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三年

(癸酉)十三年清嘉慶十八年

春正月

1月1日

○己巳朔,日有食之。〈自酉正初刻至三刻。初虧西北食甚正北,復圓東北食在地下。〉 ○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

1月2日

○庚午,以李益運爲刑曹判書。

○吏曹啓言,西原縣還陞淸州牧,公忠道以忠淸道復號,安岳縣還陞郡,魯城、長淵,竝還陞,本座以降邑號,已準十年之限也。

1月3日

○辛未,王大妃回甲。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仍御仁政殿受賀頒敎,致詞曰:

京室嗣徽,長樂履尊,丕彰陰功,永配坤元。寶齡彌邵,瑞甲載回,天開泰運,景籙鼎來。慈闈歡顔,文孫繞膝。四世一堂,萬年今日。喜騰區宇,慶溢宗祊。値頌椒節,獻祝華誠。此誠我東方莫大之慶,不勝慶忭之至。

箋文曰:

瑤籙膺萬世之慶,慈極凝祥,寶曆啓七耋之齡,法殿獻賀。三陽是日,千歲爲春。恭惟王大妃殿下,邁宋女堯媲周母姒。贊寧考而宣南國之化,厚坤資成,翼小子而履東朝之尊,慈天光覆。迨昭陽瑞甲之載屆,猗晩景玉度之冞康。箕疇享九五之禧,頌幾騰於左海,軒紀逢千一之會,祝願切於南山。肆縟禮誕擧於三呼,而景貺益迓於百祿。伏念臣知年以喜愛日之誠,寢膳晨昏,益殫致一國之養,升恒日月,竊祈奉萬齡之懽。

頒敎文:

若曰,天休用申,慈極膺川至之福。海籌回甲,法殿擧山呼之儀。爰遵播告之彝章,少伸慶忭之微悃。竊念我太母懿範,允邁古哲妃芳猷。贊皇考而獻脫簪之規,陰功洽於二紀,奉慈闈而著嗣徽之譽,嘉頌溢於八埏。猗歟!積慶名門,誕承明聖母盛烈,肆惟履尊長樂,克追仁元后邵齡。顧寡昧偏蒙至慈,而眷愛寔自沖歲。體厚坤資成之德,撫育恩深,荷慈天默佑之仁,保護功大。玆當寶甲之重屆,益仰玉體之冞康。春暉彌長於靈萱,誠深愛日,天星載周於璇籥,喜切知年。鳳曆啓七旬之籌,瞻寶婺而增曜,龜疇享九五之福,綿瑤籙於無彊。此誠千一會難逢之休,抑亦四百載罕有之慶,仰遵軫歲歉之慈敎,讌姑徐於豐呈,顧以祝月恒之微忱,禮宜先於晉賀。奚但百僚之胥悅?思與八域而同歡。喜溢春臺,擧縟禮於正月上日,歡騰海宇,祈聖壽於北斗南山。旣太室之明禋,又大庭之誕告。群生皆樂,宣漢詔於春和,霈澤旁流,體羲繇於雷解。自本月初三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於戲!敎愛錫類,一國孚孝理之休,導和迎祥,萬化躋仁壽之域。故玆敎示,想宜知悉。〈藝文提學金啓洛製。〉

○命慶科,合設於今秋增廣。

○進表裏時對擧承旨朴宗薰、徐能輔幷加嘉善,左右通禮李錫祜、洪時濟,宣敎官洪冕燮,幷加通政。依乙丑年例也。

○敎曰:「親行上箋之禮,庸伸祝岡之忱,歡欣忭祝之餘,豈無識喜廣慶之道?朝臣年六十一歲人中,文侍從以上,蔭牧使以上,武邊禦以上,幷加資,全羅監司朴崙壽加崇政,判尹金啓洛加正憲,護軍閔命爀,前兵使申鴻周加嘉義,副護軍曺允遂、尹魯東、白東運、朴孝晋、元晦鎭,江陵府使權烒加嘉善,校理南惠寬,副司果李章垕、李若洙,高城郡守安光宇,淸風府使尹光濩,前牧使徐有升加通政,其餘食物存問。因此思之,前府使洪履簡,與摠使何間?當此推恩之日,宜示自別之意。特加通政。」

