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日本国志叙

《周礼》小行人之职,使适四方,以其万民之利害为一书,礼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顺逆为一书,以反命于王。其春官之外史氏,则掌四方之志。郑氏日:"谓若晋之乘、楚之椅杌是也。"古昔盛时,已遣糟轩使者于四方,采其歌谣,询其风俗。又命小行人编之为书,俾外史氏掌之。所以重邦交、考国俗者,若此其周详郑重也。自封建废而为郡县,中国归于一统,不复修遣使列邦之礼。若汉之匈奴,唐之回纥,国有大事,间一遣使。若南北朝,若辽、宋、金、元,虽岁时通好,亦不过一聘问,一宴飨而已。道咸以来,海禁大开,举从古绝域不通之国,皆鳞集麇聚,重译而至。泰西通例,各遣国使互驻都会,以固邻好而觇国政。内外大臣,迭援是以为请,朝廷因遣使巡视诸国。至今上光绪元、二年问,遂有遣使驻制之举。丙子之秋,翰林侍讲何公实膺出使日本大臣之任,奏以遵宪充参赞官。窃伏自念今之参赞官,即古之小行人、外史氏之职也。使者捧龙节,乘驷马,驰驱鞅掌,王事靡益,盖有所不暇于文字之末。若为之寮属者,又不从事于采风问俗,何以副朝廷谘诹询谋之意。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朝夕编辑,甫创稿本,复奉命充美国总领事官。政务靡密,无暇卒业,盖几几乎中辍矣。乙酉之秋,由美回华,星使郑公既解任,继之者张公仍促余往,而两广制府张公又命遵宪为巡察南洋诸岛之行。遵宪念是书弃置可惜,均谢不往。家居有暇,乃闭门发箧,重事编纂,又几阅两载而后书成。凡为类十二,为卷四十。

昔契丹主有言:我于宋国之事纤悉皆知,而宋人视我国事如隔十重云雾。以余观日本士夫,类能读中国之书,考中国之事。而中国士夫好谈古义,足己自封,于外事不屑措意,无论泰西,即日本与我仅隔一衣带水,击柝相闻,朝发可以夕至,亦视之若海外三神山,可望而不可即。若邹衍之谈九州,一似六合之外,荒诞不足论议也者,可不谓狭隘欤!虽然,士大夫足迹不至其地,历世纪载又不详其事,安所凭藉以为考证之资,其狭隘也亦无足怪也。窃不自揆,勒为一书,以其体近于史志,辄自称为外史氏,亦以外史氏职在收掌,不敢居述作之名也。抑考外史氏掌五帝三王之书,掌四方之志。今之士夫亦思古人学问,考古即所以通今,两不偏废如此乎。书既成,谨志其缘起,并以质之当世士夫之留心时务者。

光绪十三年夏五月黄遵宪公度自叙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二·汪楫
  卷之十·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四三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上·马骕
  大堤行·胡兰成
  卷下·吴德功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三上·佚名
  卷二十 宗弼兵略·李有棠
  一一、邓析考·钱穆
  卷九十五·雍正
  卷一百九十八·雍正
  职官五二·徐松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罪与罚(二)·徐志摩

    “你——你问我为什么对你脸红? 这是天良,朋友,天良的火烧, 好,交给你了,记下我的口供, 满铺着谎的床上哪睡得着?” “你先不用问她们那都是谁, 回头你——(你有水不?我喝一口。 单这一提,我的天良就直追, 逼得我一口气直顶着咽喉

  • 韩翃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附近)人。 天宝十三年(754)进士。先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僚,后又在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和汴州刺史李思臣、李勉幕中任职。最后内迁为驾部郎中、中书舍人。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写

  • 卷一百九十九 表三十九·赵尔巽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表略

  • 卷二十五·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二十五      宋 苏辙 撰管晏列传第二管夷吾仲者颍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防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爲齐侯公子纠死管仲囚

  • 吕元膺传·刘昫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曾祖吕绍宗,任右拾遗。祖父吕霈,任殿中侍御史。父吕长卿,任右卫仓曹参军,后来靠了吕元膺得以追赠秘书监。吕元膺品性不凡胸襟宏大,有公卿王侯的气度。建中(780~783)初,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及第,授同州

