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鲁迅在南京学堂

鲁迅与南京的关系相当不浅,虽然他在南京只是前后五个年头,比起留学日本的七年来,时间要少些。他于前清光绪戊戌(一八九八)年闰三月十一日从绍兴出发,经过杭州上海,于十七日到了南京。四月初五日写信给家里,说往江南水师学堂考试,作论文一篇,题为“武有七德论”,考取为试习生,将来有缺可补二班。他所进的是水师的管轮班,即是后来所谓轮机科,但是他在那里只留了半年,于十月中回到家里,那时他因为学堂里太是“乌烟瘴气”,已经退了学了。到了十一月二十四日又动身往南京去,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十二月十七日家信附寄功课单一纸回来,可以证明已经考进学校了。至辛丑(一九〇一)年十二月初八日起毕业大考,壬寅(一九〇二)年正月决定派赴日本留学,二月十五日乃离南京赴上海,转往东京去了。

那时前清政府还是用科举取士,考试八股文和试帖诗,知识分子想求“上进”,只有走这一条道,才算是正路,此外如无钱捐官,只好去学幕,做“师爷”去了。学校还全然没有,不过顺了办“江南制造局”的潮流,在南京杭州等处办了几个特殊的“书院”,教授格致等所谓西学,不过还是需要膳费,穷人没法进去,只有关于军事的,因为中国一直说“好男不当兵”,投考的人很少,所以特别不收膳费,而且每月还给津贴,这种机关当然不能称为书院,所以改称“学堂”。鲁迅前后所进的便正是这种学堂,他之所以进去也并不是因为志愿当海陆军人,实在只为的可以免费读书罢了。水师既然是乌烟瘴气,结果只好改考陆师,恰巧其时开办矿路学堂,附设在陆师学堂里面,鲁迅便往那里去报考,论性质本与“格致书院”近似,大概因为附在陆师的缘故吧,名称也就不叫书院而称学堂了。

鲁迅在南京这四年的修业,对于他的影响的确不算小。关于文史方面的学问,这一部分的底子他是在家里的时代所打下的,但是一般的科学知识,则是完全从功课上学习了来,特别是关于进化论的学说,虽然严幾道的《天演论》原是赫胥黎一篇论文译本,原名“进化与伦理”,不是通论。星期假日,学生常游之地多是下关码头,(吃茶在江天阁,)鼓楼,台城,夫子庙,(吃点心在得月台,)后湖便难得去了。鲁迅和几个同学可能受了陆师的影响,却喜欢骑马,有一回他从马上摔了下来,碰断了一个门牙。他们又常跑马到明故宫一带去。那时明故宫是满洲人驻防兵的驻所,虽然在太平天国之后,气焰已经下去了不少,但是还存在很大的歧视,至少汉人骑马到那里去是很不平安,要遇着叫骂投石的。鲁迅他们冒了这个危险去访问明故宫,一部分也由于少年血气之勇,但大部分则出于民族思想,与革命精神的养成是很有关系的。我于辛丑八月初到南京,旋考进江南水师学堂,至壬寅二月鲁迅即往日本去,所以我直接知道的事情实在只有这大半年而已。从当年旧日记里引用一节,作为一例。

水师陆师两个学堂都在南京的城北,水师距旧时的仪凤门不远,它有很高的机器厂的烟囱和桅竿,在近地便可望见,从城外进来是在马路的右手。沿着马路前去,前面一处名叫三牌楼,便是陆师学堂所在地,但是从水师往陆师去,中间还有一条便道,要近得不少,只是不能通车而已。水师陆师都是军事学校,校长称为总办,照例是候补道充任,水师既是乌烟瘴气,论理陆师也该相差不远。可是不知怎的,陆师总办比较要好得多,鲁迅在校的后两年,总办俞恪士(名明震)乃是候补道里很开通的人,后来鲁迅对他一直很有敬意,在日记中说及称为“俞师”。现在事隔五十余年,陆师遗址几乎无从查考,水师在国民政府时代闻曾作为海军部官署,恐怕原状也已什不存一了吧。

“十二月二十四日,晴冷。午饭后步行至陆师学堂,道路泥泞,下足为难。同大哥谈少顷,即偕至鼓楼一游,张协和君同去,啜茗一盏而返。予循大路回堂,已四下钟矣。晚大哥忽至,携来赫胥黎《天演论》一本,译笔甚好。夜同阅《苏报》等,至十二下钟始睡。”这里值得说明的,便是张协和这人。鲁迅在学堂的时候,我去访问,在宿舍内见到同住的人,乃是芮石臣,(原名芮体乾,毕业后改姓名为顾琅,)与张协和(名邦华)。后来派往日本留学,在这三人外加了伍仲文(名崇学),本来是“前五名”,又一个人则如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所说,因为祖母哭得死去活来,所以只好中止了。这位张君与鲁迅同班同房间,日本弘文学院同学,浙江两级师范同事,又是教育部同事,直到鲁迅离开北京一直有着交往。张君后来在南京教育部任职,到解放前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他这才离开,回到北京,仍旧住在他的旧址:西城松鹤庵二十六号。他的年纪同鲁迅差不多,前年走来看我,还很是康健。现在知道鲁迅在南京时代的事情的人,住在北京的,大概只有我们两人了吧。我就是不敢去烦扰他,他所知道的鲁迅在学堂的情况,一定要比我多得多了。

(《新华日报》)

