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一 老师一

在学堂里老师不算少,计算起来共有八位,但是真是师父似的传授给一种本事的却并没有。即如说英文吧,从副额时由赵老师奚老师教起,二班是汤老师,头班是郑老师,对于这几位我仍有相当敬意,可是老实说,他们并没有教我怎么看英文,正如我们能读或写国文也不是哪一个先生教会的一样,因为学堂里教英文也正是那么麻胡的。我们读的是印度读本,不过发到第四集为止,无从领解那些“太阳去休息,蜜蜂离花丛”的诗句,文法还不是什么纳思菲耳,虽然同样的是为印度人而编的,有如读《四书章句》,等读得久了自己了解,我们同学大都受的这一种训练。于我们读英文有点用处的,只是一册商务印书馆的《华英字典》,本是英语用汉文注释,名字却叫作“华英”,意思是为国家争体面,华字不能居于英字的底下,我们所领到的大约还是初版所印,用薄纸单面印刷,有些译语也非常的纯朴,一个极少见的字,用学堂的方言用语可以叫做“契弟”的,字典上却解作“卖屁股者”,这也是特别有意思的。可是比我们低一级的人,后来所领来的书里已经没有这一项,书名也不久改正为“英华字典”了。本来学堂里学洋文完全是敲门砖,毕业之后不管学问的门有没有敲开,大家都把它丢开,再也不去读它了,虽然口头话还是要说几句的。我是偶然得到了一册英文本的《天方夜谈》,引起了对于外国文的兴趣,做了我的无言的老师,假如没有它,大概是出了学堂,我也把那些洋文书一股脑儿的丢掉了吧。有些在兵船上的老前辈,照例是没有书了,看见了我的这本《天方夜谈》,也都爱好起来,虽然这一册书被展转借看而终于遗失了,但这也还是愉快的事情,因为它能够教给我们好些人读书的趣味。

我的这一册《天方夜谈》乃是伦敦纽恩士公司发行的三先令六便士的插画本,原来是赠送小孩的书,所以装订颇是华丽,其中有阿拉廷拿着神灯,和阿利巴巴的女奴挥着短刀跳舞的图,我都还约略记得。其中的故事都非常怪异可喜,正如普通常说的,从八岁至八十岁的老小孩子大概都不会忘记,只要读过它的几篇。中间篇幅顶长的有水手辛八自讲的故事,其大蛇吞人,缠身树上,把人骨头绞碎,和那海边的怪老人,骑在颈项上,两手揢着脖子,说得很是怕人,中国最早有了译本,记得叫作“航海述奇”的便是。我看了不禁觉得“技痒”,便拿了《阿利巴巴和四十个强盗》来做试验,这是世界上有名的故事,我看了觉得很有趣味,陆续把它译了出来。虽说是译当然是用古文,而且带着许多误译与删节,第一是阿利巴巴死后,他的兄弟凯辛娶了他的寡妇,这本是古代传下来的闪姆族的习惯,却认为不合礼教,所以把它删除了,其次是那个女奴,本来凯辛将她作为儿媳,译文里却故意的改变得行踪奇异,说是“不知所终”。当时我的一个同班朋友陈作恭君定阅苏州出版的《女子世界》,我就将译文寄到那里去,题上一个“萍云”的女子名字,不久居然分期登出,而且后来又印成单行本,书名是“侠女奴”。译本虽然不成东西,但这乃是我最初的翻译的尝试,时为乙巳(一九〇五)年的初头,是很有意义的事,而这却是由于《天方夜谈》所引起,换句话说也就是我在学堂里学了英文的成绩,这就很值得纪念的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九 夷貊下·李延寿
  千百年眼卷二·张燧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一·佚名
  附李景隆解缙等进实录表·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六·佚名
  第十八章 宗教·吕思勉
  十国春秋卷七十五·吴任臣
  司马消难传·李延寿
  程钜夫传·宋濂
  陆深传·张廷玉
  一二二、孟子去齐考·钱穆
  魏相翟强死·佚名
  卷九·佚名
  卷九职制律·窦仪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卫立中·隋树森

    卫立中,名德辰,字立中。生卒年不详。约一二九O——一三五O 年前后在世。先世渤海(郡名,治所今河北沧州市)人,七世祖始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四世祖又徙至华亭(旧县名, 治所今上海松江县),是为华亭人。素以才干

