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九五 拾遗己

读小说续《封神传》,《西游记》,《镜花缘》,我把这三部书归在一起,或者有人以为不伦不类,不过我的这样排列法是有理由的。本来《封神传》是《东周列国》之流,大概从《武王伐纣书》转变出来的,原是历史演义,却着重在使役鬼神这一点上敷衍成那么一部怪书,见神见鬼的那么说怪话的书大概是无出其右的了。《西游记》因为是记唐僧取经的事,有人以为隐藏着什么教理,这里不想讨论,虽然我自己原是不相信的,我只觉得它写孙行者和妖精的变化百出,很是好玩,与《封神》也是一类。《镜花缘》前后实是两部分,那些考女状元等等的女权说或者也有意思,我所喜欢的乃是那前半,即唐敖多九公漂洋的故事。这三种小说的性质如何不同且不管它,我只合在一处,在古来缺少童话的中国当作这一类的作品看,亦是慰情胜无的事情。《封神传》在我们乡下称作“纣鹿台”,虽然已经成为荒唐无稽的代名词,但是姜太公神位在此的红纸到处贴着,他手执杏黄旗骑着四不像的模样也是永久存在人的空想里,因为一切法术都是童话世界的应有的陈设,缺少了便要感觉贫乏的。它的缺点只是没有个性,近似,单调,不过这也是童话或民话的特征,它每一则大抵都只是用了若干形式凑拼而成的,有如七巧图一般,摆得好的虽然也可以很好。孙猴子的描写要好得多了,虽则猪八戒或者也不在他之下,其他的精怪则同阐截两教的神道差不多,也正是童话剧中的木头人而已,不过作者有许多地方都很用幽默,所以更显得有意思。儿童与老百姓是很有幽默感的,所以好的童话与民话都含有滑稽趣味。我的祖父常喜欢讲,孙行者有一回战败逃走,无处躲藏,只得摇身一变,变作一座古庙,剩下一根尾巴,苦于无处安顿,只好权作旗杆,放在后面。二郎神赶来看,庙倒是不错,但一根旗杆竖在庙背后,这种庙宇世上少有,一定是孙猴变的,于是终被看破了。这件故事看似寻常,却实在是儿童的想头,小孩听了一定要高兴发笑的,这便是价值的所在。

《红楼梦》自然也不得不一谈,虽然关于这书谈的人太多了,多谈不但没用,而且也近于无谓,我只一说对于大观园里的女人意见如何。正册的二十四钗中,当然春兰秋菊各有其美,但我细细想过,觉得作者描写得最成功也最用力的乃是王熙凤,她的缺点和长处也是不可分的,《红楼梦》里的人物好些固然像是实在有过的人一般,而凤姐则是最活现的一个,也自然最可喜。副册中我觉得晴雯最好,而袭人也不错,别人恐怕要说这是老子韩非同传,其实她有可取,不管好坏怎么的不一样。《红楼梦》的描写和言语是顶漂亮的,《儿女英雄传》在用语这一点上可以相比,我想拿来放在一起。二者运用北京语都很纯熟,因为作者都是旗人,《红楼梦》虽是清朝的书,但大观园中有如桃源似的,时代的空气很是稀薄,起居服色写得极为朦胧,始终似在锦绣的戏台布景中,《儿女英雄传》则相反的表现得很是明了。前清科举考试的情形,世家家庭间的礼节词令,有详细的描写,也是一种难得的特色。从前我说过几句批评,现在意见还是如此,可以再应用在这里:

这里还有一部书我觉得应该提一提,这便是那《绿野仙踪》。什么人所著和什么年代出版我都忘记了,因为我看见这书还是在许多年前,大概至少总有六十年了吧,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也不著录,现今也没法查考。这是一部木板大书,可能有二十册,是我在先母的一个衣柜(普通称作大橱)内发见的,平常乘她往本家妯娌那里谈天去的时候偷看一点,可能没有看完全部,但大体是记得的,书中说冷于冰修仙学道的事,这是书名的所由来,但是又夹杂着温如玉狎娼情形,里边很有些秽亵的描写,其最奇怪的是写冷于冰的女弟子于将得道以前被一个小道士所强奸的故事。不过我所不能忘记的不是这些,乃是说冷于冰遇着一个开私塾教书的老头子,有很好的滑稽和讽刺。这老儒给冷于冰看的一篇《馍馍赋》,真是妙绝了,可惜不能记得,但是又给他讲解两句诗,却幸而完全没有忘记,这便是:

