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九 在北京二

我们到了北京,第一要做的事,是去访问在北京学校里的同乡。次日是十一月廿二日,便同了林秉镛柯樵二君至医学馆去看俞榆荪君,俞君是台州黄岩人,又曾经在水师是同学,是从前相识的,此外又至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各处,却不曾去找人。至初六日又访榆荪,同柯采卿(樵)三人照相,并在煤市街饭馆吃饭,十六日同采卿访榆荪,见到温州永嘉的胡俨庄,因同至广德楼观剧,十八日晚,同了柯采卿徐公岐吴椒如至榆荪处告别。在初七那一天里,曾经到大学堂,访问绍兴同乡冯学壹,不料一见就是满口北京话,打破了同乡人的空气,不觉兴味索然,便匆匆别去,以后也就不再去找别的同乡了。榆荪因为是旧友,所以特别过往频繁,而且为人也很诚实,在医学馆毕业后在北京做事,逐渐升为医务处长。有一年东北闹鼠疫,情形很是猖獗,他前去视察,已是任务完毕了,临行因为往看一个病人,终于自己也染病而亡,这事问医学界的朋友,或者还有人知道的吧。

我们于十一月廿五日至练兵处报到后,廿八日起在军令司考试各项学科,至十二月初二日上午这才考毕。详细情形已经不记得了,大抵只是上午考一两门,下午是休息吧。由军学司长谭学衡来监考,他是广东人,也是水师出身,与黄老师谈得很投机,戴着蓝顶花翎说英语,很是特别的事。考试完了以后,不知为什么事又耽搁好久,至十九日才乘火车出京。据日记上说,火车是二等室,价二十九元,也实在贵得很,与民国后的京浦路二等车差不多了,不过那时所谓二等实际与头等也相差无几,四个人一间房,上下四个床位,但只是这样罢了,此外设备是什么也没有。火车仍旧要行走四天,便是第一天停在顺德,第二天渡过黄河,停在郑州,第三天停在驻马店,第四天到汉口的大智门。这一次却可以住宿车中,不要搬上搬下的住客栈了,所以方便得多,吃饭却仍要到各站时自办,其时卖东西的很多,不成什么问题。记得梨子特别好吃,一路上买了不少,虽然小贩因为我们是“外江佬”,多少要欺侮一点,仿佛是要一个“大子”(二分铜币)一个,但在我们看来却不算贵,便买了有半网篮,路上削了来吃,我当初不会旋转削梨法,一路学着削,走了半路梨将要吃完,整个削梨,梨皮一长条接连不断的削法也给我学会了。

说到北京的名物,那时我们这些穷学生实在谁也没有享受到什么。我们只在煤市街的一处酒家,吃过一回便饭,问有什么菜,答说连鱼都有,可见那时候活鱼是怎么难得而可贵了。但是我们没有敢于请教那鱼,而且以后来的经验而论,这鱼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得,那有名的广和居的“潘鱼”,在江浙人尝来,岂不也是平常得很么?至于烤鸭子,就是后来由于红毛人的赏识而驰名世界的“北京鸭子”,也无缘享受,因为那时是整只不能另售的。我们那时可以买得的北京名物,无非只是一两把王麻子的剪刀,两张王回回的狗皮膏,和一两几十小粒的同仁堂万应锭,俗称“耗子屎”的一种可吃可搽的药,回南京后狗皮膏的用处不得而知了,但这“耗子屎”却帮助我医好了腿上的疮,是于我大有好处的。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二·李延寿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六十二·柯劭忞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四十一·赵尔巽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第二二六切结状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日一一五○八--五·佚名
  七四七 护理贵州巡抚孙永清奏覆黔省查缴《青霞集》等空格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五·佚名
  吐谷浑传·李延寿
  于阗传·欧阳修
  三○、孔门传经辨·钱穆
  卷三十二·黄训
  卷二十九·佚名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277_1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卢纶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野情随卷幔,军士隔重关。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   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

  • 第四十八回 琴堂上屈打成招 穗帐中佯悲洒泪·萧晶玉

    却说谢氏唤住丈夫,问道:“你往那里去?”毛显说:“姑娘叫我往上米仓去接姑爷。”说着又要走。谢氏着忙,赶至面前。伸手一把忙拉住,低声巧语唤夫君:“不必胡言支吾我,我方才窗外留神听的真。淫恶的如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六·焦竑