○以朴宗來爲判敦寧府事。

○應資老人下批,百歲者五十二人。

1月5日

○癸酉,以金啓洛爲司憲府大司憲,趙德潤爲司諫院大司諫。

1月6日

○甲戌,備局因平安監司鄭晩錫狀啓:

言軍功論賞時,漏落及賞不稱勞者,合爲一百五十一人矣。效勞大小,從戰久近,雖或不同,要其出入生死,積月暴露則一也,幷施帖加。其中賞不稱勞人義州金思喆,先斬三賊,逆折凶謀,分守四門,力倡衆心。義州之獲保全城,思喆之功爲最,而方在水虞候之任,仍本職特加一資。安北金啓默,首擒齊初,以成郭山之捷,使定州入據之賊,落其角距,斬納賊魁,特除守令,已有朝令,不可以乘障之任,酬其勞,守令調用。金致彦,不但戰必効,勞掘土埋藥之役,終始監董,竟成全功,不可只施賞加。令該曹,虞候中軍中待窠調用。安北武士韓哲得,挺身應募,戰必居前,許沆被劫之時,指賊爲誓,力疾赴戰,矢盡指落,身被九創而死。依李長甲已施之例,特贈節度使之職。其餘戰亡將校金再喆等十五人,今本道,錄孤給復。義州前郡守張夢說,起復入守山城,其家眷留在家中。賊徒來索其妻甚急,夢說之妾,自稱其妻,仍爲被擄,拘囚於東林城破之日。卽爲脫身逃還,其替主母,自就死地,竟至兩相全保者,極爲嘉尙。張夢說妾特施給復之典,以奬其節。

竝從之。

1月7日

○乙亥,以李相璜爲司憲府大司憲,金孝建爲漢城府判尹,鄭來升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尋以李宜秀代之。

1月11日

○己卯,停諸道春操,以六道設賑也。

○統制使趙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九 艺术 冀隽 蒋升 姚僧垣 子最 黎景熙 赵文深 褚该·令狐德棻
  卷四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脱脱
  卷二·本纪第二·太宗·宋濂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九·焦竑
  元明事类钞卷十三·姚之骃
  两汉刊误补遗卷八·吴仁杰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木偶结缡记·李定夷
  第二七一单同治十年五月初四日一一七○一--一一·佚名
  七七 翻译小说上·周作人
  纥石烈胡剌传·脱脱
  谢应芳传·张廷玉
  卷二百八十·佚名
  卷一百四十二下·雍正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沐昂

    ●钦定四库全书 沧海遗珠卷三 (明)沐昂 编 ○胡粹中(名由以字行山阴人) 古意 四时既平分二气亦均施草木悦春晖霜露亦凋瘁舒惨贵适宜好恶初不计恩多易生怨威亵忘敬畏治世以大德小惠所不贵贤哉诸葛公斯言深有味 咏怀二首

  • 卷二十九·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九目録【起五十五字至五十六字】河传【又一体】温庭筠前调【又一体】温庭筠【二首】前调【又一体】李珣前调【又一体】李珣前调【又一体】孙光

  • 序·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全唐诗序诗至唐而衆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凖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规矩焉盖唐当开国之初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事於六义之学以为进身之阶则习之者固巳专且勤矣而又堂陛之

  • 曾静供词五条 一、皇上嗣位以来,是五谷丰登,人民乐·雍正

      【原文】  问曾静:你书内云“五六年之内,四时寒暑易序,五谷耕作少成,恒雨恒,荆、襄、岳、常等郡,连年洪水,吴、楚、蜀、粤,到处旱涝时闻”等语。皇上嗣位以来,阴阳和顺,风雨时调,五谷丰收,人民乐业。各省之内,间有数州县旱

