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夏竦,字子乔,江州人。父:承皓,太平兴国初,上平晋策,补右侍禁,与北虏战,殁于河朔。竦以父死事,恩授润州丹阳县主簿。景德四年,举贤良方正科入等。仁宗封庆国公,宰臣王旦荐竦才,遂命教书资善堂,累擢知制诰,与妻杨讼,左迁。天圣中,复知制诰,迁翰林学士,又兼龙图阁学士。五年,枢密副使。七年,参知政事,与宰相吕夷简不协,徙枢密副使。明道二年,罢为礼部尚书、知颍州。景祐三年,为三司使。元昊叛,建节,知永兴军,徙泾州,明年,兼陕西安抚经略招讨等使,还判永兴军,进宣徽南院使,与陈执中共事,不协,徙鄜州,又徙河中府。庆历二年,以为枢密使,谏官、御史皆言竦奸邪,在陕西怯于用兵,今用之,则边将之志堕矣,凡十八疏,罢之本镇,言尚不已,乃改吏部尚书、知亳州。明年,除资政殿大学士,又明年,复宣徽南院使、河阳三城节度使、判并州,又明年,加使相,判大名府,又明年,召为宰相,言者又以为常与宰臣陈执中不协,不可共事,乃改枢密使,封英国公。庆历八年,罢知河南府。皇祐九年,加侍中。明堂恩,移镇武宁徐州大都督府长史,改封郑国公。明年,以疾求归。卒,年六十七,赠太师、中书令,初谥文正,考功刘敞以为,世谓竦奸邪,谥文正未允公议,改曰文庄。子:安期。天圣三年,竦丁母忧,以宰相王钦若素与厚善,乃微服至京,钦若主之,遂复起。居西掖,所居多部中商贩。喜离间僚属,以钩致其事,虽待家人亦不以诚,故时以奸邪目之。庆历末,京师一日无云,而震者五,上召翰林学士张方平,谓曰:“夏竦奸邪,天变如此,宜草诏出之。”遂有河南之命。竦少苦学,六经、诸史、百氏、阴阳、律历之书,皆博洽,亦善为文,朝廷大典册屡以属之。大中祥符间,参政丁谓请酾金水河,作后土祠;三司使林特,欲治玉清昭应宫复道;发运使李溥,欲致海上巨石,为三神山于会灵观池中,群臣争言符瑞,竦独抗疏以为不可,其役遂寝。知洪州,其俗信巫,有疾辄屏去亲属、饮食、衣药,悉听于神,死者甚众,竦索部中得巫一千九百馀家,毁其淫祀以闻,朝廷诏江淮以南,皆严禁绝。知襄州,岁饥,发公廪,募富人出粟,常全活数万人,赐诏褒谕。〈(按竦为王旦所荐,而时论鄙之。然谏止符瑞、工役,则贤于阿附天书者远矣。至毁淫祀,活饥民亦利民事也。)〉

