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禅解】

异世者,却知其仁;同时者,却云不知其仁。孔子于“仁”字,何等认得清楚。岂似子路、子贡、子张、武仙等,隔墙猜谜乎?

卓吾曰:千古只眼。

方外史曰:若据后儒见识,则微子之去,箕子之陈《洪范》于武王,安得与比干同论?呜呼!仁理之不明也久矣。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禅解】

卓吾曰:有见有守。

方外史曰:惟见得真,故守得定。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闲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禅解】

又是圣人一个知己。“趋而辟之”。尤有禅机。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好赞词!)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辟人之士,错看孔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可见不是辟人之士)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菩萨心肠,木铎职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问得满撞)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答得清楚)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露出马脚,惹出是非)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赵州勘婆子)至,则行矣。(勘破了也!)】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禅解】

此数句,绝不似子路之言,想是夫子教他的。幸得丈人不在,不然,却被丈人勘破。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禅解】

“异于是”,谓异于“不降”、“不辱”,异于“降志辱身”,异于“隐居放言”也。非谓异于“逸民”也。以“无可无不可”而附于“逸民”之科,又是木铎一个注脚。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 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禅解】

凄怆之景,万古堕泪,亦可助发苦空无常观门。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猜你喜欢
  迹府第一·公孙龙
  提要·陈淳
  东溪日谈録卷九·周琦
  卷六十一·湛若水
  卷一·孙瑴
  第十五章 6·辜鸿铭
  春秋传卷十七·胡安国
  提要·冯时可
  言子文学录卷一·言偃
  十二缘品第八·佚名
  介 绍 名 医·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佚名
  卷九十一·佚名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上·佚名
  戒持·李叔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闻铃·洪昇

    〔丑内叫介〕军士每趱行,前面伺候。〔内鸣锣,应介〕〔丑〕万岁爷,请上马。〔生骑马,丑随行上〕  【双调近词·武陵花】万里巡行,多少悲凉途路情。看云山重叠处,似我乱愁交并。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寡人自

  • 卷十·汪广洋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凤池吟稿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十    明 汪广洋 撰七言絶句过丛山关观孙炎题壁空翠深深啼竹鸡丛山塞口日沈西数行大字光如漆知是孙炎醉後题句曲山中闻说昌阳可引年便从句曲种秋烟茅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鞠台集秀録》·张次溪

    (清)佚名 撰●目录鞠台集秀録光绪十二年作 绮春主人时小福少主人德保 春馥主人郑秀兰少主人丫头三儿禄儿喜儿金寳□□ 丽华主人沈芷秋 颕川主人陈石头 芝秀主人陈根棣 瑞香主人张天元 嘉颕主人李艳侬少主人官保

  • 第四十四场·田汉

    [城边,曹彦约率城中父老举酒迎凯旋军,党夫人孝服携子上。曹彦约 诸位将军辛苦了,满饮此杯。众 末将等有何德能,敢劳大人慰劳?曹彦约 汉阳之战,稳定江南大局。军前慰劳,理所当然。阮复成 此乃赵先生教战有方,与诸位大人指

  • 列传第九十九·刘昫

    ○于休烈 子肃 肃子敖 敖子琮 令狐峘 归崇敬 子登 登子融奚陟 张荐 子又新 希复 希复子读 蒋乂 子系 伸 柳登 弟冕子璟沈传师 子询 于休烈,河南人也。高祖志宁,贞观中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父默成,沛县令,早卒

  • 列传六·薛居正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恆其业。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天祐中,刘守光署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僚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九·徐乾学

    宋纪一百九【起重光大渊献十月尽阏逢摄提格三月凡二年有六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元年冬十月乙丑诏蔡京王黼门人实有才能者公举叙擢 参知政事李回罢回不为吕颐浩所喜乞罢政遂出为江南西路

  • 卷十·佚名

    三月十一日(己卯),李侍尧奏言:旬日以来,尚未续得台湾信息。惟于进口商船密为探访,据称贼匪出没无常,尚时来滋扰等语。今常青于二十二日已到厦门,一得顺风,即当开驾。至所取兵粮军械,系臣之责,必须使军前事事应手,方可克期蒇事。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嘉靖四十四年二月戊辰朔○己巳 夺镇守两广总兵官恭顺侯吴继爵禄米提督军务侍郎吴桂芳南赣巡抚都御史吴百朋俸各二月仍趣令剿平贼党以靖地方初继爵等以守备贺铎指挥蔡允元死事闻而奏内不详贼情给事中邢守庭言闻群盗有

  • 卷之九十九·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八月。壬寅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午、皆如之。内注  ○以飞蝗扑灭。颁浙江嘉兴府南皋峰庙扁额曰虫□众鱼昭瑞。现月随手 

  • 一○九九 谕纪昀平日校勘各书尚属认真姑从宽改为革职留任等情·佚名

    一○九九 谕纪昀平日校勘各书尚属认真姑从宽改为革职留任等情乾隆五十年四月二十三日乾隆五十年四月二十三日奉旨:此案纪昀本系腐儒,于刑名素非谙习,且目系短视,未能详悉,【真按:纪昀之为人.纪昀有近视.清高宗对纪昀的评价

  • 卷十七·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七宋 吕中 撰神宗皇帝议新法者罢熙宁三年二月司马光辞枢宻副使言先帝尝出内藏百万缗助常平仓作籴本前此常平钱谷共及一千余万贯石今无故散尽他日欲立常平法何时得及此数乞罢除条例司追还

  • 五、引用书目·周天游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宋本唐白居易宋孔传白孔六帖明版初印本唐魏征等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近人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着中华书局排印本清孙志祖谢氏后汉书补佚民国廿年南京国学图书馆石印本清汪文台七家后汉书

  • ●皇朝通典卷之二十八·佚名

    職官六 ○職官六 光祿寺 太僕寺 鴻臚寺 國子監 欽天監 太醫院 △光祿寺【卿 少卿 四署署正 署丞 典簿 司庫 庫使 筆帖式】 光祿寺卿滿洲漢人各一人 少卿滿洲漢人各一人掌大內膳羞及祭祀朝會燕饗酒醴饔餼之需

  • 卷二十六·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十   明 季夲 撰颂颂者容也公也臣子形容功德之辞有称颂先君之德而追思者有称颂时君之德而祝愿者皆公言也亦面陈之而非私讽故与风人歌咏之体不同但周颂亦宜有臣

  • 卷十一(惟净译)·佚名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法云何能证。云何能解。佛言:善男子,出世间慧乃能证入内自明解。除盖障菩萨言:岂非慧证即是自心内解入邪。佛言: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慧但如实能观诸法。由身作证故。除盖障菩萨言:若诸善男子,岂非以

  • 卷六十(实叉难陀译)·佚名

    △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三尔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文殊师利言:仁者已满足十地及如来十力。一切佛法悉皆圆满。何故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无有圆满诸佛法已更证菩提。何以故?已圆满故不应更证。师

  • 澎湖续编·蒋镛

    曾名《纪略续编》。地方志。作者蒋镛,字怿葊,湖北黄梅人。曾任澎湖通判。1829年(清道光九年)撰成此书,为胡建伟《澎湖纪略》之续编。循胡著十二纪先后次序,续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以后之事,达60余年。共二卷,上卷列十