  • 卷第四十八·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一义师(三)陈泰来(刘诏新等、李含初、倪大显)曾亨应(弟和应、子筠)刘士桢(王宠、邹文鼎、郭贤操等)胡定海(揭新、魏一柱)胡梦泰(万文英、唐倜)余应桂(子显临、

  • 卷六史二·何良俊

    宸濠谋逆时,王晋溪在本兵。时王阳明差南赣都御史,方赴任,至丰城闻变,即走吉安,与太守伍文定檄会袁州临江赣州四郡兵讨之。报至京师,人情汹汹,且外议籍籍,皆云阳明任数其去留不可必。晋溪力主其说,以为阳明必能成功,朝廷不必命将

  •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三成化十八年春正月庚午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群臣复诣文华殿庆贺 皇太子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辛未敕狭西宁夏延绥甘凉镇守等

  • 第七章 选举·吕思勉

    国家,因为要达其目的,设立许多机关,这许多机关,都是要有人主持的。主持这些机关的人,用何法取得呢?这便是选举问题。选举是和世袭对立的。按世袭之法,倘一个位置出缺,便有一个合法继承的人,不容加以选择。选举之法则不然,他是

  • ●绎史摭遗卷十五·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列女列传顾母王氏(昆山顾炎武母)伯商夫人(故苏松巡抚祁彪佳配)(仲商夫人、祁氏诸妇、诸女附)史八夫人(督辅弟可经妻)女将军沈氏云英、刘氏淑英李氏(故靖南将军毛有俶配)鲍氏(故职方主事钱肃遴配)陆氏(故检讨华夏

  • 一三五七 谕杨懋珩季学锦等俱着罚俸一年以示惩儆·佚名

    一三五七 谕杨懋珩季学锦等俱着罚俸一年以示惩儆乾隆五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乾隆五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奉旨:孙士毅前在云南巡抚任内获咎革职,赏给编修,令在四库馆効力,办理总纂事务为日未久,且系纪昀、陆锡熊总司其事,伊本非

  • 卷三十七【起襄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七【起襄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经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卫甯喜弑其君剽【音义】【剽匹妙反】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注衎虽未居位

  • 卷一百二十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二  宋 卫湜 撰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度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子云善则称君过则

  • 庄公·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伯姬归于杞。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冬,公子友如陈。【传】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夏六月辛未,朔

  • 卷三·王引之

    惟、唯、維、雖惟,發語詞也。《書&middot;皋陶謨》曰:「惟帝其難之。」《洪範》曰:「惟十有三祀。」哀六年《左傳》引《夏書》曰:「惟彼陶唐。」是也。字或作「唯」,或作「維」。家大人曰:亦作「雖」。文十七年《左傳》曰:「

  • 示念佛方法·印光

     甲、示念佛方法●既有真信切愿, 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 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 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 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 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 具足无缺, 决定往生。得生与否, 全由

  • 御选语录卷四·雍正

      卷四御制序夫佛祖代代相承。称为父子。虽曰假世间之名教。表出世之真传。然大死大活。而慧命斯续。视属毛离里。而四大和合者。一为生身。一为无生身。同是实际。本非引喻也。永明云。须臾即俗归真。莫畴兹旨。顷

  • 老子说五厨经注·尹愔

    老子说五厨经注。唐·尹愔注。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版本:一、《道藏辑要》本,收入该书尾集第一册。二、《道藏精华录》,收入该书第四集。经文盖六朝道士依托。述存一炁和泰和之服气法,尹注多引

  • 瑜伽师地论略纂·窥基

    凡十六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又作瑜伽师地论略纂疏、瑜伽论略纂、瑜伽钞。本书系法相宗主要经典瑜伽师地论之注疏。内容初依最胜子等之瑜伽师地论释载七言七行之归敬颂,次立所为、所因、宗绪、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