王德用,字元辅。父:超,赵州人,太宗尹京召,隶幕下,即位,以隶御龙直,累以战功进擢。淳化三年,遂至河西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真宗即位,加检校太傅,北虏入寇,从幸大名府,以傅潜逗挠,命超帅镇州,又领真定高阳三路,于遂城遇虏,斩裨王骑将十五人,俘馘二万计,手诏褒之。咸平六年,副帅王继忠与契丹战于望都县,而超不赴援,继忠遂陷虏。景德初,上驻跸澶渊,召超赴援,又行颇缓,虏遂深入,会通和好,上罢三路帅,卒于青州,年六十二,赠侍中。子:德用、德基、德恭。超为将善部分,御下有恩,与高琼同典禁旅,常因休沐过营垒,军校不将迎,琼命棰之,超曰:“若缘按习,可惩其不肃。今不宿戒,何名责之?”人称其恕。至道二年,遣将五路伐继迁,超将兵六万趋援夏州,德用从行,为先锋,年才十七,部万人,战铁关斩获甚众,进师乌白池,它将失道,虏势颇锐,超持重不进,德用以精兵五千转战三日,虏遂却,乃领众要其归路,距夏州五十里,先据要害,下令曰:“敢乱行者,斩!”一军肃然,超亦为之按辔,继迁引避之,以功授内殿崇班,累擢至观察使。明道二年,以检校太保,签书枢密院事,是年,改枢密副使。景祐二年,同知枢密院事。宝元元年,加宣徽南院使。二年,罢,以尝令知府州折继迁市马,为王沿所发。初,苏绅言德用貌类艺祖,宅枕乾冈,上匿其疏,既而孔道辅又以绅之言劾奏之,降千牛卫上将军、知随州。庆历二年,复留后,加节度使,又复宣徽南院使,进使相,逾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复起判郑州。至和元年,枢密使、同平章事。嘉祐元年,请老,以鲁国公,为景灵宫使。卒,年七十八,赠太尉、中书令,谥武恭。子:咸熙、咸融、咸度、咸英、咸康。德用判澶州,常迓虏使刘六符,六符曰:“比岁大熟,非仁政所及邪?”曰:“明天子在上,丰年乃其常矣。”至和末,富弼为相,契丹使来,命德用伴射,虏使曰:“天子以公典枢密,而用富公为相,可谓得人矣。”上闻之,赐德用御弓一、矢五十。

狄青,字汉臣,汾州人。初为骑御马小底,后隶拱圣军,选为散直,元昊叛,择青为延州指挥使,前后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破金汤城,略宥州,屠哤咩岁香毛奴尚罗等族,燔积聚数万,收族帐二千馀,生口五千馀,又城桥子谷,筑招安等堡寨,以功迁至澶州刺史,累擢加即节铖。皇祐四年,枢密副使,以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经制广南东西路盗贼。五年,平广源州蛮侬智高,还,复枢密副使,是年,升枢密使。嘉祐元年,以言者谓青家数有光怪,罢为使相、河中尹、知陈州,髭发疽卒,年五十,赠中书令,谥武襄。子:谅、咨、咏、谏、

猜你喜欢
  梁本纪第三·欧阳修
  卷四十四 志十九·赵尔巽
  卷五·辛文房
  第九十回 诛逆首淮南纾患 戕外使蜀右被兵·蔡东藩
  第二十八回 劝退位孙袁交恶 告独立皖粤联镳·蔡东藩
  卷七·凌雪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王大娘单独结婚宣言·吴虞公
  补遗·江休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六下·袁枢
  ●五 朝见金主·佚名
  邵捷春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三·杨士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六出 悟诈·李渔

    〖山坡羊〗(生便服,带外、丑上)乱纷纷懒应酬的书画,渺茫茫难寻觅的姻姹,远迢迢盼不来的信音,明白白解得出的签和卦。下官自从湖上回来,度了残岁,不觉已是三春,被这些书画应酬,依旧缠个不了。记得去年返棹之时,曾托江怀一留心寻访

  • 第二十五出 试术·李渔

    〖夜行船引〗(生便服,带副净上)禹迹一筹浑未展,平白地洪福滔天。好事无凭,良朋未返,三事总成疑眩。下官奉旨巡河,原限半年奏绩。怎奈黄河两岸倒塌甚多,日夜趱修,还怕愆期致罪。谁料数日之前,洪水骤发,漂洗居民六十万,淹没禾苗八百

  • 春之首章·闻一多

    浴人灵魂的雨过了:薄泥到处啮人的鞋底。凉挟着湿润的土气在鼻蕊间正冲突着。金鱼儿今天许不大怕冷了?个个都敢于浮上来呢!东风苦劝执拗的蒲根,将才睡醒的芽儿放了出来。春雨过了,芽儿抽到寸长,又被池水偷着吞去了。亭子角上

  • 卷308 ·佚名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昏迷曾未警,劳我个眼睛。 丝毫全不漏,云月事犹新。 达士知几者,常看无字经。 打动禾山鼓,舞起道吾神。 释印肃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

