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八 炭画与黄蔷薇

我这时学日本话,专是为的应用,里边包括应付环境,阅览书报,却并不预备翻译,我从日本语译小说第一次在民国七年戊午(一九一八),译的是江马修著的《小小的一个人》,这以前的翻译还是都从英文转译的。当时我所最为注重的是波兰,其次是匈牙利,因为他们都是亡国之民,尤其值得同情。在《域外小说集》第一二集里,我便把显克微支译出了三篇,就是《乐人扬珂》,《天使》和《灯台守》,其所著顶有名的《炭画》,在己酉春天也已译成,不知道为什么缘故不曾登入。大概因为分期登载不很方便吧,但第二集的末尾以后拟译作品的预告上面,记得里边有匈牙利的密克札忒的《神盖记》,即是《圣彼得的伞》,那篇分量还要多,自然更非连续登载不可了。《神盖记》的第一分的文言译稿,近时找了出来,已经经过鲁迅的修改,只是还未誊录,本来大约拟用在第三集的吧。这本小说的英译后来借给康嗣群,由他译出,于一九五三年由平明出版社印行,那也是很有意思的作品,不过是彻头彻尾的明朗的喜剧,与匈牙利的革命问题没有什么关系了。

且说那篇《炭画》是一篇中篇小说,大抵只是三万多字吧,据勃阑兑斯在《波兰印象记》说:

时间距《红星佚史》的丁未(一九〇七)已经隔了有十四个年头,但稿费还是一样的二元一千字,又搁了六七年,这才印了出来,那时的广告恰巧尚是保存着,便录于后:

在这之后,我又翻译了一本《黄蔷薇》,这乃是匈牙利小说家育凯摩耳所著,也是中篇小说,原本很长,经英译者节译成了中篇,一总只有三万字左右,因为后来卖稿给商务印书馆得了六十元,但那时已去译出的十年之后了。原译本有庚戌(一九一〇)十二月的序文,在一九二〇年日记上有卖稿的记事,是托蔡孑民先生介绍的:

十日,往大学,寄蔡先生函,又稿一本。”

十七日,上午寄商务印书馆译稿一本。”

“虽未见原本,以意度之,确系对译能不失真相,因西人面目俱在也,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颇不通俗,殊为憾事。”这里所说,对于原文的用古文直译的方法,褒贬得宜,后来又寄给中华书局去看,则不赞一词的被退回了。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显克微支小说集》,复由我用白话来译了一遍,收在里边。

“显克微支系出高门,天才美富,文情菲恻,而深藏讽刺,所著《炭画》记一农妇欲救其夫于军役,至自卖其身,文字至是,已属绝技,盖写实小说之神品也。”我于民国七年在北京大学,编“欧洲文学史”讲义,里边记述他的作品道:

“显克微支所作短篇,种类不一,叙事言情,无不佳妙,写民间疾苦诸篇尤胜。事多惨苦,而文特奇诡,能出以轻妙诙谐之笔,弥足增其悲痛,视戈果尔笑中之泪殆有过之,《炭画》即其代表。显克微支旅美洲时著此书,此言记故乡事实,唯托名羊头村而已。村虽称自治,而上下离散,不相扶助,小人遂得因缘为恶,良民又多愚昧,无术自卫,于是悲剧乃成。书中所言,合来服夫妇外,自官吏议员至于乞丐,殆无一善类,而其为恶又属人间之常,别无夸饰,虽被以诙谐之词,而令读者愈觉真实,其技甚神,余人莫能拟也。”可是译本的运气很坏,归国以后,于民国二年寄给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社,被退了回来,回信里说:

“十月一日,商务分馆送来《黄蔷薇》本稿值六十元。”

“十六日,晚得蔡先生函附译稿。

“八月九日,校阅旧译《黄蔷薇》。

“此书体式取法于牧歌,描写乡村生活,自然景物,虽运用理想,而不离现实,实为近世乡土文学之杰作。周君译以简练忠实之文言,所译牧歌尤臻胜境。”这广告里的话虽是多半从序言里取来,但是他称赞译诗的话,却不是原来所有的。原书的足本当然还要佳胜,听说俄国有足译本,中国近来有孙用君译本,大约据世界语译或者亦是足本,不过我还没有机会看到,不能确说罢了。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脱脱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八十五·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七·杨仲良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三·佚名
  卷首上·朱熹
  卷之三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佚名
  提要·赵子栎
  卷四十五·朱轼
  绎史卷七十四·马骕
  魏玄同传·刘昫
  耶律颇的传·脱脱
  卷三十一·佚名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清苑斋诗集·赵师秀

    (宋)赵师秀 撰 哀山民 忆君初病时仓皇造君榻知为寒所中胫痹连左胛蒋子丹有神三日能屈伸五日扶杖立十日行逡巡于时数相见谈娱靡曾倦啜茶犹满瓯改诗忽盈卷君亦疑勿药春和可为乐仙家桃最红同践天台约多愁积如山令君心不闲