  • 三集卷六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七古今体一百四十五首【丁亥七】季夏视朝视朝虽是具常仪不欲无端濶久时暑节雨沾瀼夜露清晨云散晃朝曦千官百辟钦惟亮祖德宗功鉴在兹无易由言泰平日捴宜益切敬

  • 二集卷八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五古今体八十五首【己卯三】夜雨【二月二十三日】浓隂入夕雨声稠渐喜廵檐砌水流未至望恩已被泽敢图後乐祗先忧问知润地深三寸数【上声】到残更第五筹诘旦同云

  • 宛陵羣英集巻十一·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五言排律】宋陈天麟送太守李公乱花翻阵雨飞絮转轻毬别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职循今列郡秩视古诸侯当代人争仰惟公政最优洋川佳景物胜迹旧经游未定中原扰犹怀傍塞忧九重爰锡命千里借承流徳逐祥雪

  • 卷一百三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九弓类四言古良弓铭         【汉】李 尤弓矢之作爰自曩时乡射载礼招命在诗妙称顔高巧发晋师不争之美亦以辨仪五言古我有          【元】张 宪我有骍

  • 御选明诗卷三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三十九七言古诗四姚琏渔梁结屋石梁之上姚家庄隔溪指防山苍苍飞楼杰阁非我事翠竹老梅开此堂新丰鸡犬归未得韦曲桑麻如许长三间茅屋吾老矣擕儿拟拜厐公牀任原见乡人程大少年防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张礷传·脱脱

    张日韦,字明仲,莒州日照县人。博学广闻,正隆五年(1160)中进士。调任陈留主簿、淄州酒税副使,课税增加了许多,被迁为昌乐令。又改任永清令,补尚书省令史,再任太常博士,兼国子助教。服父丧,服满,调任山东东路转运副使,再召入朝任太

  • 卷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明 杨士奇等 撰孝亲後魏孝文帝时文明太后崩高祖五日不食中部曹杨椿进谏曰陛下至性孝过有虞居哀五朝水浆不御羣下惶灼莫知所言陛下荷祖宗之业

  • 卷七十二·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二   宋 王与之 撰舆人为车郑锷曰舆人掌为舆者也谓之为车者盖察车之道虽自轮始而作车实自舆始舆居中以载人有舆则一车之体成故舆人作舆而谓为作车【○陈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澄观

    疏。如不思议品十种勇健法中第一法说者。经云。谓一切诸佛身不可坏。命不可断。乃至云八部天龙尽其势力雨大金刚山。如须弥山及铁围山。遍于三千大千世界。一时俱下不能令佛心有惊怖。乃至一毛亦不摇动疏。具那罗延支

  • 广州记·顾微

    记述广州一带奇闻轶事的笔记体著作。晋朝顾微撰。内容有关于五羊衔穗降临广州的传说,泥涂“石牛”求雨的神话,海中“文魮鸟”、“马”、“犀牛”和各种珍珠的传闻,百管谿温泉、怀化石墨和“益智”、“菖蒲”等植物形

  • 今古学考·廖平

    近代廖平著。两卷。著于清光绪十一年 (1885),次年由成都尊经书院刊行。此书目的在于区分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上卷列出十多种表来区 分今、古文经学在礼制上的不同,下卷加以说明。认为 今文经学以孔子为宗主,《礼

  • 太上说利益蚕王妙经·佚名

    灵宝天尊说蚕娥是玄名真人化身,劝人信敬、精养,以求富贵。

  • 彭公案·贪梦道人

    《彭公案》是继《施公案》、《三侠五义》之后的又一部侠义公案小说。书中主人公彭朋,实为康熙年间的彭鹏,字奋斯,号无山,一号古愚。福建莆田人。由知县官至巡抚,著有《古愚心言》。《彭公案》与其它公案小说一样,就是

  •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王子一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简称《误入天台》,题王子一撰。《太和正音谱》有著录。剧写东汉人刘晨、阮肇因天下大乱,不愿为官,入山采药,遇仙女结为夫妇的传说故事。《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天台二女”条即为此故事,本剧即据此写成

  • 东山诗选·葛绍体

    宋诗别集。2卷。南宋葛绍体著。本集是《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收署名为葛元承撰的诗作编辑而成。据谢铎《赤城续志》,知葛绍体字元承。其诗有与赵师秀、翁卷酬赠之作,题材狭窄,多抒闲适之趣,风格也与“四灵”相近。

  • 尊上经·佚名

    一卷,晋竺法护译。中阿含释中禅室尊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