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伶官传第二十五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苍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皇后刘氏素微,其父刘叟,卖药善卜,号刘山人。刘氏性悍,方与诸姬争宠,常自耻其世家,而特讳其事。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刘氏大怒,笞继岌而逐之。宫中以为笑乐。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庄宗尝与群优戏于庭,四顾而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新磨遽前以手批其颊。庄宗失色,左右皆恐,群伶亦大惊骇,共持新磨诘曰:“汝奈何批天子颊?”新磨对曰:“李天下者,一人而已,复谁呼邪!”于是左右皆笑,庄宗大喜,赐与新磨甚厚。新磨尝奏事殿中,殿中多恶犬,新磨去,一犬起逐之,新磨倚柱而呼曰:“陛下毋纵儿女啮人!”庄宗家世夷狄,夷狄之人讳狗,故新磨以此讥之。庄宗大怒,弯弓注矢将射之,新磨急呼曰:“陛下无杀臣!臣与陛下为一体,杀之不祥!”庄宗大惊,问其故,对曰:“陛下开国,改元同光,天下皆谓陛下同光帝。且同,铜也,若杀敬新磨,则同无光矣。”庄宗大笑,乃释之。

然时诸伶,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着,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籓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初入洛,居唐故宫室,而嫔御未备。阉宦希旨,多言宫中夜见鬼物,相惊恐,庄宗问所以禳之者,因曰:“故唐时,后宫万人,今空宫多怪,当实以人乃息。”庄宗欣然。其后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魏王继岌已破蜀,刘皇后听宦者谗言,遣继岌贼杀郭崇韬。崇韬素嫉伶人,常裁抑之,伶人由此皆乐其死。皇弟存乂,崇韬之婿也,进谗于庄宗曰:“存乂且反,为妇翁报仇。”乃囚而杀之。硃友谦,以梁河中降晋者,及庄宗入洛,伶人皆求赂于友谦,友谦不能给而辞焉。进乃谗友谦曰:“崇韬且诛,友谦不自安,必反,宜并诛之。”于是及其将五六人皆族灭之,天下不胜其冤。进,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史彦琼者,为武德使,居邺都,而魏博六州之政皆决彦琼,自留守王正言而下,皆俯首承事之。是时,郭崇韬以无罪见杀于蜀,天下未知其死也,第见京师杀其诸子,因相传曰:“崇韬杀魏王继岌而自王于蜀矣,以故族其家。”邺人闻之,方疑惑。已而硃友谦又见杀。友谦子廷徽为澶州刺史,有诏彦琼使杀之,彦琼秘其事,夜半驰出城。邺人见彦琼无故夜驰出,因惊传曰:“刘皇后怒崇韬之杀继岌也,已弑帝而自立,急召彦琼计事。”邺都大恐。贝州人有来邺者,传引语以归。戍卒皇甫晖闻之,由此劫赵在礼作乱。在礼已至馆陶,邺都巡检使孙铎,见彦琼求兵御贼,彦琼不肯与,曰:“贼未至,至而给兵岂晚邪?”已而贼至,彦琼以兵登北门,闻贼呼声,大恐,弃其兵而走,单骑归于京师。在礼由是得入于邺以成其叛乱者,由彦琼启而纵之也。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猜你喜欢
  卷四十六·志第十六·百官志二·脱脱
  卷之八十八·佚名
  卷之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第二十卷明洪武(一)·缪荃孙
  七七二 寄谕英廉等亲赴汪为霖家中严查有无《西斋集》等书·佚名
  六○七 寄谕署湖广总督郑大进速办冯王孙着《五经简咏》一案·佚名
  卷之二十九·祁韵士
  南唐书卷十一·马令
  第八章 两次秋操·冯玉祥
  安成恭王萧皓传·萧子显
  穆宗本纪·刘昫
  瞻博传·欧阳修
  西夏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145_1 【从军行】杜頠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辕时伫立。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川冰

  • 第十三出 谄笑·李渔

    (贴旦上)佳人忆佳人,才子怀才子。虽无枕簟情,也解相思死。——好笑我家小姐,自从那日在雨花庵与范大娘结盟回来,茶不思饭不想,睡似醒醒似睡。夫妻虽是假的,相思病倒害真了。今日十月十五,我不免劝他到楼上看看县官行

  • 帝纪第六 武帝下·令狐德棻

    建德四年春正月戊辰,以柱国枹罕公辛威为宁州总管,太原公王康为襄州总管。初置营军器监。壬申,诏曰 :“今阳和布气,品物资始,敬授民时,义兼敦劝。诗不云乎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刺史守令,宜亲劝农,百司分番,躬自率导。事非机

