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章 成吉思汗先世之传说

蒙古人在十三世纪以前,好像不知有文字,所以以前的事迹全凭传说,我们只能以传说目之,不可认其为史实。

蒙古人在十三世纪以前,好像不知有文字,所以以前的事迹全凭传说,我们只能以传说目之,不可认其为史实。这种传说既凭口述,种类必多,可惜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只有两说:一说是《元秘史》所传之说,蒙古源流之传说也可附于此类;一说是剌失德丁书之传说。《圣武亲征录》的传说与剌失德丁书大致相同,可惜译人将原文的卷首删了,仅始于也速该,使我们不能将原书所传之成吉思汗的先世取来对照剌失德丁书;《元史·世系表》的传说同此说大同小异,也可附于这一类;我们以后省称前说为甲说,后说为乙说。

据乙说,成吉思汗诞生之两千年前,蒙古民族被其他民族所破灭,仅遗男女各二人,逃避一地,四面皆山,山名额儿格涅昆;这个名称我以为应改作,因为波斯文字不著韵母,难免没有错误。我想就是现在的额儿古纳河附近之一山崖,因为qun的本义犹言崖也。这部份的传说,除开年代可疑外,似乎有点近类真相。《旧唐书》曾说有蒙兀室韦,《南齐书》中著录有些鲜卑名称,似出蒙古语,可以证明当时的蒙古居地在黑龙江上流同呼伦淖尔一带,后来渐渐西徙,虽西徙,仍与弘吉剌、斡勒忽讷兀惕、亦乞剌思等部继续通婚姻,而这些部落皆在也儿古纳(额儿古纳)水附近也。

迁居的后人有一人名孛儿帖赤那,其意犹言苍狼,我想这也是北方民族通行的一种物语;据甲说,孛儿帖赤那传十一世而至朵奔蔑儿干,这十一世人名称,(一)巴塔赤罕,(二)塔马察,(三)豁里察儿蔑儿干,(四)阿兀站孛罗温,(五)撒里合察兀,(六)也客你敦,(七)挦锁赤,(八)合儿出,(九)孛儿只吉歹蔑儿干,(十)脱罗豁勒真伯颜,(十一)朵奔蔑儿干同其兄都蛙锁豁儿。

第七子纳臣娶巴儿忽惕部之女而留居其地;闻其母又诸兄死,遽还,见老妪数人与海都仅存,欲复仇,并夺还被掠之物;然苦无马,幸有一骍马中道逸归,纳臣得乘之往侦札剌亦儿人;路逢父子二人乘马拳鹰行猎。二人相距微远,纳臣识鹰为兄物,趋前绐少者,询其是否见有一赤马引群马东行?少者答曰否。转问纳臣来地有否凫雁?纳臣曰有,愿导之至其地。行至河隈,出不意刺杀之;系马与鹰,趋迎后骑,绐之如初。后骑问其子何为久卧不起?纳臣以鼻衄对,乘隙又刺杀之。远见山谷中有为数百,童子数人守之,方掷石为戏;纳臣乘高四顾,见无来人,乃尽杀童子,驱马拳鹰而还。取海都并诸老妪赴巴儿忽惕之地。

相传合不勒罕入朝金主,金主惊其食量过人。一日合不勒罕酒醉,捋金主须,酒醒请罪;金主笑释不问,厚赠而遣之归。合不勒罕甫行,金主之臣言其恐为边患,金主乃遣使要之返;合不勒罕不受命,使者执之;合不勒罕乘间脱归,使者踵至,合不勒罕命左右杀使者。

甲说的长子合赤曲鲁生子名海都,然此二人在乙说中则同为一人;两说在此处大见纷歧,乙说在此处多一种传说,据说札剌亦儿部人在怯绿连河上为契丹兵所败,有部人七十圈子,逃到篾连土敦妻莫孥伦同他六子的牧地;札剌亦儿人饥困,在莫孥伦诸子练马的地方掘草根为食;莫孥伦见毁其地,怒甚,驱车伤数人;札剌亦儿人忿怨,尽驱莫孥伦马群以去;莫孥伦六子不及衣甲,驰逐与战,莫孥伦恐难胜敌,令诸子妇载甲追从之;然未及至,六子尽死;札剌亦儿人复还杀莫拏伦,惟其孙海都尚幼,乳母匿诸积薪中得免。如此看来,甲说六子之后为诸部祖一说,未足据也。

由是忽图剌成为蒙古之英雄。蒙古人誉其歌声洪亮,如雷鸣山中。两手力强,有如熊爪,能折人为两截,易如折箭。相传冬夜燃巨木取暖,忽图剌裸卧火旁,火星炭屑坠其身而不觉,醒后以灼伤为虫螫。工饮啖,日食能尽一羊,饮马湩无算。