我们顺便的就讲到《儒林外史》。它对于前清的读书社会整个的加以讽刺,不但是高翰林卫举人严贡生等人荒谬可笑,就是此外许多人,即使作者并无嘲弄的口气,而写了出来也是那个无聊社会的一份子,其无聊正是一样。程鱼门在作者的传里说,此书“穷极文士情态”,正是说得极对,而这又差不多以南方为对象的,与作者同时代的高南阜曾评南方士人多文俗,也可以给《儒林外史》中人物作一个总评。这书的缺限是专讲儒林,如今事隔百余年,教育制度有些变化了,读者恐要觉得疏远,比较的减少兴味亦未可知,但是科举虽废,士大夫的传统还是俨存,诚如识者所说过,青年人原是老头子的儿子,读书人现今改称知识阶级,仍旧一代如一代,所以《儒林外史》的讽刺在后世还是长久有生命的。中国向来缺少讽刺滑稽的作品,这部书是唯一的好成绩,不过如喝一口酸辣的酒,里边多含一点苦味,这也实在是难怪的,水土本来有点儿苦,米与水自然也是如此,虽有好酿手亦无可奈何。后来写这类谴责小说的也有人,但没有赶得上的,有些老新党的思想往往不及前朝的人,他们始终是个成功的上海的报人罢了。

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

《品花宝鉴》与《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同是前清嘉道时代的作品,虽然是以北京的“相公”生活为主题,实在也是一部好的社会小说。书中除所写主要的几个人物过于修饰之外,其余次要的也就近于下流的各色人等,却都写得不错,有人曾说他写的脏,不知那里正是他的特色,那些人与事本来就是那么脏的,要写就只有那么的不怕脏。这诚如理查白顿(Richard Burton)关于《香园》一书所说,这不是小孩子的书。中国有些书的确不是小孩子可以看的,但是有教育的成年人却应当一看,正如关于人生的暗黑面与比较的光明面他都该知道一样。有许多坏小说,在这里也不能说没有用处,不过第一要看的人有成人的心眼,也就是有主宰,知道怎么看。但是我老实说不一定有这里所需要的忍耐力,往往成见的好恶先出来了,明知《野叟曝言》里文素臣是内圣外王的思想的代表,书中的思想极正统,极谬妄,极荒淫,很值得耐心一读,可是我从前借得学堂同班的半部石印小字本,却终于未曾看完而还了他了。这部江阴夏老先生的大作,我竭诚推荐给研究中国文士思想和心理分析的朋友,是上好的资料,虽则我自己还未能通读一过。

“《儿女英雄传》还是三十多年前看过的,近来重读一过,觉得实在还写得不错。平常批评的人总说笔墨漂亮,思想陈腐。这第一句大抵是众口一词,没有什么问题,第二句也并未说错,不过我却有点意见。如要说书的来反对科举,自然除了《儒林外史》再也无人能及,但志在出将入相,而且还想入圣庙,则亦只好推《野叟曝言》去当选了。《儿女英雄传》作者的昼梦只是想点翰林,那时候恐怕只是常情,在小说里不见得是顶腐败,他又喜欢讲道学,而安老爷这个脚色在全书中差不多写得最好,我曾说过玩笑话,像安学海那样的道学家,我也不怕见见面,虽然我平常所顶不喜欢的东西道学家就是其一。此书作者自称恕道,觉得有几分对,大抵他通达人情物理,所以处处显得大方,就是其陈旧迂谬处也总不叫人怎么生厌,这是许多作者都不易及的地方。写十三妹除了能仁寺前后一段稍为奇怪外,大体写得很好,天下自有这一种矜才使气的女孩子,大约列公也曾遇见一位过来,略具一鳞半爪,应知鄙言非妄,不过这里集合起来,畅快的写一番罢了。书中对于女人的态度我觉得很好,恐怕这或者是旗下的关系。其中只是承认阳奇阴偶的谬论,我们却也难深怪,此外总是当作一个人相对待,绝无淫虐狂的变态形迹,够得上说是健全的态度。小时候读弹词《天雨花》,很佩服左维明,但是他在阶前剑斩犯淫的侍女,至今留下一极恶的印象,若《水浒》之特别憎恶女性,曾为废名所指弹,小说中如能无此种污染,不可谓非难得而可贵也。”

这里有意思的事,乃是讽刺乾隆皇帝的。我们看他题在知不足斋丛书前头的“知不足斋何不足,渴于书籍是贤乎”,和在西山碧云寺的御碑上的“香山适才游白社,越岭便以至碧云”比较起来,实在好不了多少。书里的描写可以说是挖苦透了,不晓得那时何以没有卷进文字狱里去的,或者由于发告的不好措词,因为此外没有确实的证据,假如直说这“哥罐”的诗是模拟“圣制”的,恐怕说的人就要先戴上一顶大不敬的帽子吧。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 陈拟 陈详 陈慧纪·姚思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八·李心传
  卷之一千三百十九·佚名
  卷之八百十·佚名
  第二二六切结状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日一一五○八--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九十六·纪昀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鲁迅的笑·周作人
  李观传·欧阳修
  耶律余睹传·脱脱
  卷十七·阿桂
  战国策刘序·吴师道
  卷二百六·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曲禁第二十三·王骥德

      曲律,以律曲也。律则有禁,具列以当约法:   重韵。(一字二三押。长套及戏曲不拘。)   借韵。(杂押傍韵,如支思,又押齐微韵。)   犯韵。(有正犯--句中字不得与押韵同音,如冬犯东类。有傍犯--句中即上去声不得与平声相犯,

