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日讲书经解义

十三卷。清圣祖康熙御定,大学士库勒纳(详见《日讲易经解义》)等奉敕撰。此书原为库勒纳等侍讲《尚书》之讲义,康熙十九年(1680)奉诏以旧稿编次而成。《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大旨在敷陈政典,以昭驭宰之纲维;阐发心源,以端慎修之根本,而名物训诂,不复琐琐求详。”此书主要内容有二。一是条陈《尚书》为政大法,以明治国之纲纪;二是揭示《尚书》修身养性之道,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其说解《尚书》,重视所谓“大者远者”,与寻常儒生寻章摘句、于名物训诂作烦琐求证者,旨趣不同。此书有康熙中内府刊本。

《日讲书经解义》全部章节目录

(1)御制日讲书经解义序
(2)日讲书经解义进
(3)提要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猜你喜欢
  尔雅·佚名
  中说·王通
  菜根谭·洪应明
  儒言·晁说之
  伯牙琴·邓牧
  续孟子·林慎思
  杨子折衷·湛若水
  帝学·范祖禹
  杂学辨·朱熹
  茅氏近思录集注·茅星来
  大学衍义补·邱濬
  象山语要·陆九渊
  四书蒙引·蔡清
  四书因问·吕柟
  论语类考·陈士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章 礼佛求禳·屠隆

    【似娘儿】〔旦上〕只合守空庵。怎敎他私章房奁。无端鬼病谁招揽。问因何得此。莲心未净。柳性犹拈。我昨日以家中急务。被孩儿迎过旧宅。住了一时。不想郭贾二姬。私到花园玩赏。惹成一病。说有鬼怪相侵。神魂不定。

  • 卷五十二·毕沅

      ◎宋纪五十二 ∷起重光单阏六月,尽玄黓执徐八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三年辽重熙二十年   六月,丁亥,无为军献芝草三百五十本。帝曰:“朕以丰年为瑞,贤臣为宝。至于

  •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蔡东藩

      却说武宗坠入水中,险些儿被水淹死,幸亏操舟的两太监,曾在京内太液池中,习惯泅水,虽遭覆溺,毫不畏惧,亟游近武宗身旁,将武宗手脚握住,推出水面。各舟闻警齐集,才将武宗搀入舟中,还有两太监入水,用力挣扎,也经旁人救起。惟武宗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二·乾隆

      唐  高宗皇帝  【丙辰】显庆元年春正月以太子忠为梁王立代王【皇后子】为皇太子  先是许敬宗奏曰在东宫者所出本微今知国家已有正嫡必不自安恐非宗庙之福至是上遂废忠而立【忠既废官属无敢见者右庶子李

  • 卷十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七下    宋 沈枢 撰猜忌门 宋明帝多忌讳 泰始七年初明帝为诸王寛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蒙全宥随才引用有如旧臣及晩年更猜忌忍虐好鬼神多

  • ●尊孟续辨原序·余允文

    余作尊孟辨出以示诸友或曰温公之疑辨焉可也李郑之说不根奚足辨哉余曰子以李郑二子名位勲业之卑欤何为不足辨彼亦文士也今欲明大道示至公茍于贵贱尊卑有所汰择是亦徇时态之所为其心已不公矣道胡为而明又况常语折衷之文

  • 第三章 纵欲则学业无成·佚名

    如果纵欲就会学业无成周思敏说:“人生在天地之间,要成为圣贤豪杰,在于自己努力奋斗。然而必须有十分的精神,才能做成十分的事业。如果不先在年富力强之时,除去欲心,节省欲事,以便保守精神,筑好根基,那么虽然有特大的志愿,想

  • 卷下·惠周惕

    诗说卷下比常棣于兄弟一本之荣无偏萎也兴伐木于友朋众力之聚无废功也故安乐而弃兄弟是自蹷其本矣富贵而弃友朋是自翦其助矣文王之于混夷也始命南仲伐之既城朔方御之又遣戍役以守卫之观采薇出车杕杜三章经画之次第防御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欧阳竟无

    信解般若三信解般若者。《阿含》︰帝釋是須陀洹,龍樹則謂是大菩薩,是為法位之始。《阿含》︰彌勒授記補處,是為法位之終。位既始終,說亦始終,始修般若未成熟者,必使信解;既已成熟,求畢竟者,使入甚深。信解以歆福而起,入深以隨喜回向

  • 行道品第十一·佚名

    尔时溥首白世尊曰:今日吾省大圣所说分别厥义。其有志愿求佛道者,则为希慕于邪见矣。所以者何。唯然世尊,因获邪见逮佛道耳。欲有所得故发志愿,则为方便至于邪见。所以者何。天中之天。又见其道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无

  • 卷下·佚名

    佛告阿逸菩萨。其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有三辈。作德大小转不相及。佛言:何等为三辈。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为之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不亏经戒。

  • 致王森甫居士等书·太虚

    森甫、仲阶诸贤均览:大愚偶言人夙命,事无可稽,徒益人疑谤,皆不应传述。凡此鬼亦优为者,佛法行人,勿存心念将以为逗人方便,其被此等方便引生之信心,大抵迷信,徒长鬼神教之焰,反蔽佛光。必应使人遵依经律论,生信解行,勤持密法,勿生增

  • 佛说华手经卷第四·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上清净品第十五  从月出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上清净。是中有佛号无相严。今现在为多精进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余如上说。  从上清净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普明。是中有佛号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五·智顗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菩萨教化品之余时诸大众下。第三辨大众得益。文三。一天及三趣得益。二八部得益。三得道赊促。初中言无生忍者。通教三地已上。别教初地已上。圆教初住已上矣。问云何恶道得无生忍。答大经

  • 卷第五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十有身见与有身见为几缘。有身见与戒禁取。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为几缘。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与无色界修所断无

  • 六道集卷五·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在犙辑唐京兆○王明干。素不修善。因患暴死。将入地狱。见一僧教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说。心造诸如来。诵此偈者。能排地狱诸苦。其人诵已。乃入见王。即诵偈。当诵偈时。

  • 魏特进集·魏收

    诗文集。北齐人魏收撰。一卷。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鉅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初仕魏,后入北齐。累官尚书右仆射。文才出众,为北朝三才子之一。在京洛时,恃才轻薄,时人号称“惊蛱蝶”。曾奉敕编修国史,撰《魏书》百

  • 壬午功臣爵赏录·都穆

    壬午功臣爵赏录,一卷,后附壬午功赏别录。明都穆撰。穆字元敬,吴县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加太仆寺少卿。壬午即建文四年,革除后称洪武三十五年。是年燕王登极,封赏靖难功臣,藏其籍于有司。正德七年,穆官礼部,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