  • 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二·赵尔巽

      永保 惠龄 宜绵子瑚素通阿 英善 福宁 景安 秦承恩   永保,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勒保之弟也。以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侍读。乾隆三十七年,父温福征金川,永保赍送定边将军印,遂随军。明年,温福战殁木果木,永保

  • ○庄廷鑨之狱·佚名

    明相国乌程朱文恪公,尝著《明史》,举大经大法者革之,已刊行于世,未刊者为《列朝诸臣传》。国变后,朱氏家中落,以藁本质千金于庄廷鑨。廷家故富,因窜名己作,刻之。补崇祯一朝事,中多指斥昭代语。岁癸卯,归安知县吴之荣罢官,谋以告

  • 六十七 曹寅奏闻江宁减价开粜情由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闰三月十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衙门之米,已于本月初六日出示开粜,比照时价可值一两。臣因仰体皇上爱民至意,减价八钱,巳经平粜。穷苦百姓,一斗、数升,远近争买,无不欢欣踊跃,感颂天

  • 第二八四供词(堂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八·佚名

    难妇及其生母口供据黄江氏供:年四十一岁,丈夫镇平县人,在台生长,名叫长义,已故多年,并无兄弟,儿子只有单生这个女儿黄富凉,现住猫里街挑柴度活。因本年四月初六,小妇人这女儿富凉,被怜(注一)人蒋阿四夫妻拐骗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五十八·纪昀

    列传唐 【五十八】○唐五十八归崇敬【登融】奚陟张荐【读】赵涓李纾郑云逵徐岱王仲舒 冯伉 卢景亮【王源中】辥苹【膺】 卫次公【洙】辥戎放 胡证崔弘礼崔元亮 王质 殷侑【盈孙】王彦威 庾敬休归崇敬奚陟张荐赵

  • ●卷八·钱谦益

    ○周张士诚至正二十五年乙巳(天十二年)二月丙午,李伯升寇诸全。张士信愤诸全之败,集兵号二十万,遣李伯升挟我叛将谢再兴寇诸全之新城,部阵延亘十余里,造庐室,建仓廪,为必拔之计。城中胡德济坚壁拒守。(《太祖实录》)辛酉,大明左

  • 耶律阿息保传·脱脱

    耶律阿息保,字特里典,五院部人。祖父胡劣,在太祖时迁居西北部,世代担任招讨司吏。阿息保为人慷慨,志向远大,十六岁时,因办事才能补为内史。天庆初,转任枢密院侍御。金人起兵,在边境上筑城,皇上派遣阿息保责问,金人说:“如能归还阿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八章 政闷·林语堂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语译治国者无为无事,一国的政治看似混浊不清,其

  • 第七章 2·辜鸿铭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辜讲孔子然后继续说:“在沉默中冥想,耐心地去获得知识,在将知识传教给别人的时候不厌其烦。对于这些事情,我能说自己做到了哪一件呢?”

  • 卷十二·张尔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郑注句读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十二济阳张尔岐撰士丧礼第十二【郑目録云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丧于五礼属凶大戴第四小戴第八别録第十二○疏云郑直云士丧父母不言妻与长子一者亦

  • (六)·钱穆

    朱子曰:&ldquo;理不是在面前别为一物,即在吾心。人须是体察得此物诚实在我,方可。譬如修养家所谓铅汞龙虎,皆是我身内之物,非在外也。&rdquo;今按:此说非忘内外,乃是合内外。心与理一即如此。然亦非谓心即理。问:&ldquo;物之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一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三行对三根  及对十业道三业对十道  九门业相摄身心受四句  三障体云何何大罪大果  此章愿具说三恶行。三不善根。为前摄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九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九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初释正观中先明来意。亦名结前生后。于中初略次广。初文结前。今依下生后。问。前五略中有行有解有因有果。何故但云六重是解。答。言大意者。冠于行解自他因果。意既

  • 东园文集·郑纪

    文集。明郑纪撰。十三卷,附录一卷。纪字廷纲,号东园,仙游(今属福建)人。天顺进士。曾官太常卿,南京户部尚书。工文辞,尤长于诗。入翰林后,曾归卧屏山,读书二十余年。有《归田录》等。此集乃乾隆三年(1738)刊本。约九万四千字

  • 滦京杂咏·杨允孚

    元诗别集。杨允孚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为1卷本。较常见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为2卷。两种版本仅卷数不同,内容完全一致,即收入108首七言绝句。所谓的滦京,指元代上都,因有滦河流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