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宗弼兵略

太宗天会四年春正月戊辰,宗弼侵宋,取汤阴县,降其卒三千。宗弼,本名乌珠,又作兀术,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太祖第四子也。希尹获辽护卫实讷埒,知辽主在鸳鸯泺。都统杲出青岭,宗弼从宗望率百骑与马和尚逐越卢、孛古、伊勒希等,驰击,败之。矢尽,夺辽兵士枪,独杀八人,生擒五人,遂追袭辽主于鸳鸯泺。至是,从宗望攻宋,取汤阴。至御河,宋已焚桥,不得渡,克尔叟以七十骑涉之,杀宋焚桥军五百人。宗望抵汴,宗弼以三千骑薄其城,宋上皇出奔,选百骑追之,弗及,获马三千而还。

夏四月癸卯,宗望因和议成,追宗弼来奏捷。

六年春正月丙戌朔,宗弼破宋郑宗孟军于青州,克其城。初,宗望卒,宗辅代为右副元帅,徇地淄、青,宗弼从行。至是,克青州,复破贼将赵成于临朐,大破黄琼军,遂取临朐。宗辅军还,遇敌三万众于河上,宗弼击败之,杀万余人。

秋七月乙巳,宋帝请和,诏进兵,宗辅发河北,宗弼攻开德府,粮乏,转攻濮州。前锋乌凌阿托云破王善二十万众,遂与王伯龙等取濮州,降旁近五县。再攻开德府,宗弼先登,克之。及攻大名府,宗弼复先登,克其城,河北平。

七年夏五月乙卯,巴尔斯袭宋帝于扬州。

九月宗弼败宋兵于睢阳,降其城。复进兵归德,降之。

冬十月,宗弼请帅师南侵,许之。先遣阿里、富埒珲至寿春,宗弼军继之。宋马世元降。进降庐州及巢县,王善降。

十一月丙辰,当堪等破鄜琼万余众于和州,克其城,宗弼遂自和州渡江。将至江宁西二十里,宋副元帅杜充率步骑六万来拒,呼拉布、当堪、达呼、大旲等合击败之,守臣陈邦光以城降,留长安努、乌哩雅守之。使阿里布等别将兵徇地,下太平州、濠州及句容、溧阳等县。溯江而西,屡败张永等兵,杜充遂降。宗弼自江甯取广德路,追袭宋帝于越州。至湖州,取之。先遣阿里、富埒珲趋杭州,具舟于钱塘江。宗弼至,攻杭州,克之。宋帝闻杭州不守,遂奔明州。复遣阿里、富埒珲追袭之,破宋兵三千,渡曹娥江,去明州二十五里,大破宋兵。追至城下,复败之。宋帝入于海。时鄂勒博、珠尔苏降越州,大白大亦破宋周汪军。

八年春正月已未,阿里、富埒珲与当堪克明州,泛海至昌国县,追三百余里,不及而还。

二月乙亥,宗弼自杭州还军,取秀州及平江。持嘉晖击宋兵,败之。

三月,阿里率兵先趋镇江,宗弼军继至。宋韩世忠以舟师扼江口,与战不利。

夏四月丙申,复与韩世忠战于江甯,败之,遂渡江北还。语详南侵江浙事中。

秋九月,宗弼从宗辅定陕西。癸亥,与张浚战于富平,败之。时宗弼陷重围中,韩常矢中目,怒拔去其矢,血淋漓,以土塞创,跃马夺呼搏战,遂解围,与宗弼俱出。

九年春正月癸丑,宗弼与阿里布抚定巩、洮等州,并招降熙河、泾原两路。

冬十月戊寅,宗弼与宋吴玠战于和尚原,败绩,将士多陷没,语详规取陇、蜀事中。

十一年冬十一月丙寅,宗弼克和尚原,时古云以本部兵破宋师五万,遂夺新叉口。是夜大雪,道路皆冰,宋兵驻和尚原,势重难迳取,宗弼用古云策,入自旁道,迫高山业薄间,出其不意,遂取之。古云请速入大散关,宗弼在仙人关,古云先攻之,宗弼叱使退,古云曰:“敌气已沮,不敢,后必悔。”已而果然。乃班师,且战且行,达秦中。

