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亮传

张亮是郑州荥阳县人。起自农耕之家,志趣雄奇而诡诈,外表虽似敦厚而内心却不是如此。隋朝大业末年,李密略地至荥、汴,张亮投奔于他,起初未受赏识。其时军中有人谋叛,张亮立即告发,李密爱其忠诚,便委任他为骠骑将军,隶属于李责力。李责力举黎阳归朝,张亮赞成其事颇力,被擢升为郑州刺史。恰逢王世充夺得郑州,张亮率领孤军不敢进入其境,便逃奔共城山。不久授职检校定州别驾。李责力讨伐刘黑闼,派张亮守卫相州,因见贼势盛大,便抛弃相州城逃走。

房玄龄认为张亮果敢而有智谋,告知秦王,委任为车骑将军。隐太子将作难,秦王命张亮统率左右一千人前往洛阳,阴结山东豪杰以防事变。齐王告发张亮谋反,高祖将他交付法官讯问,张亮终无所言,最终得以释放。秦王即位后,就任右卫将军,封为长平郡公。升任御史大夫,进封为禹阝国公,享受益州封邑五百户。历任..、夏、..三州都督,相州长史,徙封郧国公。召入为工部尚书。张亮为政善于伺察下情,揭露奸隐之情,动如神明,抑强扶弱,所至之处皆有绩效。

迁任太子詹事,出为洛州都督。侯君集被诛之后,迁任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当时茂州俚童张仲文自称天子,有关官员论定他冒犯乘舆有罪当死,代理刑部尚书韦挺上奏说“:俚童所说的话乃是妖言,不应坐以死罪。”太宗发怒说:“你敢作威作福于下民,而归暴虐之名于我吗?”韦挺失态趋出。张亮为韦挺直言辩护。太宗说:“您想博取刚正的名声吗?”张亮不赔小心,太宗明白后才说:“宁可使我受屈,也要申明您的奏请。”最后俚童竟免死罪。

太宗将伐高丽,张亮多次劝谏,太宗不予采纳,于是自请前行,下诏担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兵从东莱浮海,袭破辽东沙卑城,进驻建安时,营垒未立,贼众已至,张亮不知所为,仅踞胡床之上,直视而无所言,众人反以为勇,得以自安。其副将张金树下令击鼓于军,士卒奋击,因而破贼。到随从太宗返回,行至并州时,才得罪被逮。

起初,张亮抛弃故妻,另娶李氏。李氏嫉妒凶悍,与歌儿私通,养作儿子,取名慎几。张亮之子张耾多次谏止,张亮都不接受。李氏爱好旁门左道,与巫觋交结往来,干涉政事。张亮治理相州时,养子公孙节以谶书有“弓长之主当别都”

的话,张亮自以为相州本是旧都,“弓长”

是其姓氏,暗有异谋。术士程公颖,张亮平素与他相善,便私下对他说:“您从前说陛下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怎么说得这么神?”公颖心知其意,便称张亮卧如龙形,必能大贵。张亮说:“国家必将有乱,我臂上的龙鳞将奋起,慎几也将大贵。”

公孙常是公孙节之兄,张亮对他说:“我有侍妾,相面者说必为诸王姬。”公孙常说“:我侄子大品说,有神明告知您的名字载在谶书。”张亮大喜。恰遇陕州人常德告发其阴谋,并上言说张亮养义子五百人。太宗派遣马周审理此事,张亮辩解说:“囚徒畏死,诬陷我啊。”随即自述是佐命旧臣。太宗说“:张亮养义子五百人要干什么?正是想造反罢了。”下诏百官集议,都说张亮之罪应当诛死。太宗便派长孙无忌、房玄龄前往监狱对他说:“法令,对天下之人都应公平,与您共守此法。您不注意自身修养,落到如此地步,有什么办法呢?”于是斩首于西京,并籍没其家。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处士·姚思廉
  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一·脱脱
  卷一百五十九·毕沅
  ●江阴城守纪卷上·韩菼
  通鉴续编卷六·陈桱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第二十二卷明洪武(三)(附建文)·缪荃孙
  卷三·朱轼
  前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张宪传·薛居正
  张全义传·薛居正
  卷之七  北平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六十四·雍正
  卷三十·长孙无忌
  卷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耆卿·唐圭璋

      耆卿字寿老,号筼窗,临海人。淳熙七年(1180)生。嘉定七年(1214)进士。嘉定十一年(1218),青田县主簿。十三年(1220),庆元府府学教授。宝庆三年(1227),校书郎。绍定五年(1232),著作佐郎。官至国子司业。端平三年(1236)卒。有筼窗集,自永乐

  • 康节先生伊川击壤集后序·邵雍

    康节先生伊川击壤集後序 圣人不作而士溺於成俗忽不自知日入於卑近有能奋然拔起追古人於数千百年之上独与之为徒者传所谓豪杰之士康节先生是巳先生之学以先天地为宗以皇极经世为业揭而为图萃而成书其论世尚友乃直以尧

