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学序

古者小学,敎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穉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今其全书虽不可见而杂出于传记者亦多。读者往往直以古今异宣,而莫之行。殊不知,其无古今之异者,固未始不可行也。今颇搜辑,以为此书,授之童蒙资其讲习。庶几有补于风化之万一云尔。

淳煕丁未三月朔旦,晦庵题

猜你喜欢
  卷之三·子华子
  卷五九·邱濬
  补传·王夫之
  卷三十五·孙瑴
  卷五十六·沈廷芳
  春秋说卷一·洪咨夔
  卷一·王应电
  发虑宪①·戴圣
  小宰·佚名
  昭公·昭公十二年·左丘明
  照明十方品第十·佚名
  卷十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佚名
  宗镜录卷第二十五·延寿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五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元【五言律诗】送才上人再往湖南      圆至【三首】近闻归又出何事迫身忙春路晴犹滑山亭晩更长竹枯湘泪尽花发楚魂香旧日曾行处因君思

  • 总目·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全唐诗録总目     总集类卷一太宗皇帝 古体诗二十八首近体诗四十九首高宗皇帝 古体诗二首中宗皇帝 近体诗二首【附】聨句诗二首明皇帝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七首德宗皇帝 

  • 野古集卷下·龚诩

    (明)龚诩 撰○七言律诗宁亲堂为阙是赋事亲常欲使亲安羡子能行世所难既失形声求视听更于服食谨暄寒设令贻辱牲牢养争似无忧菽水欢棠棣有诗昭古训更须同气好相看哭金县丞(名华萧山人)患难归来仅两春少闻官长爱斯民适逢被水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二·杨仲良

      神宗皇帝   审官西院   熙宁三年五月丁巳[1],诏:『国家以西枢内辅赞翌,本兵任为重矣[2]。而狃于旧制,自右职升朝以上,必兼择而除授之,是以三公府而亲有司之为,非所以遇朕股肱之意也。今使臣增员至众,非张官置吏以总其

  • 读礼通考卷四十五·徐乾学

    丧仪节八筮宅仪礼士丧礼筮宅冡人营之【注宅葬居也冡人有司掌墓地兆域者营犹度也敖继公曰士筮宅而不卜辟尊者之礼也】掘四隅外其壤掘中南其壤【注为葬将北首故也 疏为葬时北首故壤在足处】既朝哭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免绖

  • 张作霖·陶菊隐

    民国十三年,某外员语其友人曰:&ldquo;贵国武人中深谙政治者,张作霖一人而已。吴佩孚一无所长,刚愎自用,倾覆将不旋踵,奉军其将再得志于中原乎?&rdquo;友讶问之,外员曰:&ldquo;吾说不止此,贵国折冲樽俎之流亦未有若奉张者也。东

  • 七十七、—天的临时记者·包天笑

      以后,我也常常回到苏州去,只不过一两天就回来了,沪宁路的特别快车已通,甚而至于早车去了,夜车回来,也是有的。可是有一次回到苏州去,似乎重要,却是带有戏剧性的。  有一天,吴讷士先生,到时报馆来访我,他说:&ldquo;我们苏州

  • 唐序·彭孙贻

    靖海志四卷,彭孙贻撰。孙贻字羿仁,海盐人,明太常节愍公观民仲子。入清后,杜门奉母,耿介孝行,闻于乡里,时人私谥曰《孝介先生》。其湖西纪事、虔台逸史,近人张菊生印行;彭氏旧闻录暨太仆行略,涵芬楼印行。此系海盐黄氏传钞未刻之

  • 卷六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八雍正六年四月上谕三十道初四日刑部议覆湖南巡抚王国栋奏闵盛友因救父情急殴死汪泓援例两请一案奉上谕此本内引雍正元年马洪望救父殴死马兆六将马洪望减等一案所降谕旨嗣後人命

  • 三传辨疑卷十九·程端学

      定公  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  公羊曰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为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有之辠焉尔仲几

  • 菩提道次第心论科判·宗喀巴

    菩提道次第心论科判表(大科分二)甲一、依那兰陀寺有三种清净门(分三)乙一、轨范师语说清净乙二、学子相续清净乙三、所说正法清净甲二、依本论引导诠释方法(分四)乙一、开示造论者之殊胜功德及事业乙二、开示本论中法义殊胜

  •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佚名

    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鸡罗娑山顶诸天所居仙人住处。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复有五百诸大菩萨摩诃萨众俱。其名曰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无边华菩萨。普华菩萨等。此诸菩萨皆悉住于一

  • 卷第五·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五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南北朝南陈(陈氏霸先。受梁禅。都建康。自丁丑尽己酉。五主。三十三年)  后梁(萧察。都江陵。三主。三十八年)北齐(高氏洋丞受东魏禅。都邺。自庚午尽丁酉。五主。二十八年)

  • 第十二章 各地方之信心·佚名

    显扬胜者[佛]教彼目犍连子长老,成就结集后观察将来,(一)豫见应树立边境地之教,于迦剌底迦月,派遣彼诸长老于各处。(二)伽湿弥罗,犍䭾罗国派遣末田地长老,摩醯沙慢陀罗国派遣摩诃提婆长老,(三)瓦那瓦沙国派遣罗吉陀长老,同阿波兰陀伽国

  • 续修台湾府志·余文仪

    地方志。主修余文仪,字宝岗,浙江诸暨人。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任台湾府知府,1762年摄台湾海防同知,1764年升分巡台湾道。同年擢福建按察使。在台期间,曾以“范志”为基础,“集新旧志而增损之”,成书二十六卷。该志

  • 渔庄邂逅录·吴悮

    渔庄邂逅录,南宋道士自然子吴悮撰。一卷,收人《正统道藏》太玄部。本篇为炼制外丹之记录。作者自称乾道八年(1172)与虞仲谋、刘先生邂逅相逢于渔庄,三人结为丹友,试炼金丹,由作者记录以传将来。书中首先解释金液大丹之名,其次

  • 拜月亭记·施惠

    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也称《蒋世隆拜月亭》、《幽闺记》。南戏剧本。四十出。传说元施惠撰。据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改编。故事发生在金末,蒙古军队进攻中都(今北京),金国兵部尚书王镇的女儿王瑞兰在逃难时

  • 古来世时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阿那律说往昔施支佛饭福报,佛赞叹之,并为比丘说未来轮王及弥勒事,以衣施弥勒,令转施众僧,即中阿含说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