海都稍长,纳臣率巴儿忽惕之民奉之为主,以兵攻札剌亦儿部而役属之。海都生三子,长名伯升豁儿,次名察剌孩领昆,三名抄真斡儿贴该。伯升豁儿生子曰屯必乃,是为成吉思汗之四世祖。察剌孩生三子,长名莎儿合秃赤那,即是《元秘史》之想昆必勒格。想昆疑是“将军”二字之讹译;必勒格唐译作毗伽,此言贤也。想昆必勒格生子名俺巴孩,为泰亦赤兀惕之祖。后察剌孩取嫂为妻,甲说生一子曰别速台,为别速惕部之祖。乙说生二子,曰坚都赤那,曰斡罗黑真赤那,二人之后为赤那思部。抄真斡儿帖该,甲说谓生子六人,一名斡罗纳儿,一名晃豁坛,一名阿鲁剌惕,一名雪你惕,一名合卜秃儿合思,一名格泥格思,后成六部之祖。即以人名为部名。乙说谓抄真斡儿帖该为失主兀惕部之祖。

朵奔篾儿干娶了阿阑豁阿为妻以后,生了二子,一名不古讷台,一名别勒古讷台。朵奔篾儿干死后,阿阑豁阿寡居时又生三子,一名不忽合荅吉,一名不合秃撤勒只,一名孛端察儿。先前的两个儿子疑心他母亲同伯岳吾氏的家人私通,阿阑豁阿乃告诉他们说,每夜有光从天窗入,变为淡黄色少年,因受孕遂生三子。这种不夫而孕感梦生子的神话,到处皆有,亦不足为奇。后来这五个儿子成为别勒、古讷惕、不古讷惕、合塔斤撤勒只兀惕、孛儿只斤五部之祖。

忽图剌攻金还,与所部数人行猎,遇蒙古朵儿边部之战士,被袭击,从者皆逃;忽图剌马陷于淖,泥没马颈,亟登鞍跃登彼岸;朵儿边人追至对岸,见其无马,乃曰,一蒙古人无马者尚何能为,遂释不追。

忽图剌待敌退,还至淖,执马鬣引之出,重上马,自念曰:“我为此辈所袭击,不能无所得而归。”见有马群经过朵儿边之地,急跃登其引马,驱马群而归。

忽图剌兄把儿坛把阿秃儿,成吉思汗之祖也。生四子:长忙格秃乞颜,次捏坤太师,三即也速该,把阿秃儿为乞牙惕、孛儿只斤部之长,四荅里台斡赤斤。后忽图剌死,尼伦诸部以也速该英勇,遂推之为诸部长。

当时尼伦诸部以乞牙惕、泰亦赤兀惕两部为最强,常相代为诸部长。合不勒罕死,俺巴孩可汗继立,始与塔塔儿部结怨。合不勒罕妻弟赛因的斤构疾,延塔塔儿部之珊蛮治之;珊蛮者,兼医与巫之术士也,治之不效而死;赛因的斤之亲族追及珊蛮杀之;塔塔儿部人怒,起兵复仇。合不勒罕诸子助母族与之战于捕鱼儿阔涟(呼伦淖尔)两海子之间,未有胜负。其后俺巴孩求妻(甲说嫁女)于塔塔儿部,塔塔儿部人乘机报怨,执俺巴孩送于金主;金主方挟前此合不勒罕杀使之忿,钉俺巴孩于木驴上杀之。先是乞牙惕主儿勤部长斡勤巴儿合黑(合不勒罕子)亦为塔塔儿部执送金国,其被害与俺巴孩同。俺巴孩既死,合不勒罕第五子忽图剌可汗继立,与俺巴孩子合丹太师等谋复仇,举兵入金界,大掠而还。金遣兵讨之,连年不能克,乃议和,割西平河北二十七团寨与之,岁遗牛羊米豆。时在1147年也。

屯必乃,甲说生二子,一名合不勒罕,一名挦薛赤列。乙说中之剌失德丁书谓生九子,长子札黑速,为那牙勤、兀鲁兀惕、忙忽惕三部之祖。次子把林失剌秃合必赤。此人在甲说中为孛端察儿子,乙说缺,疑误置于此。三子合出里,为巴鲁剌思部之祖。四子寻合赤温,为阿荅儿斤部之祖。五子不荅乞勒该,为不荅阿惕部之祖。六子合不勒罕,为乞牙惕部之祖。七子兀都儿伯颜,为札只剌惕部之祖。八子孛端察儿朵豁阑,为朵豁剌惕部之祖。九子赤纳台斡赤斤,为亦速惕部之祖。乙说中之元史,谓有六子,长子曰葛术虎,为那牙勤部之祖。次子曰葛忽剌急哩怛,为大巴鲁剌思部之祖。三子曰合产。为小巴鲁剌思部之祖。四子曰哈剌喇歹,为不荅阿惕部之祖。五子曰葛赤温,即合赤温之别译,为阿荅儿斤部之祖。六子曰葛不律寒,即合不勒罕。

