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二十一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己卯朔夜荧惑入井宿

○辛巳监察御史郭文献等奏户部左侍郎陈宗礼大理寺丞曹瑾坐罪当杖降官命勿杖俾于工部办事

○壬午 上以巩昌至甘肃马驿相去甚远马乏而人易困乃命兵部同右军都督府遣官相度凡百二十里以上者中增一驿以秦河二州所市马分给之其驿夫则籍于有司附近者于是自巩昌凉州达于甘肃增置延来等二十九驿驿置马三十匹

○甲申赐江阴卫出海运粮军士三千二百余人钞万六千三百余锭

○乙酉置安陆中护卫○命铸各按察分司印先是各按察分司所分巡按地方多有未当至是命都察院六部官会议更定凡四十八道浙江四道曰浙东道曰海右道曰浙江道曰金华道福建三道曰宁武道曰延汀道曰漳泉道山西四道曰朔南道曰云中道曰泽潞道曰河东道江西四道曰九江道曰岭北道曰湖东道曰湖西道湖广五道曰蕲黄道曰江陵道曰汉江道曰湖南道曰湖北道广西三道曰苍梧道曰南宁道曰庆远道广东四道曰岭南道曰潮阳道曰海南道曰海北道四川三道曰东川道曰西川道曰剑南道山东二道曰济川道曰胶西道北平三道曰卢龙道曰燕南道曰冀北道河南三道曰河南道曰汝南道曰河北道狭西四道曰汉中道曰岐阳道曰河西道曰陇右道直隶六道监察御史印曰淮西道曰淮东道曰苏松道曰安池道曰京口道曰江东道

○夜天鸣○丁亥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庭兰为浙江按察使命观察使张景德张希仁徐志行何均宝俱署都察院事

○戊子刑部尚书杨靖奏左军都督府经历唐奉先以事请托通政使叶瓛于法当杖 上以奉先进士命纪其过

○广西都指挥使韩观以讨宾州上林寇有功命赏钞百锭其从征将士赏各有差

○降太常寺少卿许昇为刑部主事以典簿刘仲实为少卿时 上召昇问祭祀礼仪昇不能对典簿刘仲实从傍代对甚详 上曰国之大事莫重于祭祀职太常者昏惰如此何以事神遂黜昇而以仲实代之

○夜太阴犯垒壁阵

○庚寅册立皇第三孙允炆为皇太孙祭告太庙○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淩汉为左春坊左赞善

○改大同左卫为大同中护卫以代王分封其地故也

○高丽知密直司事赵胖等持其国都评议司奏言本国自恭愍王薨逝无嗣权臣李仁人以辛肫子禑主国事昏暴自恣多杀无辜至欲兴师侵犯辽东其时大将李成桂以为不可而回军禑自知负罪惶惧逊位于其子昌国人弗顺启请恭愍王妃安氏择立宗亲定昌国院君王瑶权国事及今四年亦复昬迷不法听信谗说离间勋旧其子爽复痴騃无知纵于酒色与禑党玄禹宝等潜谋复禑位守门下侍中郑梦周尝以前者欲攻辽东为李成桂所阻致令朝廷索取马匹以此譛于王瑶谋害成桂及赵俊郑道傅南訚等国中臣民多被杀戮群臣国人以社稷生灵为虑谓瑶不足以治民今年七月十七日以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瑶于私第择于宗亲无可以当舆望者惟门下侍中李成桂中外人心夙皆归附于是臣等与国人耆老共推成桂主国事伏望圣裁俯从舆意以安小国之民礼部侍郎张智奏其事 上曰我中国纲常所在列圣相传守而不失高丽限山隔海僻处东夷非我中国所治且其间事有隐曲岂可遽信尔礼部移文谕之从其自为声教果能顺天道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启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