熙宗天会十五年冬十月乙卯,以宗弼为右副元帅,封潘王。

天眷二年秋七月丙戌,以宗弼为都元帅,进封越国王。先是,达兰、宗磐执议以废齐地与宋,宗弼察达兰与宋人交通赂遗,奏请诛之,因复旧疆。时宗弼已诛,达兰在行台,复与呼兰谋反,遂诏宗弼为太保,领行台尚书省、都元帅如故,军旅钱粮悉总其事,往燕京,诛达兰,并拘留宋使王伦不遣。

三年夏五月丙子,诏元帅府复取河南、陕西地。命都元帅宗弼自黎阳趋汴京,右监军萨里罕自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居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

六月,宗弼遣使奏捷,帝遣使劳问宗弼以下将士。寻攻岚、石、保德,皆克之。

冬十二月乙亥,宗弼上言宋将岳飞、韩世忠率众渡江,诏命击之。

皇统元年夏四月辛巳,宗弼请侵宋,从之。

秋七月丙午,以宗弼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都元帅、领行台如故。遂率师渡淮,宋乞罢兵,以便宜画淮为界。

二年春二月,宗弼入朝,诏监修国史,赐以人口、牛马各千,驼百,羊万,仍每岁宋币骨给银绢二千两匹。初,和议成,拜太傅,赐金券。至是表乞致仕,优诏不许。

七年秋九月,以宗弼为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领行台如故。

八年秋八月戊戌,宗弼进《太祖实录》,帝焚香立受之。

冬十月辛酉,宗弼卒。大定中,谥忠烈,配享太宗庙廷。

子享,本名伯特,封芮王,海陵以为右卫将军。

海陵忌太宗诸子,因谒太庙,赐亨良弓卫左右。亨性直,材勇绝人,辞曰:“弓弱不可用”,遂忌之,出为真定尹,历留守。家奴梁遵诬告亨与卫士符公弼谋反,案验无状,遵坐诛,益为所忌。改广甯尹,使李老图之,家奴鲁尔锦因与亨侍妾私通,告其谋逆,榜掠不伏。老僧至囚所,使人就其阴间杀之。比死,不胜楚痛,声达于外。嗣并杀其妃图克坦氏、次妃大氏、子音德等三人。大定初追复亨官爵,封韩王,并妻、子改葬之。

猜你喜欢
  儒行解第五·王肃
  第六十五回 杀季弟特遣猛将军 鸩故主兼及亲生女·蔡东藩
  ●卷十·邵廷采
  卷一百八十四·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卷七·傅恒
  五十六、金粟斋的结束·包天笑
  林氏世纪源流·林献堂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 第六·班固
  睿宗本纪·欧阳修
  卷第九十四·佚名
  卷第三十六·佚名
  卷五十建置·冯煦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曹希蕴·唐圭璋

      希蕴,女郎,货诗都下。宋史艺文志有曹希蕴歌诗后集二卷,今不传。汴京勼记卷二引郑昂撰希元观妙先生祠堂记云:曹仙姑,名道冲,字冲之,宁晋人,曹利用族孙,初名希蕴。苏轼曾叹赏其诗。   西江月   灯花   零落不因春雨,吹

  • 单恋者·戴望舒

    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但是我不知道是恋着谁:是一个在迷茫的烟水中的国土吗,是一枝在静默中零落的花吗,是一位我记不起的陌路丽人吗?我不知道。

  • 日涉园集巻十·李彭

    宋 李彭 撰七言絶句老坡自海外归为书简寂观云卿閤榜今为煞风景者毁之笔防飓风吹海波牓悬郁郁照岩阿十年呵禁烦神物奈尔焚琴煮鹤何戯书虐雪饕风春事晚轻红未放入夭桃即看倚杖花经眼便许堆盘黍雪毛晴檐已复聴提壶浊酒

  • 戊集·叶绍翁

      ○岳侯追封“人主无私,予夺一归万世之公;天下有公,是非岂待百年而定?眷言名将,宿号荩臣,虽勋业不究于生前,而誉望益彰于身后。缅怀英概,申畀愍章,故追复少保、武胜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户、实封二千四百

  • 第八十六回 史弥远定计除奸 铁木真称尊耀武·蔡东藩

      却说吴曦伏诛,函首至都,入献庙社,且徇市三日。诏诛曦妻子,家属徙岭南,夺曦父挺官爵,迁曦祖璘子孙出蜀,存璘庙祀。曦年十余岁时,父挺尝问曦志,曦已有不臣语,挺顿时发怒,蹴曦仆炉火中,面目焦灼,家人号为吴巴子。及出调至蜀,校猎