  • 朱嗣发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朱嗣发(1234-1304)字士荣,号雪崖,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尝以登仕郎就漕试,不利,专志奉亲。咸淳末,补朝奉郎,杜门绝仕。宋亡,举充提举学官,不受。元大德八年卒,年七十一。词见《阳春白雪》卷八。 ●摸鱼儿 朱嗣发 对西风、

  • 卷六十八·列传第六·脱脱

        欢都(子谋演) 冶诃(子阿鲁补) 骨赧 讹古乃 蒲查   欢都,完颜部人。祖石鲁,与昭祖同时同部同名,交相得,誓曰:“生则同川居,死则同谷葬。”土人呼昭祖为勇石鲁,呼石鲁为贤石鲁。   初,乌萨紥部有美女名罢敌

  • 卷二百十二 表五十二·赵尔巽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交聘之典,春秋为盛。南北史本纪书交聘颇详。其时中土分裂,与列国之敌体相交,无以异也。宋与辽、金,岁贺正旦、贺生辰外,有泛使,今谓之专使。然皆事毕即行,不常驻。金史始有盟聘表。清有中夏,

  • 卷四十九·谷应泰

      ○江彬奸佞(钱宁附 )武宗正德七年冬十月,内旨欲调边兵入卫京师,大学士李东阳等及府、部、科、道力谏,不听。时幸竖有献密计者,言京军不习战阵,欲调宣府官军入卫京师,而以京军充数戍边,每岁春秋更调,如班操例。上遣司礼监

  • ●卷十五·邵博

      王勃《滕王阁记》“落霞孤鹜”之句,一时之人共称之,欧阳公以为类俳,可鄙也。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乐极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亦记其意义甚远。盖勃文中子之孙,世尚其学,一时之人不识耳。   东坡《报江季恭书》云:

  • 卷三·陈继儒

    宋王素为谏官,言人材难得,无事之时,当为朝廷爱惜。程明道为御史,告君曰:“使臣拾遗补过则可,若搜索臣下短长以沽直名,臣不能也。”我朝陈尚书寿,性孤特,不矫讦,在谏垣指陈时政得失无隐,然尝曰:“吾父戒弗作刑官,刑

  • 卷之一百一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附方豪先生的后记·胡传

    今年五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刊行胡适之先生的父亲铁花先生有关台湾的两种遗著:一种是台湾日记,一种是台湾禀启存稿,汇刊为「台湾纪录两种」。在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二日、初五、初六日和三月初一日的日记中,我发现铁花先生还写

  • 纲鉴易知录卷七四·吴楚材

    宋纪哲宗皇帝纲 戊寅,元符元年,春正月,得秦玺于咸阳。目 咸阳县民段义,于刘银村修舍,得古玉印,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上之。诏蔡京等辨验,京以为秦玺。遂命曰“天授传国受命宝”。帝御大庆殿受宝

  • 卷五十五·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五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正万民上 易履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臣若水通曰此履卦大象之词也干为天兑为泽履卦上干而下兑故天在上泽居下上下尊卑理之正也

  • 法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欧阳竟无

    今日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特科開學。創此大學者,為本人宜黃歐陽漸。漸創此學,固必有其所創之宗旨,與其所經之歷史。 今先述歷史。明清以來,隨手掇拾一經一論,順文消釋,就義敷陳,如是講壇,無時不有。興設學校,編製學科,三乘教義抉

  • 古农佛学答问卷五·范古农

    利他功德门(一) 福 亲问:父母年迈,疾病日多,为子者,如何可使父母转趋康健寿考之境,令不受龙钟之苦。诵经可能达此目的否。答:诵药师经金刚经均可。但须戒杀放生。问:子欲报亲恩,除父母在应尽孝道外,更欲为其修福,百年后得往生极乐

  • 古文观止·吴楚材

    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三人为从祖孙三代,吴兴祚为楚材从父,调侯为楚材侄。本书成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选录历代散文(包括骈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共十二卷,二百

  • 史记四库本·司马迁

    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著。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南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中。此外有明南、北监本,汲古阁本和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