合必赤子名篾年士敦,生子七人,《元秘史》皆著其名,说第二至第六子是那牙勤、巴鲁剌思、不荅安、阿荅儿斤等部之祖。第七子纳臣,为兀鲁兀惕、忙忽惕、失主兀惕、朵豁剌惕等部之祖。此说同乙说不合。

合不勒罕是成吉思汗之三世祖。生七子:长曰斡勤巴儿合黑,次曰把儿坛把阿秃儿,三曰忽秃黑秃蒙古儿,四曰合丹把阿秃儿,五曰忽图剌可汗,六曰忽阑把阿秃儿,七曰脱端斡赤斤。

先是兀都亦惕蔑儿乞部长脱黑脱阿之弟也客赤列都娶妻于弘吉剌之别部斡勒忽讷惕部。偕妻归,路过斡难河畔,也速该适放鹰,见赤列都妻有姿色,即还家召其兄捏坤太师、弟荅里台斡赤斤同往掳之。赤列都见三人来意不善,弃其妻而逃。也速该遂取以为妻,此即成吉思汗之母月伦额格。月伦额格犹言云母,《元秘史》作诃额仑兀真,犹言云夫人。成吉思汗诸妻之位高者,仅有兀真之号,兀真即是汉语夫人之讹译,具见当时蒙古诸部仅知夫人为尊称,尚不知有太后皇后之号。《元史》所谓宣懿皇后,盖汉人之尊称也。

兄弟五人虏了一群游牧的人,中有一个孕妇,孛端察儿取以为妻。此妇所生前夫之子名曰札只剌歹,后为札荅阑或札只剌惕部之祖。后又生一子曰巴阿里歹,为巴部之祖。孛端察儿又别娶妻,生子曰把林失亦剌秃合必赤。此人在乙说中则作不花。合必赤的母从嫁来的妇人做了孛端察儿的妾,生一子名沼兀列歹,后为沼兀列亦惕部之祖。

从者还传其死耗,成吉思汗父也速该已持馔往奠。忽图剌妻不信其死,曰:“其声震天,手如三岁熊爪之战士,必不为朵儿边人所得,其晚归必有故,不久必见其至。”

从前游牧部落常有掠取妇女的习惯,所以这类的事实在成吉思汗先世之传说中凡三见;《元秘史》虽说朵奔篾儿干之妻秃马惕人阿阑豁阿是索来的,我想是抢来的,阿阑豁阿就是尼伦部的始祖。

乞牙惕诸部因塔塔儿部缚送俺巴孩于金国之恨,常与之战,相传战十三次未能复仇。1155年,也速该与塔塔儿战,俘塔塔儿部二人,其中一人名帖木真兀格。当时月伦额格适在斡难河之迭里温孛勒荅黑(犹言源头之山),产生一子,蒙古人常以初见之人物或初闻之事为新产子名,故也速该名其子曰帖木真。后又生三子,曰拙赤合撒儿,曰合赤温,曰帖木格斡惕赤斤,一女曰帖木仑,后嫁亦乞剌思部人不秃。

乙说少三世,无第五世,无第九世,无第十世。名称之不同的,则第三世人名为合卜出篾儿干,第六世作你客你敦,第八世作合里合儿出。这些传说的异点,我以为没有什么关系。比方也客你敦此言大眼,你客你敦此言一眼,因为这个一眼,所以又发生了都蛙锁豁儿额中生独眼能望三程远之传说。

乙说又云,避难的后人因地狭人众,乃谋出山。先是其人常在其中采取铁矿,至是乃积木以焚矿穴,铁矿既熔,因辟一道,遂出山外,迁居到斡难、怯绿连、秃剌等水沿岸。这种捶铁的传说同树瘿生子的传说,北方民族多有之。

帖木真年十三岁时,也速该孥之往舅家之斡勒忽讷惕部,欲为之乞婚。路过扯克扯儿赤忽儿古两山之间,遇弘吉剌部人德薛禅。德薛禅奇帖木真貌,以已女孛儿帖字之。也速该遂留其子于德薛禅所。独归,路经扯克扯儿山之失剌川(案客额儿元人常译作川,专指平野而言),遇塔塔儿部人聚食;也速该至,塔塔儿人识之,忆前此部人被俘之恨,置毒于食款之。也速该行三日至家,病甚,知中毒,乃托其妻子于晃豁埴部察剌合老人之子蒙力克。此蒙力克即成吉思汗母月伦额格之后夫,而诸功臣中之长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八 夷貊上·李延寿
  卷六十九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1008)·李焘
  卷七·朱熹
  卷之二百八·佚名
  绥冦纪略卷八·吴伟业
  一四六一 安徽巡抚朱珪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七二八 军机大臣奏查办《说郛》《续说郛》情形片·佚名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梁启超
  卷六·李天根
  李元忠传·李百药
  来腀传·刘昫
  陈亮传·脱脱
  李骥传·张廷玉
  卷八十六·雍正
  卷五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零七·彭定求