  •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司马迁

    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馀三星后宫之属也。环之匡卫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后六星绝汉抵

  •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蔡东藩

      却说梁冀带剑入朝,突被殿前一人,叱令退出,夺下佩剑,这人乃是尚书张陵,素有肝胆,故为是举。冀长跪谢过,陵尚不应,当即劾冀目无君上,应交廷尉论罪。桓帝未忍严谴,但令冀罚俸一年,借赎愆尤,冀不得不拜谢而退。河南尹梁不疑,尝举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正统六年八月乙丑朔增给南京各衙门历事监生月粮有家小者月支八斗无者六斗○顺天府直隶真定府山西平阳府所属州县各奏春夏不雨田禾旱伤租税无徵 上命行在户部覆视以闻○丁卯释奠先师孔子遣行在翰林院学士苖衷行礼○戊

  • 卷十·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    宋 陈均 撰仁宗皇帝【起甲戌景祐元年止己夘寳元二年】甲戌景祐元年春正月赈京东饥禁闭籴赈淮南饥出内藏绢代其嵗输置崇政殿説

  • 五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曹寅进送开茶·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郎中曹寅进送开茶二十罐,等因。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多比具奏。 奉旨:著交该管处。钦此。 [译自内务府满文奏销档]

  • 卷六·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六 纪年 太宗文烈皇帝四 【庚戌】天会八年春尼雅满乌绅伊都居云中鄂勒欢居燕山 逹兰屯潍州 遣台吉贝勒逹尔吉天使铁黑贝勒提兵南援乌珠 因围楚州【宋史本纪云正月】 右都监栋摩以病

  • 三国史记卷第十八。·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六。[故国原王][小兽林王][故国壤王][广开土

  • 于阗传·欧阳修

    于阗,或称为瞿萨旦那,也叫涣那、屈丹,北狄人称之为于遁,胡人称之为豁旦。距京师有九千七百里,距瓜州四千多里,据有汉代的戎卢、杆弥、渠勒、皮山等五国的旧地。王所居称西山城,有强兵四千人,有河名玉河,国人夜里看月光最亮的地

  • 卷七十九·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九钱塘程川撰礼二十小戴礼记十领恶全好杨至之记云领管领使之不得动又云领治也治去其恶也【甘节録仲尼燕居】礼记耆欲将至有开必先家语作有物将至其兆必先却是疑有物讹为耆欲其兆讹为有

  • 颰陀和五百人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颰陀和等五百菩萨。桥曰兜菩萨。即从坐起长跪叉手。前白佛言:我等世尊最后末世。临法灭时当受是法。住于后世五浊之世。拥护正典持是景摸。讽诵奉持广为人说。复有无数诸菩萨等。各从坐起长跪叉手。谛视佛面各兴至

  •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品第二(有十经)(第五后诵)加楼乌陀夷牟梨破群那跋陀.阿湿贝周那.优婆离调御.痴慧地阿梨吒.[口*荼]帝(一九二)中阿含大品加楼乌陀夷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鸯伽国中。与大比丘众俱。往至阿

  • 人天眼目卷之六·智昭

    宗门杂录岩头三句 咬去咬住 欲去不去欲住不住 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师上堂云。大凡唱教。从无欲中流出三句。秖是理论。咬去咬住。欲去不去。欲住不住。或时一向不去。或时一向不住。并不知方所。明眼汉没窠

  • 翻译名义集卷第三·法云

    宗翻译主篇第十一彦琮法师云。夫预翻译。有八备十条。一诚心受法。志在益人。二将践胜场。先牢戒是。三文诠三藏。义贯五乘。四傍涉文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五[怡-台+禁]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六沈于道术。

  • 先觉宗乘目录·圆信

    卷一维摩大士双林善慧大士傅翕庞蕴居士(嗣法马祖一)卷二甘贽行者(嗣法南泉愿)刺史陆亘(嗣法南泉愿)相国裴休(嗣法黄檗运)常侍王敬初(嗣法沩山佑)尚书陈操(嗣法陈睦州)驸马李遵勖(嗣法谷隐聪)文公杨亿(嗣法广慧琏)侍郎

  • 孙毅庵奏议·孙懋

    二卷。孙懋撰。孙懋,明慈溪(今属浙江)人。字德天,号毅庵。正德辛未(1511)进士,历南吏科给事中,敢于言事,出为广东参议,迁副使,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懋疑其伪,执之,谪藤县(今属广西)典史,以后迁广西布政,入为应天府尹,

  • 菩萨本缘经·佚名

    亦称《菩萨本缘集经》。佛教经典。古印度僧伽斯那撰,三国吴支谦译。共分八品,记叙本生故事八个。不少故事已为其他本生经所收。见载于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