讲及会典纂修官○升刑部左侍郎徐栻为南京工部尚书大理寺卿陆光祖为工部右侍郎○免万历元二年

  • 八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各馆纂修拟定各书完竣日期等清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八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各馆纂修拟定各书完竣日期等清单进呈片(附清单)乾隆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臣等遵旨将各馆现在纂办未竣各书,于何时可以全竣之处,交查各馆,并着查明未进卷数,酌定各书完竣日期,据实声覆。兹据各该馆纂

  • 刘栖楚传·欧阳修

    刘栖楚出身贫贱。当镇州小官时,王承宗认为他是奇才,推荐给李逢吉,从邓州司仓参军升任右拾遗。李逢吉罢免裴度的宰相,赶走李绅,都指使他干坏事。敬宗即位,上朝常较晚,多次游玩打猎不合君德。刘栖楚进谏说“:前代皇帝刚即位,都亲

  • 卷一百四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五 朱批唐执玉奏摺 雍正七年七月十五日署理直隶总督左都御史【臣】唐执玉谨 奏为遵 旨查奏事本年六月十三日大学士【臣】蒋廷锡传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 洪武二年八月癸亥朔,鄂国公常遇春柩车至龙江。上亲致奠为文以祭之,曰:“自胡元季世,天下大乱,生民涂炭,未知所止。朕奋起临濠,驻师和阳,乙未之春,尔来依我,同渡大江,先拔采石,即取太平、建康,江东之

  • 卷十一·曾巩

    夏竦,字子乔,江州人。父:承皓,太平兴国初,上平晋策,补右侍禁,与北虏战,殁于河朔。竦以父死事,恩授润州丹阳县主簿。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科入等。仁宗封庆国公,宰臣王旦荐竦才,遂命教书资善堂,累擢知制诰,与妻杨讼,左迁。天圣中,复知制

  • 第九章 1·辜鸿铭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辜讲孔子在谈话中几乎不谈利益、宗教和道德。辜解一日,晤幕僚汪某,谓余曰:“君言皆从是非上著论,故不能耸听。襄帅为人是知利害不知是非,君欲其动听,必从利害上讲,始能人。”后有人将此语传文襄耳,文襄大

  • 第24章 宪问篇第十四(1)·孔子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译文孔子的学生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做官吃俸禄;国家政治混乱时,做官的还拿俸

  • 卷十五·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五    明 夏良胜 撰三重之义 【命官之制 审刑之制 田赋之制兵戎之制 崇勲之制】舜典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工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庻绩咸熈分北三

  • 卷第四十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今当为汝演说如来所有相海。“佛子!如来顶上有三十二宝庄严大人相。其中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普放无量大光明网,一切妙宝以为庄严,宝发周遍,柔软密致,一一咸放摩尼

  • 卷之二十五·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五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佛事黄檗大和尚命蕴谦监寺斋法衣至师举示众云寸丝不挂人天瞻仰无门一线放开众生成佛有分老黄檗既尚普门分付新圣寿亦如雪峤承当不敢囊藏

  • 頖宫礼乐疏·李之藻

    十卷,明李之藻撰。之藻字振之,仁和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编首列頖宫祀典,次列仪注,次列名物器数,共成八卷。第九卷为启圣祠及名宦、乡贤祠,附以乡饮酒礼。第十卷附以乡射礼。其中如释奠仪之散斋、演乐、涤牲诸

  • 吴三桂演义·黄世仲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四卷四十回。题“小配世次郎撰”。作者即黄小配。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91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宣统三年(1911)香港循环日报活字版本,藏英国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书局石印本,藏复旦大

  • 清真居士年谱·陈思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本谱注重对清真生卒年号、游踪及作品创作年代的考证,对清真词中本事、文意的阐发,也较为精到。查阅本谱,可初步了解清真词创作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谱后附清郑文焯《清真词校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