  • 读礼通考卷五十六·徐乾学

    丧仪节十九神帛许慎五经异义大夫士无主大夫束帛依神士结茅为菆【郑说同】郑康成仪礼注曽子问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羣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然则士之皇祖于卒哭亦反其庙无主则反庙之礼未闻以其

  • 卷十四·凌雪

    列传二十三 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列传二十四 沈宸荃、陈函辉、余煌、高岱(附叶汝■〈艹恒〉)、董守谕、王正中、沈履祥列传二十三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朱大典,字未孩,金华人。两人皆起家进士。崇

  • ·筹办番地议史密·丁曰健

    去年七月奉札垂询七虑,当即详细据实开陈。因候镇道履勘,至十一月内,始并续行归化详册专丁一并賫呈。奉钧谕:事经入告,所有应办事宜,慎重妥速办理,切勿游移。卑职遵将应办章程禀商道、府,先择抚绥、驭制归番各事

  • 陆慧晓传·李延寿

    陆慧晓字叔明,吴郡吴县人,是晋朝太尉陆玩的玄孙。从陆玩到陆慧晓的祖父陆万载,世代为侍中,都有著名的行事,陆慧晓的伯父陆仲元,又做侍中,当时的人们把他们比作金、张二族。他的父亲陆子真,在宋朝做官为海陵太守。当时中书舍人

  • 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蒙古入主】·钱穆

    一、蒙古之入主南宋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政权,他渐渐地从北方迁到南方,而终于覆灭。 蒙古民族入主中国,中国史开始第一次整个落于非传统的异族政权的统治。中国的政治社会,随着有一个激剧的大变动。蒙古入主,对

  • 四年·佚名

    (己酉)四年大明嘉靖二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壬申朔,上親行望闕禮及兩大妃殿賀禮,御勤政殿,受朝賀。○傳于政院曰:「近來點閱軍裝太頻,外方軍卒,困於徵贖,未必整齊軍裝,而徒貽怨苦。自今留一二朔者,一度摘奸事,其言于都摠府。」○日

  • 卷三十七(襄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卫甯喜弑其君剽。(○剽,匹妙反。)卫孙林父入于戚以叛。(ぅ虽未居位,林父专邑背国,犹为叛也。○背音佩。)[疏]注“ぅ虽”至“叛也”。○正义曰:叛者,背君之名。嫌无君不得为叛,故注明之。林父畏ぅ入

  • ●附錄·叶子奇

      正德刻本序  萬曆重刻本序  乾隆重刻本序一  乾隆重刻本序二  同治重刻本序  快書刻節本草木子題詞  ○正德刻本序  言所由以立。學必擇而文。有經苟讎。夫道焉斯弊矣。道無弊也。弊必自諸子。老聃

  • 第十六章 9·辜鸿铭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辜讲孔子说:“最高等级的人,生来具备天生的领悟能力。下一等人通过学习和使用来得到理解能力,再下一等人天生愚笨,但是还可以通过艰苦奋斗,

  • 卷二十六·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二十六宋 吕本中 撰昭公二十有五年春叔孙婼如宋夏叔诣【公谷作倪】防晋赵鞅宋乐大【公作世】心衞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黄父左氏传二十四年郑伯如晋子大叔相见范献子献子曰若

  • 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佚名

      播般曩结使波(唐云步掷)金刚念诵仪   归命金刚手  诸佛所依者  具普贤众行  住是本有身  无始无终寂  妙用施诸愿  摩王顺三毒  改劫故调柔  拯救诸有情  从凡入佛地  现世皆成就  今演

  • 李元宾文编·李观

    三卷。《外编》二卷。唐李观(766—794)撰。李观,字元宾,陇西 (今属甘肃) 人。李华之从子。贞元八年 (792)登进士第,与韩愈、李绛、欧阳詹、王涯、冯宿等同榜,时称 “龙虎榜”。九年(793) 又登博学宏辞科,官至太子校书

  • 蒙求·李翰

    凡3卷,现存本2484字。书名取自《易·蒙卦》:“匪我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是一部以历史典故为主要内容的蒙学课本,唐代李翰所作,宋徐子光注。书名取《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全书4字一句,一句概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