  • 卷四百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六驴类【附骡】七言古雪中骑驴访某道人于观追忆曩日栖霞之约【眀】徐 渭昨日雪深驴没蹄今日雪深驴可骑此时去访杨道士青天犹压杨花垂太平门外虽多景莫妙梅花水清冷栖霞有约不得

  • 卷三百七十二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三月壬申盡是月丁丑   三月壬申,詔:「安燾堅辭知樞密院事,特依所乞,依舊同知樞密院事,仍令班左丞李清臣上。范純仁告未經給事中書讀,見在閤門,可勾收。別出錄黃告身,遍經門下省官施行。」(呂公著家傳以為

  • ●卷下·权衡

      乙未 至正十五年。湖廣苗軍聽調,營于汴梁東,其帥吳太保死[87],裨將陳生叛入西京[88],遂陷陳州、許州,西至虎牢關,答失八都魯討平之。  以汪家奴為右丞相,鼎住為左丞相,哈麻為平章。數月,鼎住薨,哈麻陞為右丞相[89],其弟雪雪為御

  • 提要·罗泌

    路史四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罗泌撰。泌,字长源,庐陵人。是书成于干道庚寅。凡《前纪》九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述太昊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八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逮两汉之末;《发挥》六卷

  •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吕思勉

    两个民族的竞争,不单是政治上的事。虽然前代的竞争,不像现代要动员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然一国政治上的趋向,无形中总是受整个社会文化的指导的。所以某一民族,在某一时代中,适宜于竞争与否,就要看这一个民族,在这一个时代中文

  • 卷之一百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六 传第九十 扎萨克多罗土谢图贝勒恭格列传 恭格和硕特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之二十四世孙其高祖多尔济为昆都伦乌巴什第三子有子四曰托罗什瑚曰察衮曰

  •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兵一。○兵者所以御暴诛乱有天下国家者固不可废而兵制之得失国家之安危系焉。 高丽太祖统一三韩始置六卫卫有三十八领领各千人。 上下相维体

  • 吴奎传·脱脱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记忆力强,博览群书。通过《五经》科贡举考试,官至大理寺丞,监管京东排岸司的工作。仁宗庆历年间御前侍卫政变后,吴奎上书说:“开春以来,阴雨连绵,气候反常。正如《洪范》所说:‘上梁不正,则会导致以下犯

  • 四、使节往来与周辺关系类·佚名

    136.以食守属孟敝送自来鄯善王副使者卢匿等、再食、西。(Ⅰ0116②:15)137.出西书一封、廷尉章。诣西域骑都尉。二月戊子日下餔时受鱼离啬夫、实时立行。(Ⅱ0112②:119)138.元平元年十一月己酉、□□诏使甘□□迎天马敦煌郡。为

  • 91.官渡大战·林汉达

    刘备逃到了邺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

  • 读诗私记卷一·李先芳

    (明)李先芳 撰○诗序按羣书考索欧阳氏云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桧曹此孔子未删之前周太师乐歌之次第也周召邶墉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此今诗次第也周召邶墉卫桧郑齐魏唐秦陈曹豳王此郑氏诗谱次第也诗正风周南

  • 四辈品第六·佚名

    颰陀和菩萨白佛。难及天中天说三昧者,若有菩萨。弃爱欲作比丘。闻是三昧已,当云何学。云何持。云何行。佛言:若有菩萨。弃爱欲作比丘。意欲学是三昧者,诵是三昧者,持是三昧者,当清净持戒。不得缺戒大如毛发。何等为菩萨不缺

  • 后序·赞宁

    前代诸家,或云《僧传》、《僧史》、《记录》,乃题号不一,亦声迹有殊。至梁沙门慧皎云《高僧传》,盖取高而不名者也。则开其德业,文为十科,见于传内。厥后有唐《续高僧传》,仿仰梁之大体而以成之。洎乎皇朝《大宋高僧传》之作

  • 佛说乐想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有沙门婆罗门。于地有地想。乐于地计于地为我。彼言地是我。我说彼未知水火风。天神梵天阿婆天阿鞞婆天。净有净想。乐于净计

  • 卷第九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十眼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一一所增随眠当言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耶。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

  • 四圣悬枢·黄元御

    五卷。清黄元御撰。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分为温病解、疫病解、痘病解、疹病解和伊公问等五部分。黄氏认为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岁气所致。小儿之痘病并非为胎毒,小儿之痘即大人寒疫。如能因其将急表发散,则

  • 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隐书经·佚名

    《上清高上金元羽章玉清隐书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原为《洞真玉清隐书经》中一篇,后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符咒灭魔之法。内载北帝大魔王及八方魔王隐讳、「玉清金玄百神内咒隐文」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