  • 颜鲸传·张廷玉

    颜鲸,字应雷,慈奚谷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出朝巡视仓场。当时奸人马汉倚仗定国公权势,放高利贷钱给运漕兵卒。如果不及时偿还,就没收他们的粮饷,被怨家所告。马汉持定国公的信来求情,颜鲸立即将

  • 卷八君臣篇·杨时

    子曰:人君欲附天下,当显名其道,诚意以待物,恕己以及人,发政施仁,使四海蒙其惠泽,可也。若乃暴其小惠,违道干誉,欲致天下之亲己,则其道狭矣。非特人君为然也,臣之于君,竭其忠诚,致其才力,用否在君而已,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与

  • 卷二十二·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二十二明 胡广等 撰祭法第二十三【吴兴沈氏曰祭法自燔柴於泰坛祭天也以至终篇即书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朢秩于山川徧于羣神之义疏也上只添禘郊祖庙一段】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

  •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①,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注释】①来、去、坐、卧:这是所谓四威仪。【译文】须菩提,如果

  • 美术与佛学·太虚

    ──十八年十一月在长沙华中美术专校讲── 一 我之美术观   二 佛学与美术   三 佛教美术在美术界之位置   四 在今日中国提倡美术之功效一 我之美术观甲、美术之来源:美术由工艺、文学二要素所构成;

  • 卷二十二·佚名

    释初品中八念之余念法者,如佛演说,行者应念:“是法巧出,得今世果,无热恼,不待时,能到善处,通达无碍。”巧出者,二谛不相违故,所谓世谛、第一义谛,智者不能坏,愚者不起诤故。是法亦离二边,所谓若受五欲乐、若受苦行

  • 第七十四則 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胡兰成

    第七十四則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舉:馬祖的法嗣金牛和尚每至齋時,自將飯桶於僧堂前作舞,呵呵大笑,云:菩薩子喫飯來。(雪竇禪師云:雖然如此,金牛不是好心。)僧問長慶禪師:古人道菩薩子喫飯來,意旨如何?長慶云:大似因齋慶讚。古來於食,未有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二·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问十三僧伽婆尸沙初眠中作方便眠中精出不犯。觉时作方便眠中出。偷罗遮。作方便已舍置。偷罗遮。甲坐舍方便。偷罗遮。未受具戒时作方便受具戒竟精出。偷罗遮。受具戒时作方便。受具戒时精出。僧伽

  • 目录·佚名

    云外禅师语录目录卷之一菩提上堂卷之二老祖上堂卷之三神鼎上堂卷之四普说(二)卷之五小参卷之六小参卷之七机缘卷之八机缘法语(附)卷之九拈颂卷之十书问卷之十一偈净土咏(附)卷之十二诗卷之十三杂着卷之十四散话卷之

  •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张寿卿

    元杂剧剧本。简名《诗酒红梨花》或《红梨花》。张寿卿撰。旦本。剧叙赵汝州慕洛阳名妓谢金莲,先寄书与同窗洛阳太守刘公弼,意欲与金莲一晤。后至洛阳,刘以金莲嫁人相告。赵本想辞归,刘强留宿于后园。夜间,有王同知之女至,与

  • 比丘听施经·佚名

    全称《佛说比丘听施经》。佛教经典。东晋昙无兰译。一卷。听施,比丘名。本经以旅人不识路为喻,教化听施比丘精进修道。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 人本欲生经注·道安

    一卷。晋代释道安撰。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县)人。为天竺高僧佛图澄弟子。从小父母早亡,由外兄孔氏抚养。七岁启蒙,十五岁对五经文已相当通达,转学佛法。十八岁出家为僧,二十四岁左右受业佛图澄。因他记忆力惊人

  • 大方广佛华严经要解·戒环

    简称《华严经要解》。佛教著述。宋建炎二年(1128)戒环集。一卷。简述《华严经》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1)“悬叙”,叙述《华严经》的根本宗旨,认为此经讲诸佛与众生的平等佛性、本真德用,全部经文都在于“发明当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