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 炭画与黄蔷薇
我这时学日本话,专是为的应用,里边包括应付环境,阅览书报,却并不预备翻译,我从日本语译小说第一次在民国七年戊午(一九一八),译的是江马修著的《小小的一个人》,这以前的翻译还是都从英文转译的。当时我所最为注重的是波兰,其次是匈牙利,因为他们都是亡国之民,尤其值得同情。在《域外小说集》第一二集里,我便把显克微支译出了三篇,就是《乐人扬珂》,《天使》和《灯台守》,其所著顶有名的《炭画》,在己酉春天也已译成,不知道为什么缘故不曾登入。大概因为分期登载不很方便吧,但第二集的末尾以后拟译作品的预告上面,记得里边有匈牙利的密克札忒的《神盖记》,即是《圣彼得的伞》,那篇分量还要多,自然更非连续登载不可了。《神盖记》的第一分的文言译稿,近时找了出来,已经经过鲁迅的修改,只是还未誊录,本来大约拟用在第三集的吧。这本小说的英译后来借给康嗣群,由他译出,于一九五三年由平明出版社印行,那也是很有意思的作品,不过是彻头彻尾的明朗的喜剧,与匈牙利的革命问题没有什么关系了。
且说那篇《炭画》是一篇中篇小说,大抵只是三万多字吧,据勃阑兑斯在《波兰印象记》说:
时间距《红星佚史》的丁未(一九〇七)已经隔了有十四个年头,但稿费还是一样的二元一千字,又搁了六七年,这才印了出来,那时的广告恰巧尚是保存着,便录于后:
在这之后,我又翻译了一本《黄蔷薇》,这乃是匈牙利小说家育凯摩耳所著,也是中篇小说,原本很长,经英译者节译成了中篇,一总只有三万字左右,因为后来卖稿给商务印书馆得了六十元,但那时已去译出的十年之后了。原译本有庚戌(一九一〇)十二月的序文,在一九二〇年日记上有卖稿的记事,是托蔡孑民先生介绍的:
十日,往大学,寄蔡先生函,又稿一本。”
十七日,上午寄商务印书馆译稿一本。”
“虽未见原本,以意度之,确系对译能不失真相,因西人面目俱在也,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颇不通俗,殊为憾事。”这里所说,对于原文的用古文直译的方法,褒贬得宜,后来又寄给中华书局去看,则不赞一词的被退回了。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显克微支小说集》,复由我用白话来译了一遍,收在里边。
“显克微支系出高门,天才美富,文情菲恻,而深藏讽刺,所著《炭画》记一农妇欲救其夫于军役,至自卖其身,文字至是,已属绝技,盖写实小说之神品也。”我于民国七年在北京大学,编“欧洲文学史”讲义,里边记述他的作品道:
“显克微支所作短篇,种类不一,叙事言情,无不佳妙,写民间疾苦诸篇尤胜。事多惨苦,而文特奇诡,能出以轻妙诙谐之笔,弥足增其悲痛,视戈果尔笑中之泪殆有过之,《炭画》即其代表。显克微支旅美洲时著此书,此言记故乡事实,唯托名羊头村而已。村虽称自治,而上下离散,不相扶助,小人遂得因缘为恶,良民又多愚昧,无术自卫,于是悲剧乃成。书中所言,合来服夫妇外,自官吏议员至于乞丐,殆无一善类,而其为恶又属人间之常,别无夸饰,虽被以诙谐之词,而令读者愈觉真实,其技甚神,余人莫能拟也。”可是译本的运气很坏,归国以后,于民国二年寄给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社,被退了回来,回信里说:
“十月一日,商务分馆送来《黄蔷薇》本稿值六十元。”
“十六日,晚得蔡先生函附译稿。
“八月九日,校阅旧译《黄蔷薇》。
“此书体式取法于牧歌,描写乡村生活,自然景物,虽运用理想,而不离现实,实为近世乡土文学之杰作。周君译以简练忠实之文言,所译牧歌尤臻胜境。”这广告里的话虽是多半从序言里取来,但是他称赞译诗的话,却不是原来所有的。原书的足本当然还要佳胜,听说俄国有足译本,中国近来有孙用君译本,大约据世界语译或者亦是足本,不过我还没有机会看到,不能确说罢了。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脱脱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八十五·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七·杨仲良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三·佚名 卷首上·朱熹 卷之三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佚名 提要·赵子栎 卷四十五·朱轼 绎史卷七十四·马骕 魏玄同传·刘昫 耶律颇的传·脱脱 卷三十一·佚名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