○辛卯置河南中护卫

○癸巳赐大河等卫海运军士钞锭有差

○丙申 天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云南土官黄威庆等各献方物

○戊戌 今上及湘王柏还国

○赐高丽国使者赵胖庆仪等钞锭有差○辛丑湖广永明县枇杷千户所请筑城垣诏以军士筑之不许劳民

○壬寅以四川苏州建昌二卫军士乏粮人给钞十二锭寻加赐五锭

○癸卯代王桂至国上表谢

○工部尚书秦逵有罪自杀

○甲辰迁兵部左侍郎邵永善为工部左侍郎升户部郎中严震直为工部试右侍郎

○置广西迁江县屯田千户所

○夜太阴犯灵台

○乙巳遣监生潘文等百七十一人偕历事官王克敬等分往各布政使司考较诸司案牍人赐衣一袭钞五锭

○丙午先是安南凭祥洞巡检高详奏言思明州知州门三贵谋杀思明府知府黄广平广平先觉而杀之乃称其病死朝廷以其言不实逮广平鞠之至是逮至 上谓刑部曰蛮夷争斗相杀性习然也独广平不以实言当绳之以法今姑宥之使其改过遂命给道里费遣之还

○戊申疏凿溧阳县银墅东坝河道自十字港至沙子河凡三千九百六十丈又沙子河至胭脂坝凡三百六十丈计役嘉兴等府州民丁三十五万九千七百人

○户部议减四川苏州建昌二卫中盐则例先是□人于建昌卫输米八斗者给折盐一引一石五斗给川盐□人以建昌山路险远难于转输且米数重故中纳者少以故两卫军储不给至是议减浙盐一引纳米五斗川盐米一石

○ 上谕右军都督府臣曰近闻狭西都司遣兵常随秦王出入盖王府置护卫又设都司正为彼此防闲都司乃朝廷方面凡奉敕调兵不启王知不得辄行有王令旨而无朝命亦不擅发如有密旨不令王知亦须详审覆而行此国家体统如此今秦府未给护卫但令以兵五百暂为护从而都司乃敢擅增兵至千人其罪不可赦朕以其皆旧臣昔有劳于国具不寘之法尔都督府遣人谕之今后有复违令者治如律

○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王圭卒圭合肥人慷慨有大志少时为淮西廉访司隶卒见官长仪卫尊崇辄慨然叹曰将相无种在人为耳及元末兵乱募集乡民守庐州自称万户 上取和阳圭自庐州来归遂从渡江克太平命圭仍为万户守太平积功升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子安富从 上征婺州守南陵取潜山擒获甚众攻安庆被创而死仲子安贵从征江州亦战没至是圭以疾卒季子宽袭职未几亦卒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七·脱脱
  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二十一·赵尔巽
  卷一百五十一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卷八·李心传
  序·史佚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五)·杨士奇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六·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五·司马光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杜大珪
  卷六十一·傅恒
  卷八·欧阳昱
  徐有功传·欧阳修
  船上·沈从文
  卷十九 礼十四(凶礼 )·龙文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三·郑方坤

    ○宋许将艺苑雌黄云修真入道秘言曰以立春日清晨北望有紫绿白云者为三元君三素飞云三元君以是日乗八舆上诣天帝子候见再拜自陈某乙乞得给侍轮毂三过见元君之辇者白日登天岁时广记载此事云臣昔按举场常试立春日望三素云

  • 第三十五回 污吏害人心贪镪 烈女岂甘堕落尘·萧晶玉

    且说厨中馀火引着乱柴,刚及半夜,被风一吹,烘然着起。一丝风火勾天火,先着了门楣与窗棂。木架栋梁朝下坠,墙倒屋塌砖瓦崩。山摇地动乒乓响,惊醒了琼花与书童。主仆各自开门去,抬头一看把魂惊。进喜大叫众邻舍,快来

  • 白朴·隋树森

    小令 【仙吕】寄生草 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仙吕】醉中天 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