        卷807_1 【诗】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碗碟不曾干,长时道不足。   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

  • 卷107 ·佚名

    郭印 申夫人挽词 凤去鸾随事可伤,唯传妇道式闺房。 紫箫吹月元同上,宝剑凌波亦并藏。 南涧苹馀空自老,北堂萱在为谁芳。 幸哉有子遵遗计,外氏犹能谨祭尝。 郭印 师吉甫探梅二首 花如雾中见,百

  • 卷四·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四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送李亿【一作忆】东归【六言】 黄山远隔秦树【嗣立案西京赋绕黄山而欵牛首注汉书右扶风槐里县有黄山宫杜甫诗两行秦树直】紫禁斜通渭城

  • 子渊诗集卷二·张仲深

    (元)张仲深 撰○七言古诗负暄行野人多病卧竹床新寒中骨饥欲僵呼儿扶伛出门去穷阎爱日如探汤初疑冬烘可炙手渐若醇酎充枵肠玉山晓煦释阴冻已胜狐腋生春阳野人家有一畮宫女能缉麻妇能桑今年丝枲颇丰牣里胥横敛需官粮遂令

  • 卷二十五·佚名

    七月十三日(戊寅),常青、恒瑞同奏言:贼匪侵扰诸罗之盐水港等处,臣等当派总兵魏大斌等带兵一千五百名应援;讵南路贼匪闻知郡北一带有贼已分派官兵前往,胆敢于十八日卯刻纠伙约七、八千围绕大营三面;又有贼三、四千攻犯府城小南

  •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杨士奇

    宣德三年三月癸未朔命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瑛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为正副使持节册贵妃孙氏为皇后初皇后胡氏为皇太子妃 上即位立为后踰年婴疾久弗瘳请于 上曰中宫之位以上承 至尊奉 宗庙之祀致圣母之养而下

  •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九 检察人员来了·溥仪

    从一九五三年末起,我们连着学习了三个月的《帝国主义论》。一九五四年三月,学习结束后,管理所迁回抚顺。过了不久,检察机关的工作团来到管理所,开始了对战犯的调查。 后来才知道,政府为了这次调查日本战犯和伪满战犯的罪

  • 卷五十六·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六艺文应制一圣驾诣学盛典庆成颂【谨序】     王顼龄稽古庠序学校之设皆所以教人伦育人才而学尤重盖京师首善之地太学贤士之关四方观瞻攸系是

  • 五年·佚名

    (乙酉)五年大明永樂三年春正月1月1日○戊戌朔,上賀帝正。停群臣朝賀。以春享齊戒也。會二品以上於議政府賜宴。1月2日○己亥,上朝太上殿獻壽,夜還。1月3日○庚子,木稼。○朝廷使臣千戶高時羅等,奉聖旨到吾都里地面。吉州按撫

  • 第十二卦:《否卦》·佚名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白话】《否卦》象征闭塞:一个卦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

  • 佛说转女身经·佚名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菩萨八千。皆是众所知识。或有他方佛土来在会者。及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与百千眷属俱来在会。尔时世尊。四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三·法藏

    (尽第七地)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第六现前地亦七门同前。初释名者。摄大乘云。由缘起智。能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前故名现前地。世亲释云。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无性释意及梁论

  • 卷第一百九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三有纳息第二之四诸法因无明此法缘无明耶。乃至广说。问何故此中依明无明而作论。答彼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有说。此二是杂染

  •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一·靖迈

    大唐翻经沙门释靖迈撰后汉刘氏都洛阳惟孝明皇帝以永平三年岁次庚申。帝梦金人项有日月光飞来殿庭。上问群臣。太史傅毅对曰。臣闻西域有神号之为佛。陛下所梦固其是乎。至七年岁次甲子。帝敕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博士王

  • 莲峰和尚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和尚语录序泰山之脉出昆仑黄河之源从天上。故天下言山之高者必曰泰山,言水之大者必曰黄河,以其脉长而源远也。然舍泰山黄河而未足以言山水之高大者明矣。使山必如泰山而后可言山,水必如黄

  • 陆机集·陆机

    晋代诗文别集。陆机撰。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陆云《与兄平原书》称“集兄文为二十卷”,可见陆机的作品在其生前已由陆云编辑成集。《隋书·经籍志》著录“晋平原内史《陆机集》十四卷”,并注明:“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

  • 六字咒王经·佚名

    一卷,失译,东晋录。因旃陀罗厌惑阿难,而说此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