猜你喜欢
  太祖纪一·薛居正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至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蒋良骐
  卷二十·朱熹
  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五十八 兼两淮盐课曹寅奏销两淮正杂钱粮文册·佚名
  第六卷 唐·缪荃孙
  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佚名
  燕召公世家第四·司马迁
  阿荣传·宋濂
  徐光启传·张廷玉
  卷二百十九·杨士奇
  卷五十、同治中兴·黄鸿寿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128.刘裕摆却月阵·林汉达
  祖逖·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772_1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一作钱起诗)】赵起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玉鸾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卷772_2 【冬日与群公泛舟焦山】王瓒   江外水

  • 卷七·邵雍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击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七       宋 邵雍 撰代书寄濠倅张都官 多慙吾亦未知音天乐虽闻不许寻惠子相时情自好庄生游处意能深闲来略记一春事老去难忘千里心洛社交朋每相

  • 第三十八出 弹词·洪昇

    〔末白须,旧衣帽抱琵琶上〕一从鼙鼓起渔阳,宫禁俄看蔓草荒。留得白头遗老在,谱将残恨说兴亡。老汉李龟年,昔为内苑伶工,供奉梨园。蒙万岁爷十分恩宠。自从朝元阁教演&ldquo;霓裳&rdquo;,曲成奏上,龙颜大悦。与贵妃娘娘,各赐缠

  • 梁公九谏 全文·佚名

    嘉庆丙寅士礼居开雕  序  唐中宗皇帝,姓李,讳哲,高宗皇帝之子,母曰则天顺圣皇后,姓武氏。先是高宗在位久,多苦风疾,不能视朝,百司奏事,皆委则天详决。则天素多计智,兼涉文史,自此内辅国政,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二圣。高宗崩,中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丙辰朔修广西兴安县灵渠三十六陡其渠可溉田万顷亦可通小舟国初尝修浚之至是兵部尚书致仕唐铎以军务至其地图其状以闻且言修治深广可通官舟给军饷于是命监察御史严正直发旁县民丁修之浚渠五千余丈筑渼

  •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洪武十三年夏四月辛酉朔享太庙○甲子诏仪鸾司凡随驾校尉尝犯罪有杖瘢者悉放为民○乙丑命礼部侍郎刘崧署吏部尚书○赐京民钞以丁多寡为差孤独老疾者倍之○丁卯减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副使同知各一员○壬申命官检校在京诸仓

  • 卷一百五十三·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秋七月壬申朔享 太庙 命皇太子行礼○甲戌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尾光烛地出垒壁阵西南行入羽林军南一小星随之○丙子驻跸禽胡山敕山西狭西辽东临边诸城增筑烽堠谨备御命辽东都指挥巫凯等先率所部还凯因奏开

  • 五九九 军机大臣缮呈满汉三品以上大臣兼与未兼全书馆人员名单·佚名

    五九九 军机大臣缮呈满汉三品以上大臣兼与未兼全书馆人员名单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十二日满汉三品以上大臣现充四库全书馆总裁、总阅名单总裁:大学士 公阿桂差,大学士于敏中,协办大学士英廉、程景伊。尚书 公福隆安。尚书梁

  • 象台首末卷四·胡知柔

    (宋)胡知柔 编○哀词友人罗幼明大理评事胡公季昭余执友也昔所敬慕异扵他朋自拾两科为天子士官声实炳着余尝至京蒙握手如褐衣旧继闻以敢言斥象郡余寔匏系不克送欲赠以言又未克即达心甚愧焉其介弟国宾讣至又未几季昭讣至

  • 卷八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

  • 卷七·佚名

    王恽元贞守成事鉴臣恽再拜,昧死谨言。臣伏念叨忝禄仕以来三十五年,比者复蒙先皇帝召至阙下,授以翰职,顾惟衰庸,思有以图报万一,幸遇皇帝陛下嗣登宝位,谨封上十有五事,题之曰《守成事鉴》,皆逐事直说,不敢过为言

  • 读例存疑卷三十八·薛允升

    刑律之十四骂詈骂人骂制使及本管长官佐职统属骂长官奴婢骂家长骂尊长骂祖父母父母妻妾骂夫期亲尊长妻妾骂故夫父母骂人:凡骂人者,笞一十。互相骂者,各笞一十。此仍明律。骂制使及本管长官:凡奉制命出使而官吏骂之者,及部民

  • 卷三百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四八旗大臣年表五部院大臣年表一<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四><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十四>

  • 卷一百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经籍考经【小学】【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小学类自训诂音韵字学各书之後如兰亭考十七史蒙求弟子职等书皆列焉今续辑此门惟训诂字书韵书以类相从余如帖考则归目録蒙求则附类书其有

  • 卷二十六·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六<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六詹事府国朝官制詹事府詹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正三品汉人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少詹事满洲汉人各一人【正四品汉人少詹

  • 提要·胡居仁

    臣等谨案居业録八卷明胡居仁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人是书皆其讲学语録居仁与陈献章皆出吴与弼之门而宗旨截然互异献章之学上继金溪下启姚江居仁则恪守朱子不踰尺寸故以敬名其斋而是书之中辨献章之近禅不啻再三盖其人

  • 第十一章 7·辜鸿铭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辜讲当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死后,颜回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马车,再给颜回买外棺。孔子

  • 禅门宝藏录卷中·真静天頙

    海东沙门 天頙 撰诸讲归伏门(二十五则)西山亮座主。讲得二十四本经论。一日去访马祖。祖问曰。闻说大德甚讲得经论。将什么讲。主云。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经论。主云。心既讲不得。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