  • 元艺圃集卷一·李蓘

    明 李蓘 编刘因西山西山澹无姿中有羲皇前翻思太古人事业何不传三坟亦何罪世逺成灰烟纷纷后来人暮死朝争妍勲名史一策学术文千篇古人岂不然后有无穷年惟余方寸心天地相后先防隐山鸣禽变初节白云思高山笑拊苍然石为谢

  • 卷七·王安石

    <集部,总集类,唐百家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七 宋 王安石 编 戴叔伦四十七首 酬赠张衆甫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更慙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客舍

  • 卷三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九卢仝走笔追王内丘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夫子一啓顔义重千黄金平原孟尝骨巳土始有夫子堪知音忽然夫子不语带蓆?骑驴去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余之瞻望心悠哉零雨其蒙愁不散闲花寂寂斑

  •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六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

  • 三式 第十七·王符

    高祖定汉,与群臣约,自非刘氏不得王,非有武功不得侯〔二〕。孝文皇帝始封外祖〔三〕,因为典式,行之至今。孝武皇帝封爵丞相,以褒有德,后亦承之〔四〕,建武乃绝。〔一〕○铎按:叙录云:“将修太平,必媚此法”,“式”即“法”也。此篇

  • 論衡校釋卷第三十·黄晖

      自紀篇   抱朴子自敘篇云:「昔王充年在耳順,道窮望絕,懼身名之偕滅,故自紀終篇。」   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元本「姓」上空一字,朱校元本「城」下空二字,無「一」字,則此有脫文。韓愈後漢

  • 卷三十四·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三十四   明 湛若水 撰定公【名宋襄公庶子昭公弟在位十五年】【敬王十一年】元年【晉定三年齊景三十九年衛靈二十六年蔡昭十年鄭獻五年曹隱公通元年陳惠二十一年杞悼九年宋景八年秦哀二十

  • 卷十一·蔡卞

    <经部,诗类,毛诗名物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解卷十一宋 蔡 卞 集解释虫蚁 蝇 蟏蛸 蠋 蜂 螽斯 腾蛇蛇 虺 蚺蛇 蝍蛆蚁庄子曰道在蝼蚁蚁有君臣之义故其字从义繁露曰人者仁也我者义也故其义字亦从我记曰蛾

  • 佛说信解智力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俱。尔时佛告诸苾刍言。苾刍汝等当知。所有信解力法。此法能证真实之理。即是如来无所畏法。唯佛能知。苾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一·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  初毗尼众事分 问波罗夷戒  前顶礼世尊  法王圣种生  降伏诸恶行  善调诸弟子  毗尼为最胜  我今说少分  如树根为本  枝叶依彼增  一切善法聚  毗尼为根本  大觉之所说

  • 孙子略解·曹操

    一题《魏武帝注孙子》、《曹注孙子》。现存最早的注解《孙子》的书。撰者曹操。此书版本甚多,除单行本、合刻本外,还有曹萧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馆丛书》影宋《孙吴司马法》本,明刊

  • 陆氏易解·姚士粦

    一卷。明姚士粦辑。姚士粦字叔祥,生卒年不详。著有 《日畿访胜录》。东汉末陆绩 《周易注》久佚。《三国志·吴志》未注卷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题为 《周易注》。《经典释文序录》、《新唐书·艺文志》、《

  • 脉象统类·沈金鳌

    诊法著作。清沈金鳌撰。一卷。金鳌有《沈氏尊生书》 已著录。作者认为人之有病,由七情所感,六淫所侵,轻重深浅,脉象必现。但人与人异,且病有阴阳之殊,寒热虚实之别,如不明晰脉理脉象,难以诊断无误,故对脉诊较为重视,

  • 京华烟云·林语堂

    又译《瞬息京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林语堂著。旅居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美国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1939年出版。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41年曾出版过郑陀、应元杰合译的中文本、越裔的节述本。还有张振玉1977年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