      吏部三(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主事)   ◆侍郎   吏部侍郎陳敬   通議大夫行在吏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左贊善 贈資善大夫行在吏部尚書許公斯溫墓誌 銘(王汝玉)   北京行部左侍郎金華劉公辰墓誌銘(胡儼)   吏部右侍

  • 朱子年谱考异卷一·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洪本年谱云朱子讳熹字元晦一字仲晦传徽州婺源人 生于南劔尤溪之寓舍始居崇安五夫里牓所居之听事堂曰紫阳书堂 徽州有紫阳山韦斋先生尝以刻其印章用之牓于听事识故乡也又剏草堂于天湖寒泉坞曰寒泉精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万历十一年闰二月甲寅朔以 圣驾诣 山陵命靖远伯王学礼等分守皇城六门定远侯郑世栋等分守京城九门○起原任南京户部尚书毕锵为南京工部尚书○升巡抚河南右佥都御史禇鈇为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升山西右布政使张九一为

  •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十一月。戊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亥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托伦布奏、军台废员。由配脱逃。请旨饬缉究办一摺。已革游击田福志。胆敢由配脱逃。该都统已咨行

  • 三十八、记徐子丹师·包天笑

      我进学以后,未到半年,巽甫姑丈又约我去。他从前不是说过的吗,无论取进不取进,要给我介绍一位老师,不要以为进了一个学,就此荒废了。他说:“一个寒士,不能与富家相比。有钱人家不能上进,是没有关系,反正家里有产业,守守

  • 卷七·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七明 马文升 撰修饬武备以防不虞事切惟天下之安危系武备之修否武备修则四夷知惧盗贼歛迹而天下安否则四夷恣横奸雄窥伺而天下危矣昔殷高奋武於荆楚周宣讲武於洛邑故诗书称之以为盛事语曰天下

  • 卷十六·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六唐 长孙无忌等 撰擅兴【凡二十四条】疏义曰擅兴律者汉相萧何创为兴律魏以擅事附之名为擅兴律晋复去擅为兴又至高齐改为兴擅律隋开皇改为擅兴律虽题目

  • 三十年·佚名

    (庚寅)三十年清道光十年春正月1月1日○辛卯朔,王世子攝行社稷祈穀大祭。○詣太廟、永禧殿展拜,仍詣景祐宮展拜。王世子隨詣行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令存問,年例也。1月2日○壬辰,應資老人下批,百歲者五十人。1月3日○癸巳,全

  • 第七章 11·辜鸿铭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辜讲有一次孔子说:“假如有某种万无一失的致富方法,即使是去做一个马夫去养马,我也愿意去做。但是因为确实没有任何万无一失的致富方法,我宁愿按照自己意愿去

  • 第二章 22·辜鸿铭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辜讲孔子说:“我不知道人如果没有信誉,如何与之相处?大马车没有挽具如何拉车?小马车没有马具如何行进?”

  • 内储说上七术·韩非

    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经一参观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其说在侏儒之梦见灶,哀公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生死品第十一   復有人言.勝義諦中亦有生死.何以故.如佛所言生死長遠衆生愚迷不知正法我   欲令彼如理修行得盡生死乃作是言汝諸苾芻應如是學.以此證知

  • 卷第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无边品类,周匝遍满;形色部从,各各差别;随所来方,亲近世尊,一心瞻仰。此诸众会,已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余习,摧重障山,见佛无碍。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于劫海中修菩萨行,以四

  • 贤首五教仪序·续法

    华严称根本法轮。不唯为开渐之本。亦且为摄末之本。竺乾震旦。咸最尊尚。诸佛历祖。递代师承。自龙树依之判二种般若。天亲依之阐六相圆融杜顺依之而演三观。云华依之而开十玄。至贤首大师。则依此而立宗判教。离台家

  • 洞神八帝妙精经·佚名

    作者不详。今人考其约成书于东晋。经中所收内容较杂。首为《斋持八戒法》,要人修斋持八戒,佩服神符,思真行道。次为《三皇三一经》,称三皇所受,要在三一,即太一、真一、玄一,号为三元。元炁生神,神炁降人,人成为神。特别强调存

  • 治台必告录·丁曰健

    编者丁曰健,字述安,安徽怀宁人。1854年(清咸丰四年)后,历任台湾淡水同知、知府、福建粮道、布政使、台澎兵备道加按察使衔。曾参与镇压黄位、戴潮春起义。1866年(同治五年)离任。次年将福建巡抚徐宗干所辑《治台必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