  • 丁卷·梁启超

    国朝词〈贺新郎〉 万事催华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梅村固知自爱者。〈疏影〉 空庭雨积体物入微,碧山却步。

  • 五集卷三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八古今体八十首【戊申四】沧波楼三叠金山远帆楼韵登忆甲辰浮玉山南巡六度记成还  【皇祖六巡江浙予自辛未至甲辰六巡之典已成因於旋跸时作南巡记申明宜迟莫

  • 卷一百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 明 曹学佺 编 方外一 吴筠【字贞节华隂人】 游仙诗 启册观往载揺怀考今情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悟彼九仙妙超然全至精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祥风吹羽盖庆霄

  • 僭伪列传三·薛居正

    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末,隶名于忠武军。秦宗权据蔡州,悬重赏以募之,建始自行间得补军候。广明中,黄巢陷长安,僖宗幸蜀。时梁祖为巢将,领众攻襄、邓,宗权遣小校鹿晏宏从监军杨复光率师攻之,建亦预行。是岁,复光入援京师,明年破贼收

  • 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等·脱脱

        ◎兵四   ○陕西保毅 河北忠顺 河北陕西强人砦户 河北河东强壮 河东陕西弓箭手 河北等路弓箭社   乡兵者,选自户籍,或土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之兵也。周广顺中,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宋因之。自建

  • 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二十七·赵尔巽

      王杰 董诰 朱珪   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以拔贡考铨蓝田教谕,未任,遭父丧,贫甚,为书记以养母。历佐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宏谋幕,皆重之。初从武功孙景烈游,讲濂、洛、关、闽之学;及见宏谋,学益进,自谓生平行己居

  • 卷二十八·连横

    虞衡志连横曰:天下之富,在于土著;生殖之源,出于庶物。是故天不爱其时、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力,则国可以强,而家可以给。昔者太公治齐,官山府海,管仲因之,齐以称霸。台湾为南海之国,天时温煦,地味膏腴,兼之以山林之饶、薮泽之富、

  • 卷七 崇祯四年辛未·计六奇

      黄道周疏  黄道周,号石斋,福建镇海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庶吉士,历侍读学士,有遵旨明切具奏疏。其略曰:臣观迩年以来,诸臣所目营心计,无一实为朝廷者。其用人行事,不过推求报复而已。自庚午春月以来,盛谈边疆,实非为陛下之边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徐乾学

    宋纪一百六【起着雍涒滩正月尽屠维作噩三月凡一年有三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建炎二年春正月丙戌朔帝在扬州 金尼玛哈谍知邓州将为行在所令宁珠可急攻之知州范致虚遁安抚使刘汲分兵守要害自以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九·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李黄门清臣行状晁补之崇宁元年正月巳卯资政殿学士北京留守大名府路安抚使李公薨其孤祥祉祓禠考次事迹以诿前史官晁补之为公行状李氏系出皋陶唐虞之际皋陶为李李之字或为理而二姓同出陈郡苦县其出汉将军广

  • 卷二·陆九渊

    卷二与王顺伯大抵学术有说有实,......昔之有是说者,本于有是实,后之求是实者,亦必由是说。故凡学者之欲求其实,则必先习其说。既习之,又有得有不得。有得其实者,有徒得其说而不得其实者。说之中又有浅深,有精粗,有偏全,有纯驳,

  • 孟子纂笺卷二·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梁惠王下凡十六章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见于之见音现下见于同语去声下同好去声篇内并同】庄暴齐臣也庶几近辞也言近于治【去声】他

  • 第一章 总论·佚名

    天堂地狱。判于一心。清浊之分。升沈之本。古有真人。反情复性。淫机永息。清净自居。虽处五浊。如登四禅。如是之人。永脱众苦。乃有迷人。性为情役。淫机炽然。积极下堕。爱河滔滔。流为镬汤。欲火炎炎。化为铜柱。

  • 引·季本

    诗说解頥总论引予辑诗说解頥有正释三十卷字义八卷比诸家旧説为详然一以经文为主而于旧说多所破之览者或未防悉逹故述总论二卷以冠其端知总论然后知作诗之本义而考见得失由是而读全经则条理分眀可以得其指意之所在而凡

  • 卷五十七·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四尔时善财童子作如是念。我当云何见善知识。善知识者远离世间。住无所住不著诸入。超出障碍趣无碍道。具净法身善业化身。以明净智观诸世间。大愿成满。持佛法身。如意法身。非生灭身。非来去

  • 卷第四十三·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碍轮三昧。 第十无碍轮三昧。初总标。亦初

  • 栏江网·佚名

    《栏江网》,是四柱八字命理学古籍经典,取“横江置网,一网打尽”之意。原书未署作者姓名和著作年代,但从书中大多列举明朝名人宰辅的命例分析,可以判断此书作于明朝末年。此书成书后,当时仅作为一种“私人密录式的抄本”,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